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存储引擎介绍-(2)redo和undo学习
01 – Undo Log
Undo Log 是为了实现事务的原子性,在MySQL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中,还用Undo Log来实现多版本并发控制(简称:MVCC)。
- 事务的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不做任何操作,不能只做部分操作。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要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
- 原理
Undo Log的原理很简单,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备份的地方称为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除了可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Undo Log也可以用来辅助完成事务的持久化。
- 事务的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一旦完成,该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所有修改都会持久的保存到数据库中。为了保证持久性,数据库系统会将修改后的数据完全的记录到持久的存储上。
- 用Undo Log实现原子性和持久化的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B=2到undo log.
E.修改B=4.
F.将undo log写到磁盘。
G.将数据写到磁盘。
H.事务提交
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数据都是先读到内存中,然后修改内存中的数据,最后将数据写回磁盘’。
之所以能同时保证原子性和持久化,是因为以下特点:
A. 更新数据前记录Undo log。
B. 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将数据在事务提交前写到磁盘。只要事务成功提交,数据必然已经持久化。
C. Undo log必须先于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如果在G,H之间系统崩溃,undo log是完整的,可以用来回滚事务。
D. 如果在A-F之间系统崩溃,因为数据没有持久化到磁盘。所以磁盘上的数据还是保持在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缺陷:每个事务提交前将数据和Undo Log写入磁盘,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磁盘IO,因此性能很低。
如果能够将数据缓存一段时间,就能减少IO提高性能。但是这样就会丧失事务的持久性。因此引入了另外一
种机制来实现持久化,即Redo Log.
02 – Redo Log
- 原理
和Undo Log相反,Redo Log记录的是新数据的备份。在事务提交前,只要将Redo Log持久化即可,
不需要将数据持久化。当系统崩溃时,虽然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Redo Log已经持久化。系统可以根据Redo Log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 Undo + Redo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A=3到redo log.
E.记录B=2到undo log.
F.修改B=4.
G.记录B=4到redo log.
H.将redo log写入磁盘。
I.事务提交
- Undo + Redo事务的特点
A. 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在事务提交前将Redo Log持久化。
B. 数据不需要在事务提交前写入磁盘,而是缓存在内存中。
C. Redo Log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D. Undo Log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E. 有一个隐含的特点,数据必须要晚于redo log写入持久存储。
- IO性能
Undo + Redo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提升IO性能。虽说通过缓存数据,减少了写数据的IO. 但是却引入了新的IO,即写Redo Log的IO。如果Redo Log的IO性能不好,就不能起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为了保证Redo Log能够有比较好的IO性能,InnoDB 的 Redo Log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尽量保持Redo Log存储在一段连续的空间上。因此在系统第一次启动时就会将日志文件的空间完全分配。以顺序追加的方式记录Redo Log,通过顺序IO来改善性能。
B. 批量写入日志。日志并不是直接写入文件,而是先写入redo log buffer.当需要将日志刷新到磁盘时 (如事务提交),将许多日志一起写入磁盘.
C. 并发的事务共享Redo Log的存储空间,它们的Redo Log按语句的执行顺序,依次交替的记录在一起,以减少日志占用的空间。例如,Redo Log中的记录内容可能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insert …>
记录2: <trx2, update …>
记录3: <trx1, delete …>
记录4: <trx3, update …>
记录5: <trx2, insert …>
D. 因为C的原因,当一个事务将Redo Log写入磁盘时,也会将其他未提交的事务的日志写入磁盘。
E. Redo Log上只进行顺序追加的操作,当一个事务需要回滚时,它的Redo Log记录也不会从Redo Log中删除掉。
03 – 恢复(Recovery)
- 恢复策略
前面说到未提交的事务和回滚了的事务也会记录Redo Log,因此在进行恢复时,这些事务要进行特殊的的处理.有2中不同的恢复策略:
A. 进行恢复时,只重做已经提交了的事务。
B. 进行恢复时,重做所有事务包括未提交的事务和回滚了的事务。然后通过Undo Log回滚那些未提交的事务。
- InnoDB存储引擎的恢复机制
MySQL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使用了B策略,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恢复机制有几个特点:
A. 在重做Redo Log时,并不关心事务性。 恢复时,没有BEGIN,也没有COMMIT,ROLLBACK的行为。也不关心每个日志是哪个事务的。尽管事务ID等事务相关的内容会记入Redo Log,这些内容只是被当作要操作的数据的一部分。
B. 使用B策略就必须要将Undo Log持久化,而且必须要在写Redo Log之前将对应的Undo Log写入磁盘。
Undo和Redo Log的这种关联,使得持久化变得复杂起来。为了降低复杂度,InnoDB将Undo Log看作数据,因此记录Undo Log的操作也会记录到redo log中。这样undo log就可以象数据一样缓存起来, 而不用在redo log之前写入磁盘了。
包含Undo Log操作的Redo Log,看起来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insert …>>
记录2: <trx1, insert …>
记录3: <trx2, Undo log insert <undo_update …>>
记录4: <trx2, update …>
记录5: <trx3, Undo log insert <undo_delete …>>
记录6: <trx3, delete …>
C. 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既然Redo没有事务性,那岂不是会重新执行被回滚了的事务?
确实是这样。同时Innodb也会将事务回滚时的操作也记录到redo log中。回滚操作本质上也是对数据进行修改,因此回滚时对数据的操作也会记录到Redo Log中。
一个回滚了的事务的Redo Log,看起来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insert …>>
记录2: <trx1, insert A…>
记录3: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update …>>
记录4: <trx1, update B…>
记录5: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delete …>>
记录6: <trx1, delete C…>
记录7: <trx1, insert C>
记录8: <trx1, update B to old value>
记录9: <trx1, delete A>
一个被回滚了的事务在恢复时的操作就是先redo再undo,因此不会破坏数据的一致性.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2)redo和undo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1)InnoDB存储引擎结构
首先以一张图简单展示 InnoDB 的存储引擎的体系架构. 从图中可见, InnoDB 存储引擎有多个内存块,这些内存块组成了一个大的内存池,主要负责如下工作: 维护所有进程/线程需要访问的多个内部数 ...
- mysql之innodb存储引擎介绍
一.Innodb体系架构 1.1.后台线程 后台任务主要负责刷新内存中的数据,保证缓冲池的数据是最近的数据,此外还将修改的数据刷新到文件磁盘,保证在数据库发生异常的情况下Innodb能恢复到正常的运行 ...
- 关于MySql 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介绍
熟悉MySQL的人,都知道InnoDB存储引擎,如大家所知,Redo Log是innodb的核心事务日志之一,innodb写入Redo Log后就会提交事务,而非写入到Datafile.之后innod ...
- 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
innodb存储引擎1.存储:数据目录.有配置参数为“ innodb_data_home_dir ” .“ innodb_data_file_path ” 和 “innodb_log_group_ho ...
-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5) Innodb逻辑存储结构
如果创建表时没有显示的定义主键,mysql会按如下方式创建主键: 首先判断表中是否有非空的唯一索引,如果有,则该列为主键.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存储引擎会自动创建一个6字节大小的指针. 当表中有多个非 ...
-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4)Checkpoint机制二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chenpingzhao/p/5107480.html 一.简介 思考一下这个场景: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地增大,同时缓冲池也足够大,那么是不需要 ...
-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6) 二. Innodb Antelope文件格式
InnoDB存储引擎和大多数数据库一样(如Oracle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记录是以行的形式存储的.这意味着页中保存着表中一行行的数据.到MySQL 5.1时,InnoD ...
-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4)Checkpoint机制一
检查点的工作机制: innodb会自动维护一个检查点的机制,叫做 fuzzy checkpointing(当然sharp checkpoint也是检查点之一),fuzzy checkpointing就 ...
- InnoDB存储引擎介绍-(3)InnoDB缓冲池配置详解
原文链接 http://www.ywnds.com/?p=9886 一.InnoDB缓冲池 InnoDB维护一个称为缓冲池的内存存储区域 ,用于缓存内存中的数据和索引.了解InnoDB缓冲池的工作原 ...
随机推荐
- 防止网站检测出Selenium的window.navigator.webdriver属性
只需在Chromeoptions对象中添加一个属性即可解决 import time from selenium.webdriver import Chrome, ChromeOptions optio ...
- web前端关于html转义符的常用js函数
web前端关于html转义符的常用js函数 //去掉html标签 function removeHtmlTab(tab) { return tab.replace(/<[^<>]+? ...
- 用户管理--借鉴技术大牛ken
本节内容 useradd userdel usermod groupadd groupdel 用户管理 为什么需要有用户? 1.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 2. 权限管理(权限最小化) 用户:存在的 ...
- [从零开始搭网站四]CentOS配置Tomcat
点击下面连接查看从零开始搭网站全系列 从零开始搭网站 上一章带大家配置了JDK,那么现在就要来配置Tomcat容器了. 1:去 http://tomcat.apache.org/download-90 ...
- WebStorm破解方法
http://www.jianshu.com/p/85266fa16639 http://idea.lanyus.com/ webstorm 入门指南 破解方法 1. 下载的WebStorm http ...
- [原][osg][osgearth]倾斜摄影1.介绍
总体介绍: 倾斜摄影就是将拍好的数据,三角网格化再附上贴图. 目前流行处理软件: Street Factory.PIX4DMapper.smart3D 后期开发平台:超图 Skyline smart3 ...
- R语言 set.seed()函数
看了几个帖子,说得不是特别清楚,特重新描述如下: set.seed()函数是为了保证你随机生成的随机数前后一致,看效果 首先,不设置该种子函数. x=rnorm(10) plot(x)绘出的图如下: ...
- ZOJ 3965 Binary Tree Restoring
Binary Tree Restoring 思路: 递归 比较a序列和b序列中表示同一个子树的一段区间,不断递归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 ...
- discuz的学习和部署
1.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b87fe19eb57ff252183568d9.html 下载好后安装一个mysql, 2.
- ThinkPHP的数据操作
查询: 具体数据的操作方法使用: 1. where()条件 $model->where(条件值); //条件值就是sql语句where后边的结果值 2. limit() 限制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