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P——第五章,TCP客户/服务程序
tcpser
void
str_echo(int sockfd)
{
long arg1, arg2;
ssize_t n;
char line[MAXLINE]; for ( ; ; ) {
if ( (n = Readline(sockfd, line, MAXLINE)) == 0) // 当读到EOF时(即对端close),函数返回,
return; /* connection closed by other end */ if (sscanf(line, "%ld%ld", &arg1, &arg2) == 2)
snprintf(line, sizeof(line), "%ld\n", arg1 + arg2);
else
snprintf(line, sizeof(line), "input error\n"); n = strlen(line);
Writen(sockfd, line, n);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fd, connfd;
pid_t childpid;
socklen_t clilen;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servaddr;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Bind(listenfd, (SA *)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Listen(listenfd, LISTENQ); for ( ; ; ) {
clilen = sizeof(cliaddr);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A *) &cliaddr, &clilen); if ( (childpid = Fork()) == 0) { /* child process */
Close(listenfd); /* close listening socket */
str_echo(connfd); /* process the request */
exit(0);
}
Close(connfd); /* parent closes connected socket */
}
}
tcpcli
void
str_cli(FILE *fp, int sockfd)
{
char sendline[MAXLINE], recvline[MAXLINE]; while (Fgets(sendline, MAXLINE, fp) != NULL) { // 行输入,当键入 <C-D>即输入EOF时,返回NULL,函数返回 Writen(sockfd, sendline, strlen(sendline)); if (Readline(sockfd, recvline, MAXLINE) == 0)
err_quit("str_cli: server terminated prematurely"); Fputs(recvline, stdout);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if (argc != 2)
err_quit("usage: tcpcli <IPaddress>");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Inet_pton(AF_INET, argv[1], &servaddr.sin_addr); Connect(sockfd, (SA *)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tr_cli(stdin, sockfd); /* do it all */ exit(0);
}
以上面程序为基础,进行修改
1. 多进程服务器,对僵死进程的处理
void
sig_chld(int signo)
{
pid_t pid;
int stat; while ( (pid = waitpid(-1, &stat, WNOHANG)) > 0) {
printf("child %d terminated\n", pid);
}
return;
}
Signal(SIGCHLD, sig_chld);
捕捉处理SIGCHLD,sig_child 中使用 waitpid 非阻塞方式,理由是:
虽然 信号处理函数执行时,SIGCHILD被阻塞,但是SIGCHILD是不排队的,即若有多个SIGCHILD发出,则 sig_child 返回后,只会再被调用一次。
所以使用 waitpid 非阻塞方式,在一次sig_child调用时处理完所有剩余的 僵死进程。
1.2 信号处理的副作用
信号处理会打断慢系统调用。解决方法有:
(1)设置 sigaction 设置 flags 时,添加 SA_RESTART,交给内核重启。
(2)处理慢系统调用 EINTR。
后者更推荐,因为不是所有系统调用都支持 SA_RESTART 重启。
2. accept 返回前,连接中止
场景:
服务器过于繁忙,来不及处理已建立连接的套接字。
客户端等待太久,向服务端发了RST
服务端应用层调用accpet,报错,返回 ECONNABORTED ,服务器可以忽略该报错,重新执行accept
3. 服务器进程终止
启动服务器/客户端,连接后,杀死服务器子进程。
子进程收到kill信号,进程退出,并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服务端发送FIN。
客户端TCP服务接受FIN,向套接字接受缓冲区写入EOF,并进入CLOSE_WAIT状态,而应用程序阻塞在fgets。
客户端键入值后,会继续 write 给服务器端(TCP服务认为此时处于半关闭)
服务端对应进程已经关闭,所以TCP服务收到数据后,会返回RST。
客户端read获得EOF,知道对端已经关闭。
本例子的问题:
服务端进程关闭后,发送的FIN不能及时通知给客户端进程, 原因是:
客户端在其他文件描述符处阻塞了。
可以使用 select poll 解决。
3.1 固执的向已关闭的对端写数据
当客户端的TCP服务接受到RST后,知道了对端已经关闭。
客户端的应用程序虽然收到了EOF,但不理会,并向对端写更多数据,
内核会对,向收到RST套接字执行写操作的进程,发送SIGPIPE信号。
客户端应用程序收到SIGPIPE,默认动作是exit,并且write会返回EPIPE错误。
通常 对于 SIGPIPE 选择 SIG_IGN
4. 服务器崩溃
服务器/客户端正常连接后,直接断开服务器的网线,并重启
由于服务器崩溃,所以未能发出FIN
客户端应用执行 write,将数据交给TCP,后执行readline
客户端TCP会重传数据,并期待对方ACK,大约9分钟后,向应用层报错。
客户端应用由于阻塞在read ,所以在read处获得TCP报错, ETIMEOUT 或 EHOSTUNREACH 或ENETUNREACH
我们希望客户端能更快的检查出对端已崩溃,可以选择
(1)readline 设置超时
(2)SO_KEEPALIVE 套接字选项
(3)客户端心跳
4.1 服务崩溃后重启
客户端正在不停的重发报,并期待ACK
服务端重启完成。
服务端TCP会返回RST
由于客户端应用程序阻塞在readline,所以返回ECONNRESET错误
5. 服务器关机
客户端/服务器正常通信后
服务器关机,init进程向所有进程发送 SIGTERM,几秒后再发送SIGKILL,所以服务端会关闭所有套接字,TCP发送FIN。
客户端应用会阻塞在readline,而不能即使知道服务端已经死掉。
使用 select , poll 能解决这问题
6.地址和fd
有时只知道fd,不知道地址对,可以使用 getsockname 和 getpeername 获得地址对
7.数据格式
通信时,如果通信双方需要以某种格式理解接受的数据,而不是向上面的程序一样,单纯的收发。
则需要注意数据格式。
比如,A,B的大小端不同,A给B发数据,A是大端,发送 0x0102 的二进制串,B接受后虽然内存中二进制串的排列没变,但是理解方式是安装小端,于是A,B通信出错。
另外系统位数也会造成问题。
所以,通常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进行发送,比如文本方式,而非二进制方式。
或显示定义 二进制格式(位数,大小端)
UNP——第五章,TCP客户/服务程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UNP学习笔记(第五章 TCP客户/服务程序实例)
我们将在本章使用前一章中介绍的基本函数编写一个完整的TCP客户/服务器程序实例 这个简单得例子是执行如下步骤的一个回射服务器: TCP回射服务器程序 #include "unp.h" ...
- 第四章 基本TCP套接字编程 第五章 TCP客户/服务器程序实例
TCP客户与服务器进程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时间表 TCP服务器 socket() --- bind() --- listen() --- accept() --- read() --- write -- ...
- UNIX网络编程 第5章 TCP客户/服务器程序示例
UNIX网络编程 第5章 TCP客户/服务器程序示例
- UNP学习笔记(第十五章 UNIX域协议)
UNIX域协议是在单个主机上执行客户/服务器通信的一种方法 使用UNIX域套接字有以下3个理由: 1.UNIX域套接字往往比通信两端位于同一个主机的TCP套接字快出一倍 2.UNIX域套接字可用于在同 ...
- UNIX网络编程---TCP客户/服务器程序示例(五)
一.概述 客户从标准输入读入一行文本,并写给服务器 服务器从网络输入读入这行文本,并回射给客户 客户从网络输入读入这行回射文本,并显示在标准输出上 二.TCP回射服务器程序:main函数 这里给了函数 ...
- UNP学习第五章
一.概述 想要写一个完整的TCP客户-服务器程序例子,有下面功能的回射服务器 1.客户从标准输入读一行文本,写到服务器上: 2.服务器从网络输入读此行,并回射给客户: 3.客户读此回射行并写到标准输出 ...
- UNP学习笔记2——从一个简单的ECHO程序分析TCP客户/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1 概述 编写一个简单的ECHO(回复)程序来分析TCP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流程,要求如下: 客户从标准输入读入一行文本,并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从网络输入读取这个文本,并回复给客户 客户从网络输入读 ...
- UNIX 网络编程第五章读书笔记
刚看完 UNIX 第五章内容,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将自己获得的知识梳理一遍,以便日后查看!先贴上一段简单的 TCP 服务器端代码: #include <sys/socket.h> #incl ...
- 2019寒假训练营第三次作业part1-网络空间安全概论第五章
第五章 网络攻防技术 5.1 网路信息收集技术--网络踩点 黑客入侵系统之前,需要了解目标系统可能存在的: 管理上的安全缺陷和漏洞 网络协议安全缺陷与漏洞 系统安全缺陷与漏洞 黑客实施入侵过程中,需要 ...
随机推荐
- MeteoInfoLab脚本示例:FY-3A AOD HDF数据
FY3A卫星有HDF格式的AOD产品数据,全球范围,分辨率为0.05度.读取数据文件变量后要重新设定X/Y维,数据是Y轴反向的,且需要除以10000得到AOD值. 脚本程序: #Add data fi ...
- 灵魂拷问:你真的理解System.out.println()执行原理吗?
原创/朱季谦 灵魂拷问,这位独秀同学,你会这道题吗? 请说说,"System.out.println()"原理...... 这应该是刚开始学习Java时用到最多一段代码,迄今为止 ...
- msyql查看连接数
连接数 SHOW FULL PROCESSLIST 1. 查看允许的最大并发连接数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2. 修改最大连接数 方法1:临时 ...
- selenium切换iframe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br = webdriver.Chrome() br.get("tps://study.163.com/") ifra ...
- xpath教程-通过ID和Class检索 转
通过ID和Class检索 必备知识点 在html中,id是唯一的 在html中,class是可以多处引用的 工具 Python3版本 lxml库[优点是解析快] HTML代码块[从网络中获取或者自 ...
- STM32时钟和定时器
时钟源 STM32包含了5个时钟源,分别为HSI.HSE.LSI.LSE.PLL. 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HSE是高速外部时钟,即晶振,可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接外部时钟源 ...
- dubbo-config-spring自定义xml标签扩展
要实现自定义自定义标签扩展,需要有如下步骤(在spring中定义了两个接口NamespaceHandler.BeanDefinitionParser,用来实现扩展) 1.设计配置属性和JavaBean ...
- 自定义View(进度条)
继承View重写带两个参数的构造方法,一个参数的不行不会加载视图,构造方法中初始化画笔这样不用没次刷新都要初始化浪费内存,在ondraw方法中绘图,invalidate方法会掉用ondraw方法重新绘 ...
- CopyTranslator安装与使用
PDF 格式的文本,本质上是保证了在大部分设备上都能保持清晰完整的排版格式,但不利于进一步使用,但是 PDF 文档文字复制会包括回车键,文字粘粘和翻译都不方便.通常的做法就是,先转换成 Word 格式 ...
- java并发与多线程面试题与问题集合
http://www.importnew.com/12773.html https://blog.csdn.net/u011163372/article/details/739958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