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228 2017-2018-2 《Java程序设计》第9周学习总结
20165228 2017-2018-2 《Java程序设计》第9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URL类是java.net包中的一个重要的类,URL的实例封装着一个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使用URL创建对象的应用程序称作客户端程序
- URL对象最基本的信息:协议、地址、资源
- 创建一个URL对象
public URL(String spec) throws MalformedURLException
public URL(String protocol, String host,String file) throws MalformedURLException
- 读取URL中的资源:
URL对象调用
InputStream openStream()
返回一个输入流,该输入流指向URL对象所包含的资源
- Internet上的主机的两种方式表示地址:域名、IP地址
- 获取地址
- Internet上主机的地址:
1.InetAddress类的静态方法getByName(String s);
2.获得一个InetAddress对象,该对象含有主机地址的域名和IP地址 - 获取本地机的地址:通过InetAddress类的静态方法getLocalHost()
- Internet上主机的地址:
- 套接字:IP地址标识Internet上的计算机,端口号标识正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进程(程序)。端口号被规定为一个16位的0~65535之间的整数,端口号与IP地址的组合得出一个网络套接字。当两个程序需要通信时,它们可以通过使用Socket类建立套接字对象并连接在一起。
- 建立连接到服务器的套接字对象:
try{ Socket mysocket=new Socket(“http://192.168.0.78”,1880);
}
catch(IOException e) {
}
- mysocket相关的方法
- getInputStream()获得一个输入流
- getOutputStream()获得一个输出流
- 用getInputStream()得到的输入流接到另一个DataInputStream数据流上
- 用getOutputStream()得到的输出流接到另一个DataOutputStream数据流上
- 服务器必须建立一个ServerSocket对象,该对象通过将客户端的套接字对象和服务器端的一个套接字对象连接起来,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
try{ ServerSocket serverForClient =new ServerSocket(2010);
}
catch(IOException e){
}
- accept()将客户的套接字和服务器端的套接字连接起来:
···
try{ Socket sc= serverForClient .accept();
}
catch(IOException e){}
··· - 接收客户的套接字连接:accept()方法会返回一个和客户端Socket对象相连接的Socket对象
- 客户端的套接字获得的输入\输出流和服务器端的套接字获得的输出\输入流互相连接.
- 使用Socket类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Socket()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该对象需调用
public void connect(SocketAddress endpoint) throws IOException
- 请求和参数SocketAddress指定地址的套接字建立连接
- 为了使用connect方法,可以使用SocketAddress的子类InetSocketAddress创建一个对象,InetSocketAddress的构造方法是:
InetSocketAddress(InetAddress addr, int port)
- 基于UDP通信的基本模式是:
1.将数据打包,称为数据包(好比将信件装入信封一样),然后将数据包发往目的地。
2.接受别人发来的数据包(好比接收信封一样),然后查看数据包中的内容。 - 用DatagramPacket类创建一个对象,称为数据包
- DatagramPacket的以下两个构造方法创建待发送的数据包:
DatagramPacket(byte data[],int length,InetAddtress address,int port)
DatagramPack(byte data[],int offset,int length,InetAddtress address,int port)
- 用DatagramSocket类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DatagramSocket()创建一个对象,该对象负责发送数据包。
DatagramSocket mail_out=new DatagramSocket();
mail_out.send(data_pack);
- 接受数据包:
- DatagramSocket的另一个构造方法DatagramSocket(int port) 创建一个对象,其中的参数必须和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端口号相同
DatagramSocket mail_in=new DatagramSocket(端口号);
- 然后对象mail_in使用方法receive(DatagramPacket pack)接受数据包。
- 用 DatagramPack类的另外一个构造方法: DatagramPack(byte data[],int length)创建一个数据包,用于接收数据包
byte data[]=new byte[100];
int length=90;
DatagramPacket pack=new DatagramPacket(data,length);
mail_in.receive(pack);
- 远程对象:
驻留在(远程)服务器上的对象是客户要请求的对象,称作远程对象。 - 代理的特点是它与远程对象实现了相同的接口。
- 存根(Stub):一种特殊的字节码,并让这个存根产生的对象为作为远程对象的代理
- Remote接口:RMI为了标识一个对象是远程对象,即可以被客户请求的对象,要求远程对象必须实现java.rmi包中的Remote接口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基于UDP的通信和基于TCP的通信不同点是什么?
- 问题1解决方案:基于UDP的信息传递更快,但不提供可靠性保证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敲代码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差错,在没仔细看程序的情况下,没能根据错误提示排除原因
- 问题1解决方案:仔细阅读代码后,发现这是一句输出语句,system中间误输了一个空格
代码托管
这周好像修改了部分之前的代码,所以算到这周的代码量了。实际上代码量为516
(statistics.sh脚本的运行结果截图)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 错题1:对于下列程序,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
A.JVM认为这个应用程序共有两个线程。
B.JVM认为这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主线程。
C.JVM认为这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thread线程。
D.程序有编译错误,无法运行。 - 错题2:进程的基本状态有:新建、运行、阻塞、死亡。 A
A.true
B.false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本周学习的知识让我认识到java不限于本地的应用,除了数据库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接受数据包并且实现一些操作。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25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235/235 | 1/1 | 15/15 | |
第二周 | 224/459 | 2/3 | 15/30 | |
第三周 | 443/902 | 1/4 | 15/73 | |
第四周 | 577/1479 | 2/6 | 17/90 | |
第五周 | 1222/2360 | 1/7 | 14/104 | |
第六周 | 1527/3294 | 1/8 | 14/118 | |
第七周 | 591/3883 | 1/9 | 14/132 | |
第八周 | 1705/5158 | 1/10 | 12/144 | |
第九周 | 516/5674 | 1/11 | 14/158 |
20165228 2017-2018-2 《Java程序设计》第9周学习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学号 2017521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学号 2017521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一.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 1.在官网上下载并安装MySQL 2.在IDEA中输入测试代码Connectio ...
-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总结 "五一"假期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没有一点点防备,就与Java博客撞个满怀.在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根 ...
-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本周娄老师给的任务是学习教材的第三章--基础语法.其实我觉得还蛮轻松的,因为在翻开厚重的书本,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
-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期待了一个寒假,终于见识到了神秘的娄老师和他的Java课.虽说算不上金风玉露一相逢,没有胜却人间无数也是情理之中,但娄 ...
- 21045308刘昊阳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1045308刘昊阳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16章 整合数据库 16.1 JDBC入门 16.1.1 JDBC简介 数据库本身是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 撰 ...
- 20145330孙文馨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330孙文馨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刚开始拿到这么厚一本书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开始从头看觉得很陌生进入不了状态,就稍微会有一点焦虑的感觉.于是就 ...
-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数据库本身是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 撰写应用程序是利用通信协议对数据库进行指令交换,以进行数据的增删查找 JDBC可以 ...
-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Java可分基本类型与类类型: 基本类型分整数(short.int.long).字节(byte).浮点数(float ...
- 20145218《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218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今天下午看了Java学习的视频,感觉很是新奇,之前觉得Java学起来是艰难枯燥的,但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觉得如果自己可以 ...
-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45224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第十六章 整合数据库 JDBC入门 ·数据库本身是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 ·撰写应用程序是利用通信协议对数据库进行指令交换,以进行数据的 ...
随机推荐
- Consider defining a bean of type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nnection.RedisConnectionFactory' in your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Parameter 0 of method redisTemplate in com.liaojie.cloud.auth.server.config.redis.Redis ...
- MSSQL数据库后台进程(线程)
与Oracle数据库类似,微软数据库产品MSSQL也有诸多后台进程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高效正常运转,由于MSSQL采用的是线程模型,应该叫做后台线程,为了大家易于理解,我们在暂且称之为后台进程,下面我们 ...
- [转]find+xargs+sed批量替换
写代码时经常遇到要把 .c 和 .h的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全部替换的情况,用sourceinsight 进行全局的查找是一个方法,但是sourceinsight只能替换一个文件中的字符串,不能同时替换多 ...
- 设计模式:java及spring观察者模式(有利于代码解耦)
http://www.cnblogs.com/softidea/p/5716870.html 什么是ApplicationContext? 它是Spring的核心,Context我们通常解释为上下文环 ...
- js中对象如何添加新属性?
假如登陆需要用户.密码.是否记住密码,那么怎么定义一个对象保存这些信息 1)方法1:声明动态对象 添加属性 //创建obj对象 var obj = new Object(); //为对象添加动态属性 ...
- 如何快速成为一名Linux运维工程师
如今的互联网,绝大多数的网站.服务.游戏均是跑在Linux上面的,虽说Linux发行版众多,只要玩熟了一种发行版,了解了Linux精髓.基本架构.设计原理,其他都是触类旁通的,千万不要在选择哪一发行版 ...
- AdminLTE 文档
一个基于 bootstrap 的轻量级后台模板,这个前端界面个人感觉很清爽,对于一个大后端的我来说,可以减少较多的时间去承担前端的工作但又必须去独立去完成一个后台系统开发的任务,并且,文档还算比较齐全 ...
- objectstate对象三种状态
1.临时状态:new对象的过程,刚被创建出来,数据库中没有对应数据 2.持久状态:session.save(),数据库中有对应数据,session中也有对应数据 3游离状态:数据库中有对应数据,ses ...
- 笨办法06字符串(string)和文本
代码如下: # coding : utf-8 x = "There are %d types of people." % 10 binary = "binary" ...
- Android知识补充(Android学习笔记)
Android知识补充 ●国际化 所谓的国际化,就是指软件在开发时就应该具备支持多种语言和地区的功能,也就是说开发的软件能同时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相应的.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