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通常有这几种方式来表示时间:1)时间戳 2)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3)元组(struct_time)共九个元素。由于Python的time模块实现主要调用C库,所以各个平台可能有所不同。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世界协调时)亦即格林威治天文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在中国为UTC+8。DST(Daylight Saving Time)即夏令时。

时间戳(timestamp)的方式: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我们运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类型。返回时间戳方式的函数主要有time(),clock()等。

>>> time.time()
1501207921.5838697

元组(struct_time)方式: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返回struct_time的函数主要有gmtime(),localtime(),strptime()。下面列出这种方式元组中的几个元素:

>>> time.local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28, tm_hour=10, tm_min=11, tm_s
ec=1, tm_wday=4, tm_yday=209, tm_isdst=0)

>>> time.gm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28, tm_hour=2, tm_min=12, tm_se
c=26, tm_wday=4, tm_yday=209, tm_isdst=0)

1)time.localtime([secs]):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区的struct_time。secs参数未提供,则以当前时间为准。

>>> time.local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14, tm_min=14, tm_sec=50,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0)
>>> time.localtime(1304575584.1361799)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14, tm_min=6, tm_sec=24,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0)

2)time.gmtime([secs]):和localtime()方法类似,gmtime()方法是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UTC时区(0时区)的struct_time。

>>>time.gm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6, tm_min=19, tm_sec=48,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0)

3)time.time():返回当前时间的时间戳。

>>> time.time() 
1304575584.1361799

4)time.mktime(t):将一个struct_time转化为时间戳。

>>> time.mktime(time.localtime())
1501208017.0

5)time.sleep(secs):线程推迟指定的时间运行。单位为秒。

6)time.clock():这个需要注意,在不同的系统上含义不同。在UNIX系统上,它返回的是“进程时间”,它是用秒表示的浮点数(时间戳)。而在WINDOWS中,第一次调用,返回的是进程运行的实际时间。而第二次之后的调用是自第一次调用以后到现在的运行时间。(实际上是以WIN32上QueryPerformanceCounter()为基础,它比毫秒表示更为精确)。

8)time.ctime([secs]):把一个时间戳(按秒计算的浮点数)转化为time.asctime()的形式。如果参数未给或者为None的时候,将会默认time.time()为参数。它的作用相当于time.asctime(time.localtime(secs))。

>>> time.ctime()
'Thu May 5 14:58:09 2011'
>>> time.ctime(time.time())
'Thu May 5 14:58:39 2011'
>>> time.ctime(1304579615)
'Thu May 5 15:13:35 2011'

9)time.strftime(format[, t]):把一个代表时间的元组或者struct_time(如由time.localtime()和time.gmtime()返回)转化为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如果t未指定,将传入time.localtime()。如果元组中任何一个元素越界,ValueError的错误将会被抛出。

举个例子:

>>> time.strftime("%Y-%m-%d %X", time.localtime())
'2011-05-05 16:37:06'

10)time.strptime(string[, format]):把一个格式化时间字符串转化为struct_time。实际上它和strftime()是逆操作。

>>> time.strptime('2011-05-05 16:37:06', '%Y-%m-%d %X')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16, tm_min=37, tm_sec=6,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1)

在这个函数中,format默认为:"%a %b %d %H:%M:%S %Y"

最后,我们来对time模块进行一个总结。根据之前描述,在Python中共有三种表达方式:1)timestamp 2)tuple或者struct_time 3)格式化字符串。

出处:http://www.cnblogs.com/qq78292959/archive/2013/03/22/2975786.html

Python自学笔记-time模块(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自学笔记-logging模块详解

    简单将日志打印到屏幕: import logging logging.debug('debug message') logging.info('info message') logging.warni ...

  2. Python自学笔记-paramiko模块(Mr serven)

    文章出处:http://www.cnblogs.com/wupeiqi/articles/5095821.html SSHClient 用于连接远程服务器并执行基本命令 基于用户名密码连接: #!/u ...

  3. python自学笔记

    python自学笔记 python自学笔记 1.输出 2.输入 3.零碎 4.数据结构 4.1 list 类比于java中的数组 4.2 tuple 元祖 5.条件判断和循环 5.1 条件判断 5.2 ...

  4. python学习笔记_week5_模块

    模块 一.定义: 模块:用来从逻辑上组织python代码(变量,函数,类,逻辑:实现一个功能), 本质就是.py结尾的python文件(文件名:test.py,对应模块名:test) 包:用来从逻辑上 ...

  5. python自学笔记(一)

    我没学过python,通过网上和一些图书资料,自学并且记下笔记. 很多细节留作以后自己做项目时再研究,这样能更高效一些. python基础自学笔记 一.基本输入和输出 pthon3.0用input提示 ...

  6. Python学习笔记之模块与包

    一.模块 1.模块的概念 模块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代码的可重用性而出现的,其实这一概念并没有多复杂,简单来说不过是一个后缀为 .py 的 Python 文件而已 例如,我在某个工作中经常需要打 ...

  7. python学习笔记(八)-模块

    大型python程序以模块和包的形式组织.python标准库中包含大量的模块.一个python文件就是一个模块.1.标准模块 python自带的,不需要你安装的2.第三方模块 需要安装,别人提供的. ...

  8. Python学习笔记-常用模块

    1.python模块 如果你退出 Python 解释器并重新进入,你做的任何定义(变量和方法)都会丢失.因此,如果你想要编写一些更大的程序,为准备解释器输入使用一个文本编辑器会更好,并以那个文件替代作 ...

  9. Python学习笔记1—模块

    模块的使用 引用模块的两种形式 形式一: import module_name 形式二: from module1 import module11   (module11是module的子模块) 例: ...

随机推荐

  1. 分布式定时任务 -- elastic-job

    一.前言 在我们的项目当中,使用定时任务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在部署定时任务时,通常只部署一台机器.部署多台机器时,同一个任务会执行多次.比如短信提醒,每天定时的给用户下发短信,如果部署了多台,同一个用户 ...

  2. Spring中ApplicationContext加载机制

    详见:http://blog.yemou.net/article/query/info/tytfjhfascvhzxcytp33 加载器目前有两种选择:ContextLoaderListener和Co ...

  3. SwaggerUI笔记

    关于 Swagger Swagger能成为最受欢迎的REST APIs文档生成工具之一,有以下几个原因: Swagger 可以生成一个具有互动性的API控制台,开发者可以用来快速学习和尝试API. S ...

  4. SNS团队Beta阶段第七次站立会议(2017.5.28)

    1.立会照片 2.每个人的工作 成员 今天已完成的工作 罗于婕 对界面各部分的图标进行完善.美化 龚晓婷 对于历史记录功能进一步完善 林仕庄 对于历史记录功能进一步完善 刘海兰 协调界面的整体美化 念 ...

  5. 第二次项目冲刺(Beta阶段)5.25

    1.提供当天站立式会议照片一张 会议内容: ①检查前一天的任务情况. ②制定新一轮的任务计划. ③对这几日的冲刺进行总结. 2.每个人的工作 (1)工作安排 队员 今日进展 明日安排 王婧 #63(完 ...

  6. 201521123095《java程序设计》第4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1.1 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总结有关继承的知识点. 1.2 使用常规方法总结上课内容. 对于一个系统中,对于名词大多为类或属性,对于动词大多为方法. 1.3 注释的应用 使用类的注释与 ...

  7. 201521123029《Java程序设计》第四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1.1 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总结有关继承的知识点. 1.2 使用常规方法总结其他上课内容. 答:1. 多态性,多态性是相同的形态,不同的行为(定义),其中父类类型变量可以引用子类对象. ...

  8. python学习笔记1.2

    在python中%的用处是求余数,而不是除数.

  9. 201521123009 《Java程序设计》第9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2. 书面作业 本次PTA作业题集异常 Q1:常用异常 题目5-1 1.1 截图你的提交结果(出现学号) 1.2 自己以前编写的代码中经常出现什么异常.需要捕获吗(为什么)?应如何 ...

  10. java通过JDBC链接SQLServer2012【转载!!!超详细】

    http://blog.csdn.net/stewen_001/article/details/1955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