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前面有的部分已经涉及,这里在重新总结下。主要参考UNIX网络编程。

(1)数据报大小
IPv4的数据报最大大小是65535字节,包括IPv4首部。因为首部中说明大小的字段为16位。
IPv6的数据报最大大小是65575字节,包括40字节的IPv6首部。同样是展16位,但是IPv6首部大小不算在里面,所以总大小比IPv4大一个首部(40字节)。

(2)MTU
许多网络有一个可由硬件规定的MTU。以太网的MTU为1500字节。有一些链路的MTU的MTU可以由认为配置。IPv4要求的最小链路MTU为68字节。这允许最大的IPv4首部(包括20字节的固定长度部分和最多40字节的选项部分)拼接最小的片段(IPv4首部中片段偏移字段以8个字节为单位)IPv6要求的最小链路MTU为1280字节。

(3)分片(fragmentation)
当一个IP数据报从某个接口送出时,如果它的大小超过相应链路的MTU,IPv4和IPv6都将执行分片。这些片段在到达终点之前通常不会被重组(reassembling)。IPv4主机对其产生的数据报执行分片,IPv4路由器则对其转发的数据报进行分片。然后IPv6只有主机对其产生的数据报执行分片,IPv6路由器不对其转发的数据报执行分片。

IPv4首部的“不分片”(do not fragment)位(即DF位)若被设置,那么不管是发送这些数据报的主机还是转发他们的路由器,都不允许对它们分片。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超过其外出链路MTU大小且设置了DF位的IPv4数据报时,它将产生一个ICMPv4“destination unreachable,fragmentation needed but DF bit set”(目的不可到达,需分片但DF位已设置)的出错消息。

既然IPv6路由器不执行分片,每个IPv6数据报于是隐含一个DF位。当IPv6路由器接收到一个超过其外出链路MTU大小的IPv6数据报时,它将产生一个ICMPv6 “packet too big”的出错消息。IPv4的DF位和隐含DF位可用于路径MTU发现。

(4)最小重组缓冲区大小(minimum reassembly buffer size)
IPv4和IPv6都定义了最小缓冲区大小,它是IPv4或IPv6任何实现都必须保重支持的最小数据报大小。其值对IPv4为576字节,对于IPv6为1500字节。例如,对于IPv4而言,我们不能判定某个给定的目的能否接受577字节的数据报,为此很多应用避免产生大于这个大小的数据报。

(5)MSS(maximun segment size)
TCP有一个最大分段大小,用于对端TCP通告对端每个分段中能发送的最大TCP数据量。MSS的目的是告诉对端其重组缓冲区大小的实际值,从而避免分片。MSS经常设计成MTU减去IP和TCP首部的固定长度。以太网中使用IPv4MSS值为1460,使用IPv6的MSS值为1440(两者TCP首部都是20字节,但是IPv6首部是40字节,IPv4首部是20字节)。

(6)TCP发送缓冲区
每个TCP套接字有一个发送缓冲区,我们可以用SO_SNDBUF套接字选项来更改该缓冲区的大小。当某个应用进程调用write时,内核从该应用进程的缓冲区复制所有数据到缩写套接字的发送缓冲区。如果该套接字的发送缓冲区容不下该应用进程的所有数据(或是应用进程的缓冲区大于套接字的发送缓冲区,或是套接字的发送缓冲区中已有其他数据),该应用进程将被投入睡眠。这里假设该套接字是阻塞的,它通常是默认设置。内核将不从write系统调用返回,直到应用进程缓冲区中的所有数据都复制到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因此,从写一个TCP套接字的write调用成功返回仅仅表示我们可以重新使用原来的应用进程缓冲区,并不表明对端的TCP或应用进程已接受到数据。

这一端的TCP提取套接字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并把它发送给对端的TCP,其过程基于TCP数据传送的所有规则。对端TCP必须确认收到的数据,伴随来自对端的ACK的不断到达,本段TCP至此才能从套接字发送缓冲区中丢弃已确认的数据。TCP必须为已发送的数据保留一个副本,直到它被对端确认为止。本端TCP以MSS大小或是更小的块把数据传递给IP,同时给每个数据块安上一个TCP首部以构成TCP分节,其中MSS或是由对端告知的值,或是536(若未发送一个MSS选项为576-TCP首部-IP首部)。IP给每个TCP分节安上一个IP首部以构成IP数据报,并按照其目的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项以确定外出接口,然后把数据报传递给相应的数据链路。每个数据链路都有一个数据队列,如果该队列已满,那么新到的分组将被丢弃,并沿协议栈向上返回一个错误:从数据链路到IP,在从IP到TCP。TCP将注意到这个错误,并在以后某个时候重传相应的分节。应用程序不知道这种暂时的情况。

(7)UDP发送缓冲区
任何UDP套接字都有发送缓冲区大小(我们可以用SO_SNDBUF套接字选项更改它),不过它仅仅是可写道套接字UDP数据报大小上限。如果一个应用进程写一个大于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数据报,内核将返回该进程一个EMSGSIZE错误。既然UDP是不可靠的,它不必保存应用进程数据的一个副本,因此无需一个真正的发送缓冲区。(应用进程的数据在沿协议栈向下传递时,通常被复制到某种格式的一个内核缓冲区中,然而当该数据被发送之后,这个副本被数据链路层丢弃了。)

UDP简单地给来自用户的数据报安上8字节首部以构成UDP数据报,然后传递给IP。IPv4或IPv6给UDP数据报安上相应的IP首部以构成IP数据报,执行路由操作确定外出接口,然后或者直接把数据报加入数据链路层输出队列(如果适合于MTU),或者分片后在把每个片段加入数据集链路层的输出队列。如果某个UDP进程发送大数据报,那么它们相比TCP应用数据更有可能被分片,因为TCP会把应用数据划分成MSS大小的块,而UDP却没有对等的手段。

从写一个UDP套接字的write调用成功返回表示所写的数据报或其所有片段已被加入数据链路层的输出队列。如果该队列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该数据报或它的某个片段,内核通常会返回一个ENOBUFS错误给它的应用进程。有些UDP实现不返回这种错误,这样甚至数据报未经发送就被丢弃的情况进程也不知道。

TCP缓冲区大小及限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ocket tcp缓冲区大小的默认值、最大值

    Author:阿冬哥 Created:2013-4-17 Blog:http://blog.csdn.net/c359719435/ Copyright 2013 阿冬哥 http://blog.cs ...

  2. 【Linux】tcp缓冲区大小的默认值、最大值

    Author:阿冬哥 Created:2013-4-17 Blog:http://blog.csdn.net/c359719435/ Copyright 2013 阿冬哥 http://blog.cs ...

  3. TCP/IP学习(四)TCP缓冲区大小及限制(转)

    链接来自:http://blog.csdn.net/ysu108/article/details/7764461 这个问题在前面有的部分已经涉及,这里在重新总结下.主要参考UNIX网络编程. (1)数 ...

  4. 传输层(3)-缓冲区大小及限制、TCP输出

    3.缓冲区大小及限制 影响IP数据报大小的限制. 1)IPv4数据报,最大大小是65535. 2)硬件规定的MTU.以太网的MTU是1500字节.SLIP链路1006字节或296字节 3)路径MTU. ...

  5. Python网络编程——修改套接字发送和接收的缓冲区大小

    很多情况下,默认的套接字缓冲区大小可能不够用.此时,可以将默认的套接字缓冲区大小改成一个更合适的值. 1. 代码 #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6. Linux网卡调优篇-禁用ipv6与优化socket缓冲区大小

    Linux网卡调优篇-禁用ipv6与优化socket缓冲区大小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般在内网环境中,我们几乎是用不到IPV6,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多不 ...

  7. udp之关于linux udp收发包缓冲区大小

    1.修订单个socket的缓冲区大小:通过setsockopt使用SO_RCVBUF来设置接收缓冲区,该参数在设置的时候不会与rmem_max进行对比校验,但是如果设置的大小超过rmem_max的话, ...

  8. 修改帧大小和socket缓冲区大小(转)

    修改帧大小和socket缓冲区大小 MTU (最大传输单元)的缺省值为1500. 通过下面命令将其改为9000(jumbo frame) % ifconfig eth0 mtu 9000 socket ...

  9. 修改Arduino串口缓冲区大小(转)

    本帖节选自<Arduino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5.1.6串口缓冲区       在之前的示例程序中,我们都是采用人工输入测试数据的方式检验程序效果,Arduino每接收到一次数据,就会将数 ...

随机推荐

  1. C#小记

    1.背景:用fileinput 上传文件 直接上传文件,但有时会发现,这个不上传文件也是可以携带其他参数的, 如果直接用: uploadFile = context.Request.Files[]; ...

  2. mitmproxy抓包软件在mac上边的安装

    官网介绍:mitmproxy is a free and open source interactive HTTPS proxy. mitmproxy 是用 Python 和 C 开发的一个中间人代理 ...

  3. JavaScript命名——name不能做变量名

    使用name作为变量名(var name = ‘’),在IE中未引起bug,在Chrome中引起bug但未明确指出命名错误,而是会报其他错误,故不便于发现. 现象原因: javascript中name ...

  4. [神经网络]一步一步使用Mobile-Net完成视觉识别(五)

    1.环境配置 2.数据集获取 3.训练集获取 4.训练 5.调用测试训练结果 6.代码讲解 本文是第五篇,讲解如何调用测试训练结果. 上一篇中我们输出了训练的模型,这一篇中我们通过调用训练好的模型来完 ...

  5. HTML_4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

  6. Python 多线程应用

    同步锁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ing def subNum(): global num # print("ok") lock.acquire() # 加 ...

  7. SC || Chapter6 复习向 面向可维护性 我哭了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一个软件模块是由相关性很强的代码组成,只负责一项任务,也就是常说的单一责任原则 低耦合: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 ...

  8. java基础—接口概念

    一.接口的概念 JAVA是只支持单继承的,但现实之中存在多重继承这种现象,如“金丝猴是一种动物”,金丝猴从动物这个类继承,同时“金丝猴是一种值钱的东西”,金丝猴从“值钱的东西”这个类继承,同时“金丝猴 ...

  9. java基础—多态(动态加载)

    一.面向对象最核心的机制——动态绑定,也叫多态

  10. 题解 P1379 【八数码难题】

    传送门 用STL中的queue,map,string写了个广搜,用一个string保存状态(见代码)注:STL比较慢,可以做一些优化(或者开O2) #include<iostre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