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容器 | 基于源码分析List集合体系
一、容器之List集合
List集合体系应该是日常开发中最常用的API,而且通常是作为面试压轴问题(JVM、集合、并发),集合这块代码的整体设计也是融合很多编程思想,对于程序员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基本要点
- 基础:元素增查删、容器信息;
- 进阶:存储结构、容量管理;
API体系
- ArrayList:维护数组实现,查询快;
- Vector:维护数组实现,线程安全;
- LinkedList:维护链表实现,增删快;
核心特性包括:初始化与加载,元素管理,自动扩容,数组和链表两种数据结构。Vector底层基于ArrayList实现的线程安全操作,而ArrayList与LinkedList属于非线程安全操作,自然效率相比Vector会高,这个是通过源码阅读可以发现的特点。
二、ArrayList详解
1、数组特点
ArrayList就是集合体系中List接口的具体实现类,底层维护Object数组来进行装载和管理数据: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EMPTY_ELEMENTDATA = {};
提到数组结构,潜意识的就是基于元素对应的索引查询,所以速度快,如果删除元素,可能会导致大量元素移动,所以相对于LinkedList效率较低。
数组存储的机制:
数组属于是紧凑连续型存储,通过下标索引可以随机访问并快速找到对应元素,因为有预先开辟内存空间的机制,所以相对节约存储空间,如果数组一旦需要扩容,则重新开辟一块更大的内存空间,再把数据全部复制过去,效率会非常的低下。
2、构造方法
这里主要看两个构造方法:
无参构造器:初始化ArrayList,声明一个空数组。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有参构造器:传入容量参数大于0,则设置数组的长度。
public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is.elementData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else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else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
如果没通过构造方法指定数组长度,则采用默认数组长度,在添加元素的操作中会设置数组容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3、装载数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数组是有容量限制的,但是ArrayList却可以一直装载元素,当然也是有边界值的,只是通常不会装载那么多元素: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8;
超过这个限制会抛出内存溢出的错误。
装载元素:会判断容量是否足够;
public boolean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当容量不够时,会进行扩容操作,这里贴量化关键源码: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机制:计算新容量(newCapacity=15),拷贝一个新数组,设置容量为newCapacity。
指定位置添加:这个方法很少使用到,同样看两行关键代码;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elementData,index+1,size-index);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size++;
}
机制:判断数组容量,然后就是很直接的一个数组拷贝操作,简单来个图解:
如上图,假设在index=1位置放入元素E,按照如下过程运行:
- 获取数组index到结束位置的长度;
- 拷贝到index+1的位置;
- 原来index位置,放入element元素;
这个过程就好比排队,如果在首位插入一位,即后面的全部后退一位,效率自然低下,当然这里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移动的数组长度够小,或者一直在末尾添加,效率的影响自然就降低很多。
4、移除数据
上面看的数据装载,那与之相反的逻辑再看一下,依旧看几行关键源码: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
elementData[--size] = null;
return oldValue;
}
机制:从逻辑上看,与添加元素的机制差不多,即把添加位置之后的元素拷贝到index开始的位置,这个逻辑在排队中好比前面离开一位,后面的队列整体都前进一位。
其效率问题也是一样,如果移除集合的首位元素,后面所有元素都要移动,移除元素的位置越靠后,效率影响就相对降低。
5、容量与数量
在集合的源码中,有两个关键字段需要明确一下:
- capacity:集合的容量,装载能力;
- size:容器中装载元素的个数;
通常容器大小获取的是size,即装载元素个数,不断装载元素触发扩容机制,capacity容量才会改变。
三、LinkedList详解
1、链表结构特点
链表结构存储在物理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节点元素间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链表由一系列节点组成,节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节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
特点描述
- 物理存储上是无序且不连续的;
- 链表是由多个节点以链式结构组成;
- 逻辑层面上看形成一个有序的链路结构;
- 首节点没有指向上个节点的地址;
- 尾节点没有指向下个节点的地址;
链表结构解决数组存储需要预先知道元素个数的缺陷,可以充分利用内存空间,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
2、LinkedList结构
LinkedList底层数据存储结构正是基于链表实现,首先看下节点的描述: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在LinkedList中定义静态类Node
描述节点的结构:元素、前后指针。在LinkedList类中定义三个核心变量:
transient int size = 0;
transient Node<E> first;
transient Node<E> last;
即大小,首位节点,关于这个三个变量的描述在源码的注释上已经写的非常清楚了:
首节点上个节点为null,尾节点下个节点为null,并且item不为null。
3、元素管理
LinkedList一大特点即元素增加和删除的效率高,根据链表的结构特点来看源码。
添加元素
通过源码可以看到,添加元素时实际调用的是该方法,把新添加的元素放在原链表最后一位: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结合Node
类的构造方法,实际的操作如下图:
核心的逻辑即:新的尾节点和旧的尾节点构建指针关系,并处理首位节点变量。
删除元素
删除元素可以根据元素对象或者元素index删除,最后核心都是执行unlink
方法:
E unlink(Node<E> x) {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与添加元素核心逻辑相似,也是一个重新构建节点指针的过程:
- 两个if判断是否删除的是首位节点;
- 删除节点的上个节点的next指向删除节点的next节点;
- 删除节点的下个节点的prev指向删除节点的prev节点;
通过增删方法的源码分析,可以看到LinkedList对元素的增删并不会涉及大规模的元素移动,影响的节点非常少,效率自然相对ArrayList高很多。
4、查询方法
基于链表结构存储而非数组,对元素查询的效率会有很大影响,先看源码: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Node<E> nod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这段源码结合LinkedList结构看,真的是极具策略性:
- 首先是对index的合法性校验;
- 然后判断index在链表的上半段还是下半段;
- 如果在链表上半段:从first节点顺序遍历;
- 如果在链表下半段:从last节点倒序遍历;
通过上面的源码可以看到,查询LinkedList中靠中间位置的元素,需要执行的遍历的次数越多,效率也就越低,所以LinkedList相对更适合查询首位元素。
四、源代码地址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cicadasmile/java-base-parent
GitEE·地址
https://gitee.com/cicadasmile/java-base-parent
阅读标签
【Java基础】【设计模式】【结构与算法】【Linux系统】【数据库】
【分布式架构】【微服务】【大数据组件】【SpringBoot进阶】【Spring&Boot基础】
Java容器 | 基于源码分析List集合体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容器 | 基于源码分析Map集合体系
一.容器之Map集合 集合体系的源码中,Map中的HashMap的设计堪称最经典,涉及数据结构.编程思想.哈希计算等等,在日常开发中对于一些源码的思想进行参考借鉴还是很有必要的. 基础:元素增查删.容 ...
- Java 容器 LinkedHashMap源码分析1
同 HashMap 一样,LinkedHashMap 也是对 Map 接口的一种基于链表和哈希表的实现.实际上, LinkedHashMap 是 HashMap 的子类,其扩展了 HashMap 增加 ...
- Java 容器 LinkedHashMap源码分析2
一.类签名 LinkedHashMap<K,V>继承自HashMap<K,V>,可知存入的节点key永远是唯一的.可以通过Android的LruCache了解LinkedHas ...
- 细说并发5:Java 阻塞队列源码分析(下)
上一篇 细说并发4:Java 阻塞队列源码分析(上) 我们了解了 Array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和 PriorityBlockingQueue,这篇文 ...
- Java split方法源码分析
Java split方法源码分析 public String[] split(CharSequence input [, int limit]) { int index = 0; // 指针 bool ...
- 从壹开始微服务 [ DDD ] 之十一 ║ 基于源码分析,命令分发的过程(二)
缘起 哈喽小伙伴周三好,老张又来啦,DDD领域驱动设计的第二个D也快说完了,下一个系列我也在考虑之中,是 Id4 还是 Dockers 还没有想好,甚至昨天我还想,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写一个简单的Angu ...
- 【JAVA】ThreadLocal源码分析
ThreadLocal内部是用一张哈希表来存储: static class ThreadLocalMap { static class Entry extends WeakReference<T ...
- 【Java】HashMap源码分析——常用方法详解
上一篇介绍了HashMap的基本概念,这一篇着重介绍HasHMap中的一些常用方法:put()get()**resize()** 首先介绍resize()这个方法,在我看来这是HashMap中一个非常 ...
- 【Java】HashMap源码分析——基本概念
在JDK1.8后,对HashMap源码进行了更改,引入了红黑树.在这之前,HashMap实际上就是就是数组+链表的结构,由于HashMap是一张哈希表,其会产生哈希冲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HashMa ...
随机推荐
- JVM之对象创建、对象内存布局、对象访问定位
对象创建 类加载过后可以直接确定一个对象的大小 对象栈上分配是通过逃逸分析判定.标量替换实现的,即把不存在逃逸的对象拆散,将成员变量恢复到基本类型,直接在栈上创建若干个成员变量 选择哪种分配方式由Ja ...
- 快速创建你的第一个Spring Boot项目
1. 创建工程 打开idea,利用Spring Boot搭建一个web工程,切身体会一下Spring Boot所带来的魅力!看看SpringBoot是如何快速搭建一个web项目. New-->P ...
- linux软件管理之yum管理操作软件包
什么是rpm 1.1`RPM` 全称 `RedHat Package Manager` 缩写,由红帽开发用于软件包的安装.升级.卸载与查询. 1.2rpm包名组成部分 `RPM` 包命名以-将软件分成 ...
- day03---Vue(04)
一.组件 组件(Component)是 Vue.js 最强大的功能之一. 组件可以扩展 HTML 元素,封装可重用的代码. 组件系统让我们可以用独立可复用的小组件来构建大型应用,几乎任意类型的应用的界 ...
- Topshelf一个用于使用.NET构建Windows服务框架
1 Topshelf是什么? Topshelf是用于托管使用.NET框架编写的Windows服务的框架.服务的创建得到简化,从而使开发人员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可以使用Topshelf将其 ...
- ECharts地理坐标系属性介绍
在 ECharts 地理坐标系的属性设置中,如果您要将地理坐标系组件显示出来,那么,请使用 geo 组件的 show 属性.在 geo 组件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地图数据:javascript 文件与 J ...
- mvel 配合正则表达式实现文本替换
mvel 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mvel</groupId> <artifactId>mvel2</artif ...
- 03_利用pytorch解决线性回归问题
03_利用pytorch解决线性回归问题 目录 一.引言 二.利用torch解决线性回归问题 2.1 定义x和y 2.2 自定制线性回归模型类 2.3 指定gpu或者cpu 2.4 设置参数 2.5 ...
- leetcode 刷题(数组篇)15题 三数之和 (双指针)
很有意思的一道题,值得好好思考,虽然难度只有Mid,但是个人觉得不比Hard简单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包含 n 个整数的数组 nums,判断 nums 中是否存在三个元素 a,b,c ,使得 a + b ...
- Leedcode算法专题训练(排序)
排序 快速排序 用于求解 Kth Element 问题,也就是第 K 个元素的问题. 可以使用快速排序的 partition() 进行实现.需要先打乱数组,否则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 O(N2). 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