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企业上云的三大架构看容器平台的三种视角

一切都从企业上云的三大架构开始。

如图所示,企业上的三大架构为IT架构,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关注的重点不同。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讲,上云的诉求是从IT部门发起的,发起人往往是运维部门,他们关注计算,网络,存储,试图通过云计算服务来减轻CAPEX和OPEX。

有的公司有ToC的业务,因而累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公司的运营需要通过这部分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运营,因而在这些企业里面往往还需要关注数据架构。

从事互联网应用的企业,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应用架构,是否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带给客户良好的用户体验,业务量往往会在短期内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因而关注高并发应用架构,并希望这个架构可以快速迭代,从而抢占风口。

在容器出现之前,这三种架构往往通过虚拟机云平台的方式解决。

当容器出现之后,容器的各种良好的特性让人眼前一亮,他的轻量级、封装、标准、易迁移、易交付的特性,使得容器技术迅速被广泛使用。

然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原来工作的关系,三类角色分别从自身的角度看到了容器的优势给自己带来的便捷。

对于原来在机房里面管计算、网络、存储的IT运维工程师来讲,容器更像是一种轻量级的运维模式,在他们看来,容器和虚拟机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轻量级,启动速度快,他们往往引以为豪的推出虚拟机模式的容器。

对于数据架构来讲,他们每天都在执行各种各样的数据计算任务,容器相对于原来的JVM,是一种隔离性较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任务执行模式。

从应用架构的角度出发,容器是微服务的交付形式,容器不仅仅是做部署的,而是做交付的,CI/CD中的D的。

所以这三种视角的人,在使用容器和选择容器平台时方法会不一样。

二、Kubernetes才是微服务和DevOps的桥梁

Swarm:IT运维工程师

从IT运维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容器主要是轻量级、启动快。而且自动重启,自动关联。弹性伸缩的技术,使得IT运维工程师似乎不用再加班。

Swarm的设计显然更加符合传统IT工程师的管理模式。

他们希望能够清晰地看到容器在不同机器的分布和状态,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SSH到一个容器里面去查看情况。

容器最好能够原地重启,而非随机调度一个新的容器,这样原来在容器里面安装的一切都是有的。

可以很方便的将某个运行的容器打一个镜像,而非从Dockerfile开始,这样以后启动就可以复用在这个容器里面手动做的100项工作。

容器平台的集成性要好,用这个平台本来是为了简化运维的,如果容器平台本身就很复杂,像Kubernetes这种本身就这么多进程,还需要考虑它的高可用和运维成本,这个不划算,一点都没有比原来省事,而且成本还提高了。

最好薄薄得一层,像一个云管理平台一样,只不过更加方便做跨云管理,毕竟容器镜像很容易跨云迁移。

Swarm的使用方式比较让IT工程师以熟悉的味道,其实OpenStack所做的事情它都能做,速度还快。

Swarm的问题

然而容器作为轻量级虚拟机,暴露出去给客户使用,无论是外部客户,还是公司内的开发,而非IT人员自己使用的时候,他们以为和虚拟机一样,但是发现了不一样的部分,就会很多的抱怨。

例如自修复功能,重启之后,原来SSH进去手动安装的软件不见了,甚至放在硬盘上的文件也不见了,而且应用没有放在Entrypoint里面自动启动,自修复之后进程没有跑起来,还需要手动进去启动进程,客户会抱怨你这个自修复功能有啥用?

例如有的用户会ps一下,发现有个进程他不认识,于是直接kill掉了,结果是Entrypoint的进程,整个容器直接就挂了,客户抱怨你们的容器太不稳定,老是挂。

容器自动调度的时候,IP是不保持的,所以往往重启原来的IP就没了,很多用户会提需求,这个能不能保持啊,原来配置文件里面都配置的这个IP的,挂了重启就变了,这个怎么用啊,还不如用虚拟机,至少没那么容易挂。

容器的系统盘,也即操作系统的那个盘往往大小是固定的,虽然前期可以配置,后期很难改变,而且没办法每个用户可以选择系统盘的大小。有的用户会抱怨,我们原来本来就很多东西直接放在系统盘的,这个都不能调整,叫什么云计算的弹性啊。

如果给客户说容器挂载数据盘,容器都启动起来了,有的客户想像云主机一样,再挂载一个盘,容器比较难做到,也会被客户骂。

如果容器的使用者不知道他们在用容器,当虚拟机来用,他们会觉得很难用,这个平台一点都不好。

Swarm上手虽然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运维容器平台的人,会发现问题比较难解决。

Swarm内置的功能太多,都耦合在了一起,一旦出现错误,不容易debug。如果当前的功能不能满足需求,很难定制化。很多功能都是耦合在Manager里面的,对Manager的操作和重启影响面太大。

Mesos:数据运维工程师

从大数据平台运维的角度来讲,如何更快的调度大数据处理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面,更快的跑更多的任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所以当我们评估大数据平台牛不牛的时候,往往以单位时间内跑的任务数目以及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衡量。

从数据运维的角度来讲,Mesos是一个很好的调度器,既然能够跑任务,也就能够跑容器,Spark和Mesos天然的集成,有了容器之后,可以用更加细粒度的任务执行方式。

在没有细粒度的任务调度之前,任务的执行过程是这样的。任务的执行需要Master的节点来管理整个任务的执行过程,需要Worker节点来执行一个个子任务。在整个总任务的一开始,就分配好Master和所有的Work所占用的资源,将环境配置好,等在那里执行子任务,没有子任务执行的时候,这个环境的资源都是预留在那里的,显然不是每个Work总是全部跑满的,存在很多的资源浪费。

在细粒度的模式下,在整个总任务开始的时候,只会为Master分配好资源,不给Worker分配任何的资源,当需要执行一个子任务的时候,Master才临时向Mesos申请资源,环境没有准备好怎么办?好在有Docker,启动一个Docker,环境就都有了,在里面跑子任务。在没有任务的时候,所有的节点上的资源都是可被其他任务使用的,大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这是Mesos的最大的优势,在Mesos的论文中,最重要阐述的就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而Mesos的双层调度算法是核心。

原来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出身的,会比较容易选择Mesos作为容器管理平台。只不过原来是跑短任务,加上marathon就能跑长任务。但是后来Spark将细粒度的模式deprecated掉了,因为效率还是比较差。

Mesos的问题

调度在大数据领域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容器平台中是重要的,但是不是全部。所以容器还需要编排,需要各种外围组件,让容器跑起来运行长任务,并且相互访问。Marathon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所以早期用Marathon + Mesos的厂商,多是裸用Marathon和Mesos的,由于周边不全,因而要做各种的封装,各家不同。大家有兴趣可以到社区上去看裸用Marathon和Mesos的厂商,各有各的负载均衡方案,各有各的服务发现方案。

所以后来有了DCOS,也就是在Marathon和Mesos之外,加了大量的周边组件,补充一个容器平台应有的功能,但是很可惜,很多厂商都自己定制过了,还是裸用Marathon和Mesos的比较多。

而且Mesos虽然调度牛,但是只解决一部分调度,另一部分靠用户自己写framework以及里面的调度,有时候还需要开发Executor,这个开发起来还是很复杂的,学习成本也比较高。

虽然后来的DCOS功能也比较全了,但是感觉没有如Kubernetes一样使用统一的语言,而是采取大杂烩的方式。在DCOS的整个生态中,Marathon是Scala写的,Mesos是C++写的,Admin Router是Nginx+lua,Mesos-DNS是Go,Marathon-lb是Python,Minuteman是Erlang,这样太复杂了吧,林林总总,出现了Bug的话,比较难自己修复。

Kubernetes

而Kubernetes不同,初看Kubernetes的人觉得他是个奇葩所在,容器还没创建出来,概念先来一大堆,文档先读一大把,编排文件也复杂,组件也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就想创建一个容器玩玩,怎么这么多的前置条件。如果你将Kubernetes的概念放在界面上,让客户去创建容器,一定会被客户骂。

在开发人员角度,使用Kubernetes绝对不是像使用虚拟机一样,开发除了写代码,做构建,做测试,还需要知道自己的应用是跑在容器上的,而不是当甩手掌柜。开发人员需要知道,容器是和原来的部署方式不一样的存在,你需要区分有状态和无状态,容器挂了起来,就会按照镜像还原了。开发人员需要写Dockerfile,需要关心环境的交付,需要了解太多原来不了解的东西。实话实说,一点都不方便。

在运维人员角度,使用Kubernetes也绝对不是像运维虚拟机一样,我交付出来了环境,应用之间互相怎么调用,我才不管,我就管网络通不通。在运维眼中做了过多他不该关心的事情,例如服务的发现,配置中心,熔断降级,这都应该是代码层面关心的事情,应该是Spring Cloud和Dubbo关心的事情,为什么要到容器平台层来关心这个。

Kubernetes + Docker,却是Dev和Ops融合的一个桥梁。

Docker是微服务的交付工具,微服务之后,服务太多了,单靠运维根本管不过来,而且很容易出错,这就需要研发开始关心环境交付这件事情。例如配置改了什么,创建了哪些目录,如何配置权限,只有开发最清楚,这些信息一方面很难通过文档的方式,又及时又准确的同步到运维部门来,就算是同步过来了,运维部门的维护量也非常的大。

所以,有了容器,最大的改变是环境交付的提前,是每个开发多花5%的时间,去换取运维200%的劳动,并且提高稳定性。

而另一方面,本来运维只管交付资源,给你个虚拟机,虚拟机里面的应用如何相互访问我不管,你们爱咋地咋地,有了Kubernetes以后,运维层要关注服务发现,配置中心,熔断降级。

两者融合在了一起。在微服务化的研发的角度来讲,Kubernetes虽然复杂,但是设计的都是有道理的,符合微服务的思想。

http://dockone.io/article/4892

Kubernetes才是微服务和DevOps的桥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 kubernetes 天然适合微服务

    最近总在思考,为什么在支撑容器平台和微服务的竞争中,Kubernetes 会取得最终的胜出,事实上从很多角度出发三大容器平台从功能方面来看,最后简直是一摸一样.(可参考<容器平台选型的十大模式: ...

  2. 为什么 kubernetes 天然适合微服务 (1)

    此文已由作者刘超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最近总在思考,为什么在支撑容器平台和微服务的竞争中,Kubernetes 会取得最终的胜出,事实上从很多角度出发 ...

  3. 为什么 kubernetes 天然适合微服务 (3)

    此文已由作者刘超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四.Kubernetes 本身就是微服务架构 基于上面这十个设计要点,我们再回来看 Kubernetes,会发现 ...

  4. 基于微服务的DevOps落地指南 交付效率提升40%

    基于微服务的DevOps落地指南 交付效率提升40% 2015-2016年,珍爱线下门店已新增覆盖城市9个,与此同时,CRM系统大小故障却发生了数十起... ... 珍爱网是以“网络征选+人工红娘”模 ...

  5. 微服务与DevOps关系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IT建设模型逐步向新型IT建设模型过渡,建设模式的改变,必然影响应用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应用系统的建设经过单体应用.SOA应用.逐步走向微服务应用,至于何为单体应用.SO ...

  6. 为什么 kubernetes 天然适合微服务 (2)

    此文已由作者刘超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三.微服务化的十个设计要点 微服务有哪些要点呢?第一张图是 SpringCloud 的整个生态. 第二张图是微服 ...

  7. 利用 istio 来对运行在 Kubernetes 上的微服务进行管理

    尝试在一个准生产环境下,利用 istio 来对运行在 Kubernetes 上的微服务进行管理. 这一篇是第一篇,将一些主要的坑和环境准备工作. 内容较多,因此无法写成手把手教程,希望读者有一定 Ku ...

  8. 使用Netsil监控Kubernetes上的微服务

    ubernetes是容器编排和调度领域的王者,它击败了竞争对手Docker Swarm和Apache Mesos,开启了闪耀的未来,微服务可以自修复,可以自动扩展,可以跨zone,region甚至跨云 ...

  9. .NET Core/.NET5/.NET6 开源项目汇总6:框架与架构设计(DDD、云原生/微服务/容器/DevOps/CICD等)项目

    系列目录     [已更新最新开发文章,点击查看详细] 开源项目是众多组织与个人分享的组件或项目,作者付出的心血我们是无法体会的,所以首先大家要心存感激.尊重.请严格遵守每个项目的开源协议后再使用.尊 ...

随机推荐

  1. 前端学习笔记之CSS属性设置

    CSS属性设置   阅读目录 一 字体属性 二 文本属性 三 背景属性 四 盒子模型 五 盒子模型各部分详解 一 字体属性 1.font-weight:文字粗细 取值 描述 normal 默认值,标准 ...

  2. win2008R2 bitnami 安装 wamp

    下载官方版本:bitnami-wampstack-5.6.30-1-windows-x64-installer.exe 用管理员权限安装,不然mysql服务可能会安装不上.

  3. 20144303石宇森《网络对抗》逆向及Bof基础

    20144303石宇森<网络对抗>逆向及Bof基础 一.实践目标 本次实践的对象是一个名为pwn1的linux可执行文件. 该程序正常执行流程是:main调用foo函数,foo函数会简单回 ...

  4. Dijkstra算法补分

    要求 Dijkstra算法,求解附图顶点A的单源最短路径 在纸上画出求解过程,上传截图(注意图上要有自己的学号和姓名) 过程

  5. ubuntu18.04 install pip

    1. environment release version: bionic kernel version:4.15.0-29-generic 2.install pip 2.1 sudo apt-g ...

  6. Jwt访问api提示401错误 Authorization has been denied for this request

    教程  http://bitoftech.net/2015/02/16/implement-oauth-json-web-tokens-authentication-in-asp-net-web-ap ...

  7. 一年25个里程碑!免疫疗法“战胜”癌症,靠的是实力(5篇Science、6篇Nature )--转载

    近几年,免疫疗法的成功使癌症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无论是科研界,还是商业界,都丝毫没有掩饰对这一领域的热情.2016年,Cell杂志公布的年度十大最佳论文中,免疫疗法占两席.事实上,这两项成果只是去年癌 ...

  8. tp5.1 Env使用

    5.1版本取消了所有的系统常量,原来的系统路径变量改为使用Env类获取(需要引入think\facade\Env) echo "app_path=========".Env::ge ...

  9. Oracle10g客户端链接服务端配置

    Oracle10g客户端工具plsql链接服务端配置 Oracle10g客户端工具比如plsql,在网络中链接服务端问题比较多中国菜刀,经常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实际上不是plsql的配置,问题还是 ...

  10. 网络安全:攻击和防御练习(全战课), DDos压力测试

    XSS 跨站脚本攻击: Cross-site scripting(简称xss)跨站脚本. 一种网站的安全漏洞的攻击,代码注入攻击的一种.XSS攻击通常指的是通过利用网页开发时留下的漏洞,通过巧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