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性能分析方法:explain()

为了演示的效果,我们先来创建一个有200万个文档的记录。(我自己的电脑耗了15分钟左右插入完成。如果你想插更多的文档也没问题,只要有耐心等就可以了。)

1 for(var i=0;i<2000000;i++){
2 db.person.insert({"name":"ryan"+i,"age":i});
3 }

MongoDB 3.0之后,explain的返回与使用方法与之前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化,介于3.0之后的优秀特色和我们目前所使用给的是3.0.7版本,本文仅针对MongoDB 3.0+的explain进行讨论。3.0+的explain有三种模式,分别是:queryPlanner、executionStats、allPlansExecution。现实开发中,常用的是executionStats模式,主要分析这种模式。

给这个person集合创建age键的索引:db.person.createIndex({"age":1})

 db.getCollection('person').find({"age":{"$lte":2000}}).explain("executionStats")

对queryPlanner分析

queryPlanner: queryPlanner的返回

queryPlanner.namespace:该值返回的是该query所查询的表

queryPlanner.indexFilterSet:针对该query是否有indexfilter

queryPlanner.winningPlan:查询优化器针对该query所返回的最优执行计划的详细内容。

queryPlanner.winningPlan.stage:最优执行计划的stage,这里返回是FETCH,可以理解为通过返回的index位置去检索具体的文档(stage有数个模式,将在后文中进行详解)。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putStage:用来描述子stage,并且为其父stage提供文档和索引关键字。

queryPlanner.winningPlan.stage的child stage,此处是IXSCAN,表示进行的是index scanning。

queryPlanner.winningPlan.keyPattern:所扫描的index内容,此处是did:1,status:1,modify_time: -1与scid : 1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dexName:winning plan所选用的index。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sMultiKey是否是Multikey,此处返回是false,如果索引建立在array上,此处将是true。

queryPlanner.winningPlan.direction:此query的查询顺序,此处是forward,如果用了.sort({modify_time:-1})将显示backward。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dexBounds:winningplan所扫描的索引范围,如果没有制定范围就是[MaxKey, MinKey],这主要是直接定位到mongodb的chunck中去查找数据,加快数据读取。

queryPlanner.rejectedPlans:其他执行计划(非最优而被查询优化器reject的)的详细返回,其中具体信息与winningPlan的返回中意义相同,故不在此赘述。

对executionStats返回逐层分析

    第一层,executionTimeMillis

最为直观explain返回值是executionTimeMillis值,指的是我们这条语句的执行时间,这个值当然是希望越少越好。

其中有3个executionTimeMillis,分别是:

executionStats.executionTimeMillis

该query的整体查询时间。

executionStats.executionStages.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该查询根据index去检索document获得2001条数据的时间。

executionStats.executionStages.inputStage.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该查询扫描2001行index所用时间。

第二层,index与document扫描数与查询返回条目数

这个主要讨论3个返回项,nReturned、totalKeysExamined、totalDocsExamined,分别代表该条查询返回的条目、索引扫描条目、文档扫描条目。

这些都是直观地影响到executionTimeMillis,我们需要扫描的越少速度越快。

对于一个查询,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是:

nReturned=totalKeysExamined=totalDocsExamined

第三层,stage状态分析

那么又是什么影响到了totalKeysExamined和totalDocsExamined?是stage的类型。类型列举如下:

COLLSCAN:全表扫描

IXSCAN:索引扫描

FETCH:根据索引去检索指定document

SHARD_MERGE:将各个分片返回数据进行merge

SORT:表明在内存中进行了排序

LIMIT:使用limit限制返回数

SKIP:使用skip进行跳过

IDHACK:针对_id进行查询

SHARDING_FILTER:通过mongos对分片数据进行查询

COUNT:利用db.coll.explain().count()之类进行count运算

COUNTSCAN:count不使用Index进行count时的stage返回

COUNT_SCAN:count使用了Index进行count时的stage返回

SUBPLA:未使用到索引的$or查询的stage返回

TEXT:使用全文索引进行查询时候的stage返回

PROJECTION:限定返回字段时候stage的返回

对于普通查询,我希望看到stage的组合(查询的时候尽可能用上索引):

Fetch+IDHACK

Fetch+ixscan

Limit+(Fetch+ixscan)

PROJECTION+ixscan

SHARDING_FITER+ixscan

COUNT_SCAN

不希望看到包含如下的stage:

COLLSCAN(全表扫描),SORT(使用sort但是无index),不合理的SKIP,SUBPLA(未用到index的$or),COUNTSCAN(不使用index进行count)

mongodb .explain('executionStats') 查询性能分析(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玩转mongodb(五):mongodb 3.0+ 查询性能分析

    mongodb性能分析方法:explain() 为了演示的效果,我们先来创建一个有200万个文档的记录.(我自己的电脑耗了15分钟左右插入完成.如果你想插更多的文档也没问题,只要有耐心等就可以了.) ...

  2. SQL查询性能分析之(not in)、(and not)、()、(!=)性能比较

    SQL查询性能分析之(not in).(and not).().(!=)性能比较 SQL Server Bruce 3年前 (2013-01-08) 3284浏览 0评论 <:article c ...

  3. mongodb之使用explain和hint性能分析和优化

    当你第一眼看到explain和hint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mysql中所谓的这两个关键词,确实可以看出,这个就是在mysql中借鉴过来的,既然是借鉴 过来的,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关键字的用处,话不多 ...

  4. [转]Mysql explain用法和性能分析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haifu_xu/article/details/16864933  from  @幸福男孩 MySQL中EXPLAIN解释命令是显示mysql如何 ...

  5. SQL查询性能分析

    http://blog.csdn.net/dba_huangzj/article/details/8300784 SQL查询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数据库的价值,对此,必须郑重对待. SQL Serv ...

  6. MongoDB慢查询性能分析

    最近,长期运营后的港台服出现一个问题,web充值很慢,用gm指令查询玩家信息也很慢.最后定位到MongoDB查询也很慢.   刚开始定位的时候,运营SA直接查指定的玩家,并反映很慢,就猜测是索引的问题 ...

  7. [MySQL]--查询性能分析工具-explain关键字

    explain显示了MySQL如何使用索引来处理select语句以及连接表.可以帮助选择更好的索引和写出更优化的查询语句. explain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select查询语句前面加上expl ...

  8. Mysql分页查询性能分析

    [PS:原文手打,转载说明出处,博客园] 前言 看过一堆的百度,最终还是自己做了一次实验,本文基于Mysql5.7.17版本,Mysql引擎为InnoDB,编码为utf8,排序规则为utf8_gene ...

  9. MongoDB 索引 .explain("executionStats")

    MongoDB干货系列2-MongoDB执行计划分析详解(3) http://www.mongoing.com/eshu_explain3 MongoDB之使用explain和hint性能分析和优化 ...

随机推荐

  1. JMeter 报告监听器导入.jtl结果文件报错解决方案

    JMeter 报告监听器导入.jtl结果文件报错解决方案   by:授客 QQ:1033553122   1. 问题描述 把jmeter压测时生成的 .jtl结果文件导入监听器报告中,弹出如下错误提示 ...

  2. mysql左连接

    举个例子说明: select d.id, d.uid,d.username,d.dateline, d.message,d.replynum, c.picid, c.filename from doi ...

  3. Testlink1.9.17使用方法(第九章 测试结果分析)

    第九章 测试结果分析 QQ交流群:585499566 TestLink根据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度量统计功能,可以直观的得到测试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析和总结的数据.点击首页横向导航栏中 ...

  4. mui 常见的效果

    上传图片,预览图片: <!--upload--> <div id="feedback" class="mui-page feedback"&g ...

  5. spring学习总结——装配Bean学习一(自动装配)

    一.Spring配置的可选方案 Spring容器负责创建应用程序中的bean并通过DI来协调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开发人员,你需要告诉Spring要创建哪些bean并且如何将其装配在一起.当描 ...

  6. Windows 10 运行原生Bash【Ubuntu】

    当前widnows用户的 AppData\Local\lxss 目录下安装了ubuntu,其中rootfs是和ubuntu安装的目录一致 bash进入的就是LINUX的SHELL,因此其二进制格式是E ...

  7. MS SQL作业Schedule的限制注意事项

      最近遇到了一个关于MS SQL作业Schedule下有限制的特殊案例,有一个作业,用户要求执行的时间为:9:30,14:30,16:30, 19:00,于是我设置了两个Schedule,其中一个每 ...

  8. ECS服务器搭建Discuz 邮箱设置,报错处理

    背景 自己想做个网站,没那么多精力,然后就看到了discuz.万网买了一个月的ecs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服务器,就开始着手安装环境.论坛! 建站 第一次使用discuz论坛 ...

  9. 前后端分离djangorestframework——路由组件

    在文章前后端分离djangorestframework——视图组件 中,见识了DRF的视图组件强大,其实里面那个url也是可以自动生成的,就是这么屌 DefaultRouter urls文件作如下调整 ...

  10. 前后端分离djangorestframework——视图组件

    CBV与FBV CBV之前说过就是在view.py里写视图类,在序列化时用过,FBV就是常用的视图函数,两者的功能都可以实现功能,但是在restful规范方面的话,CBV更方便,FBV还要用req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