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剖析 - 序列1 - B+树
本文节选自《软件架构设计:大型网站技术架构与业务架构融合之道》第6.3章节。
作者微信公众号: 架构之道与术。进入后,可以加入书友群,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深入讨论。也可以在京东、天猫上购买纸质书。
关系型数据库在查询方面有一些重要特性,是KV型的数据库或者缓存所不具备的,比如:
(1)范围查询。
(2)前缀匹配模糊查询。
(3)排序和分页。
这些特性的支持,要归功于B+树这种数据结构。下面来分析B+树是如何支持这些查询特性的。
6.3.1 B+树逻辑结构
图6-1展示了数据库的主键对应的B+树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有几个关键特征:
(1)在叶子节点一层,所有记录的主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且形成了一个双向链表。叶子节点的每一个Key指向一条记录。
(2)非叶子节点取的是叶子节点里面Key的最小值。这意味着所有非叶子节点的Key都是冗余的叶子节点。同一层的非叶子节点也互相串联,形成了一个双向链表。
图6-1 数据库的主键对应的B+树的逻辑结构
基于这样一个数据结构,要实现上面的几个特性就很容易了:
(1)范围查询:比如要查主键在[1,17]之间的记录。二次查询,先查找1所在的叶子节点的记录位置,再查找17所在的叶子节点记录的位置(就是16所处的位置),然后顺序地从1遍历链表直到16所在的位置。
(2)前缀匹配模糊查询。假设主键是一个字符串类型,要查询where Key like abc%,其实可以转化成一个范围查询Key in [abc,abcz]。当然,如果是后缀匹配模糊查询,或者诸如where Key like %abc%这样的中间匹配,则没有办法转化成范围查询,只能挨个遍历。
(3)排序与分页。叶子节点天然是排序好的,支持排序和分页。
另外,基于B+树的特性,会发现对于offset这种特性,其实是用不到索引的。比如每页显示10条数据,要展示第101页,通常会写成select xxx where xxx limit 1000, 10,从offset = 1000的位置开始取10条。
虽然只取了10条数据,但实际上数据库要把前面的1000条数据都遍历才能知道offset = 1000的位置在哪。对于这种情况,合理的办法是不要用offset,而是把offset = 1000的位置换算成某个max_id,然后用where语句实现,就变成了select xxx where xxx and id > max_id limit 10,这样就可以利用B+树的特性,快速定位到max_id所在的位置,即是offset=1000所在的位置。
6.3.2 B+树物理结构
上面的树只是一个逻辑结构,最终要存储到磁盘上。下面就以MySQL中最常用的InnoDB引擎为例,看一下如何实现B+树的存储。
对于磁盘来说,不可能一条条地读写,而都是以“块”为单位进行读写的。InnoDB默认定义的块大小是16KB,通过innodb_page_size参数指定。这里所说的“块”,是一个逻辑单位,而不是指磁盘扇区的物理块。块是InnoDB读写磁盘的基本单位,InnoDB每一次磁盘I/O,读取的都是16KB的整数倍的数据。无论叶子节点,还是非叶子节点,都会装在Page里。InnoDB为每个Page赋予一个全局的32位的编号,所以InnoDB的存储容量的上限是64TB(2316KB)。
16KB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用来装非叶子节点,一个Page大概可以装1000个Key(16K,假设Key是64位整数,8个字节,再加上各种其他字段),意味着B+树有1000个分叉;如果用来装叶子节点,一个Page大概可以装200条记录(记录和索引放在一起存储,假设一条记录大概100个字节)。基于这种估算,一个三层的B+树可以存储多少数据量呢?如图6-2所示。
第一层:一个节点是一个Page,里面存放了1000个Key,对应1000个分叉。
第二层:1000个节点,1000个Page,每个Page里面装1000个Key。
第三层:10001000个节点(Page),每个Page里面装200条记录,即是10001000200 = 2亿条记录,总容量是16KB10001000,约16GB。
把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索引全装入内存里,即(1+1000)16KB,也即约16MB的内存。三层B+树就可以支撑2亿条记录,并且一次基于主键的等值查询,只需要一次I/O(读取叶子节点)。由此可见B+树的强大!
基于Page,最终整个B+树的物理存储类似图6-3所示。
Page与Page之间组成双向链表,每一个Page头部有两个关键字段:前一个Page的编号,后一个Page的编号。Page里面存储一条条的记录,记录之间用单向链表串联,最终所有的记录形成图6-1所示的双向链表的逻辑结构。对于记录来说,定位到了Page,也就定位到了Page里面的记录。因为Page会一次性读入内存,同一个Page里面的记录可以在内存中顺序查找。
图6-2 三层的磁盘B+树示意图
图6-3 B+树物理存储示意图
在InnoDB的实践里面,其中一个建议是按主键的自增顺序插入记录,就是为了避免Page Split问题。比如一个Page里依次装入了Key为(1,3,5,9)四条记录,并且假设这个Page满了。接下来如果插入一个Key = 4的记录,就不得不建一个新的Page,同时把(1,3,5,9)分成两半,前一半(1,3,4)还在旧的Page中,后一半(5,9)拷贝到新的Page里,并且要调整Page前后的双向链表的指针关系,这显然会影响插入速度。但如果插入的是Key = 10的记录,就不需要做Page Split,只需要建一个新的Page,把Key = 10的记录放进去,然后让整个链表的最后一个Page指向这个新的Page即可。
另外一个点,如果只是插入而不硬删除记录(只是软删除),也会避免某个Page的记录数减少进而发生相邻的Page合并的问题。
6.3.3 非主键索引
对于非主键索引,同上面类似的结构,每一个非主键索引对应一颗B+树。在InnoDB中,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的不是记录的指针,而是主键的值。所以,对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会查询两棵B+树,先在非主键索引的B+树上定位主键,再用主键去主键索引的B+树上找到最终记录。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对于主键索引,一个Key只会对应一条记录;但对于非主键索引,值可以重复。所以一个Key可能对应多条记录,如表6-2所示。假设对于字段1建立索引(字段1是一个字符类型),一个A会对应1,5,7三条记录,C对应8、12两条记录。这反映在B+树的数据结构上面就是其叶子节点、非叶子节点的存储结构,会和主键索引的存储结构稍有不同。
表6-2 非主键索引字段值重复
如图6-4所示,首先,每个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的值;对于非叶子节点,不仅存储了索引字段的值,同时也存储了对应的主键的最小值。
图6-4 非主键索引B+树示意图
数据库原理剖析 - 序列1 - B+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MySQL数据库原理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qiuyi116/p/4349233.html 我们知道,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一种我们约定了如何解释的符号.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的应该是文本数 ...
- MySQL数据库原理
我们知道,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一种我们约定了如何解释的符号.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的应该是文本数据.我们用它记录配置信息,写日志,等等.而在应用程序中,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组织数据的方式叫做数据库管理系 ...
- MapReduce/Hbase进阶提升(原理剖析、实战演练)
什么是MapReduce? MapReduce是一种编程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B)的并行运算.概念"Map(映射)"和"Reduce(归约)",和他们 ...
- JAVA-Unit01: 数据库原理 、 SQL(DDL、DML)
Unit01: 数据库原理 . SQL(DDL.DML) SQL语句是不区分大小写的,但是行业里习惯将关键字与分关键字用大小写岔开以提高可读性. SELECT SYSDATE FROM dual DD ...
- 基本功 | Litho的使用及原理剖析
1. 什么是Litho? Litho是Facebook推出的一套高效构建Android UI的声明式框架,主要目的是提升RecyclerView复杂列表的滑动性能和降低内存占用.下面是Litho官网的 ...
- 《java学习三》并发编程 -------线程池原理剖析
阻塞队列与非阻塞队 阻塞队列与普通队列的区别在于,当队列是空的时,从队列中获取元素的操作将会被阻塞,或者当队列是满时,往队列里添加元素的操作会被阻塞.试图从空的阻塞队列中获取元素的线程将会被阻塞,直到 ...
- 深入浅出深度学习:原理剖析与python实践_黄安埠(著) pdf
深入浅出深度学习:原理剖析与python实践 目录: 第1 部分 概要 1 1 绪论 2 1.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3 1.1.1 人工智能——机器推理 4 1.1.2 机器学习—— ...
- 【原创】Linux RCU原理剖析(二)-渐入佳境
背景 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 --By 鲁迅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By 高尔基 说明: Kernel版本: ...
- ext文件系统机制原理剖析
本文转载自ext文件系统机制原理剖析 导语 将磁盘进行分区,分区是将磁盘按柱面进行物理上的划分.划分好分区后还要进行格式化,然后再挂载才能使用(不考虑其他方法).格式化分区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文件系统. ...
随机推荐
- Redis客户端——Jedis的使用
本文介绍基于Java语言的Redis客户端——Jedis的使用,包括Jedis简介.获取Jedis.Jedis直连.Jedis连接池以及二者的对比的选择. Jedis简介 Jedis 是 Redis ...
- PowerDesigner制作UMI图
首先我们要下载一个PowerDesigner,自己上百度下载哈!嘻嘻!!! 我这个是汉化版的 然后点这个,再到空白的地方点一下就创建好了. 然后单击右边箭头然后双击 不管是制作的图还是代码生成的图都可 ...
- 设计模式系列1: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定义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该实例的全局访问点. --<设计模式GoF> UML类图 使用场景 当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且用户可以从一个众所周知的访问点访问它时. 创建一个对象需 ...
- 安卓开发笔记(二十四):手把手教你一步步集成腾讯X5内核(Tencent TBS X5)
1.为什么要集成腾讯X5内核? X5内核相对于系统webview,具有下述明显优势: 1) 速度快:相比系统webview的网页打开速度有30+%的提升: 2) 省流量:使用云端优化技术使流量节省20 ...
- Android startActivity原理分析(基于Android 8.1 AOSP)
应用进程内 如何使用Intent做Activity的跳转 Intnet intent = 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TestActivity.class); start ...
- 2018-02-24 项目/教程中使用母语命名的"问题"
早先试图找使用中文命名代码的项目, 但所获寥寥: 索引: 用中文编写代码的实用开源项目 · Issue #6 · program-in-chinese/overview. 更不用说教程了: 索引: 用 ...
- Python之路【第二篇】:Python基础
Python基础 对于Python,一切事物都是对象,对象基于类创建 所以,以下这些值都时对象:"zhurui".22.['北京','上海','深圳'],并且是根据不同的类生成的对 ...
- SQL Server死锁中的会话隔离级别为序列化(Serializable)实验测试
最近在分析SQL Server的死锁时,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发现死锁当中一个会话的隔离级别为序列化(Serializable),这个是让人比较奇怪的地方,我们知道SQL Server数据库的默认 ...
- sqlserver2014无法打开报Cannot find one or more components_修复方案
前言:我跟网上大家的原因基本一样,就是好久没用sqlserver了,中间也对VS进行过卸载升级等,突然有一天发现,打开Sqlserver时打不开了,出了一个弹框:Cannot find one or ...
- Cesium3DTileset示例
3D Tiles是Cesium中很核心的一部分,尤其是用来实现大范围的模型场景数据的加载应用. 三维倾斜模型.人工建模.BIM模型等等,都可以转换成3D Tiles,进而为我们所用. 从Cesiu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