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React:diff 算法
目录
- 序言
- React 的核心思想
- 传统 diff 算法
- React diff
- 两个假设
- 三个策略
- diff 具体优化
- tree diff
- component diff
- element diff
- 小结
- 参考
1.序言
此篇文章所讨论的是 React 16 以前的 Diff 算法。而 React 16 启用了全新的架构 Fiber,相应的 Diff 算法也有所改变,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内。研究 React 的 Diff 算法重在理解其思想,具体实现其次。
2.React 的核心思想
React 最为核心的就是 Virtual DOM 和 Diff 算法。React 在内存中维护一颗虚拟 DOM 树,当数据发生改变时(state & props),会自动的更新虚拟 DOM,获得一个新的虚拟 DOM 树,然后通过 Diff 算法,比较新旧虚拟 DOM 树,找出最小的有变化的部分,将这个变化的部分(Patch)加入队列,最终批量的更新这些 Patch 到实际的 DOM 中。
3.传统 diff 算法
将一颗 Tree 通过最小操作步数映射为另一颗 Tree,这种算法称之为 Tree Edit Distance(树编辑距离)。如图:
上图中,最小操作步数(编辑距离)为 3:
- 删除 ul 节点
- 添加 span 节点
- 添加 text 节点
而 Tree Edit Distance 算法从 1979 年到 2011年,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演变,其时间复杂度最终被优化到 O(n^3),其发展历程大致如下(n 是树中节点的总数):
- 1979年,Tai 提出了次个非幂级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O(m3*n3)
- 1989年,Zhang and Shasha 将 Tai 的算法进行优化,时间复杂度为 O(m2*n2)
- 1998年,Klein 将 Zhang and Shasha 的算法再次优化,时间复杂度为 O(n^2*m*log(m))
- 2009年,Demiane 提出最坏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将时间复杂度控制在 O(n^2*m*(1+log(m/n)))
- 2011年,Pawlik and N.Augsten 提出适用于所有形状的树的算法,并将时间复杂度控制在 O(n^3)
这里不会展开讨论 Tree Edit Distance 算法的具体实现和原理,有兴趣可以直接看这篇论文 A Robust Algorithm for the Tree Edit Distance
4.React diff
传统 diff 算法其时间复杂度最优解是 O(n^3),那么如果有 1000 个节点,则一次 diff 就将进行 10 亿次比较,这显然无法达到高性能的要求。而 React 通过大胆的假设,并基于假设提出相关策略,成功的将 O(n^3) 复杂度的问题转化为 O(n) 复杂度的问题。
(1)两个假设
为了优化 diff 算法,React 提出了两个假设:
- 两个不同类型的元素会产生出不同的树
- 开发者可以通过
key
prop 来暗示哪些子元素在不同的渲染下能保持稳定
(2)三个策略
基于这上述两个假设,React 针对性的提出了三个策略以对 diff 算法进行优化:
- Web UI 中 DOM 节点跨层级的移动操作特别少,可以忽略不计
- 拥有相同类型的两个组件将会生成相似的树形结构,拥有不同类型的两个组件将会生成不同树形结构
- 对于同一层级的一组子节点,它们可以通过唯一 key 进行区分
(3)diff 具体优化
基于上述三个策略,React 分别对以下三个部分进行了 diff 算法优化
- tree diff
- component diff
- element diff
tree diff
React 只对虚拟 DOM 树进行分层比较,不考虑节点的跨层级比较。如下图:
如上图,React 通过 updateDepth 对虚拟 Dom 树进行层级控制,只会对相同颜色框内的节点进行比较,根据对比结果,进行节点的新增和删除。如此只需要遍历一次虚拟 Dom 树,就可以完成整个的对比。
如果发生了跨层级的移动操作,如下图:
通过分层比较可知,React 并不会复用 B 节点及其子节点,而是会直接删除 A 节点下的 B 节点,然后再在 C 节点下创建新的 B 节点及其子节点。因此,如果发生跨级操作,React 是不能复用已有节点,可能会导致 React 进行大量重新创建操作,这会影响性能。所以 React 官方推荐尽量避免跨层级的操作。
component diff
React 是基于组件构建的,对于组件间的比较所采用的策略如下:
- 如果是同类型组件,首先使用
shouldComponentUpdate()
方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比较,如果返回true
,才比较对应的虚拟 DOM 节点,否则不需要比较 - 如果是不同类型的组件,则将该组件判断为 dirty component,从而替换整个组件下的所有子节点
如上图,虽然组件 C 和组件 H 结构相似,但类型不同,React 不会进行比较,会直接删除组件 C,创建组件 H。
从上述 component diff 策略可以知道:
- 对于不同类型的组件,默认不需要进行比较操作,直接重新创建。
- 对于同类型组件, 通过让开发人员自定义
shouldComponentUpdate()
方法来进行比较优化,减少组件不必要的比较。如果没有自定义,shouldComponentUpdate()
方法默认返回true
,默认每次组件发生数据(state & props)变化时,都会进行比较。
element diff
element diff 涉及三种操作:移动、创建、删除。对于同一层级的子节点,对于是否使用 key 分别进行讨论。
对于不使用 key 的情况,如下图:
React 对新老同一层级的子节点对比,发现新集合中的 B 不等于老集合中的 A,于是删除 A,创建 B,依此类推,直到删除 D,创建 C。这会使得相同的节点不能复用,出现频繁的删除和创建操作,从而影响性能。
对于使用 key 的情况,如下图:
React 首先会对新集合进行遍历,通过唯一 key 来判断老集合中是否存在相同的节点,如果没有则创建,如果有的,则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移动操作。并且 React 对于移动操作也采用了比较高效的算法,使用了一种顺序优化手段,这里不做详细讨论。
从上述可知,element diff 就是通过唯一 key 来进行 diff 优化,通过复用已有的节点,减少节点的删除和创建操作。
5.小结
React 通过大胆的假设,制定对应的 diff 策略,将 O(n3) 复杂度的问题转换成 O(n) 复杂度的问题
- 通过分层对比策略,对 tree diff 进行算法优化
- 通过相同类生成相似树形结构,不同类生成不同树形结构以及
shouldComponentUpdate
策略,对 component diff 进行算法优化 - 通过设置唯一 key 策略,对 element diff 进行算法优化
6.参考
Deep In React之浅谈 React Fiber 架构(一)
react16的diff算法相比于react15有什么改动?
React 源码剖析系列 - 不可思议的 react diff
深入理解React:diff 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act Diff 算法
React介绍 React是Facebook开发的一款JS库,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类库. 它采用声明式范例,可以传递声明代码,最大限度地减少与DOM的交互. 特点: 声明式设计:React采用声明范式, ...
- react diff算法浅析
diff算法作为Virtual DOM的加速器,其算法的改进优化是React整个界面渲染的基础和性能的保障,同时也是React源码中最神秘的,最不可思议的部分 1.传统diff算法计算一棵树形结构转换 ...
- React Diff算法
Web界面由DOM树来构成,当其中某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实就是对应的某个DOM节点发生了变化.在React中,构建UI界面的思路是由当前状态决定界面.前后两个状态就对应两套界面,然后由React来比较 ...
- React——diff算法
react的diff算法基于两个假设: 1.不同类型的元素会产生不同的树 2.通过设置key,开发者能够提示那些子组件是稳定的 diff算法 当比较两个树时,react首先会比较两个根节点,接下来具体 ...
- React Diff算法一览
前言 diff算法一直是React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并且由于演化自传统diff,使得比较方式从O(n^3)降级到O(n),然后又改成了链表方式,可谓是变化万千. 传统Diff算法 传统diff算法需要 ...
- 【React】383- React Fiber:深入理解 React reconciliation 算法
作者:Maxim Koretskyi 译文:Leiy https://indepth.dev/inside-fiber-in-depth-overview-of-the-new-reconciliat ...
- React基础(Diff算法,属性和状态)
1.React的背景原理 (1)React Diff算法流程 (2)React虚拟DOM机制 React引入了虚拟DOM(Virtual DOM)的机制:在浏览器端用Javascript实现了一套DO ...
- React 源码剖析系列 - 不可思议的 react diff
简单点的重复利用已有的dom和其他REACT性能快的原理. key的作用和虚拟节点 目前,前端领域中 React 势头正盛,使用者众多却少有能够深入剖析内部实现机制和原理. 本系列文章希望通过剖析 ...
- diff算法深入一下?
文章转自豆皮范儿-diff算法深入一下 一.前言 有同学问:能否详细说一下 diff 算法. 简单说:diff 算法是一种优化手段,将前后两个模块进行差异化比较,修补(更新)差异的过程叫做 patch ...
- ReactiveNative学习之Diff算法
React 源码剖析系列 - 不可思议的 react diff深入浅出React(四):虚拟DOM Diff算法解析React diff 算法总结链接引用的文章React出于性能的考虑,为了避免频繁操 ...
随机推荐
- Java实现 洛谷 P1980 计数问题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
- java实现第三届蓝桥杯方块填数
方块填数 "数独"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智力游戏.一般认为它的起源是"拉丁方块",是大数学家欧拉于1783年发明的. 如图[1.jpg]所示:6x6的小格被分为6个部 ...
- java实现第七届蓝桥杯交换瓶子
交换瓶子 交换瓶子 有N个瓶子,编号 1 ~ N,放在架子上. 比如有5个瓶子: 2 1 3 5 4 要求每次拿起2个瓶子,交换它们的位置. 经过若干次后,使得瓶子的序号为: 1 2 3 4 5 对于 ...
- EasyARM-iMX257 linxu两年前的笔记
第三章续:简单总结第三章中出现的命令! 1) root@EasyARM-iMX257 ~# ddif=/dev/zero of=/dev/shm/disk bs=1024 count=10240 d ...
- 关于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的初步理解
为给之后关于图卷积网络的科研做知识积累,这里写一篇关于GCN基本理解的博客.GCN的本质是一个图网络中,特征信息的交互+与传播.这里的图指的不是图片,而是数据结构中的图,图卷积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 ,经 ...
- 关于echart的x轴固定为0-24小时显示一天内的数据
需求: echart折线图横坐标x轴固定显示为0-1-2-3-...-23-24一共24小时的数据. 根据需求,我在网上以及echart官网,发现x轴无论type是类目轴还是时间,都是自动处理的,尤其 ...
- 1.vue的基础认识
vue 1.基于MvvM MVC--MVVM,是MVC的改进版 MVVM主要是将视图的状态和行为抽象化,把视图和业务逻辑分开 M:模型--存放状态的容器,是以数据为中心的 ...
- Mybatis详解(二) sqlsession的创建过程
我们处于的位置 我们要清楚现在的情况. 现在我们已经调用了SqlSessionFactoryBuilder的build方法生成了SqlSessionFactory 对象. 但是如标题所说,要想生成sq ...
- 数据结构之栈(Stack)
什么是栈(Stack) 栈是一种遵循特定操作顺序的线性数据结构,遵循的顺序是先进后出(FILO:First In Last Out)或者后进先出(LIFO:Last In First Out). 比如 ...
- Swift 界面跳转
iOS开发中界面跳转有两种方式,上下跳转和左右跳转. 上下跳转_TO: let secondViewController = SecondViewController() self.present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