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by zhj: 总结一下,MySQL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检测死锁。

主动方式:检查锁等待的图,如果有环,那就有死锁,这种情况下,会回滚事务。

被动方式:等待锁超时(即innodb_lock_wait_timeout),超时后回滚

原文:http://www.cnblogs.com/olinux/p/5179356.html

1 、死锁的概念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事务都将无法推进下去,解决死锁的最简单问题是不要有等待,任何的等待都转换为回滚,并且事务重新开始,但在线上环境,这可能会导致并发性能下降,甚至任何一个事务都不能进行,而这所带来的问题远比死锁的问题更严重

解决死锁的问题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超时,当两个事务互相等待时,当一个等待时间超过设置的某一阈值时,其中一个事务回滚,另一个等待的事务就能继续运行了,在InnoDB存储引擎中,参数innodb_lock_wait_timeout用来设置超时时间

超时机制虽然简单,但是其仅通过超时后对事务进行回滚的方式处理,或者说其是根据FIFO的顺序选择回滚对象,但若超时的事务所占权重比较大,如事务操作更新了很多航,占用了较多的undo log,这是采用FIFO方式,就显得不合适了,因为回滚这个事务的时间相对另一个事务所占用的时间可能会更多

除了超时机制,当前的数据库还采用wait-for graph(等待图)的方式来进行死锁检测,较之超时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更为主动的死锁检测方式。InnoDB存储引擎也是采用这种方式。wait-for graph要求数据库保存以下两种信息

锁的信息链表

事务等待链表

通过上述链表可以构造出一张图。而这个在图中若存在回路,就代表存在死锁,因此资源间相互发生等待,在wait-for graph,事务为图中的节点,而在图中,事务T1指向T2边的定义为

事务T1等待事务T2所占用的资源

事务T1最终等待T2所占用的资源,也就是事务之间在等待相同的资源,而事务T1发生在事务T2的后面

看一个例子,当前事务和锁的状态如图

在Transaction Wait Lists中可以看到共有4个事务t1、t2、t3、t4,故在wati-for graph中应有4个节点。而事务t2对row1占用X锁,事务t1对row2占用s锁.事务t1需要等待t2中row1的资源,因此在wait-for graph中有条从节点t1指向节点t2.事务t2需要等待事务t1、t4锁占勇row2对象,故此存在节点t2到节点 t1 t4的边,同样,存在节点t3到节点t1 t2 t4的边,因此最终wait-for graph为

如图,可以发现回路(t1,t2)因此存在死锁。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发现wait-for graph是一种较为主动的死锁检测机制,在每个事务请求锁并发生等待时都会判断是否存在回路,若存在则有死锁,通常来说,InnoDB存储引擎会选择回滚undo量最小的事务

wait-for graph的死锁检测通常采用深度优先的算法实现,在InnoDB1.2版本之前,都是采用递归方式实现,而1.2版本开始,对wait-for graph死锁检测进行了优化,将递归用非递归的方式实现,从而提高了InnoDB存储引擎的性能

2、  死锁概率

死锁应该非常少发生,若经常发生,则系统是不可用的。此外,死锁的次数应该还要少于等待,因为至少需要2次等待才会产生一次死锁,从数学角度来分析,死锁发生的概率问题

当前数据库中有n+1个线程执行,即当前总共有n+1事务,假设每个事务所做的操作相同,若每个事务由r+1个操作组成,每个操作从R行数据中随机操作一行数据,并占用对象的锁,每个事务在执行完最后一个步骤释放锁占用的所有锁资源,最后,假设nr<<R即线程操作的数据只占所有数据的一小部分

在上述模型下,事务获得一个锁需要等待的概率是多少?当事务获得一个锁,其他任何一个事务获得锁的情况为

(1+2+3...+r)/(r+1) ≈r/2

由于每个操作为从R行数据中取一条数据,每行数据被取到的概率为1/R,因此,事务中每个操作需要等待的概率PW为

PW=NR/2R

事务由r个操作锁组成,因此事务发生等待的概率PW(T)为

PW(T)=1-(1-PW)r≈r*PW≈nr2/2R

死锁是由于产生贿赂,也就是事务互相等待发生的,如果死锁的长度为2,即两个等待的节点间发生死锁,那么其概率为

一个事务发生死锁的概率≈PW(T) 2/n≈nr4/4R2

由于大部分死锁的长度为2,因此上述的公式基本代表了一个事务发生死锁的概率。从整个系统来看,任何一个事务发生死锁的概率为

系统中任何一个事务发生死锁的概率≈n2r4/4R2

上述公式可以发现,由于nr<<R,因此,发生死锁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同时,事务发生死锁的概率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事务中事务的数量n,数量越多发生死锁的概率越大
每个事务操作的数量r,每个事务操作的数量越大,发生死锁的概率越大
操作数据的集合R,越小发生死锁的概率越大
3、    死锁示例

如果程序是串行的,不可能发生死锁,死锁只存在于并发的情况,而数据库本身就是一个并发运行的程序,因此可能发生斯说,下面延时了死锁的一种经典情况,即A等待B,B等待A,这种死锁被称为AB-BA死锁

在上述操作中,会话B中的事务会抛出1213的错误,即表示发生死锁,死锁的原因是会话A和会话B的资源在互相等待。大多数死锁InnoDB存储引擎本身可以侦测到,不需要人为干预,但是在上述例子中,在会话B中的事务抛出死锁异常后,会话A中马上得到了记录为2的这个资源,这其实是因为会话B中的事务发生了回滚,否则会话A中的事务是不可能得到该资源的,InnoDB存储引擎是不会回滚大部分的错误异常,但是死锁除外。发生死锁后,InnoDB存储引擎会马上回滚一个事务,这点需要注意,因此如果在应用程序中捕获1213这个错误,其实并不需要对其进行回滚

Oracle数据库中产生死锁的常见原因是没有对外键添加索引,而InnoDB存储引擎会自动对其进行添加,因而能够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人为删除外键上的索引,就会抛出异常

>create table p(

a int,

primary key(a)

)engine=innodb;

>create table c(

b int,

foreign key(b)references p(a)

)engine=innodb;

>show index from c;

此时我们删除

>drop index b on c  

Error Code: 1553. Cannot drop index 'b': needed in a foreign key constraint

可以看到,虽然在建立子表时指定了外键,但是InnoDB存储引擎会自动在外键列上建立一个索引b,并且人为的删除这个列是不允许的

此外还存在另一种死锁,即当前事务持有了待插入记录的下一个记录的X锁,但是在等待队列中存在一个S锁的请求,则可能发生死锁,来看一个列子

DROP TABLE t;

CREATE TABLE t(

a INT PRIMARY KEY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1),(2),(4),(5);

表t仅有一列a并插入了4条记录,运行如下查询

可以看到,会话A已经对记录4持有X锁,但是在会话A中插入记录3时会导致死锁发生,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会话B中请求记录4的S锁而发生等待,但之前请求的锁 对于主键记录1 2都已经成功,若在事件点5能插入记录,那么会话B在获得记录4持有的S锁后,还需要向后获得记录3的记录,这样显然不合理。因此InnoDB存储引擎在这里主动选择死锁,而回滚的是undo log记录大的事务,这与AB-BA的死锁处理方式又不同

MySQL中死锁(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SQL中死锁

    1 .死锁的概念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事务都将无法推进下去,解决死锁的最简单问题是不要有等待,任何的等待都转换为回滚,并且事务重新 ...

  2. mysql中删除同一行会经常出现死锁?太可怕了

    之前有一个同事问到我,为什么多个线程同时去做删除同一行数据的操作,老是报死锁,在线上已经出现好多次了,我问了他几个问题:   1. 是不是在一个事务中做了好几件事情?      答:不是,只做一个删除 ...

  3. 关于在项目中遇到MySQL数据库死锁的问题

    在MySQL中, 当一个事务去更新某条数据, 还没有提交的时候, 第二个事务去更新该数据, 则会出现等待获取锁超时异常: >> Lock wait timeout exceeded; tr ...

  4. [数据库事务与锁]详解五: MySQL中的行级锁,表级锁,页级锁

    注明: 本文转载自http://www.hollischuang.com/archives/914 在计算机科学中,锁是在执行多线程时用于强行限制资源访问的同步机制,即用于在并发控制中保证对互斥要求的 ...

  5. MySQL更新死锁问题

    作为一个社交类的 App ,我们有很多操作都会同时发生,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会采用数据库的事物. 比如现在我们有一个点赞操作,点赞成功后,需要更改文章的热度.以下是 SQL 语句: INSERT I ...

  6. mysql中的意向锁IS,IX

    知识储备: 1.官方文档上说mysql是支持非锁定读的:这个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如果事务a 要对行的数据进行更新的话,那么事务a要得到行的x锁,并把这一行  之前的样子记录在undo log里面,这样一 ...

  7. MySQL系列(五)---总结MySQL中的锁

    MySQL中的锁 目录 MySQL系列(一):基础知识大总结 MySQL系列(二):MySQL事务 MySQL系列(三):索引 MySQL系列(四):引擎 概述 MyISAM支持表锁,InnoDB支持 ...

  8. 【数据库】数据库的锁机制,MySQL中的行级锁,表级锁,页级锁

    转载:http://www.hollischuang.com/archives/914 数据库的读现象浅析中介绍过,在并发访问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读现象,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主流数 ...

  9. MySQL中的行级锁,表级锁,页级锁

    在计算机科学中,锁是在执行多线程时用于强行限制资源访问的同步机制,即用于在并发控制中保证对互斥要求的满足. 在数据库的锁机制中介绍过,在DBMS中,可以按照锁的粒度把数据库锁分为行级锁(INNODB引 ...

随机推荐

  1. too many open files

    压测遇到这个问题,每次都查,记录一下: 系统分配文件数太少,临时修改方案: ulimit -n 2048 永久配置: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底部配置: # End ...

  2. (笔记)AT91SAM9260的启动过程详细解说

    Bootstrap的启动过程 一. 说明: Bootstrap启动代码是官方提供的一级启动代码,包括汇编和C语言两部分组成.对AT91SAM9260来说编译完成后,代码长度必须小于4KB,烧写到dat ...

  3.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6.4 下挂载ISCSI 设备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6.4 下挂载ISCSI 设备一.发现① 要求安装iscsi客户端软件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② 发现 ...

  4. connect()返回SOCKET_ERROR不一定就是连接失败

    connect()用于建立与指定socket的连接. 头文件: #include <sys/socket.h> 函数原型: int connect(int s, const struct ...

  5. C++ Release编译时如何对某段代码不进行优化

    optimize#pragma optimize( "[optimization-list]", {on | off} ) Feature Only in Professional ...

  6. Qt编写调试日志输出类带网络转发(开源)

    用qt开发商业程序已经九年了,陆陆续续开发过至少几十个程序,除了一些算不算项目的小工具外,大部分的程序都需要有个日志的输出功能,希望可以将程序的运行状态存储到文本文件或者数据库或者做其他处理等,qt对 ...

  7. Python3中StringIO

    关于调用StringIO模块,python3中需要这样: from io import StringIO 而python2还是 from StringIO import StringIO

  8. 现在越来越喜欢用ajax传值了,这样能让网站的体验性很好,今天就总结了一下常用的

    这是不用循环的方法 就是传过来的是一位数组 //编辑党建分类 function gk_bj(id){ $.post("{:U('Luser/lei_edlt')}",{id:id} ...

  9. 分块+莫队||BZOJ3339||BZOJ3585||Luogu4137||Rmq Problem / mex

    题面:P4137 Rmq Problem / mex 题解:先莫队排序一波,然后对权值进行分块,找出第一个没有填满的块,直接for一遍找答案. 除了bzoj3339以外,另外两道题Ai范围都是1e9. ...

  10. ubuntu16.04下安装运行DSO

    1.下载源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JakobEngel/dso.git 2.安装依赖项 suitesparse and eigen3 (required). 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