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关于进程的概念,没有深入太多,只做了解跟学习

  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或者跨进程通信,两个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

  2.1介绍

    线程:CPU调度的最小单元,是一种有限的紫铜资源

    进程:一般指一个执行单元,在PC和移动设备上指一个程序或者一个应用.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最简单的情况下,一个进程可以只有一个线程,即主线程,在android中主线程就是UI线程

  2.2 Android中的多进程模式

    2.2.1开启多线程模式(一般指一个应用中存在多个进程的情况)

      在AndroidManifest中指定android:process属性,属性值不同代表不同的进程

      如果是android:process=":remote",":"的含义是指要在当前的进程名前面附加上当前的包名.

      以":"开头的进程属于当前应用的私有进程,其它的属于全局进程,android系统会为每个应用分配一个唯一的UID,具有相同的UID的应用,并且签名相同才能进行数据交换.

     2.2.2 多进程模式的运行机制

      android为每一个应用分配了一个独立的虚拟机,不同的虚拟机在内存分配上有不同的地址空间,导致在不同的虚拟机中访问同一个对象会产生多份副本.

      使用多进程会造成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静态成员和单例模式完全失效
      2. 线程同步机制完全失效
      3. SharedPreferences的可靠性下降(底层是通过读/写XML文件实现的)
      4. Application会多次创建(相当于重新启动一个应用的过程,会创建新的Application)

     2.3 IPC基础

      2.3.1 Serializable接口

        Serializable是Java所提供的一个序列化接口,是一个空接口,为对象提供标准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

        实现序列化只需要一个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并申明一个serialVersionUID.

        使用ObjectOutputStream和ObjectInputStream实现写/读

      2.3.2 Parcelabel接口

        Parcel内部包装了可序列化的数据,可以在Binder中自由传输.也可以实现序列化

      但是推荐使用Serializable.

       

      2.3.3 Binder

        Binder是Android中的一个类,继承了IBinder接口

        从IPC角度来说,Binder是Android中的一种跨进程通信方式.

        从AndroidFrameword角度来说,Binder是ServiceManager连接各种Manager和相应ManagerService的桥梁

        从Android应用层来说,Binder是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通信的媒介.

        当bindService的时候,服务器会返回一个包含服务端调用的Binder对象,通过这个Binder对象,客户端就能获取服务端提供的服务或者数据.

        Binder主要用在Service中,包括AIDL和Messenger

        Binder工作原理:

        

        

    2.4 Android中的IPC方式

      2.4.1 使用Bundle

        三大组件(Activity,Service,Receiver)都支持在Intent中传递Bundle数据,由于Bundle实现了Parcelable接口,所以它可以方便的在进程间传输

      2.4.2 使用文件共享

        Android系统基于Linux,是的其并发读/写文件可以没有限制的进行,甚至一个线程同时对一个文件进行读写操作都是允许的,但是一般要尽量避免并发写,需要加锁,synchronize

        面对高并发的读/写访问,sharedPreferences有很大几率丢失数据,所以不建议在进程间通信使用sharedPreferences.

      2.4.3 使用Messenger(信使)

        在不同进程中传递Message对象.

        在Message中放入所传输的数据.Messenger的底层实现是AIDL

        实现Messenger一般有两个步骤,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

        服务端进程:创建一个Service来处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同时创建一个Handler并通过它来创建一个Messenger对象,然后在Service的onBind中返回这个Messenger对象底层的Binder

        客户端进程:首先要绑定服务端的Service,绑定成功后用服务端返回的IBinder对象创建一个新的Messenger,通过这个Messenger发送消息(Message对象)

        Messenger工作原理:

         

        

      2.4.4 关于AIDL

        同样也有服务端跟客户端.

        服务端需要创建一个Service来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然后创建一个AIDL文件,将暴露给客户端的接口在AIDL文件中声明,最后在Service中实现这个接口

        客户端需要绑定服务端的Service,绑定成功后将服务器返回的Binder对象转换成AIDL接口所属的类型,接着调用AIDL中的方法

        (PS:这个目前感觉太底层了,没有太深入了解)

      2.4.5 ContentProvider

        ContentProvider的底层实现也是Binder.系统做了封装,使用简单一些

        主要使用CRUD操作和防止SQL注入和权限控制.

        继承ContentProvider类,实现六个抽象方法:onCreate,query,update,insert,delete和getType

        onCreate代表ContentProvider的创建,一般用来做一些初始化工作

        getType用来返回一个Uri请求所对应的MIME类型(媒体类型)

        <provider>标签中需要声明android:authorities代表ContentProvider的唯一标识,android:readPermission和android:writePermission属性分别声明读权限和写权限

      2.4.6  使用Socket

        Socket(套接字),分为流式套接字和用户数据报套接字两种,分别对应于网络的传输控制层中的TCP和UDP协议.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稳定的双向通信功能,TCP需要"三次握手"才能完成,本身提供了超时重传机制.

        UDP是无连接的,提供不稳定的单项通信,在性能上,UDP具有更好的效率,缺点是不能保证数据一定能够正确传输.

        使用Socket需要声明权限

          <user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INTERNET"/>

          <user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ACCESS_NETWORK_STATE"/>

      2.5 Binder连接池

        工作原理:

          

       

        

        

第二章: IPC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开发艺术-第二章 IPC 机制

    2.1 Android IPC 简单介绍 IPC 意为进程间通信或者跨进程通信,线程是 CPU 调度的最小单元,是一种有限的系统资源. 进程一般指一个执行单元.不论什么操作系统都须要对应的 IPC 机 ...

  2. 第二章——第二节 IPC机制的概述和使用

    一.Serialiable与Paracle ①.作用    ②.使用 二.Binder与AIDL ①.各自的作用 三.如何使用IPC机制 举例 四.IPC机制的原理 ①.流程图  ②.自己编译自动生成 ...

  3.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读书笔记 (2) 第2章 IPC机制

    2.1 Android IPC简介 (1)任何一个操作系统都需要有相应的IPC机制,Linux上可以通过命名通道.共享内存.信号量等来进行进程间通信.Android系统不仅可以使用了Binder机制来 ...

  4. 第二章IPC——IPC与开启多进程

    问题 一.IPC ①.什么是IPC  ②.为什么要有IPC 二.多进程 ①.如何开启多进程  ②.系统如何创建多进程 三.多进程引发的问题 问:私有进程(利用":+进程名")能否共 ...

  5. 【读书笔记】《深入浅出nodejs》第二章 模块机制

    1.什么是模块? 指在程序设计中,为完成某一功能所需的一段程序或子程序:或指能由编译程序.装配程序等处理的独立程序单位:或指大型软件系统的一部分. ----<百度百科> 2.JavaScr ...

  6. Android艺术开发探索——第二章:IPC机制(下)

    Android艺术开发探索--第二章:IPC机制(下) 我们继续来讲IPC机制,在本篇中你将会学习到 ContentProvider Socket Binder连接池 一.使用ContentProvi ...

  7.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第二章:IPC机制(中)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第二章:IPC机制(中) 好的,我们继续来了解IPC机制,在上篇我们可能就是把理论的知识写完了,然后现在基本上是可以实战了. 一.Android中的IPC方式 本节我们开 ...

  8.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第二章:IPC机制(上)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第二章:IPC机制(上) 本章主要讲解Android的IPC机制,首先介绍Android中的多进程概念以及多进程开发模式中常见的注意事项,接着介绍Android中的序列化 ...

  9. ASP.NET MVC with Entity Framework and CSS一书翻译系列文章之第二章:利用模型类创建视图、控制器和数据库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直接进入项目,并且为产品和分类添加一些基本的模型类.我们将在Entity Framework的代码优先模式下,利用这些模型类创建一个数据库.我们还将学习如何在代码中创建数据库上下文类 ...

随机推荐

  1. Swagger之外的选择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款接口文档生成器--JApiDocs. swagger想必大家都用过吧,非常方便,功能也十分强大.如果要说swaager有什么缺点,想必就是注解写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我说有一款不用写注解 ...

  2. HDU 2157 How many ways?【矩阵快速幂】

    题目 春天到了, HDU校园里开满了花, 姹紫嫣红, 非常美丽. 葱头是个爱花的人, 看着校花校草竞相开放, 漫步校园, 心情也变得舒畅. 为了多看看这迷人的校园, 葱头决定, 每次上课都走不同的路线 ...

  3. Java 从入门到进阶之路(二十七)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介绍了一下 Java 中的  集合框架中的Collection,本章我们来看一下 Java 集合框架中的 Map. Map 接口定义的集合又称查找表,用于存储所谓“Key-Value” ...

  4. python中lambda匿名函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5. CentOS7下普通账号通过systemctl管理服务需要输入root密码问题

    问题描述: 使用普通账号test通过systemctl启动系统服务提示需要输入root密码: 解决方案: 根据上面提示得知权限由polkit进行管理,对应的是org.freedesktop.syste ...

  6. Netty 源码解析(六): Channel 的 register 操作

    原创申明:本文由公众号[猿灯塔]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标注 今天是猿灯塔“365篇原创计划”第六篇. 接下来的时间灯塔君持续更新Netty系列一共九篇   Netty 源码解析(一 ):开始 Netty ...

  7. CentOS 7 Docker安装部署Go Web

    Docker 是一种容器技术,它部署简单,能很好的进行服务隔离,生成镜像,Push到镜像仓库,其他机器一键拉取部署. Docker分为社区版CE和企业版EE,社区版是免费提供给个人和小型团队使用,企业 ...

  8. C++中vector和堆的常用使用方法&例题:数据流中的中位数

    vector常用函数: (1)a.size();//返回a中元素的个数: (2)a.push_back(5);//在a的最后一个向量后插入一个元素,其值为5 (3)a[i]; //返回a的第i个元素, ...

  9. 洛谷 P3627 [APIO2009]抢掠计划 Tarjan缩点+Spfa求最长路

    题目地址: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3627 第一次寒假训练的结测题,思路本身不难,但对于我这个码力蒟蒻来说实现难度不小-考试时肛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才刚肛出来. ...

  10. docker安装,卸载和入门

    Docker 简介 背景 开发和运维之间因为环境不同而导致的矛盾 集群环境下每台机器部署相同的应用 DevOps(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简介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