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 ES6笔记系列

很久很久以前,在做Node.js聊天室,使用MongoDB数据服务的时候就遇到了多重回调嵌套导致代码混乱的问题。

JS异步编程有利有弊,Promise的出现,改善了这一格局,让异步编程表现出类似“同步式代码”的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它的价值。

一、基本概念

1. Promises/A+规范

Promise是一种异步编程的解决方案,本质来说其实它是一种规范,Promises/A+规范

根据规范的定义,一个Promise对象应该至少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三个状态

Promise有三个状态:Pending(进行中)、Resolved或Fulfilled(已完成)、Rejected(已失败)

其中:Pending为Promise的初始状态;当Resolved成功时,会调用onFulfilled方法;当Rejected失败时,会调用onRejected方法

并且:状态只能从Pending转换为Resolved状态,或者从Pending转换为Rejected状态,不存在其他状态间的转换

Then方法

Promise必须提供一个then方法,用以访问当前值、最终的返回值以及失败的原因

最基本的then方法接受两个函数参数 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对应于状态变化到Resolved和Rejected时的函数调用

2. Promise简单的实现

基于Promises/A+中规范的要求,可以自行实现一个基本的promise对象

可参考 一步一步实现一个Promise

二、基本使用

1. 使用相关插件

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很多Promise异步编程的插件,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插件,常见的有:

例如使用jQuery新版Ajax模块内置的Deferred使用到了Promise,我们可以直接这样调用

// 回调函数的方式
$.get('url', function(rs) {
rs = JSON.parse(rs);
}); // Promise的形式
$.get('url').success(function(rs) {
rs = JSON.parse(rs);
})

不过jQuery中的Promise并不是完全按照Primises/A+规范来实现的,所以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问题,详见

2. 原生的Promise支持

ES6原生引入了Promise,它在很多现代浏览器上已经得到支持

在不支持原生Promise的环境下,除了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第三方Promise库之外,还可以使用这个插件来兼容低版本浏览器

其实,ES6中的原生Promise实现与RSVP.js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相关语法也和它类似

比如在爬虫开发时,先获取用户资料,再获取该用户的文章,则可以用Promise,用类似以下的结构实现

function getUser(id)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get('/user?id=' + id, function(rs) {
rs = JSON.parse(rs); if (rs.status !== 200) {
reject(rs);
} else {
resolve(rs);
}
});
});
} function getContent(user)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get('/content', {
user: user
}, function(rs) {
rs = JSON.parse(rs); if (rs.status !== 200) {
reject(rs);
} else {
resolve(rs);
}
});
});
} getUser(11).then(function(rs) {
return getContent(rs.user);
}).catch(function(rs) {
throw Error(rs.msg);
}).then(function(rs) {
console.log(rs.content);
}).catch(function(rs) {
throw Error(rs.msg);
});

成功调用getUser之后,可以通过return 返回getContent(rs.user)这个promise对象,继续接下去的执行任务

除了直接返回这个新的promise对象,我们也可以直接返回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将会作为下一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且看例子:

function step(num)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if (num > 0) {
resolve(num);
} else {
reject(0);
}
})
});
} step(-1).then(function(num) {
console.log('resolve ' + num);
return -5;
}, function(num) {
console.log('reject ' + num); // reject 0
return 5;
}).then(step) // 下一个要执行的任务操作
.then(function(num) {
console.log('resolve ' + num); // resolve 5
}, function(num) {
console.log('reject ' + num);
});

当参数的数值为正数时,则直接resolve返回该数值,如果为负数则reject返回0,初始数值为-1,所以调用了reject

再看另一个例子:

function log(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if (n % 2) {
resolve('奇数:' + n);
} else {
reject('偶数:' + n);
} }, 1000);
});
} log(1).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return log(2);
},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log(3);
}).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以上代码执行之后

下面来详细介绍原生Promise的使用方法

new Promise(func)

通过实例化构造函数成一个promise对象,构造函数中有个函数参数,函数参数为(resolve, reject)的形式,供以函数内resolve成功以及reject失败的调用

.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then方法,方法带两个参数,可选,分别为成功时的回调以及失败时的回调

如上代码,log(1)时执行了resolve,log(2)时执行了reject

.catch(onRejected)

catch方法,方法带一个参数,为失败时的回调。其实.catch方法就是 .then(undefined, onRejected)的简化版,通过例子看看它的特点

function log(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if (n % 2) {
resolve('奇数:' + n);
} else {
reject('偶数:' + n);
} }, 1000);
});
} log(2).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return log(3);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看这个例子,then中只有一个参数,调用log(2)之后reject执行,到达catch中输出

再看一个栗子,代码换成以下两种,输出都一样

log(1).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return log(2);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log(1).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return log(2);
}).then(undefined,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如此一来,第一轮log(1)的resolve后,自行调用log(2),从而执行reject,通过catch执行相应的输出

Promise.all()方法

Promise.all()方法接受一个promise的数组对象,只有数组中所有的promise都执行成功,整个promise才算成功,如果数组对象中有个promise执行失败,则整个promise就失败

看这个简单的例子,意图是调用log(1,2,3,4,5)这个promise完成之后再调用log(6),其中相应值小于3就resolve,反之就reject

 function log() {
var promises = []; [...arguments].forEach(function(n) {
promises.push(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var info = '';
setTimeout(function() {
if (n < 3) {
info = '小于3 resolve:' + n;
console.log(info);
resolve(info);
} else {
info = 'reject:' + n;
console.log(info);
reject(info);
}
}, 1000);
}));
}); return Promise.all(promises);
} log(1, 2, 3, 4, 5).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return log(6);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首先,依次将相应实例化的promise对象存入promises数组,通过Promise.all()调用返回,执行结果为

由输出结果知,1和2被resolve,3、4、5被reject,整个数组里已经有多于一个的promise对象被reject,仅仅触发了catch中的回调,所以log(6)得不到执行

Promise.race()方法

与Promise.all()类似,它也接受一个数组对象作为参数,但其意义不一样

只有数组中所有的promise都执行失败,整个promise才算失败,如果数组对象中有个promise执行成功,则整个promise就成功

把上述代码的all换成race,执行结果为:

由输出结果知,1和2被resolve,3、4、5被reject,整个数组里已经有多于一个的promise对象被resolve,触发了then中成功的回调,log(6)得到调用执行

因为这时还没有额外的then或catch方法来监视log(6)的状态,所以仅仅输出的在log函数中执行的结果

Promise.resolve()方法

除了在实例化Promise构造函数内部使用resolve之外,我们还可以直接调用resolve方法

var promise = Promise.resolve('resolve one');
// var promise = Promise.reject('reject one'); promise.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resolve one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参数除了可以直接指定值之外,还可以是一个Promise实例,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者为空

参数为Promise实例,则将包装后返回该Promise实例

var promise = Promise.resolve($.get('url'));

前文说到jQuery的Promise实现方式并不是完全按照规范来着,通过Promise.resolve的包装,可以返回一个规范化的Promise实例

参数为空,则直接返回一个状态为resolved|fulfilled的Promise对象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hree');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直接resolve的Promise对象是在本轮事件循环结束时执行,setTimeout是在下一轮事件循环结束时执行,所以输出为:

参数为一个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则自动将这个对象转换为Promise对象并调用该then方法,如

Promise.resolve({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resolved');
}
}).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resolved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Promise.reject()方法

除了在实例化Promise构造函数内部使用reject之外,我们还可以直接调用reject方法

类似于Promise.resolve()中参数的多样化,且看以下几个栗子:

Promise.resolve({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ject('rejected');
}
}).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rejected
});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hree');
}, 0); Promise.reject().catch(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 one
// two
// three
var promise = Promise.reject($.get('url'));
// var promise = Promise.resolve('resolve one');
var promise = Promise.reject('reject one'); promise.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reject one
});

3. Promise的反模式

关于Promise有很多难点技巧点,比如以下四中调用方式的区别

doSomething().then(function () {
return doSomethingElse();
}); doSomethin().then(functiuoin () {
doSomethingElse();
}); doSomething().then(doSomethingElse()); doSomething().then(doSomethingElse);

相关解释见:谈谈使用 promise 时候的一些反模式

ES6笔记(7)-- Promise异步编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ES6】Generator+Promise异步编程

    一.概念 首先我们要理解Generator和Promise的概念. Generator:意思是生成器,可以在函数内部通过yeild来控制语句的执行或暂停状态. *Foo(){ yeild consol ...

  2. Promise异步编程解决方案

    Promise是ES6中新增的异步编程解决方案,体现在代码中它是一个对象,可以通过 Promise 构造函数来实例化. 其最基本的使用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 ...

  3. ES6入门八:Promise异步编程与模拟实现源码

    Promise的基本使用入门: ——实例化promise对象与注册回调 ——宏任务与微任务的执行顺序 ——then方法的链式调用与抛出错误(throw new Error) ——链式调用的返回值与传值 ...

  4. 【读书笔记】【深入理解ES6】#11-Promise与异步编程

    异步编程的背景知识 JavaScript 引擎是基于单线程(Single-threaded)实际循环的概念构建的,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代码块在执行. 所以需要跟踪即将运行的代码,那些代码被放在一个任务队 ...

  5. es6 generator函数的异步编程

    es6 generator函数,我们都知道asycn和await是generator函数的语法糖,那么genertaor怎么样才能实现asycn和await的功能呢? 1.thunk函数    将函数 ...

  6. 学习Promise异步编程

    JavaScript引擎建立在单线程事件循环的概念上.单线程( Single-threaded )意味着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段代码.所以引擎无须留意那些"可能"运行的代码.代码会被放 ...

  7. promise异步编程的原理

    一.起源 JavaScript中的异步由来已久,不论是定时函数,事件处理函数还是ajax异步加载都是异步编程的一种形式,我们现在以nodejs中异步读取文件为例来编写一个传统意义的异步函数: var ...

  8. async/await actor promise 异步编程

    Python协程:从yield/send到async/await http://blog.guoyb.com/2016/07/03/python-coroutine/ Async/Await替代Pro ...

  9. Promise异步编程整理

    1.单线程模型 单线程模型指的是,JavaScript 只在一个线程上运行.也就是说,JavaScript 同时只能执行一个任务,其他任务都必须在后面排队等待. 注意,JavaScript 只在一个线 ...

随机推荐

  1. Couchbase N1QL

    Couchbase的 N1QL已经DP4了,在官方的文档中,Select * From like-table 这个like-table实际上指的是Couchbase中Bucket,那么对于早起版本Co ...

  2. [Asp.net 开发系列之SignalR篇]专题一:Asp.net SignalR快速入门

    一.前言 之前半年时间感觉自己有点浮躁,导致停顿了半年多的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今天重新开始记录博文,希望自己可以找回初心,继续沉淀.由于最近做的项目中用到SignalR技术,所以打算总结下Asp.net ...

  3. ASP.NET 开发必备知识点(2):那些年追过的ASP.NET权限管理

    一.前言 在前一篇文章已经为大家介绍了OWIN和Katana,有了对他们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学习Asp.net Identity,因为Asp.net Identity的实现集成了Owin.其实在A ...

  4. Web Essentials之Bundling

    返回Web Essentials功能目录 本篇目录 介绍 样例文件 已知行为 介绍 这篇要讲的是Bundling,我看很多人把它翻译为捆绑,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这么理解,我是不太习惯,我还是喜欢它为bu ...

  5. Nim语言的模块化编程

    前言 Nim支持把一大段程序分成若干个模块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源代码文件 每个模块都拥有它自己的名称空间 模块化可以起到封装(信息隐藏)和分步编译的作用 一个模块可以通过import语句获得另一个模块的 ...

  6. Repeater绑定数组并显示其值

    web开发中,尤其是对于数据展示,不得不说Repeater是一个万能的控件,而且使用也很方便. 在ASP.NET中将数组绑定到Repeater中请问如何在Repeater前台页面中显示该数组的值? s ...

  7. 锋利的JQuery —— JQuery性能优化

    大图猛戳

  8. Lua标准库- 模块(Modules)

    Lua包库为lua提供简易的加载及创建模块的方法,由require.module方法及package表组成 1.module (name [, ···]) 功能:建立一个模块. module的处理流程 ...

  9. 使用 flow.ci 实现 Android 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集成

    在上篇文章--如何实现 Android 应用的持续部署中,我们使用的是 flow.ci + Github + fir.im 实现 Android 应用的持续部署.对于 Android 开发者,他们可能 ...

  10. Maven Myeclipse 搭建项目

    一.maven概述 Maven是基于项目对象模型(POM),可以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简单说Maven 是一个项目管理和构建自动化工具 二.环境搭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