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 模块 和 包
一、模块-----(python代码的文件)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包含了python定义和声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块名字加上.py的后缀。
为什么需要模块?
- 代码的可读性差,且重复的代码多,写代码困难大
- 将一些复杂的需要重复使用的功能进行归类,分别放到同一个py文件中。
- 需要调用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1、模块的调用
调用语法:import... 或者 from... import...
调用事项:
同一个模块不会被重复导入(import语句是可以在程序中的任意位置使用的,且针对同一个模块import多次,为了防止你重复导入,python的优化手段是:第一次导入后就将模块名加载到内存了,后续的import语句仅是对已经加载大内存中的模块对象增加了一次引用,不会重新执行模块内的语句);
导入模块的顺序:内置模块、需要安装的扩展模块、自己写的模块;
导入模块的规则:不要在同一行导入多个模块
2、模块的命名空间
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名称空间,定义在这个模块中的函数,把这个模块的名称空间当做全局名称空间,这样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模块时,就不用担心我们定义在自己模块中全局变量会在被导入时,与使用者的全局变量冲突。
3、import
自定义模块my_module.py,文件名my_module.py,模块名my_module

#my_module.py
print('from the my_module.py') money=1000 def read1():
print('my_module->read1->money',money) def read2():
print('my_module->read2 calling read1')
read1() def change():
global money
money=0 my_module模块

例1:money与my_module.money不冲突
import my_module
money=10
print(my_module.money) #输出结果:1000
例2:read1()与my_module.read1()不冲突
import my_module
def read1():
print('========')
my_module.read1()
#输出结果:my_module->read1->money 1000
总结:
总结:首次导入模块my_module时会做三件事:
1.为源文件(my_module模块)创建新的名称空间,在my_module中定义的函数和方法若是使用到了global时访问的就是这个名称空间。
2.在新创建的命名空间中执行模块中包含的代码,见初始导入import my_module
3.创建名字my_module来引用该命名空间
4、模块重命名(import ... as)
重命名之后之前的名字就失效了,新名字可以直接使用
为已经导入的模块起别名的方式对编写可扩展的代码很有用。语句:“from 模块名 import 名字 as 重命名” 或者“import 名字 as 重命名”
应用实例:有两种模块mysql和oracle,都包含sqlparse()函数,根据用户的输入,选择不同的sqlparse()功能函数。
if 是mysql数据库: #当兼容多个模块的相同操作的时候
import mysql as db
elif 是oracle数据库:
import oracle as db
db.open
db.write

#mysql.py
def sqlparse():
print('from mysql sqlparse')
#oracle.py
def sqlparse():
print('from oracle sqlparse') #test.py
db_type=input('>>: ')
if db_type == 'mysql':
import mysql as db
elif db_type == 'oracle':
import oracle as db db.sqlparse()

4、from...import...相关
对比import my_module,会将源文件的名称空间'my_module'带到当前名称空间中,使用时必须是my_module.名字的方式;而from 语句相当于import,也会创建新的名称空间,但是将my_module中的名字直接导入到当前的名称空间中,在当前名称空间中,直接使用名字就可以了。
#当前有read1,会将模块导入的进行覆盖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
def read1():
print('aaaaa')
read1() #输出结果为:aaaaa
from my_module import *: 把my_module中所有的不是以下划线(_)开头的名字都导入到当前位置,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python程序不应该使用这种导入方式,因为*你不知道你导入什么名字,很有可能会覆盖
掉你之前已经定义的名字。而且可读性极其的差,在交互式环境中导入时没有问题。
__all__=['money','read1']
#这样在另外一个文件中用from my_module import *就只能导入列表中规定的两个名字
如果my_module.py中的名字前加_,即_money,则from my_module import *
,则_money不能被导入。
*受到__all__的限制,如果不定义__all__就默认引入所有
如果定义了,那么列表中有什么,就能引入什么
5、模块做为脚本执行
我们可以通过模块的全局变量__name__来查看模块名:
当做脚本运行:
__name__ 等于'__main__'
当做模块导入:
__name__= 模块名
作用:用来控制.py文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执行不同的逻辑
if __name__ == '__main__':用来控制在脚本状态时执行的逻辑

def fib(n):
a, b = 0, 1
while b < n:
print(b, end=' ')
a, b = b, a+b
pri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__name__)
num = input('num :')
fib(int(num))

以上代码作为脚本执行时会执行fib(n)函数,而作为模块引入时不会自动执行。若代码如下例所示,作为模块引入后自动执行iput()和fib()函数。

def fib(n):
a, b = 0, 1
while b < n:
print(b, end=' ')
a, b = b, a+b
print()
num = input('num :')
fib(int(num))

6、模块的搜索路径

执行python解释器,已经在内存中加载了一些内置的模块了,可以使用sys.modules查看
导入模块的时候,如果模块不存在在sys.modules,才从sys.path给的路径中依次去查找
sys.path完全可以决定某个模块能不能被找到(除了已经在内存中加载的一些内置模块) 所以总结模块的查找顺序是:
内存中已经加载的模块->内置模块->sys.path路径中包含的模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自定义的模块名不应该与系统内置模块重名

7、编译python文件
执行python解释器,已经在内存中加载了一些内置的模块了
导入模块的时候,如果模块不存在在sys.modules,才从sys.path给的路径中依次去查找
sys.path完全可以决定某个模块能不能被找到(除了已经在内存中加载的一些内置模块)
提高的是加载速度而绝非运行速度。
当一个py文件被当做一个模块导入的时候,会自动生成一个pyc文件
pyc文件是这个代码编译之后的文件,节省了每一次导入代码之后还要编译的时间
二、包
包是一种通过使用‘.模块名’来组织python模块名称空间的方式。
python2 和3 之间的区别
一群模块文件的集合+__init__
py2 : 必须有__init__
py3:不是必须的了
1. 无论是import形式还是from...import形式,凡是在导入语句中(而不是在使用时)遇到带点的,都要第一时间提高警觉:这是关于包才有的导入语法
2. 包是目录级的(文件夹级),文件夹是用来组成py文件(包的本质就是一个包含__init__.py文件的目录)
3. import导入文件时,产生名称空间中的名字来源于文件,import 包,产生的名称空间的名字同样来源于文件,即包下的__init__.py,导入包本质就是在导入该文件
强调:
1. 在python3中,即使包下没有__init__.py文件,import 包仍然不会报错,而在python2中,包下一定要有该文件,否则import 包报错
2. 创建包的目的不是为了运行,而是被导入使用,记住,包只是模块的一种形式而已,包即模块
包A和包B下有同名模块也不会冲突,如A.a与B.a来自俩个命名空间

import os
os.makedirs('glance/api')
os.makedirs('glance/cmd')
os.makedirs('glance/db')
l = []
l.append(open('glance/__init__.py','w'))
l.append(open('glance/api/__init__.py','w'))
l.append(open('glance/api/policy.py','w'))
l.append(open('glance/api/versions.py','w'))
l.append(open('glance/cmd/__init__.py','w'))
l.append(open('glance/cmd/manage.py','w'))
l.append(open('glance/db/models.py','w'))
map(lambda f:f.close() ,l) 创建目录代码


#文件内容 #policy.py
def get():
print('from policy.py') #versions.py
def create_resource(conf):
print('from version.py: ',conf) #manage.py
def main():
print('from manage.py') #models.py
def register_models(engine):
print('from models.py: ',engine) 文件内容

1、关于__init__.py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import和from...import...来导入包,不管是那种方式,只要是第一次导入包或者是包的任何其他部分,都会依次执行包下的__init__.py文件(我们可以在每个包的文件内都打印一行内容来验证一下),这个文件可以为空,但是也可以存放一些初始化包的代码。
2、相关注意事项
(1).关于包相关的导入语句也分为import和from ... import ...两种,但是无论哪种,无论在什么位置,在导入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凡是在导入时带点的,点的左边都必须是一个包,否则非法。可以带有一连串的点,如item.subitem.subsubitem,但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2).对于导入后,在使用时就没有这种限制了,点的左边可以是包,模块,函数,类(它们都可以用点的方式调用自己的属性)。
(3).对比import item 和from item import name的应用场景:如果我们想直接使用name那必须使用后者。
3、相对路径导入与绝对路径导入
如下例,顶级包glance是我们写的给别人用的,但是glance包内部也会有彼此需要及引用导入,这时就有了相对导入和绝对导入,其中绝对导入从glance开始,相对导入从用.或者..的方式最为起始(只能在一个包中使用,不能用于不同目录内)。
绝对导入:以glance作为起始
相对导入:用.或者..的方式最为起始(只能在一个包中使用,不能用于不同目录内)
例如:我们在glance/api/version.py中想要导入glance/cmd/manage.py

在glance/api/version.py #绝对导入
from glance.cmd import manage
manage.main() #相对导入
from ..cmd import manage
manage.main()

绝对路径导入:

glance/ ├── __init__.py from glance import api
from glance import cmd
from glance import db ├── api │ ├── __init__.py from glance.api import policy
from glance.api import versions │ ├── policy.py │ └── versions.py ├── cmd │ ├── __init__.py from glance.cmd import manage │ └── manage.py └── db ├── __init__.py from glance.db import models └── models.py

相对路径导入:

glance/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api #.表示当前目录
from . import cmd
from . import db ├── api │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policy
from . import versions │ ├── policy.py │ └── versions.py ├── cmd │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manage │ └── manage.py from ..api import policy
#..表示上一级目录,想再manage中使用policy中的方法就需要
回到上一级glance目录往下找api包,从api导入policy └── db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models └── models.py

4、软件开发规范


#=============>bin目录:存放执行脚本
#start.py
import sys,os BASE_DIR=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sys.path.append(BASE_DIR) from core import core
from conf import my_log_setting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_log_settings.load_my_logging_cfg()
core.run() #=============>conf目录:存放配置文件
#config.ini
[DEFAULT]
user_timeout = 1000 [egon]
password = 123
money = 10000000 [alex]
password = alex3714
money=10000000000 [yuanhao]
password = ysb123
money=10 #settings.py
import os
config_path=r'%s\%s' %(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config.ini')
user_timeout=10
user_db_path=r'%s\%s' %(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db') #my_log_settings.py
"""
logging配置
""" import os
import logging.config # 定义三种日志输出格式 开始 standard_format = '[%(asctime)s][%(threadName)s:%(thread)d][task_id:%(name)s][%(filename)s:%(lineno)d]' \
'[%(levelname)s][%(message)s]' #其中name为getlogger指定的名字 simple_format = '[%(levelname)s][%(asctime)s][%(filename)s:%(lineno)d]%(message)s' id_simple_format = '[%(levelname)s][%(asctime)s] %(message)s' # 定义日志输出格式 结束 logfile_dir = r'%s\log' %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 log文件的目录 logfile_name = 'all2.log' # log文件名 # 如果不存在定义的日志目录就创建一个
if not os.path.isdir(logfile_dir):
os.mkdir(logfile_dir) # log文件的全路径
logfile_path = os.path.join(logfile_dir, logfile_name) # log配置字典
LOGGING_DIC = {
'version': 1,
'disable_existing_loggers': False,
'formatters': {
'standard': {
'format': standard_format
},
'simple': {
'format': simple_format
},
},
'filters': {},
'handlers': {
#打印到终端的日志
'console':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StreamHandler', # 打印到屏幕
'formatter': 'simple'
},
#打印到文件的日志,收集info及以上的日志
'default':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handlers.RotatingFileHandler', # 保存到文件
'formatter': 'standard',
'filename': logfile_path, # 日志文件
'maxBytes': 1024*1024*5, # 日志大小 5M
'backupCount': 5,
'encoding': 'utf-8', # 日志文件的编码,再也不用担心中文log乱码了
},
},
'loggers':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拿到的logger配置
'': {
'handlers': ['default', 'console'], # 这里把上面定义的两个handler都加上,即log数据既写入文件又打印到屏幕
'level': 'DEBUG',
'propagate': True, # 向上(更高level的logger)传递
},
},
} def load_my_logging_cfg():
logging.config.dictConfig(LOGGING_DIC) # 导入上面定义的logging配置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 生成一个log实例
logger.info('It works!') # 记录该文件的运行状态 if __name__ == '__main__':
load_my_logging_cfg() #=============>core目录:存放核心逻辑
#core.py
import logging
import time
from conf import settings
from lib import read_ini config=read_ini.read(settings.config_path)
logger=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current_user={'user':None,'login_time':None,'timeout':int(settings.user_timeout)}
def auth(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if current_user['user']:
interval=time.time()-current_user['login_time']
if interval < current_user['timeout']:
return func(*args,**kwargs)
name = input('name>>: ')
password = input('password>>: ')
if config.has_section(name):
if password == config.get(name,'password'):
logger.info('登录成功')
current_user['user']=name
current_user['login_time']=time.time()
return func(*args,**kwargs)
else:
logger.error('用户名不存在') return wrapper @auth
def buy():
print('buy...') @auth
def run(): print('''
购物
查看余额
转账
''')
while True:
choice = input('>>: ').strip()
if not choice:continue
if choice == '1':
buy()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 #=============>db目录:存放数据库文件
#alex_json
#egon_json #=============>lib目录:存放自定义的模块与包
#read_ini.py
import configparser
def read(config_file):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config_file)
return config #=============>log目录:存放日志
#all2.log
[2017-07-29 00:31:40,272][MainThread:11692][task_id:conf.my_log_settings][my_log_settings.py:75][INFO][It works!]
[2017-07-29 00:31:41,789][MainThread:11692][task_id:core.core][core.py:25][ERROR][用户名不存在]
day 21 模块 和 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深入模块和包
模块可以包含可执行语句以及函数的定义. 这些语句通常用于初始化模块. 它们只在 第一次 导入时执行.只在第一次导入的时候执行,第一次.妈蛋的第一次...后面再次导入就不执行了. [1](如果文件以脚本 ...
- Python基础(协程函数、内置函数、递归、模块和包)-day05
写在前面 上课第五天,打卡: 凭着爱,再回首: 一.协程函数(生成器:yield的表达式形式) 1.yield 的语句形式: yield 1 - 这种方式在 Python基础(函数部分)-day04 ...
- Python之模块和包学习
模块简介 python是由一系列的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就是一个py为后缀的文件,同时模块也是一个命名空间,从而避免了变量名称冲突的问题.模块我们就可以理解为lib库,如果需要使用某个模块中的函数或对象 ...
- Python学习笔记 - day9 - 模块与包
模块与包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包含了Python定义和声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块名加上.py的后缀,导入一个py文件,解释器解释该py文件,导入一个包,解释器解释该包下的 __init__.py 文件,所 ...
- 第十八篇 模块与包--time&random模块&模块导入import(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模块 在Python中, 一个.py文件就称为一个模块. 使用模块的好处: 1. 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 2. 编写代码不必从零开始.一个模块编写完毕,就可以被其他地方引用.在写其他程 ...
- Python 推导式、迭代器、生成器、模块和包
一.推导式 (一).列表推导式(集合推导式也同理于此) 利用列表推导式,取出1-20内所有偶数 li = [i for i in range(1, 21) if i % 2 == 0] # 如果只有一 ...
- python基础教程总结9——模块,包,标准库
1. 模块 在python中一个文件可以被看成一个独立模块,而包对应着文件夹,模块把python代码分成一些有组织的代码段,通过导入的方式实现代码重用. 1.1 模块搜索路径 导入模块时,是按照sys ...
- python3 模块和包
一.模块(Module)和包(Package) 1.模块:一个包含所有你定义的函数和变量的文件,其后缀名是 .py ,一个.py文件就是一个模块 2.包:一定包含 __init__.py模块 的文件夹 ...
- day21-time与random等常用模块与包
2018-08-05 # ********************day21-time与random等常用模块与包 ******************* # 参考资料# python模块(转自Yua ...
随机推荐
- linux文件系统(一)
linux的文件系统以及文件类型一.linux 文件系统: 根文件系统(rootfs) rootfilesystem /etc,/usr,/var,/home,/dev 系统自我运行必须用到的路径:( ...
- 「THUWC 2017」在美妙的数学王国中畅游
这个题目很明显在暗示你要用泰勒展开. 直接套上去泰勒展开的式子,精度的话保留12项左右即可. 分别维护每一项的和,可能比较难写吧. 然后强行套一个LCT就没了.
- 【洛谷p1932】A+B A-B A*B A/B A%B Problem
(emmmm) 这道题成功让我见识到了Dev撤回的高端大气上档(dàng)次. A+B A-B A*B A/B A%B Problem[传送门](真是个优秀的高精) 算法:::::::(模板题弄这么费 ...
- mac 下配置Android sdk
1.通过homebrew进行安装 地址:https://brew.sh/index_zh-cn.html 2.homebrew install android sdk 3.找到路径如: /Users ...
- Power Of Two leetcode java
问题描述: Given an integer, write a function to determine if it is a power of two. 问题分析:给定一个数,判断它是不是2的幂. ...
- Spring boot @Autowired注解在非Controller中注入为null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5056292/article/details/78430777
- 『cs231n』通过代码理解gan网络&tensorflow共享变量机制_上
GAN网络架构分析 上图即为GAN的逻辑架构,其中的noise vector就是特征向量z,real images就是输入变量x,标签的标准比较简单(二分类么),real的就是tf.ones,fake ...
- java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它是一种类似于HTML的标记语言,称为可扩展标记语言,传输数据而不是显示数据,可以自定义标签,具有自我描述性是一种通用的数据交换格 ...
- 借助python工具从word文件中抽取相关表的定义,最后组装建表语句-非常好
借助python工具从word文件中抽取表的定义,最后组装建表语句-非常好 --如有转载请以超链接的方式注明原文章出处,谢谢大家.请尊重每一位乐于分享的原创者 1.python脚本 ## -*- co ...
- 在div中放一个相同大小的svg,实际显示的位置svg偏下
svg默认display为inline,改成block即可与div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