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与session简介

"""
回忆:HTTP协议四大特性
1.基于请求响应
2.基于TCP、IP作用于应用层之上的协议
3.无状态
不保存客户端的状态
4.无连接
"""
最开始的网站都不需要用户注册 所有人来访问获取到的数据都是一样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网站需要指定当前用户的状态 cookie
保存在客户端与用户状态相关的信息
session
保存在服务端与用户状态相关的信息
ps:session的工作需要依赖于cookie ps:浏览器有资格拒绝保存服务端发送过来的cookie数据
ps: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token、jwt等各种技术 目的都只有一个>>>:记录某种状态

早期cookies

最开始的浏览器,每次向服务器的请求都自报家门,即每发一次请求,都把用户名和密码都发过去:

当用户第一次把用户名和密码输对了之后。浏览器自动保存用户名和密码。发请求时,浏览器自动帮你输入用户名密码。

浏览器有能力记住不同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此时浏览器也就是客户端。

产生了cookie的定义:

保存在客户端与用户状态相关的信息(通常情况下类似于字典的kv键值对)

早期的cookies很不安全:

真实的用户名密码保存在浏览器不安全。万一有人打开你的电脑,窃取你浏览器的密码。

随机字符串解决cookies安全问题

所以采取了以下办法:

当第一次输对了用户名和密码,服务端会给你发一个随机字符串。服务端有一张表记着字符串和用户的对应关系。下次访问服务端的时候,你把这个随机字符串带上,服务端可以通过表来确定这个随机字符串对应哪个用户。

这样做的好处:

外人查看随机字符串,也无法查看用户的密码。而用户可以拿着随机字符串进行登录。

session的定义:

用户真正的数据保存在服务端,所以我们把保存在服务端中,跟用户状态相关的信息叫做session。

随机字符串叫什么?

随机字符串既存在于浏览器,也存在于服务端。

在客户端上叫cookies 。

在服务端上叫session。

注意:

session是不可能单独工作的,要依赖于cookies。

所有跟用户状态相关的操作 都要依赖于cookies

禁止浏览器保存cookies

在开发者工具的application查看cookies:

浏览器有资格拒绝保存cookies:

禁用cookies后无法进行登录:

django操作cookie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HttpResponse,redirect
return render()
return HttpResponse()
return redirect() 要想操作cookie就不能直接返回HttpResponse对象 必须先用变量接收
obj1 = render()
return obj1
obj2 = HttpResponse()
return obj2
obj3 = redirect()
return obj3

set_cookie

要想操作cookie就不能直接返回HttpResponse对象 必须先用变量接收。

如下图,先产生HttpResponse对象,再用对象调用set_cookie方法,此方法让浏览器保存键值对:

查看浏览器报错的cookies键值对:

set_signed_cookie

HttpResponse对象.set_signed_cookie(key,
value,
salt='加密盐',
max_age=None,
expires=None
...
)

参数:

  • key, 键
  • value='', 值
  • max_age=None, 超时时间
  • expires=None, 超时时间(IE requires expires, so set it if hasn't been already.)
  • path='/', Cookie生效的路径,/ 表示根路径,特殊的:根路径的cookie可以被任何url的页面访问
  • domain=None, Cookie生效的域名
  • secure=False, https传输
  • httponly=False 只能http协议传输,无法被JavaScript获取(不是绝对,底层抓包可以获取到也可以被覆盖)

cookies也是可以有过期时间的。

request.COOKIES

通过request.COOKIES查看cookies键值对:

因为浏览器现在已经有cookies,所以每次访问路由都会携带cookies。

delete_cookie

def logout(request):
rep = redirect("/login/")
rep.delete_cookie("user") # 删除用户浏览器上之前设置的usercookie值
return rep
'''所谓退出登录本质其实就是将客户端的标识用户身份的cookie删除'''

用户登录功能

def login_func(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get('password')
if username == 'jason' and password == '123':
obj = redirect('/home/')
obj.set_cookie('name', username)
return obj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Page.html')

前端编写表单:

后端视图函数:

让客户端保存凭证,并重定向回home页面

(Home页面只有登录的用户才可以查看):

Homepage获取cookies:

服务器询问你的cookies有没有name这个键。当浏览器携带cookies时,才能访问home页面,没有cookies就重定向回登录页面。

给视图函数添加装饰器

def login_auth(func_name):
def inner(request, *args, **kwargs):
if request.COOKIES.get('name'):
res = func_name(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res
return redirect('/login/') return inner @login_auth
def home_func(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home页面 只有登录的用户才可以查看')

新需求:

需要登录才能访问的页面有好几个.

极端情况:

我们有三百个视图函数,视图函数返回的页面,登录之后的用户才能查看。

在不影响函数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下,给其添加新功能,可以使用:

装饰器

在请求访问该页面的时候携带cookies时,继续执行视图函数。

请求未携带cookies时,重定向回登录页面。

给多个视图函数添加装饰器:

登录成功后重定向回原页面

进阶操作:

用户没有登录之前访问某个页面,此时让用户跳转到登录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之后,跳回用户原来想访问的页面。

def login_func(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get('password')
if username == 'jason' and password == '123':
target_path = request.GET.get('next')
if target_path:
obj = redirect(target_path)
else:
obj = redirect('/home/')
obj.set_cookie('name', username)
return obj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Page.html') def login_auth(func_name):
def inner(request, *args, **kwargs):
# print(request.path) # 只获取用户输入的路由信息
# print(request.path_info) # 只获取用户输入的路由信息
target_path = request.path_info
# print(request.get_full_path()) # 获取用户输入的路由信息+问号后面携带的数据
if request.COOKIES.get('name'):
res = func_name(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res
return redirect('/login/?next=%s' % target_path) return inner

获取路由的三个方法

查看三个方法返回的结果:

三个方法的区别:访问home路由时,使用问号携带一些信息。

第三个方法,可以获取整个路由,并且也可以获取问号携带的信息:

总结:

为了实现上述需求,我们使用path_info方法:

先获取用户想访问页面的路由信息,存储在变量名target_path中:

跳转到登录页面时,通过问号携带信息:

如下例子中,用户登录之前想访问的页面路由是/home1/

之前登录成功之后,我们重定向的页面时写死的:

现在我们添加判断:

target_path不存在的情况,意味着用户是直接访问的登录页面。

此时的request.GET.get('next')是获取不到值的,因为这个获取的是路由后面通过问号携带的信息。此时走else分支:跳转回home首页

当target_path存在的情况,意味着用户是从别的页面跳转过来的。此时通过request.GET.get('next')获取用户是从哪里来的。然后给他重定向回到原页面。

django操作session

由于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上面的数据 就应该有个地方能够存储
我们只需要执行数据库迁移命令即可 django会自动创建很多需要的表 django默认的session失效时间是14天 设置session
request.session['key'] = value
1.生成一个随机字符串
2.对value数据做加密处理 并在django_session表中存储
随机字符串>>>加密数据
3.将随机字符串也发送一份给客户端保存(cookie)
sessionid:随机字符串
获取session
request.session.get('key')
1.自动获取随机字符串
2.去django_session表中根据随机字符串获取加密的数据
3.自动解密数据并处理到request.sesion.get()中 补充说明
1.可以设置过期时间
2.存储session数据的位置也可以修改 各种数据库 甚至一个文件

session保存的位置

由于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上面的数据 就应该有个地方能够存储
我们只需要执行数据库迁移命令即可 django会自动创建很多需要的表 django默认的session失效时间是14天

如下图所示,django自动创建的表中,有一张session表:

自动创建的session表有如下字段:

设置session

设置session
request.session['key'] = value
1.生成一个随机字符串
2.对value数据做加密处理 并在django_session表中存储
随机字符串>>>加密数据
3.将随机字符串也发送一份给客户端保存(cookie)
sessionid:随机字符串

示例:

在没有进行数据库迁移的情况下,执行这条命令会报错:

正常执行这条命令,会将session表里添加一条数据:

session_data:

存储真正跟用户相关的数据,

我们设置session时使用的是:request.session['key'] = 'value'

举个例子:request.session['username']= 'cloud'

那么session中存储的就是加密过的'cloud'

session_key:

存储的是针对key生成一个加密之后的字符串。

expire_date:

存储session的过期时间。django中默认的session失效时间是14天。

流程推导(重要)

  1. 浏览器朝服务端发请求。
  2. 服务端创建session。

    服务端在django_session表中,

    生成加密字符串(session_key)、加密之后的用户数据(session_data)
  3. 服务端将加密字符串(session_key)发送给浏览器保存,此时这个加密字符串就称之为cookies.

查看浏览器保存的session_key:

浏览器是以键值对的形式保存的,键是浏览器自己取的,不必在意。这个值就是服务端发送过来的session_key。

下次浏览器访问服务端,就会自动携带session_key(cookies),服务端会拿着浏览器带来的session_key去保存session的表中进行校验,查看是否有相同的字符串。

获取session

获取session
request.session.get('key')
1.自动获取随机字符串
2.去django_session表中根据随机字符串获取加密的数据
3.自动解密数据并处理到request.sesion.get()中

示例:

流程推导(重要)

  1. 服务端接受浏览器传过来的加密字符串(session_key)
  2. 拿着加密字符串去session表中查找
  3. 当查找到相同的字符串,取出其对应的session_data
  4. 对session_data自动解密,并处理到request.sesion.get()中

设置session过期时间 set_expiry

示例:

set_expiry:设置session的过期时间,括号里填写的单位是秒,这里的意思是session创建后3秒就过期。

session补充方法

# 将所有Session失效日期小于当前日期的数据删除
request.session.clear_expired() # 检查会话session的key在数据库中是否存在
request.session.exists("session_key") # 删除当前会话的所有Session数据
request.session.delete() # 只删除客户端的cookies # 删除当前的会话数据并删除会话的Cookie。
request.session.flush() # 客户端cookies、服务端session都删除 # 设置会话Session和Cookie的超时时间
request.session.set_expiry(value)
* 如果value是个整数,session会在些秒数后失效。
* 如果value是个datatime或timedelta,session就会在这个时间后失效。
* 如果value是0,用户关闭浏览器session就会失效。
* 如果value是None,session会依赖全局session失效策略(在django框架下默认14天)。

cookie与session简介 django操作cookie django操作session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jango基础八之cookie和session}一 会话跟踪 二 cookie 三 django中操作cookie 四 session 五 django中操作session

    Django基础八之cookie和session 本节目录 一 会话跟踪 二 cookie 三 django中操作cookie 四 session 五 django中操作session 六 xxx 七 ...

  2. [py][mx]django的cookie和session操作-7天免登录

    浏览器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 csrf攻击防御核心点总结 django的cookie和session操作-7天免登录 flask操作cookie&django的see ...

  3. django中操作cookie与session

    cookie 什么是Cookie Cookie具体指的是一段小信息,它是服务器发送出来存储在浏览器上的一组组键值对,下次访问服务器时浏览器会自动携带这些键值对,以便服务器提取有用信息. Cookie的 ...

  4. Django -聚合分组,FQ操作, cookie, session

    一. 聚合查询和分组 1. 聚合 aggregate(*args, **kwargs) 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QuerySet进行计算, 返回一个聚合值得字典. arrgregate()中每 ...

  5. Django中cookie和session的操作

    一.cookie和session cookie:在网站中,http请求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即使第一次和服务器连接后并且登录成功后,第二次请求服务器依然不能知道当前请求是哪个用户.cookie的出现就是 ...

  6. django操作cookie和session

    一.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上的键值对 Cookie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 无状态的意思是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它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与前面的请求和之后的请求都无直接关系,它不会 ...

  7. Django中Cookie和Session配置和操作

    Cookie Cookie以键值对Key-Value形势进行信息的存储. Cookie基于域名安全,不同域名的Cookie是不能互相访问的 Cookie是存储在浏览器中的一段纯文本信息,建议不要存储敏 ...

  8. Django 操作Cookie与Session

    目录 Cookie Session Django中操作Cookie 基本操作 基于cookie的登录装饰器 Django中操作Session 基本操作 Session流程解析 基于session的登录 ...

  9. 在pycharm中批量插入表数据、分页原理、cookie和session介绍、django操作cookie

    昨日内容回顾 ajax发送json格式数据 ''' 1. urlencoded 2. form-data 3. json ''' 1. ajax $.ajax({ data: JSON.stringi ...

  10. Django组件-cookie与session

    一.会话跟踪技术 1.什么是会话跟踪技术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会话!可以把会话理解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次会晤,在一次会晤中可能会包含多次请求和响应.例如你给10086打个电话,你就是客户端,而 ...

随机推荐

  1.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笔记09 代理与反射

    代理与反射 ES6新增的代理和反射为开发者提供了拦截并向基本操作嵌入额外行为的能力. 具体就是,可以给目标对象定义一个关联的代理对象,而这个代理对象可以作为抽象的目标对象来使用. 在对目标对象的各种操 ...

  2. 视觉BEV基本原理和方案解析

    BEV(Bird's-Eye-View)是一种鸟瞰视图的传感器数据表示方法,它的相关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成了"标配",纷纷在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等行业相继量产落地.BEV同样在高 ...

  3. C语言实现输入的时间,屏幕显示一秒后的时间。显示格式为HH:MM:SS。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HH, MM, SS; scanf("%d:%d:%d",&HH,&MM,&am ...

  4. 【ASP.NET Core】MVC过滤器:常见用法

    前面老周给大伙伴们演示了过滤器的运行流程,大伙只需要知道下面知识点即可: 1.过滤器分为授权过滤.资源访问过滤.操作方法(Action)过滤.结果过滤.异常过滤.终结点过滤.上一次咱们没有说异常过滤和 ...

  5. redis的基本命令,并用netty操作redis(不使用springboot或者spring框架)就单纯的用netty搞。

    大家如果对使用netty搞这些http请求什么的感兴趣的,可以参观我自己创建的这个项目. nanshaws/nettyWeb: 复习一下netty,并打算做一个web项目出来 (github.com) ...

  6. springBoot——整合junit

    spring整合junit复习 springBoot整合junit package com.example.springboot_04; import com.example.springboot_0 ...

  7. Oracle数据库卸载器 - 开源研究系列文章

    今天无事,把网上搜到的Oracle数据库卸载器的软件更新到C#的Winform界面的操作上. 1. 程序目录: 与笔者的其它软件类似,目录如下: 2. 使用的类: 这里主要使用了一个处理函数: 3. ...

  8. 一文搞定K8S监控告警平台选型

    公众号「架构成长指南」,专注于生产实践.云原生.分布式系统.大数据技术分享 前言 最近在搞K8S的监控告警平台选型,对比了目前比较流行两款开源平台kube-prometheus.夜莺,也踩了一些坑分享 ...

  9. Kernel Memory 入门系列:自定义处理流程

    Kernel Memory 入门系列:自定义处理流程 在整个文档预处理的流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处理步骤,例如:文本提取,文本分片,向量化和存储.这些步骤是Kernel Memory中的默认提供的处理方法 ...

  10. MinIO客户端之ping

    MinIO提供了一个命令行程序mc用于协助用户完成日常的维护.管理类工作. 官方资料 mc ping 检查指定的MinIO节点的服务是否可用. 不带参数,命令如下: ./mc ping loca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