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http协议-time-wait-close-wait必知
前言:
tcp四次挥手过程中,谁主动断开,谁有time_wait,被动断开一方会有close_wait
- time_wait:保持端口占用2mls~4min,避免对方还有一些tcp片发往这个端口,新链接受影响。time_wait的缺点:占用内存
- close_wait:被动关闭一方接受到fin信号后马上回复ack表示收到fin信号,同时进入close_wait 状态,等待未传输完成的data继续传输完毕,close_wait状态结束,发送fin信号。即close_wait的目的是等待未传输完成的data继续传输完毕。
http 1.0与1.1
http1.0 默认是短连接,client端主动发起,server端服务完毕后,将连接关毕,client端也借此判断数据发送完毕。所以http1.0时代,服务端容易有较多的time_wait。
- 如果http 1.0协议,client希望使用长连接,需要在header中设置connection:keep-alive
http1.1默认是长连接
- 如果client不希望使用长连接,需要在header中设置connection:close
- 如果server不希望使用长连接,也需要在reponse中设置connection:close
长连接的问题
keep-alive模式带来的问题:此时服务端不关闭连接,客户端如何知道消息内容是否发送完毕(bfe曾经因为对http1.0没有主动关闭连接,导致一些老旧php上的的socket http包因为等待服务端关闭连接判断消息发送完毕而超时)
keep-alive模式下,通过两种方式
- 服务端reqponse设置content-length参数:告知内容大小,客户端收到指定内容长度后即可关闭连接。客户端发送post时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如若content-length大于实际发生的值会超时,小于则服务端会响应400。这种模式有缺陷,动态页面服务器也不知道内容大小,只有等内容全准备完毕后才知道,若等到此时发送,效率太低了。
- transfer-encoding:chunked模式:此模式下简单说是规定一直特殊的响应data格式,此种格式中会包含body结束的标志。客户端收到此标志即知道数据发送完毕,可以组装解密数据了。
content-length,transfer-encoding,content-encoding
- transfer-encoding:传输编码,针对传输过程来的,传输完解码才拿到对象。用于在网络传输国财中保证数据安全成功的传输。在http1.1里,如果有transfer-encoding,则必须是chunked,此时不能有content-lengh参数,即使有也会忽略。transfer-encoding相冲突,因为transfer-encoding会通过额外的处理方式来改变数据的组织方式,就会改变实际的数据长度,如果客户端仍按照原content-length来处理的话,则不会接收到完整的数据。
- content-encoding: 内容编码和accept-encoding对应。比如gzip,对于文本有较好的压缩效果。
附两篇很好的文章
1.介绍http:https://www.byvoid.com/zhs/blog/http-keep-alive-header
2.content-length: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FJ7rye
3.http协议官方文档:http://greenbytes.de/tech/webdav/rfc7230.html#header.content-length
4.http://liupan2668.blog.163.com/blog/static/12038513120140129504967/
tcp协议-http协议-time-wait-close-wait必知的更多相关文章
- 对TCP/IP网络协议的深入浅出归纳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开发,涉及到网络编程,开发过程比较顺利,但任务完成后始终觉得有一些疑惑.主要是因为对网络协议不太熟悉,对一些概念也没弄清楚.后来 我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这些网络协议,现在对TCP/IP网 ...
- TCP与UD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是典型的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基于网络层 ...
- 转:对TCP/IP网络协议的深入浅出归纳
转自:http://blog.jobbole.com/74795/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开发,涉及到网络编程,开发过程比较顺利,但任务完成后始终觉得有一些疑惑.主要是因为对网络协议不太熟悉,对一些概念也没 ...
- 对TCP/IP网络协议的深入浅出归纳(转)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开发,涉及到网络编程,开发过程比较顺利,但任务完成后始终觉得有一些疑惑.主要是因为对网络协议不太熟悉,对一些概念也没弄清楚.后来 我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这些网络协议,现在对TCP/IP网 ...
- 示例:Netty 处理 TCP数据分包协议
一个.Netty解决TCP协议的数据分包的想法 我们知道通过TCP协议发送接收数据时,假设数据过大.接收到的数据会是分包的.比方: ...
- 关于tcp封装http协议
如果tcp中没有上层协议,那么就是简单的数据包的传输,如果tcp中有上层协议,那么,当客户端把tcp包发给server的时候,server端的socket收到数据包后,从中分离出应用层协议,交给上层继 ...
- TCP和UDP协议的区别
TCP和UDP都是传输层的协议 UDP协议的特点: 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尽力而为的协议) 为什么说UDP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呢?UDP协议在传输报文之前不需要在双方之间 ...
- JAVA之旅(三十二)——JAVA网络请求,IP地址,TCP/UDP通讯协议概述,Socket,UDP传输,多线程UDP聊天应用
JAVA之旅(三十二)--JAVA网络请求,IP地址,TCP/UDP通讯协议概述,Socket,UDP传输,多线程UDP聊天应用 GUI写到一半电脑系统挂了,也就算了,最多GUI还有一个提示框和实例, ...
- Android程序员必知必会的网络通信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1.点评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高度发达,而对于互联网应用(尤其即时通讯技术这一块)的开发者来说,网络编程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更好地理解相关基础知识,对于应用层的开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对于Android ...
- netty同端口监听tcp和websocket协议
前言: 软件通信七层结构(osi模型)中由协议套协议最终组成最高级应用层协议(http等等),下三层结构偏向与数据通信,上三层更偏向于数据处理,中间的传输层则是连接上三层与下三层之间的桥梁,每一层都做 ...
随机推荐
- 【C++ STL编程】queue小例子
STL是标准化组件,现在已经是C++的一部分,因此不用额外安装什么. #include <queue>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
- java学习第十一天
第十二次课 目标 一维数组(创建访问) 一.概念与特点 1.概念 相同数据类型的有序集合[] 数组名: 容器的名字 元素: 下标变量,数组名[下标] 长度: length 下标: 位置.索引 ...
- vim编辑下Python2.0自动补全
Python自动补全有vim编辑下和python交互模式下,下面分别介绍如何在这2种情况下实现Tab键自动补全. 一.vim python自动补全插件:pydiction 可以实现下面python代码 ...
- mongodb,redis,hbase 三者都是nosql数据库,他们的最大区别和不同定位是什么?
不严谨地讲,Redis定位在"快",HBase定位于"大",mongodb定位在"灵活". NoSQL的优点正好就是SQL的软肋,而其弱 ...
- Python 主成分分析PCA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基于变量协方差矩阵对数据进行压缩降维.去噪的有效方法,PCA的思想是将n维特征映射到k维上(k<n),这k维特征称为主元,是旧特征的线性组合,这些线性组合最大化样本方差 ...
- distributed 以及 distributional 语义表达的区别
昨天在审核资讯翻译的时候遇到这两个单词,文章里讲的也不清楚,感觉翻译的也不到位.今天就单独拿出来比较一下吧.尽管这两个单词相似,它们的具体实现方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Distributional wo ...
- 【转载】WebDriver常用的鼠标/键盘操作
注:driver为一个WebDriver的实例,xpath为一个元素的xpath字符串,在本文中一律采用xpath的方式定位元素 1.鼠标右键点击操作:Actions action = new Act ...
- POJ 1837 DP
一开始看到这个题 第一反应:暴搜! 看看数据范围 ...放弃了 然后就在各种憋状态转移方程. 各种不会 还是看了Discuss里面说的才有点儿思路 直接放状态转移方程: f[i][ j+ w[i]*c ...
- rsync异机备份
参考http://www.cnblogs.com/itech/archive/2009/08/10/1542945.html 1.服务器 新建/etc/rsyncd.conf ->新建/etc ...
- 传递引用类型参数的两种方式(转自 MSDN)
引用类型的变量不直接包含其数据:它包含的是对其数据的引用.当通过值传递引用类型的参数时,有可能更改引用所指向的数据,如某类成员的值(更改属性的值),但是无法更改引用本身的值:也就是说,不能使用相同的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