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CP网络通讯流程
DIOCP 运作核心探密
原文连接:
原作者: BB
天地弦的DIOCP早已经广为人知了,有很多的同学都用上了它,甚至各种变异、修改版本也出了不少。我最近也在学习DIOCP,打算将它用于自己的服务端,今天让我们来一起探密它(DIOCP)的运作核心吧。
DIOCP作为对Windows的IOCP完成端口封装,拥有了很高的性能,经过对ECHO示例的测试,它能轻松应对几万连接和并发。网络通讯一般分为6大阶段:请求连接、接受连接、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回复数据、断开连接,下面我就从这6大阶段入手,来看看DIOCP是如何实现的。
一、 请求连接
实际上这第一阶段由客户端发起,指定HOST和Port请求连接我们的DIOCP服务。
二、 接受连接
在第一阶段,客户端请求连接后,我们的DIOCP服务会收到一个连接请求,这时默认会接受连接。在iocp.Sockets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服务类TIocpCustomTcpServer,它继承自TIocpCustom,就是TIocpCustomTcpServer完成了这整个网络通讯的各种请求的管理。
TIocpCustomTcpServer是一个用户能直接使用的DIOCP服务端类,在TIocpCustomTcpServer被调用Open(或Start)方法后,它先是开启IOCP任务引擎IocpEngine,初始化监听Socket,绑定监听端口,开始监听并将Socket绑定到IOCP句柄。接下来它会初始化指定数量的请求接受对象,然后再调用TiocpAcceptExRequest.PostRequest(内部调用IocpAcceptEx),像望夫石一样的守候着监听端口,等着客户端的连接。有人可能会问了,任务引擎怎么知道任务是什么,让谁来处理?好吧,我们可以看看TiocpRequest,它内部有一个Foverlapped,在Create时,Foverlapped.iocpRequest被设定为Self, TiocpAcceptExRequest是继承自TiocpRequest的。在PostRequest方法中调用AcceptEx时,有一个参数就是@FOverlapped,在任务引擎中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会返回Overlapped,这下明白了吧。
监听Socket:用于监听客户连接请求,开启指定的端口进入侦听状态,并调用任务引擎中的IocpCore对象Bind自己的Socket句柄到任务引擎的IOCP句柄(实际就是调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来实现),这样监听Socket就可以在接收到IO请求时,由内核将请求加入IOCP任务队列,在IOCP引擎的工作线程中就可以通过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来直接取到任务进行处理了。请求响应、分配工作线程都是由任务引擎完成的。
在监听Socket收到连接请求时,会对Request进行必要的初始化(如状态设置、记录工作开始时间等),然后调用Request的FonResponse或HandleResponse。这里会优先调用FonResponse,目的是如果有指定外部的响应函数,就完全由外部接管,这样的封装增加了整体的灵活性。
在TIocpAcceptExRequest.HandleResponse中,会调用getPeerInfo函数获取远程客户端的IP地址和当前连接通讯端口,再产生一个OnAcceptedEx事件。接着调用Owner(TiocpCustomTcpServer)的DoAcceptExResponse方法,这时如果设置了OnContextAccept事件,则会产生此事件,你可以在这个事件中确定是否接受连接,默认会接受连接。接受连接后,根据KeepAlive开关判断是否设置TCP心跳。再调用IocpCore.Bind将当前连接的SocketHandle绑定到IOCP端口,如果成功会调用Context的DoConnected方法,在DoConnected里面会为当前连接分配一个标识句柄(实际上是一个计数器),设置Active状态为True,添加到在线列表,然后产生OnContextConnected事件,并调用OnConnected方法(你可以在子类中在这个地方做额外的处理),Context将状态设置为连接成功状态,并请求接收数据。如果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会关闭当前连接,产生OnContextError事件。
另外,在TiocpCustomTcpServer中内设了一个连接请求管理器IocpAcceptorMgr,它内部有一个TIocpAcceptExRequest对象池,目的是为了提升性能。IocpAcceptorMgr还能控制并发的最大请求数,超过上限时不再立即接受连接,而是等待对像池有空闲的对象时才返回。这里实际上就是一个排队效果了。
三、 接收数据
在第二阶段,连接成功后会马上调用当前连接的PostWSARecvRequest方法,请求接受数据。在TiocpCustomContext中,本身会初始化一个TIocpRecvRequest对象,它的作用就是产生一个数据接收请求,并在收到请求时,在HandleResponse方法中进行初步处理。
先来看看PostWSARecvRequest,它的实现很简单,就是直接去调用TiocpRecvRequest. PostRequest。 PostRequest函数会调用系统WSARecv函数产生一个接收数据的请求。这个请求当然也是异步的。由于TiocpRecvRequest也是继承于TiocpRequest,所以在调用WSARecv时也通过Foverlapped参数将自己与一次IO事件绑定了,在任务引擎中接收到数据时,会自动进入TiocpRecvRequest的HandleResponse方法。如果PostRequest失败,会触发OnContextError事件。
在TiocpRecvRequest. HandleResponse中,如果前面没有出错,会调用DoReceiveData,触发Context.OnRecvBuffer虚方法和IocpTcpServer的OnDataReceived事件,在这两个地方,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紧接着,HandleResponse函数会再次产生一个接收请求,用于接收新的数据。(必须的哦,比如1G的文件,显然不能一个包就发送完^_^)
四、 处理数据
我们在使用TiocpCustomTcpServer时,可以通过注册一个被重载OnRecvBuffer的Context类来处理数据,也可以在OnDataReceived事件中处理。整体来说这个封装还是很自由的。
五、 回复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我们经常需要回复一些东西给客户端。以使用OnDataReceived处理数据为例,我们先看看这个事件的声明:
1
TOnBufferReceived = procedure(Context: TIocpCustomContext; buf: Pointer; len: Cardinal; ErrorCode: Integer) ofobject;
在事件中,有当前接收的数据缓冲区地址、长度,还有一个Context。我们要回复数据或是查看远程客户端的IP端口等信息,就需要用到它。使用Context.Send()函数就可以发送我们的数据了。Send函数有几个重载版本,其中有一个里面包含BufReleaseType参数的,是指定正要被发送的数据缓冲区释放方式,默认dtNone,即不管它。如果使用dtFreeMem和dtDispose,则分别是调用FreeMem或Dispose来自动释放缓冲区内存。
Send函数同样也是异步的,会立即返回。在内部实际上是产生一个PostWSASendRequest请求。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调用PostWSASendRequest请求,Send只是一个简化使用的封装。在PostWSASendRequest函数中,首先通过调用Owner(TIocpTcpServer).GetSendRequest函数从FsendRequestPool池中获取一个请求对象,将数据与这个请求对象绑定,即调用SendRequest. SetBuffer函数来初始化。在初始化完成后,将这个请求加入待发送队列中,成功后立即调用CheckNextSendRequest函数一次。
为何要调用CheckNextSendRequest? 其实CheckNextSendRequest是一个触发函数,它会从队列中Pop一个发送请求,成功后再调用TiocpSendRequest. ExecuteSend函数,在ExecuteSend里面会再次判断要发送的数据长度是否为0,然后再通过内部的InnerPostRequest来真正产生一个发送IO请求。这里面是通过WSASend来产生IO请求的,由于TiocpSendRequest也是基于TiocpRequest,所以WSASend时使用的Foverlapped参数就将对象与本次IO事件绑定了。在系统内核发送完数据或出错时,任务引擎会自动调用这个请求的HandleResponse方法。
在TIocpSendRequest.HandleResponse中,如果数据发送失败会产生OnContextError事件,成功则调用Context的虚方法DoSendRequestCompleted。然后立即调用Conetext. PostNextSendRequest方法,处理队列中的下一个发送请求。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在Send之后调用CheckNextSendRequest时,可能并不是当前投递的待发送请求被响应。我们Send的请求可能会在前面的请求HandleResponse后才真正发送。
在Send数据时,我们用到了队列,其目的一是保证数据的发送顺序,二是能通过设置队列的大小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三是我们随时能观测到服务的状态。另外我们还使用了发送请求对象池,用来提升性能。
六、断开连接
IOCP服务在与客户建立连接后,内部只在发生错误或系统退出的时候才主动断开连接。平常时候默认由客户端来断开。在处理数据时,我们也可以直接调用Context. Disconnect来断开当前连接。在调用Disconnect时,会关闭当前连接的Socket,产生OnContextDisconnected事件,调用Context. OnDisconnected虚方法,并从在线列表中删除这个连接。在删除时Context会被还回到ContextPool中。
我们可以在OnContextDisconnected事件,或重载的Context的OnDisconnected方法对断开连接作额外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接受连接、接收数据、回发数据等都是异步的,只有断开连接是立即的。
七、结束语
至此,本文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在上面我们分析了DIOCP整个网络通讯的运作流程和基本使用方法。通过这些分析,你会发现,DIOCP到现在的V5阶段,整体流程已经很合理高效了,至少我暂时没发现明显的沉余。至于优化我想的是,在Send拷贝时,可以将GetMem换成环形内存,降低内存碎片的产生。
另外,本文讲的DIOCP为自己修改后的版本,已经将原来diocp-v5中的diocp.sockets.pas和diocp.tcp.server、diocp.tcp.client合并,部分类名有些细小的改变。将在线列表、HashTable换成了我自己的TYXDHashMapLinkTable,它是一个将HashTable和双向链表综合起来的怪物,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好用的。
本文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初步理解,必竞才学习Diocp三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很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欢迎大家指正。
最后感谢弦弦哥,能将这么好的东西奉献给大家,真是辛苦了。
DIOCP网络通讯流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day 26 网络通讯流程 初识socke
一. *** C/S架构:客户端(client)/服务端(server)架构, B/S架构:浏览器(browser) / 服务端(server)架构 软件cs架构:浏览器,qq,微信,陌陌等等 硬件c ...
- 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讯流程
不多说了,先上个图: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来,基于TCP协议进行通讯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 首先是在服务器端, TCP Sever调用socket(), bind(), listen()完成 ...
- day26 网络通讯的整个流程
一.网络通信原理 1.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 2. 互联网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为osi七层或tcp/ip五层或tcp/ip四层 各层的功能简述: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 ...
- Windows 网络通讯开发
Windows 网络通讯开发 一.Windows网络开发API 由于C++标准库中没有网络库,所以进行网络开发的时候要调用系统API.Windows通讯开发API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函数及成员类型: 1. ...
- 文档:网络通讯包结构(crc校验,加解密)
一直想把这个流程整理一下. 包结构: 包 对(datacrc+protoID+dataSize)组成的byte[] 进行crc计算而得到 对(数据内容)进行crc计算而得到 协议号 数据内容的字节长度 ...
- zigbee学习:示例程序SampleApp中通讯流程
zigbee学习:示例程序SampleApp中通讯流程 本文博客链接:http://blog.csdn.net/jdh99,作者:jdh,转载请注明. 参考链接: http://wjf88223.bl ...
- C#.NET通过Socket实现平行主机之间网络通讯(含图片传输的Demo演示)
在程序设计中,涉及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时候,不管是B/S还是C/S模式,都有这样一个概念:数据库服务器.这要求一台性能和配置都比较好的主机作为服务器,以满足数目众多的客户端进行频繁访问.但是对于一些数 ...
- QT5 网络通讯
QT5 TCP网络通讯 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listen() - connectToHost(); 触发newPendingConnect信号 实时数据通讯write(); read(); 触发 ...
- 网络编程介绍,C/S 架构,网络通讯协议,osi七层
网络编程: 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通常指的是计算机中的互联网,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线或其他媒介相互链接组成的 编写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的过程序称之为网络编程 为什么要学习网络编程: 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 ...
随机推荐
- 《Android深度探索》(卷1)HAL与驱动开发读后感
第1章:安卓系统移植与驱动开发概述 这一章主要概括的介绍了安卓驱动开发和系统移植的主要内容,对安卓与Linux驱动做了一个总体的介绍.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使我对Linux驱动开发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 ...
- C#常见控件命名规则举例
控件 缩写 举例 Adrotator adrt adrtTopAd BulletedList blst blstCity Button btn btnSubmit Calendar ca ...
- R中的统计检验函数
正态性W检验 shapiro.test()用Shapiro-Wilk W统计量做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经验分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 ks.test()Kolmogorov-Smir ...
- Sublog: 支持Markdown和语法高亮的跨平台博客客户端
灵感来自米米饭 功能一览 为什么你应该试试用Sublog写博客 项目主页: sublog 使用方法: 本项目是一个插件,首先要安装Sublime Text 2 重命名sublog.sublime-se ...
- VB6的函数指针传递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CallWindowProc Lib "user32" Alias "CallWindo ...
- SpringMVC学习系列(9) 之 实现注解式权限验证
对大部分系统来说都需要权限管理来决定不同用户可以看到哪些内容,那么如何在Spring MVC中实现权限验证呢?当然我们可以继续使用servlet中的过滤器Filter来实现.但借助于Spring MV ...
- <mvc:annotation-driven/>与<mvc:default-servlet-handler/>之间的一个问题
<mvc:annotation-driven/>与<mvc:default-servlet-handler/>之间的一个问题 在做项目的时候,我希望静态资源由WEB服务器默认的 ...
- Linux下删除空文件,删除指定大小的文件
Linux下批量删除空文件(大小等于0的文件)的方法: find . -name "*" -type f -size 0c | xargs -n 1 rm -f 用这个还可以删除指 ...
- 虚拟机Ubuntu16,caffe环境搭建
虚拟机下的Ubuntu16.04+caffe+onlycup 官网的step很重要,要跟着官网,的步骤来:http://caffe.berkeleyvision.org/installation.ht ...
- vim(5)vim下wimrc的配置,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解决linux下vim乱码的情况:(修改vimrc的内容) 全局的情况下:即所有用户都能用这个配置 文件地址:/etc/vimrc 在文件中添加: ,ucs-bom,gb18030,gbk,gb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