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日志文件相关的配置【2】
1、二进制日志是什么?
mysql 的二进制日志用于记录数据库上做的变更、
2、二进制日志什么时间写到磁盘
1、总的来说二进制日志会在释放锁之前就写入磁盘、也就是说在commit完成之前;client还没发送commit这个时候mysql并不把binlog写入磁盘、
别一方面mysql保证在commit完成之前会把二进制日志写入磁盘。
2、如果表不支持事务、那么二进制日志会在执行语句的一开始就写入磁盘。
3、对于innodb表在client没有发送commit的时候、所有的执行结果将会被cache住;当commit语句下达到mysql时,mysql会马上写入二进制日志。
4、由1+2+3可以看出来二进制日志只的顺序就是事务commit的顺序。
3、binlog_cache_size=【缓存大小】
二进制日志写缓存的大小
4、max_binlog_cache_size=【最大缓存大小】
如果单个事务的二进制日志的大小大于这个值、那么这个事务就会被回滚。
5、log_bin=【二进制文件的全路径】
这个参数用于指定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路径、同时还有另一层意思、如果这个参数没有被设置那么表示不开启二进制日志。
6、max_binlog_sizse=【单个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大小】
这个参数用于控制单个二进制文件的最大大小、当然你也有可能看到二进制日志会比这个设定要大、是因为一个事务只会记录在一个
文件中、不会刻意追求文件大小固定而把一个事务分别写入两个文件中去。
7、sql_log_bin=【0 | 1】
这个参数控制当前session 的SQL语句是否写入二进制日志
8、binlog_checksum=【1 | 0 】
默认情况下mysql在记录二进制日志时会把事件的长度也写进去、通过分析写入的长度值与真正的长度值是否相等、来确定
二进制日志是否被正确的写入;然而这种通过事件长度来检验二进制日志是否正确的方法,强度不高;开启这个参数后就可以
通过检验和来完成检验。
9、master_verify_checksum=【1 | 0 】
设置在master的reading back阶段是否采用checksum的方案来校验
10、slave_sql_verify_checksum =【1 | 0 】
默认情况下slave的IO_thread会通过事件长度来校验二进制日志的正确性、slave_sql_verify_checksum 用于控制IO_thread的校验方式
11、binlog_do_db=【数据库名】
用一个例子做为说明:如binlog_do_db=master 那么只有在你use master 之后的语句才会记录到二进制日志中去;也就是说只有在
select database(); 返回的是master的情况下才会记录二进制日志。
注意1:就算是你的SQL语句操作的是别的库、也会被记录的。如:insert into test.t(x) values(1);虽然是操作的test库,但是还是会记录二进制日志
注意2:不一定你所执行的所有写入特性的SQL都会被记录。如:create database db001;
12、binlog_ignore_db
正好于binlog_do_db的过滤规则相反;
13、replication_do_db
于binlog_do_db相近,只是它起作用的地方是在mysql群集环境中的slave端
14、replication_ignore_db
于replication_do_db相反
15、发现一个问题
show variables like xxx ; 语句并看不到binlog_do_db、binlog_ignore_db、replicate_do_db、replicate_ignore_db这四个参数
16、log_slave_updates=【1 | 0】
通常来说发生在master 的变更经由replication传播到slave ;进而引起slave的变更、那么问题就来了slave上由replication所引起的变更是不是也要记录
到它的binlog日志中去呢?如果要记录的话就把log_slave_updates=1
17、sync_binlog=【0、1、2、3、... ...】
由2可以知道binlog的写入与commit是两个不同的操作、sync_binlog用于向mysql说明是不是每一次commit都把二进制日志写入磁盘。
1、sync_binlog=0 不对二进制日志刷盘做什么限制、把这个刷盘操作交给linux系统。
2、sync_binlog=1 每次commit都对应一次刷盘操作。
3、sync_binlog=【{n | n>=2}】 mysql会累计n个commit操作后才刷一次盘。
18、innodb_support_xa=【1 | 0 】
还是再说一下二进制日志刷盘(二进制日志从缓存写到磁盘文件);mysql大致上可以分成3个层次
1、connection 层 这个位于mysql是上层;这个层用于管理client的连接。
2、sql 层 像词发分析、SQL执行计划的生成和优化都在这一层解决。
3、store engine层 存储引擎层
一个commit操作是mysql各个层之间的穿越顺序是connection layer --> sql layer --> strore engine layer ;当sql layer 收到commit的时候就开始
把二进制日志写入磁盘了(我这里假设sync_binlog=1);之后是stroe engine layer 收到commit 这个commit在store engine layer 也会触发相应的刷
盘操作(通常来说这个store engine layer 上的实现会是innodb); 下面我们把问题深入一点,假设sql layer上的操作成功了,之后mysql被kill了,也就是说
stroe engine layer 上的commit没有正确的执行完成;然后再启动mysql这个时候由于之前在store engine layer上的操作并没有被commit所以它会被
回滚掉、所以这样就造成了binlog中的记录与innodb中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为了使两者是一致的我们要把innodb_support_xa=1
19、binlog_format=【row | statement | mixed 】
1、二进制日志里面记录的是什么?
记录的是数据库上的变更、或是可能的变更(如一条update语句影响了0行)
2、二进制日志可以怎么记录?
1、一种可能的记法是直接把SQL语句记上去如:udpate user set birthday='xxxx' where id =2048;
2、别一种可能的记法类似于:把表user里id=2048的那一行的birthday设置为'xxxx';
3、这两种记录方式进一步认识?
1、第一种记录方式、slave就相当到是把主库上执行的SQL语句重新执行一遍;想想这种情况一条SQL有非常复杂的逻辑,但是最后只改了一行数据。
2、第二种记录方式、slave并没有去执行主库上执行的SQL而是直接把结果改成主库的样子。
4、看起来十分完美、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1、在master-->slave的环境下、statement可能会引起主从的不一致问题;如果在库上的时间是1号、而在slave主机上的时间是2号;主库上执行
了一条插入当前时间的操作、总的来看master & slave 上执行的SQL语句是一样的,但是它们自身的时间不一样使都它们的结果不一样、这样
就造成了主从的不一致。
2、在master-->slave环境下、row虽然消除了主从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它的使用上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如一定要给表加上主键:由于row是基于
行的、如果mysql能越快的定位行,那么它执行的就越快;有人会问“我给表上加上相应的索引还不行吗”,我告诉你啊,这还真不行,一定要是主
键,我见过一个delete 操作引起主从延时1周的。以下是mysql官方文档上的一段
3、那有没有把这两个结合一下的呢?这个还真的有它就是mixed模式。mysql从来没有把这个模式设置为默认模式,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
考虑
mysql日志文件相关的配置【2】的更多相关文章
- mysql日志文件相关的配置【1】
1.log_output=[file | table | none ] 这个参数指定general_log &slow_query_log 的输出目标.可以是table | file | no ...
- MySQL各类日志文件相关变量介绍
文章转自:http://www.ywnds.com/?p=3721 MySQL各类日志文件相关变量介绍 查询所有日志的变量 1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 ...
- (3.12)mysql基础深入——mysql日志文件/其他文件(socket/pid/表结构/Innodb)
(3.12)mysql基础深入——mysql日志文件/其他文件(socket/pid/表结构/Innodb) 关键词:mysql日志文件,mysqldumpslow分析工具 目录:日志文件的分类 1. ...
- lnmp vps服务器删除mysql日志文件三种方法
我在上一篇文章介绍了著名的LNMP主机一键安装工具,对比了军哥lnmp和AMH主机的差别,由于AMH拥有用户后台界面,易于新手操作,值得推荐. 但是,上周末我网站宕机,收到DNSPOD发来了宕机提醒, ...
- NGINX按天生成日志文件的简易配置
NGINX按天生成日志文件的简易配置 0x01 最近后端童鞋遇到一个小需求,拆分nginx生成的log文件,最好是按天生成,看着她还有很多bug待改的状态,我说这个简单啊,我来吧.曾经搞node后端的 ...
- Linux下自动清除MySQL日志文件
MySQL运行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日志文件,占用不少空间,修改my.cnf文件配置bin-log过期时间,在Linux下自动清除MySQL日志文件 [mysqld] expire-logs-days= ...
- 浅谈MySQL日志文件|手撕MySQL|对线面试官
关注微信公众号[程序员白泽],进入白泽的知识分享星球 前言 上周五面试了字节的第三面,深感数据库知识的重要,我也意识到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对于数据库的学习较为薄弱.甚至在有过一定实习经验之后,依旧因为 ...
- mysql 日志文件mysql-bin文件清除方法,和mysql-bin相关文件的配置
默认情况下mysql会一直保留mysql-bin文件,这样到一定时候,磁盘可能会被撑满,这时候是否可以删除这些文件呢,是否可以安全删除,是个问题. 首先要说明一下,这些文件都是mysql的日志文件,如 ...
- 170512、java日志文件log4j.properties配置详解
一.Log4j配置 第一步:加入log4j-1.2.8.jar到lib下. 第二步:在CLASSPATH下建立log4j.properties.内容如下: 放在src下的话就不用配置 否则得去web. ...
随机推荐
- Set的并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Long> old = new HashSet<>(); for (int i = 0 ...
- 11g v$session定位客户端IP
11g v$session 新增PORT 字段 用于描述客户端的端口号 客户机从10.5.129.180 访问10.5.128.28 [oracle@cpool ~]$ netstat -na | g ...
- 【HDOJ】4972 A simple dynamic programming problem
水题.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lib> int abs(int x) { ? -x: ...
- Delphi EurekaLog 调试内存泄露方法
要使用EurekaLog进行内存泄露检测,需要手动开启"EurekaLog Options..."下的"Advanced Options"旁的"Mem ...
-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struct,struct与class的区别
Struct定义和使用 类是引用类型,是保存在托管堆中的.通过定义类,我们可以在数据的生存期上得到很高的灵活性,但是也会让程序的性能有一定的损失.虽然这种损失很小,但当我们只需要定义一个很小的结构时, ...
- 重温Java的类加载机制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hitxueliang/article/details/19992851 首先简要的说一下类加载器 我们知道,虚拟机的指令存储在以.class为 ...
- Windows 注册表操作
经常操作注册表,然后得到一份操作注册表函数实现.这里备份下. #ifndef _REGEDIT_H #define _REGEDIT_H int RegRead_S (struct HKEY__*Re ...
- N - Picture - poj 1177(扫描线求周长)
题意:求周长的,把矩形先进行融合后的周长,包括内周长 分析:刚看的时候感觉会跟棘手,让人无从下手,不过学过扫描线之后相信就很简单了吧(扫描线的模板- -),还是不说了,下面是一精确图,可以拿来调试数据 ...
- Django 内置分页--Paginator类
官方文档 http://python.usyiyi.cn/django/topics/pagination.html 前端方法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RniU ...
- wxWidgets刚開始学习的人导引(3)——wxWidgets应用程序初体验
wxWidgets刚開始学习的人导引全文件夹 PDF版及附件下载 1 前言2 下载.安装wxWidgets3 wxWidgets应用程序初体验4 wxWidgets学习资料及利用方法指导5 用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