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csdn.net/zzzkk2009/article/details/9849431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打算写一系列关于完整web开发的文章。这第一篇文章虽然有所粗略,但也能够充分概括了在之前15年或者更久的时间里web应用程序如何进行演变。并且最后我会囊括下这段时间内所写的相关技术。

在过去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使用的是简单的web页面(包括动态gif图片!)。作为精美设计的典范,苹果有着这样的一个网站:

在那时,Web开发还比较简单,开发者经常会去操作web服务器(主要还是他自己的机器),并且他会写一些HTML页面放到服务器指定的文件夹(/www)下。这些HTML页面,就在浏览器请求页面时使用。

 

问题就出现了,你只能获取到静态内容。倘若你想让访问者看到有多少其他访问者访问了这个网站呢(还记得那些统计流量的旋转图片吗?!),或者倘若你想让访问者去填写这样一个表单,包含有姓名和邮件地址呢?于此就转向了CGI和Perl脚本,在web服务器端运行一段短小的代码,并能与文件系统或者数据库进行交互。

当时组织CGI/Perl这样的脚本代码太混乱了。CGI伸缩性不是太好(经常是为每个请求分配一个新的进程),也不太安全(直接使用文件系统或者环境变量),同时也没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去构造动态应用程序。几年来一直很困惑,直到大约2005年左右,出现了JavaServer Pages(JSP),微软的ASP,以及PHP!我喜欢把当时的参考架构比作成IIS和ASP.NET,你可以用Visual Studio快速构建一个可伸缩并且安全的应用程序。

直到当时,web服务器多半会返回整个页面或者文档,但AJAX(2005)的出现,让事情变得很有意思。AJAX允许客户端的JavaScript脚本为局部页面提供请求服务,然后可以在无需回到服务器情况下动态刷新部分页面,也就是更新浏览器中的document对象,通常称作DOM,或者文档对象模型。

虽然从服务器端返回的仍然是HTML,但浏览器上的代码能把这HTML片段内嵌到当前页面中。也就是说web应用的响应可以更快,这时我们真正用web应用取代了web页面。谷歌的GMail和谷歌地图都是当时AJAX的杀手级产品。随后用AJAX局部刷新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AJAX成为了焦点,但在服务器端仍然使用着旧有的技术。大概在2007年,37signals公司公开其成员–Ruby on Rails。那个基于Ruby on Rails 5分钟构建博客的演示完全征服了全世界的开发者。一夜之间,所以谈论的焦点都是关于Rails!Rails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规定的方式去设计你的web应用程序,运用一种已经广泛在桌面应用开发,但未被搬到web应用上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就叫做模式(数据)-视图(模板)-控制器(业务逻辑)。Rails强调,“这事就该这么做”,并且通过许多插件让构建web应用再一次更加健全。

在2007到2010年期间,涌现了3种开发潮流:

第一个是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潮流。通常情况下,许多应用程序同时有web和移动应用两种版本。尽管如此,服务端仍然返回的是HTML页面,而不是其它移动应用可以识别。因此,你需要返回的是结构化数据来取代HTML。

第二个开发潮流是jQuery。这是一个非常流行的JavaScript库,能够很容易构建动态、美妙的web应用,甚至是AJAX!

第三个潮流是Node.js的发布。这是第一次能让你用JavaScript开发高性能的服务端程序,进而可能结束“客户端开发者”要知道HTML/JavaScript,“服务端开发者”要知道.NET/C#/Ruby这样的噩梦。

尽管这是一个不错的架构,但我们可以重用一些在客户端的收获去简化那些曾经发生在像客户端意大利面似的jQuery代码。和Rails精神类似,我们需要用一种规定的方式从服务端获取到数据,再对客户端的HTML页面进行包装。因此,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业界出现了许多用于简化客户端开发的框架,诸如Backbone,Ember,Derby和Meteor,当然也包括我的最爱,AngularJS

因此,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今天,而我后面要讲到的参考架构是这样的,MongoDB作为数据库服务器,node/express作为web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使用AngularJS,同时也使用Bootstrap样式风格。我发现这种架构允许我能够快速构建web服务以及基于AngularJS的客户端接口,甚至和其它的服务,如PhoneGap或者其它原生移动开发工具一样,进行移动应用的开发。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会发表一些文章来说明这些涉及到的组件,包括:MongoDB,Node/ExpressJS,JSON和REST接口,AngularJS,Karma-mocha测试和Bootstrap样式风格页面。

推荐阅读:《Web开发技术的演变

 
 
 
 
 
 
 
 

受到好文《Web开发的发展史》(英文)激发的灵感,写下我对web开发技术的认识。

1. 静态页面时代

大学时候,上机还得换卡穿拖鞋,Novell的网络是很神奇的,然而更神奇的是通讯原理老师半神秘的讲他上 Internet,“Cernet(教育网)有条64K的出口,半年前还很快,现在已经比较卡了”。就这样,我们用Netscape指向Yahoo。那是一个HTML加图片的世界,充斥着各种花哨闪耀的字体和鞠躬的小人,蓝色连接点击后会奇幻的变色。

我们开始用不熟练的HTML和简陋的设计来设计网页,并且知道这边有个浏览器,那边有个叫WebServer的东西,但管理Sun工作站的机房老师总是盯的很紧,不会让你动系统半分。听说有个叫Linux的神奇东西,好吧我想尝试,可是我只有一台攒的电脑,以及若干张5寸3寸的软盘。我至今感谢一位师兄,他帮我下载并切分了一个版本的Mandrake,就这样室友看到非常奇怪的一幕,我奔波在机房宿舍之间,仔细计算容量来拷贝,就这样在假期里我第一次搭建了Apache。

2. CGI时代

很快页面上流行一个叫做计数器的东西,免费的收费的建站网站都把它当作卖点,“立体超炫变色时尚计数器”,很快我们看到几乎每个页面都有了一个点击量在88888的酷装置,只是无论怎么点都不会变化。而校园里张贴着令人眼红的广告,“征人写CGI程序,一支500元!“。

慢慢的,知道了CGI是利用进程间输入输出通信,和WebServer进行通信,从而可以写程序来控制页面输出的内容。但在当时会给硬盘分区就在中关村被看成电脑高手的年代,实在是会者寥寥。即便到了今天,我依然对Perl敬而远之。一些前辈用C写出更高级的CGI应用,比如WebMail,挖到第一桶金,成为今天互联网的先驱。

3. PHP露出锋芒

说实话,我认为PHP是最受益于互联网浪潮的语言,在合适的时间和好伙伴MySQL一起出现。利用Apache的模块mod-php,将php作为web服务器的一部分运行,效率和维护性都达到很好的提升。脚本语言成为互联网前端开发主力一直到今天。PHP和大哥Perl,以及兄弟Python,Ruby一起盘据在编程语言排行榜5-10名位置。

同样的Mysql也是时代的娇子,它快速灵活易用成为网站数据库的首选,但很长时间里,Mysql被其他数据库诟病,别说Oracle等高富帅,即便是同为开源的Postgres社区里,也会有这样的声音,“不支持事务也叫数据库?”。没关系,开源社区很快为其加入各种引擎,如今Mysql绝对是装机总量第一的数据库。

4. J2EE

Java时代来临,一杯咖啡,一个可跳动的小精灵牵动了所有的大型软件公司。没错是所有,包括微软,Sun公司一时星光无限,所有的开发人员都在谈Java。人们对其桌面表现失望进而质疑时,J2EE及时出现了,Servlet+JSP快速成为Web开发的好用技术。能够跨平台,独立解包使用的Web服务器,挂接任意数据库的JDBC接口,一时世界变得很美好。

微软的ASP也出现了,一开始也是脚本解释,和PHP等技术类似。很快微软的C#和dotNET战略出台,ASP也升级为ASP.Net,从此dotNET和J2EE是竞争者,更是一对站在相同站壕的朋友,互相学习和抄袭对方的技术和设计,直到今天。

5. Web层框架百花齐放

Servlet是一个优异的Web技术规范,但面对丛多的开发需求,还是不能很好的覆盖。Struts框架很快成为主流,今天我们依然看到很多.do后缀的页面。Struts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对请求Url进行很好的梳理,通过Command模式把请求指配到Action对象上,并可以用同期出现的Ioc框架进行注入。二是梳理出若干有用好用的Intecepter,并可以自由组合构成自己的Stack。三是对页面流转流程通过xml的方式可以灵活定义。

同期,数以百计的各种框架出现了,多数都是针对Servlet的空白点,在几个方面进行代码或者配置的约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想Java社区能到今天依然繁荣,这种海纳百川,开放的态度是根本原因。如今很多框架已经走过生命期,但还有很多活跃的,其中Webwork即Struts2,和SpringMVC是模板技术类别最出色的。GWT,Wicket等在页面组件类表现不错,还有脱离Servlet束缚Play等框架。

6. WithoutEJB

J2EE里,除了Servlet外另一个重量级的规范就是EJB。EJB设计的来源是Corba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在EJB规范中有完整的体现。Rod在著作中对EJB规范粗重庞大难用提出各种质疑,尤其是针对其强制分布的要求。我的观念是分布式支持没有错,现在EJB规范中对于Local和Remote的划分定义是正确的。开发人员应该一开始就需要了解接口粒度的划分,本地和远程接口是不同的。对于一般的小型应用,Servlet和EJB容器都在一个虚拟机中,本地接口是合理的,但对于大型企业应用和互联网级别应用,势必需要服务的远程划分和调用。所以早期的EJB,可以说一方面设计不完备,另一方面又过度设计。但EJB自从3以后完全脱胎换骨,成为设计良好的规范。

spring作为开发框架,把Ioc和AOP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各个层次很好融合其他技术和项目库,一直是Java Web开发的主流。不过面对CDI等JavaEE规范,在注入,生命期管理,对象解耦等优势不在。我预计今后Spring, JavaEE和Osgi会在主流Java开发框架方向竞争,也会相互借鉴和融合。

7. Ajax

Javascript是浏览器正统的脚本语言,但在那个机器性能不佳的年代,一段Js代码造成鼠标没有响应的情况比比皆是。Js的给人影响就是页面上飘来飘去“点击我”对话框,页面上走马灯效果的变色通告,或者是几十层模态对话框的恶意页面,很多网吧的机器默认Js是禁用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Java web开发一个潜规则就是少手写Js文件,这样可以很好的支持多种浏览器和提高效率。

谷歌火了,Ajax也成为火爆的前端技术,我们在使用gmail,google map等产品时,有了另一种体验,点击链接或按钮后,即便网络不算流畅,页面不再全白重新刷新,而是内容渐渐的出现。其原理就是利用Js脚本到后台服务器获取数据,在浏览器前端对数据进行解析和渲染,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页面并不需要进行改变,只是更新页面中一部分即可。谷歌公司大力支持Firefox使其重生,并和苹果一起发展webkit项目,各自发展了chrome和safari浏览器,伴随者页面渲染能力大力提升同时,Js脚本的解析能力也突飞猛进。我个人认为Ajax这个技术看似简单,但却是新一代Web,所谓Web2.0的基石性质技术,为互联网泡沫后互联网的复兴和今日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8. Ruby and Rails

快速成长的互联网需要快速的web开发能力,Rails框架出现了,同时火爆的还有Ruby语言,它的出现满足了当时开发者的需要,快速开发,玩cool的东西,有完备的后端模型支持。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Rails中MVC就能发现,Model中对实体对象的关系定义,和JavaEE的JPA很多概念一致,但利用Ruby语言的元能力,可以直接对实体对象进行功能扩展,而其时Java社区还在为贫血,充血对象争论不休。Control,View等层次也能和Java的一些框架概念一致,不过有些设计构思更巧妙,而且Rails的基因就是满足互联网开发需要,和JavaEE企业级应用有所不同。

很快的,各种语言纷纷出现模仿Rails的项目,Java的Grails, SpringROO,JBossForge,Python的Django,PHP的Symfony等等。毫无例外的,能有影响力的都是开源的,有良好社区能力建设的项目。

9. JSF和CDI

让我们回到企业应用开发,大家有没有想过所谓企业应用和互联网应用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我认为是用户数量级别的差异,导致前端设计方式,软件体系,后台数据库,缓存技术应用,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方式。用更技术化来说,就是会话和事务。企业应用是有强会话和事务需求的,而这两个技术词语也会一并关联存在。很简单,在一个事务中会经过多次会话过程,直到这个事务全部做完。和我们日常办事是一样的,填单子,和办事人员沟通,修改单据,盖章,各种口舌,最终感慨,办事真难。

从软件层面考虑,一个企业应用软件可能用户数并不太多,就企业中百十号人,但前后台的交互是长时间,多次会话交互的。JSF技术其实是借鉴了微软ASP.net,它们继承了传统IDE快速开发的思路,希望通过拖拽连接可以快速开发一个应用。页面上的组件,对应后台服务器的业务组件,在得到服务器请求之后,组件需要做一系列动作来完成解析,校验,模型重建,业务方法调用,页面渲染等步骤,这些必然有个较长的过程。复杂性,效率,和其他技术的融合,JSF技术从诞生起就被质疑不断,而且面对每个明星技术,都有些格格不入,比如Ajax出现了,而JSF要求的Post方式还需要重刷页面。但JSF一直在改进,越来越科学完善。如今,配合CDI,JSF是企业应用开发的首选技术之一,大家可以研究一下Oracle的应用产品和ADF开发框架。

CDI是Seam框架的技术精华形成的JavaEE规范,在JavaEE7里面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和hibernate最终形成JPA一样,CDI也是GavinKing构思,开发推动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CDI几乎弥补了JavaEE在现代开发需求中,对象方面定义的绝大多数不足,比如和DI规范定义了注入,生命期管理和会话范围定义,完善了EJB对于普通POJO对于事务,异步通知机制的定义,还有注解的堆叠定义,装饰模式等等。有时候我就在想,假如JavaEE是GK从头打造,我们开发人员会少走很多弯路,因为他对企业应用的理解和用Java构建框架和定义规范,都是贴近一线开发人员需求。唯一遗憾的就是CDI还没有推动完成,他转移兴趣玩起语言了。关于JSF和CDI,我建议做相关产品的朋友,即便不用这样的组合,最好也对其技术基本内容有所了解,我想对思路扩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10. Netty,NodeJs,Vertx和异步化趋势

Netty的领导者和Mina的主力开发者TrustLee,是一个说话慢条斯里的韩国人。面试时问我一个关于volatile问题,双方都觉得非母语很别扭,所以就都简单表达一下就算。可我没想到这个同龄的开发人员,日后对Java在互联网公司的地位提升,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这个项目就是Netty。我们都知道Java异步集合库的作者DougLea的功劳,Nio1代,对于Socket的异步化还不是很完善,即便是Nio2,工作重心还是文件系统的异步化处理,网络层的异步化设计逐步加强改进。因为Java的设计理念,正交化,接口堆叠,底层功能平台统一化等给异步分布式网络框架留出足够的空间去发挥,Netty,Mina,Grizzly等项目纷纷出现。Twitter宣布从Ruby转向Scala,并使用Netty让其大红大紫。

所谓异步网络框架,就是对网络层调用,进行异步化,并进行接口封装,使得容易理解和使用。异步能力还是通过Java虚拟机现有功能实现的,通过对数据流的处理和状态感知来进行处理,而不是传统的阻塞式的收发消息。这个符合我们生活中的感受,当你订票时,你会打电话告诉你需要什么,说订好票给我电话,然后你就去做别的事情,直到订票员通知你订好了来支付取票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订票是同步的,那你就要一直等待订票完成,遇到春运可能会搭上整天的时间。

为什么异步网络框架也受到重视,答案也是互联网,数以亿计的请求点击涌来时,传统的webserver顶不住了,采用一个线程服务一个请求模型的webserver,无法承受这么大的数据访问,特别对于Java这样的吃内存语言,一个请求占用了一个线程,同时也占用了相对应的若干资源。用企业应用的设计的整个架构面对互联网级别的应用时,有点崩溃的感觉。解决高并发大量请求的途径是高吞吐量加上可扩展的软件架构。异步化可以提升吞吐量,就和银行的排队机一样,顾客来了得到排队服务,当有可用的柜台服务时会主动通知顾客,我们可以设想,即使有再多的顾客,也可以通过增加业务柜台,少许增加排队机和少量人工协调处理来解决。

NodeJs是一个异步化的基于Javascript的开发框架,是当前的明星技术,符合了一些当前开发需求,如异步化,前端Js技术广泛应用,Js引擎能力极大提升,NoSQL的火爆,组件构建模式变化等。利用Js语言函数式编程能力,Js开发人员可以很轻松的利用已有的组件开发后端应用,前端可以直接用浏览器处理Js,别忘了Js是浏览器唯一能统一识别的脚本语言,或者用JQuery,AngularJS等流行框架,世界很清净,都是Js。

但我们需要了解在常驻内存服务型程序方面,Java等语言占有极大优势,Java社区很快出现了和NodeJs有相同设计思路的项目,Vertx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充分借鉴了NodeJs和Erlang/OTP Actor模型的优秀设计,利用分布式消息机制进行对象间通信,利用Netty进行网络异步操作,方法调用倡导异步调用,有自己的模块化机制。这样,Java社区出现了和NodeJs竞争的技术框架,良好使用,可以解决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的需求。

Java领域的异步化趋势可以说刚刚开始,我们看到Servlet和EJB都加入异步支持,Spring的Reactor,JBoss的undertow,随着Java8对函数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预见又会有丛多的项目产生。我关注着异步化趋势和JavaEE开发方式的融合之路,相信那是Web开发的明天。

转Web开发的发展史---Web开发技术的演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Web开发技术的演变

    原文出处: WildFly   欢迎分享原创到伯乐头条 受到好文<Web开发的发展史>(英文)激发的灵感,写下我对web开发技术的认识. 1. 静态页面时代 大学时候,上机还得换卡穿拖鞋, ...

  2. [转]Web开发的发展史

    之所以转这篇文章是因为它可以对web请求有大致的理解. 以下内容转自:http://www.open-open.com/news/view/19ed96a 英文原文: Full stack web d ...

  3. 关于基于.net的WEB程序开发所需要的一些技术归纳

    前提: 最近公司里有一个同事,年龄比我大几岁,但是由于是转行来做开发的,许多的关于.net开发技术不是很入行,所以总是会问我一些东西,基于自己以前的一些 经验,总是会愿意给他讲一些总结性的东西,希望他 ...

  4. 横向浅谈移动技术------( 原生,混合,web --- 谁能问鼎移动开发的明天)

    目前移动互联网基本采用了NativeApp.WebApp.HybridApp三种开发模式,很难说这三种模式那种更优越,目前的情况可以说是三分天下吧,不同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 ...

  5. Web开发的发展史

    英文出处:arunr.欢迎加入翻译小组. 导读:Arunr 把过去 15 年以来,Web开发从最初的纯 HTML 到 CGI.PHP\JSP\ASP.Ajax.Rails.NodeJS 这个过程简要地 ...

  6. Web项目开发中用到的缓存技术

    在WEB开发中用来应付高流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缓存技术,能有效的提高服务器负载性能,用空间换取时间.缓存一般用来 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 临时存储耗时的计算结果 内存缓存减少磁盘IO 使用缓存的2个主要原 ...

  7. 漫谈 Google 的 Native Client 技术(一)---- 历史动力篇(Web 本地计算发展史)

    转自:http://hzx5.blog.163.com/blog/static/40744388201172522313463/ 漫谈 Google 的 Native Client 技术(一)---- ...

  8. java web学习总结(五) -------------------servlet开发(一)

    一.Servlet简介 Servlet是sun公司提供的一门用于开发动态web资源的技术. Sun公司在其API中提供了一个servlet接口,用户若想用发一个动态web资源(即开发一个Java程序向 ...

  9. 移动web开发和移动app开发的区分

    1.移动web开发 这部分跟web前端开发差别不大,使用的技术都是html+css+js.区别为手机浏览器是webkit的天下,pc端是IE的天 下.手机网页可以理解成pc网页的缩小版加一些触摸特性. ...

随机推荐

  1. Python3简单登录接口编写及遇到的问题分享

    1.程序目标 输入用户名密码 认证成功后显示欢迎信息 输错三次后锁定 2.思路 利用python中的pickle模块,实现用户登录信息(采用dict)和被锁定用户信息(采用list)的存储.所以我预先 ...

  2. PADS随记

    在PADS,PCB板设计中,怎么一次就把丝印的大小设置好? CTRL+ALT+F  组合键 打开 选择过滤器(Filter) 如下图 去掉其他的勾选,只选择 Labels . 之后在板子上鼠标拖动选上 ...

  3. Ubuntu Linux TinySerial串口调试助手 可视化界面 安装使用

    ubuntu Linux下串口调试助手使用 Tiny Serial为一个开源项目,欢迎大家使用,基于Qt开发的串口调试助手,有一般串口助手的基本功能,更多功能正在完善. Github地址:https: ...

  4. 第8天 Java基础语法

    第8天 Java基础语法 今日内容介绍 Eclipse开发工具 超市库存管理系统 Eclipse开发工具 Eclipse是功能强大Java集成开发工具.它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可以自动编译,检 ...

  5. SpaceVim 发布 v0.8.0

    This project exists thanks to all the people who have contributed. The last release v0.7.0 is target ...

  6. linux部署maven

    1.下载安装包 https://maven.apache.org/download.cgi 2.解压,并配置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export MAVEN_HOME=maven目 ...

  7. 韦大仙--python对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 对文件操作流程 打开文件,得到文件句柄并赋值给一个变量 通过句柄对文件进行操作 关闭文件 现有文件如下 Somehow, it seems the love I knew was alwa ...

  8. 初学Direct X(6)

    初学Direct X(6) 这一文本应和上一篇放在一起的,但是上一章写着写着发现对Draw绘制透明位图的方式有感觉了,决定就单写一篇,留作笔记了. 那这一篇是记录如何使用位图表来绘制动画帧,想象一下, ...

  9. Django学习总结-之-URLS反向解析

    2018-09-15  09:58:49 在CSDN博客审核效率提高之前, 又要在此处向各位唠叨了~ URL 与 URI URL : 统一资源定位符 相当于绝对路径 URI : 统一资源标志符 相当于 ...

  10. 同台服务器 部署多个tomcat 需要做的修改

    需要修改以下加粗部分: 1:访问端口 8080->8081 2:shutdown 端口 8005->8015 3: AJP端口 8001->8010 <?xml ver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