java.util.Arrays 类就是为数组而生的专用工具类,基本上常见的对数组的操作,Arrays 类都考虑到了,这让我由衷地觉得,是时候给该类的作者 Josh Bloch、Neal Gafter、John Rose 点个赞了。

(我是怎么知道作者名的?看源码就可以,小伙伴们,装逼吧)

Arrays 都可以干嘛呢?常见的有:

  • 创建数组
  • 比较数组
  • 数组排序
  • 数组检索
  • 数组转流
  • 打印数组
  • 数组转 List
  • setAll(没想好中文名)
  • parallelPrefix(没想好中文名)

那接下来,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二哥一起来打怪进阶了。走你。

01、创建数组

使用 Arrays 类创建数组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

  • copyOf,复制指定的数组,截取或用 null 填充
  • copyOfRange,复制指定范围内的数组到一个新的数组
  • fill,对数组进行填充

1)copyOf,直接来看例子:

String[] intro = 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String[] revised = Arrays.copyOf(intro, 3);
String[] expanded = Arrays.copyOf(intro, 5);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revised));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expanded));

revised 和 expanded 是复制后的新数组,长度分别是 3 和 5,指定的数组长度是 4。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沉, 默, 王]
[沉, 默, 王, 二, null]

看到没?revised 截取了最后一位,因为长度是 3 嘛;expanded 用 null 填充了一位,因为长度是 5。

2)copyOfRange,直接来看例子:

String[] intro = 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String[] abridgement = Arrays.copyOfRange(intro, 0, 3);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bridgement));

copyOfRange() 方法需要三个参数,第一个是指定的数组,第二个是起始位置(包含),第三个是截止位置(不包含)。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沉, 默, 王]

0 的位置是“沉”,3 的位置是“二”,也就是说截取了从 0 位(包含)到 3 位(不包含)的数组元素。那假如说下标超出了数组的长度,会发生什么呢?

String[] abridgementExpanded = Arrays.copyOfRange(intro, 0, 6);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bridgementExpanded));

结束位置此时为 6,超出了指定数组的长度 4,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沉, 默, 王, 二, null, null]

仍然使用了 null 进行填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伙伴们思考一下,我想是作者考虑到了数组越界的问题,不然每次调用 Arrays 类就要先判断很多次长度,很麻烦。

3)fill,直接来看例子:

String[] stutter = new String[4];
Arrays.fill(stutter, "沉默王二");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tutter));

使用 new 关键字创建了一个长度为 4 的数组,然后使用 fill() 方法将 4 个位置填充为“沉默王二”,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沉默王二, 沉默王二, 沉默王二, 沉默王二]

如果想要一个元素完全相同的数组时, fill() 方法就派上用场了。

02、比较数组

Arrays 类的 equals() 方法用来判断两个数组是否相等,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String[] intro = 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boolean result = Arrays.equals(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intro);
System.out.println(result);
boolean result1 = Arrays.equals(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三" }, intro);
System.out.println(result1);

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true
false

指定的数组为沉默王二四个字,比较的数组一个是沉默王二,一个是沉默王三,所以 result 为 true,result1 为 false。

简单看一下 equals() 方法的源码:

public stat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 Object[] a2) {
    if (a==a2)
        return true;
    if (a==null || a2==null)
        return false;

    int length = a.length;
    if (a2.length != length)
        return false;

    for (int i=0; i<length; i++) {
        if (!Objects.equals(a[i], a2[i]))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因为数组是一个对象,所以先使用“==”操作符进行判断,如果不相等,再判断是否为 null,两个都为 null,返回 false;紧接着判断 length,不等的话,返回 false;否则的话,依次调用 Objects.equals() 比较相同位置上的元素是否相等。

感觉非常严谨,这也就是学习源码的意义,鉴赏的同时,学习。

除了 equals() 方法,还有另外一个诀窍可以判断两个数组是否相等,尽管可能会出现误差(概率非常小)。那就是 Arrays.hashCode() 方法,先来看一下该方法的源码:

public static int hashCode(Object a[]) {
    if (a == null)
        return 0;

    int result = 1;

    for (Object element : a)
        result = 31 * result + (element == null ? 0 : element.hashCode());

    return result;
}

哈希算法本身是非常严谨的,所以如果两个数组的哈希值相等,那几乎可以判断两个数组是相等的。

String[] intro = 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System.out.println(Arrays.hashCode(intro));
System.out.println(Arrays.hashCode(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868681617
868681617

两个数组的哈希值相等,毕竟元素是一样的。但这样确实不够严谨,优先使用 Objects.equals() 方法。

03、数组排序

Arrays 类的 sort() 方法用来判断两个数组是否相等,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String[] intro1 = new String[] { "chen", "mo", "wang", "er" };
String[] sorted = Arrays.copyOf(intro1, 4);
Arrays.sort(sorted);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orted));

由于排序会改变原有的数组,所以我们使用了 copyOf() 方法重新复制了一份。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chen, er, mo, wang]

可以看得出,按照的是首字母的升序进行排列的。基本数据类型是按照双轴快速排序的,引用数据类型是按照 TimSort 排序的,使用了 Peter McIlroy 的“乐观排序和信息理论复杂性”中的技术。

04、数组检索

数组排序后就可以使用 Arrays 类的 binarySearch() 方法进行二分查找了。否则的话,只能线性检索,效率就会低很多。

String[] intro1 = new String[] { "chen", "mo", "wang", "er" };
String[] sorted = Arrays.copyOf(intro1, 4);
Arrays.sort(sorted);
int exact = Arrays.binarySearch(sorted, "wang");
System.out.println(exact);
int caseInsensitive = Arrays.binarySearch(sorted, "Wang", String::compareToIgnoreCase);
System.out.println(caseInsensitive);

binarySearch() 方法既可以精确检索,也可以模糊检索,比如说忽略大小写。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3
3

排序后的结果是 [chen, er, mo, wang],所以检索出来的下标是 3。

05、数组转流

Stream 流非常强大,需要入门的小伙伴可以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一文带你入门Java Stream流,太强了

Arrays 类的 stream() 方法可以将数组转换成流:

String[] intro = 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System.out.println(Arrays.stream(intro).count());

还可以为 stream() 方法指定起始下标和结束下标:

System.out.println(Arrays.stream(intro, 1, 2).count());

如果下标的范围有误的时候,比如说从 2 到 1 结束,则程序会抛出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异常: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origin(2) > fence(1)
    at java.base/java.util.Spliterators.checkFromToBounds(Spliterators.java:387)

06、打印数组

关于数组的打印方式,我之前单独写过一篇文章:

打印Java数组最优雅的方式是什么?

里面谈了很多种数组打印的方式,因为数组是一个对象,直接 System.out.println 的话,结果是这样的:

[Ljava.lang.String;@3d075dc0

那最优雅的方式,其实文章里面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就是 Arrays.toString()

public static String toString(Object[] a) {
    if (a == null)
        return "null";

    int iMax = a.length - 1;
    if (iMax == -1)
        return "[]";

    StringBuilder b = new StringBuilder();
    b.append('[');
    for (int i = 0; ; i++) {
        b.append(String.valueOf(a[i]));
        if (i == iMax)
            return b.append(']').toString();
        b.append(", ");
    }
}

小伙伴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段源码,感觉考虑得非常周到。

07、数组转 List

尽管数组非常强大,但它自身可以操作的工具方法很少,比如说判断数组中是否包含某个值。转成 List 的话,就简便多了。

String[] intro = new String[] { "沉", "默", "王", "二" };
List<String> rets = Arrays.asList(intro);
System.out.println(rets.contains("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rrays.asList() 返回的是 java.util.Arrays.ArrayList,并不是 java.util.ArrayList,它的长度是固定的,无法进行元素的删除或者添加。

rets.add("三");
rets.remove("二");

执行这两个方法的时候,会抛出异常: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at java.base/java.util.AbstractList.add(AbstractList.java:153)
    at java.base/java.util.AbstractList.add(AbstractList.java:111)

要想操作元素的话,需要多一步转化:

List<String> rets1 = 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intro));
rets1.add("三");
rets1.remove("二");

08、setAll

Java 8 新增了 setAll() 方法,它提供了一个函数式编程的入口,可以对数组的元素进行填充:

int[] array = new int[10];
Arrays.setAll(array, i -> i * 10);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

这段代码什么意思呢?i 就相当于是数组的下标,值从 0 开始,到 9 结束,那么 i * 10 就意味着 0 * 10 开始,到 9 * 10 结束,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比之前的 fill() 方法强大多了,对吧?不再填充的是相同的元素。

09、parallelPrefix

parallelPrefix() 方法和 setAll() 方法一样,也是 Java 8 之后提供的,提供了一个函数式编程的入口,通过遍历数组中的元素,将当前下标位置上的元素与它之前下标的元素进行操作,然后将操作后的结果覆盖当前下标位置上的元素。

int[] arr = new int[] { 1, 2, 3, 4};
Arrays.parallelPrefix(arr, (left, right) -> left + right);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上面代码中有一个 Lambda 表达式((left, right) -> left + right),需要入门的小伙伴可以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Lambda 表达式入门,看这篇就够了

那为了让小伙伴看得更明白一些,我们把上面这段代码稍微改造一下:

int[] arr = new int[]{1, 2, 3, 4};
Arrays.parallelPrefix(arr, (left, right) -> {
    System.out.println(left + "," + right);
    return left + right;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先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1,2
3,3
6,4
[1, 3, 6, 10]

也就是说, Lambda 表达式执行了三次:

  • 第一次是 1 和 2 相加,结果是 3,替换下标为 1 的位置
  • 第二次是 3 和 3 相加,结果是 6,也就是第一次的结果和下标为 2 的元素相加的结果
  • 第三次是 6 和 4 相加,结果是 10,也就是第二次的结果和下标为 3 的元素相加的结果

有点强大,对吧?

10、总结

好了,我亲爱的小伙伴们,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能看到这里的都是最优秀的程序员,二哥必须要为你点个赞。

我是沉默王二,一枚有趣的程序员。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点帮助,请微信搜索「 沉默王二 」第一时间阅读,回复【666】更有我为你精心准备的 500G 高清教学视频(已分门别类)。

本文 GitHub 已经收录,有大厂面试完整考点,欢迎 Star。

原创不易,莫要白票,请你为本文点个赞吧,这将是我写作更多优质文章的最强动力。

要想数组用的 6,怎能不懂 java.util.Array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数组基础,java.util.Arrays

    定义数组 方式1(推荐,更能表明数组类型) 方式2(同C语言) 方式3定义时直接初始化 数组运用基础 数组长度 equals() 数组元素不为基本数据类型时 二维数组 二维数组基础 变长的二维数组 j ...

  2. java数组、java.lang.String、java.util.Arrays、java.lang.Object的toString()方法和equals()方法详解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 2, 4, 6}; int[] b = a; in ...

  3. java:数组操作工具类 java.util.Arrays包 主要方法详解

    Arrays类位于Java.util包下,是一个对数组操作的工具类,现将Arrays类中的方法做一个总结(JDK版本:1.6.0_34).Arrays类中的方法可以分为八类: sort(对数组排序) ...

  4. Object、String、数组的 toString() 方法和 equals() 方法及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 2, 4, 6}; int[] b = a; in ...

  5. [19/03/12-星期二] 数组_遍历(for-each)&复制&java.util.Arrays类

    一.遍历 for-each即增强for循环,是JDK1.5新增加的功能,专门用于读取数组或集合中所有的元素,即对数组进行遍历. //数组遍历 for-each public class Test_03 ...

  6. Java中数组操作 java.util.Arrays 类常用方法的使用

    任何一门编程语言,数组都是最重要和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但不同的语言对数组的构造与处理是不尽相同的. Java中提供了java.util.Arrays 类能方便地操作数组,并且它提供的所有方法都是静态的 ...

  7. 随机生成10元素数组并找出最大元素(Java)

    package day01;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MaxOfArray { public st ...

  8. 首先定义一个5X8的二维数组,然后使用随机数填充满。借助Arrays的方法对二维数组进行排序。

    package day02;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

  9. 集合(一)-Java中Arrays.sort()自定义数组的升序和降序排序

    默认升序 package peng;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Tes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 ...

随机推荐

  1. Java实现 蓝桥杯VIP 算法提高 促销购物

    算法提高 促销购物 时间限制:1.0s 内存限制:256.0MB 问题描述 张超来到了超市购物. 每个物品都有价格,正好赶上商店推出促销方案.就是把许多东西一起买更便宜(保证优惠方案一定比原价便宜). ...

  2. Java实现蓝桥杯互补二元组

    分三处 1.当差值为0并且只有一个二元组就不管他 2.当差值为0并且二元组个数>=1加上他并减去它本身 3.当差值为存在并且不为0时直接加上他 因为都计算了两次,所以最后ans/2 用了map的 ...

  3. Android中数据缓存的处理

    为了避免重复操作数据库带来的性能问题,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一次性读入到内存中,这样使得对数据查询的操作变得更加高效,但是这样会带来数据同步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每次操作完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去操作数据库中的 ...

  4. HashMap(一)之源码分析基本功

    1. 位运算 参考 java中位运算^,&,<<,>>,<<<,>>>总结 2. 关键字 transient 理解一下这个关键字,顺 ...

  5. pom.xml 文件详解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 ...

  6. Maven和Gradle如何添加依赖

    仓库地址:https://mvnrepository.com

  7. VS Code WebApi系列——3、发布

    上两篇已经实现了WebApi及基于jwt的Token设置,那么功能做完了,该发布WebApi了.为什么要对发布进行一下说明呢,因为是基于vscode和.netcore的发布,所以可能会遇到莫名奇妙的问 ...

  8. .Net Core Configuration Etcd数据源

    前言     .Net Core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强大的Configuration配置系统,使用简单扩展性强.通过这套配置系统我们可以将Json.Xml.Ini等数据源加载到程序中,也可以自己扩展其他形 ...

  9. opencv C++构造并访问单通道和多通道Mat。

    一:构造并访问单通道. int main(){ cv::Mat m=(cv::Mat_<int>(3,2)<<1,2,3,4,5,6); for(int i=0;i<m. ...

  10. RocketMQ启动

    下载RocketMQ解压启动 > unzip rocketmq-all-4.4.0-source-release.zip > cd rocketmq-all-4.4.0/ > mv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