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stack中使用两种通信方式,一种是Restful API,另一种是远程过程调用RPC。本片文章主要讲解openstack中RPC的使用方式,以及如何在我们自己的架构中使用RPC。

在我前面的一篇文章《基于Rabbitmq的RPC调用》中已经简单的介绍过RPC,Rabbitmq两种技术,openstack中的RPC调用实现是自己的通用库oslo_message,该库是对基于Rabbitmq实现的RPC的一个封装。

一、技术介绍

nova模块是openstack中最核心的服务,nova模块使用了众多的RPC服务将业务解耦,如:nova-api; nova-conductor; nova-scheduler; nova-compute等。每一个服务都是一个RPC的服务端,同时每一个服务都是一个RPC的客户端。

service服务启动的就是nova的RPC服务

nova各个服务启动时就是开启了一个RPC的服务端,在调用其他服务时会创建一个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调用到相应的服务。以nova创建虚拟机为例,在上图的第三步中,nova-scheduler选择好计算节点,将创建虚拟机的信息通过RPC发送给计算节点。代码经过RPC客户端的封装和调用,本文的重点就是如何调用RPC客户端。

 cctxt = self.client.prepare(version=version)

 cctxt.cast(context,'select_destinations',**kw) 

这里的client是 rpc.get_client(target,serializer=serializer),见下图。

通过查找rpc的导入路径,可以发现rpc是从nova模块中导入。

rpc.py 在get_client函数中,返回了messaging的调用。

这里的messaging就是来自oslo_messaging库。

从rpc.py中可知,客户端来自messaging,其实就是oslo_messaging。所以能够看出openstack中RPC的实现封装在oslo_messagin库当中。

oslo_messaging其内部的实现暂时先不管,我们已经知道了调用其接口就能驾驭这个已经封装好的oslo_messaging库来完成自己的一些功能。下面就模拟openstack使用oslo_messaging来完成自己的功能。

二、代码移植

要使用oslo_messagin封装好的RPC,主要步骤分为如下几步:

  1. 安装oslo_messaging库
  2. 安装rabbitmq消息队列
  3. 创建消息队列用户名
  4. 设置用户权限
  5. 创建配置文件
  6. 调用oslo_messaging中客户端,服务器端
  7. 启动服务

1、安装oslo_messaging库

pip install oslo_messaging oslo_config

2、安装rabbitmq

apt-get install rabbitmq-server

3、创建消息队列用户名

rabbitmqctl add_user openstack stack2018

4、设置权限

rabbitmqctl set_permissions openstack ".*" ".*" ".*"

其中步骤2,步骤3,步骤4对很对读者来说肯定十分眼熟,不错,流程和openstack安装Message queue是一样一样的。

5、创建配置文件

my.conf

[DEFAULT]

url = 'rabbit://openstack:stack2018@127.0.0.1:5672/'

用户名:openstack ,密码:stack2018

6、调用oslo_messaging,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oslo_message_server.py

#coding:utf-8

from oslo_config import cfg
import oslo_messaging
import time
 
class ServerControlEndpoi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rver):
        self.server = server
 
    def stop(self, ctx):
        if self.server:
            self.server.stop()
 
class AddEndpoint(object):
 
    def add(self, ctx, a,b):
        print 'revice message'
        return a+b #从配置文件中加载transport_url。在openstack中,账号、密码、端口号等都是从配置文件中读取,支持可配置的。
#配置文件的内容通过oslo_config库读取。
opts = [
    cfg.StrOpt('url', default='0.0.0.0'),
] CONF = cfg.CONF
CONF.register_opts(opts) CONF(default_config_files=['my.conf']) #transport_url是指定实现RPC的底层技术,可以使rabbitmq,也可以是别的技术
#从my.conf文件中读取到该URL。
transport_url = CONF.url transport = oslo_messaging.get_transport(cfg.CONF,transport_url)  #target用来指定该rpc server监听在哪些队列上。
#target指定了2个参数:topic和server。
target = oslo_messaging.Target(topic='test', server='server1') #可供别人调用的方法类
endpoints = [
    ServerControlEndpoint(None),
    AddEndpoint(),
] #创建Server对象时,需要指定Transport、Target和一组endpoint
server = oslo_messaging.get_rpc_server(transport, target, endpoints,
                                       executor='blocking')
try:
    server.start()
    print 'The Server!'
    while True:
        time.sleep(1)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print("Stopping server")
 
server.stop()

service文件中使用两个openstack通用库,除了oslo_messaging之外,还有一个oslo_config。首先说oslo_config,这个库的主要功能是从配置文件或者命令行中读取特定信息。在openstack的安装过程中,需要配置各种参数,例如nova.conf中配置rabbitmq。

同样,我们在配置文件中也配置了transport_url,通过oslo_config读取配置的值。下面的client也是一样,通过oslo_config读取配置信息。另外一个就是主角oslo_messaging的调用。创建一个RPC的服务端,需要四个参数,分别是:

  1. transport
  2. target
  3. endpoints
  4. executor

他们的功能分别是:

  1. transport        RPC功能的底层实现方法,这里是rabbitmq的消息队列的访问路径
  2. target             指定RPC topic交换机的匹配信息和绑定主机
  3. endpoints      是可供别人远程调用的方法,也是RPC中的远程函数
  4. executor        服务的运行方式,单线程或者多线程

通过这四个参数,形成一个可调用的RPC服务端,服务以阻塞的方式在后台运行。

oslo_message_client.py

#coding:utf-8

from oslo_config import cfg
import oslo_messaging opts = [
    cfg.StrOpt('url', default='helloworld'),
] CONF = cfg.CONF
CONF.register_opts(opts) CONF(default_config_files=['my.conf']) transport_url = CONF.url  
transport = oslo_messaging.get_transport(cfg.CONF,transport_url)  
target = oslo_messaging.Target(topic='test')  
client = oslo_messaging.RPCClient(transport, target)  
r = client.call({}, 'add', a=2,b=3)
print 'result :',r #Target对象的属性在RPCClient对象构造之后,还可以通过prepare()方法修改,
#可以修改的属性包括exchange,topic,namespace,version,server,fanout和retry。
#修改后的target属性只在这个prepare()方法返回的对象中有效。 cctxt = client.prepare(version='1.0')
r_two = cctxt.call({},'add',a=2,b=3)
print 'result_two :',r_two

客户端调用了oslo_messaging.RPCClient()方法,这个方式就是openstack调用oslo_messaging库的方法。通过传入参数:transport:消息处理的端点;target:消息队列中topic的路由关键字,能够准确定位到要发送的消息队列的。另外如果创建的client客户端是共用的,而具体使用时还要修改自己的特性的话,可以使用client.prepare这个方法来修改client的参数。例如代码中使用该方法修改了client的版本号。这样和openstack的代码就是保持了一致。

7、开启服务

先开启服务器

运行客户端,调用远程函数

一次RPC的远程调用就完成了,同时这也是贴近openstack源码的RPC使用方式,很方便在自己的架构中移植这种现有的技术。

最后还有一个小彩蛋。在安装rabbitmq的主机上,进入路径   cd /usr/lib/rabbitmq/bin/,然后执行命令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在浏览器中进入地址 http://localhost:15672,使用账号 guest/guest 登录,能打开rabbitmq的监控界面。

模仿OpenStack写自己的RPC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ensorflow学习笔记3:写一个mnist rpc服务

    本篇做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mnist rpc服务,重点记录我在调试整合tensorflow和opencv时遇到的问题: 准备模型 mnist的基础模型结构就使用tensorflow tutorial给的 ...

  2. 用ES6的class模仿Vue写一个双向绑定

    原文地址:用ES6的class模仿Vue写一个双向绑定 点击在线尝试一下 最终效果如下: 构造器(constructor) 构造一个TinyVue对象,包含基本的el,data,methods cla ...

  3. 手写简易版RPC框架基于Socket

    什么是RPC框架? RPC就是远程调用过程,实现各个服务间的通信,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 RPC有什么优点? - 提高服务的拓展性,解耦.- 开发人员可以针对模块开发,互不影响.- 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及 ...

  4. 模仿GsonConverter 写的StringConverter 解析String字符串

    使用自己写的StringConverter 来封装的 Converter 来解析String private static final RestAdapter CAMERA_CLIENT_NETWOR ...

  5. 借助bootstrap框架模仿airbnb写的网页

    View HTML .nav a { color: #5a5a5a; font-size: 11px; font-weight: bold; padding: 14px 10px; text-tran ...

  6. js 模仿jquery 写个简单的小demo

    <div id="div" style="background:red;width:100px;height:300px"> 123123123 & ...

  7. 学习写简单的RPC框架demo

    学习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 工程主要目录分级结构: rpc-common: 公共基础包,能力提供包 rpc-provider: 服务提供者 rpc-consumer:服务消费者 rpc-servi ...

  8. 模仿angularjs写了一个简单的HTML模版和js数据填充的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

  9. Qt自定义圆周动画(360 10.0 的模仿作者写的)

    由于项目需求,需要把一张图片做圆周运动,用到了属性动画,坐标计算等.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由于太长时间没用sin,cos函数忘了是用弧度为单位,汗呀 下面把代码贴出来 /* * 圆周运动动画 * */ ...

随机推荐

  1. 测者的测试技术手册:Junit单元测试遇见的一个枚举类型的坑(枚举类型详解)

    Enum的简介 枚举类型很早就在计算机语言中存在了,主要被用来将一组相似的值包含进一种类型中,这种类型的名称被定义成独一无二的类型描述符,这就是枚举类型. 在java语言中,枚举类型是一个完整功能的类 ...

  2. go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math/rand" "time" ) // 数据生产者 func produce ...

  3. SQL SERVER-开启xp_cmdshell

    在sql server中执行cmd命令,报以下异常. EXEC master.sys.xp_cmdshell 'dir c:/' Msg 15281, Level 16, State 1, Proce ...

  4. Thymeleaf 的 onclick

    th:onclick="'javascript:openBox(\''+${curCabNo}+'\',\''+${box.no}+'\')'" 真的难受 ,有没有好办法!!!!

  5. WEB 性能测试用例设计以及总结

    WEB 性能测试用例设计以及总结 WEB 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模型是设计性能测试用例的一个框架,在实际项目中,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剪裁,从而确定性能测试用例的范围和类别.剪裁的依据是性能测试策略和测试范围, ...

  6. host头注入

    看到有说这个题为出题而出题,其实我还是这么觉得, host出问题的话我觉得一般只有在审计代码,看到才知道有host注入 假设不提示host注入,就有难度了 常规的注入了

  7. mysql5.7出现大量too many connections及too many open files错误,且配置最大连接数未生效

    too many connections是由于mysql配置中连接数过少,不足以支撑当前的并发数,too many open files是由于mysql open_files_limit的值大小不够. ...

  8. Core官方DI剖析(1)--ServiceProvider类和ServiceCollection类

    前段时间看了蒋老师的Core文章,对于DI那一块感觉挺有意思,然后就看了一下Core官方DI的源码,这也算是第一个看得懂大部分源码的框架,虽然官方DI相对来说特别简单, 官方DI相对于其它框架(例如 ...

  9. 移除 iview的Table组件固定两头后box-shadow阴影效果

    .ivu-table-fixed{ box-shadow:0 0 0 #fff; }

  10. java中异常处理finally和return的执行顺序

    根据个人亲自测试,得出如下结果: 1.try,catch中有没有return,finnally都会执行,而且是先执行try,catch后,最后执行finnally语句: 2.如果finnally中有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