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器是程序开发的基础知识,用好装饰器,在程序开发中能够提高效率
它可以在不需要修改每个函数内部代码的情况下,为多个函数添加附加功能,如权限验证,log日志等
 
涉及点:
 
1.先梳理一下
 
>>> def fun():
    print('Fun...')
# fun 是函数
# fun() 是执行函数

#A
>>> def test():
    print(1)
>>> def test():
    print(2)
#B
>>> test()
2
>>>
 
重复定义函数不会报错
只是会让函数名指向不同的函数体
 
>>> def test():
    print('TEST')
>>> def fun():
    print('FUN')
>>> test=fun # test改变指向,指向了和fun一样的函数体
>>> test()
FUN
>>>
 
在C和C++中,会告诉你两个函数重名了,在Python中不会,会默认改变指向
 
2.开放封闭原则
开放:对扩展开发
封闭:已实现的功能代码块
1.添加新需求,最好不要改动原来的代码块,因为别处已经调用的地方可能会报错,
尽可能进行扩展
2.开发的时候,别轻易删除代码
 
3.现有fun1,fun2函数,在每次调用这两个函数时,需要进行权限验证
 
>>> def fun1():
    print('fun1')

>>> def fun2():
    print('fun2')

>>> def test(fun):
    def inner():
      print('验证')
      fun()
    return inner

>>> mytest=test(fun1)
>>> mytest()
验证
fun1
>>>
不是直接在每个需要加验证的函数里面修改,那样违反了 开放封闭 原则
而是创建一个闭包:
test的参数在内部函数中被调用,被调用时,先执行验证功能。传入的参数决定了是哪个函数
所以即可以传入fun1,也可以传入fun2
 
上面的代码虽然添加了验证功能,在不改变原有代码部分的情况下。
但每次调用不是直接调用原来的fun1 、fun2;而是调用另一个函数
现在改变一下代码:
>>> def fun1():
    print('fun1')

>>> def fun2():
    print('fun2')

>>> def test(fun):
    def inner():
      print('验证功能')
      fun()
    return inner
>>> fun1=test(fun1) # 现在能够通过原有函数名直接调用,不改变原有函数代码
>>> fun1()
验证功能
fun1
>>>
如何解释上述代码?
其实只是改变了函数名对函数体的引用
执行fun1=test(fun1)时,test中的fun参数指向了fun1的函数体。inner中,执行了fun:fun()。现在让fun1改变它的指向,让它指向inner
所以调用fun1就是调用inner函数
简言之:通过改变引用,让inner函数里面既包含新功能,也包含了旧功能
然后改变原来函数名的指向,让它指向inner函数。
但是,每次都需要这么写:fun1=test(fun1) 过于麻烦
 
4.使用语法糖:
在fun1前面加 @test 等价于 fun1=test(fun1)
>>> def test(fun):
    def inner():
      print('验证功能')
      fun()
    return inner
>>> @test
  def fun1():
    print('fun1')
>>> fun1()
验证功能
fun1
>>>
装饰器: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改动原先代码,然后添加新的功能,进行装饰(Python特有)
 
5.例子
执行结果:

这类代码应该怎么看?
如14~16行代码,把test1的功能「给」makeBold里的fn
把执行test1当成执行makeBold里的wrapped函数
 
test3添加了两个装饰器,为什么结果是<b><i>hello world-3</i></b>
6.两个装饰器装饰过程:函数test3为例
装饰器@makeBold下面是装饰器@makeItalic,需要等装饰器@makeItalic将test3进行装饰之后
返回一个新的引用,再进行装饰,所以此时装饰器@makeBold没有被执行,先执行装饰器@makeItalic
1. @makeItalic:test3=makeItalic(test3) 此时test3指向新引用,makeItalic中的wrapped
2.@makeBold:test3=makeBold(test3)此时传入的test3为@makeItalic装饰后新的test3
 

 
此时,test3指向了@makeBold中的wrapped,@makeBold中的fn指向了@makeItalic中的wrapped,@makeItalic中的fn指向了原来test3的函数体。
倒着装,顺着执行
 
7.装饰器什么时候进行装饰?
在定义的时候就进行装饰,不是等到调用才装饰
>>> def fun(fn):
    print('正在装饰...')
      def inner():
      fn()
    return inner
>>> @fun
def test():
  print('函数')
正在装饰...
>>>
 
上述情况是没有参数的情况下进行
8.现在看一下有两个参数的情况

因为(原函数)test需要两个参数,所以在调用经过装饰器装饰的test时也要传入两个参数,
这两个参数经过inner,fn传入(原函数)test的函数体
 
但是,被装饰的函数形参发生变化时,都需要改变「装饰器」函数的形参吗
9.不定参数
使用不定参数,这样不管被装饰的函数形参怎么变化,装饰器会自动匹配,只需要更改被装饰的函数的代码就可以
如:

函数test的形参由2个增加到3个:
函数test的形参由3个改为没有:
 
10.被装饰的函数有返回值的情况
打印结果:None
由于fn()返回的结果没有被inner返回,所以打印test时为None
修改:
 
执行fn()时,执行的是第10行test里面的代码,返回了一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也就是fn的返回值
在inner被变量rn接收,inner又返回了变量rn。
 
11.通用装饰器

运行结果:
...
None
...
test2
...
vaule: 10
...
vaule: 10 20 30
通用的装饰器,同时满足了多种函数的情况,有无参、多参、有无返回值等
当函数没有返回值时,inner函数中的变量ret接收到None
inner的形参为*args、**kwargs为不定参
 
12.带参数的装饰器
 

 

Python核心编程 | 装饰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元编程 - 装饰器

    Python 中提供了一个叫装饰器的特性,用于在不改变原始对象的情况下,增加新功能或行为. 这也属于 Python "元编程" 的一部分,在编译时一个对象去试图修改另一个对象的信息 ...

  2. python函数式编程-装饰器

    在代码运行期间动态增加功能的方式,称之为“装饰器”(Decorator). 由于函数也是一个对象,而且函数对象可以赋值给变量,所以通过变量也能调用该函数. >>> def now() ...

  3. Python核心编程的四大神兽:迭代器、生成器、闭包以及装饰器

      生成器 生成器是生成一个值的特殊函数,它具有这样的特点:第一次执行该函数时,先从头按顺序执行,在碰到yield关键字时该函数会暂停执行该函数后续的代码,并且返回一个值:在下一次调用该函数执行时,程 ...

  4. 面向切面编程AOP——加锁、cache、logging、trace、同步等这些较通用的操作,如果都写一个类,则每个用到这些功能的类使用多继承非常难看,AOP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python AOP就是装饰器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一种编程思想,与OOP并不矛盾,只是它们的关注点相同.面向对象的目的在于抽象和管理,而面向切面的目的在于解耦和复用. 举两个大家都接触过的AOP的例子: 1)java中myba ...

  5. Python核心编程-闭包

    百度搜了一下闭包的概念:简而言之,闭包的作用就是在外部函数执行完并返回后,闭包使得收机制不会收回函数所占用的资源,因为内部函数的执行需要依赖外函数中的变量.这是对闭包作用的非常直白的描述,不专业也不严 ...

  6. Python深入05 装饰器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装饰器(decorator)是一种高级Python语法.装饰器可以对一个函数.方法 ...

  7. Day04 - Python 迭代器、装饰器、软件开发规范

    1. 列表生成式 实现对列表中每个数值都加一 第一种,使用for循环,取列表中的值,值加一后,添加到一空列表中,并将新列表赋值给原列表 >>> a = [0, 1, 2, 3, 4, ...

  8. python核心编程第二版笔记

    python核心编程第二版笔记由网友提供:open168 python核心编程--笔记(很详细,建议收藏) 解释器options:1.1 –d   提供调试输出1.2 –O   生成优化的字节码(生成 ...

  9. python核心编程--笔记

    python核心编程--笔记 的解释器options: 1.1 –d   提供调试输出 1.2 –O   生成优化的字节码(生成.pyo文件) 1.3 –S   不导入site模块以在启动时查找pyt ...

随机推荐

  1. $.contains(a,b)

    jQuery.contains()函数用于判断指定元素内是否包含另一个元素. 简而言之,该函数用于判断另一个DOM元素是否是指定DOM元素的后代. 该函数属于全局jQuery对象. 语法 jQuery ...

  2. Shell编程-09-Shell中的函数

    目录 基本语法 函数执行 函数示例     函数可以简化程序的代码量,达到更好的代码复用度,因此会让程序变得更加易读.简洁和易修改.其作用就是将需要多次使用的代码整合到一块,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然后通过 ...

  3. CALayer-CAShapeLayer/CAGradientLayer

    参考博客 CAShapeLayer http://blog.csdn.net/yongyinmg/article/details/38755955 CAShapeLayer和CAGradientLay ...

  4. Hadoop/Spark相关面试问题总结

    面试回来之后把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记了下来写了个总结: (答案在后面) 1.简答说一下hadoop的map-reduce编程模型 2.hadoop的TextInputFormat作用是什么,如何自定义实 ...

  5. 用Html创建简历

    用最基本的html实现简历的创建 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meta charset="utf-8" ...

  6. SRM466

    250pt: 给出一个数n(n <= 10^10),问至少修改几位能使其变成完全平方数. 思路:     直接枚举平方根,然后统计.     注意枚举时要枚举到比她大.. #line 7 &qu ...

  7. Ubuntu12.04搭建自有源

    其实,这个工作比较简单,主要两步:apt-mirror和apache.(这里的系统是ubuntu12.04) 1.apt-mirror 1.1 安装 一如既往地简单,直接sudo apt-get in ...

  8. hive 实现类似 contain 包含查询

    如何用hive sql 实现 contain 查询? 需求:判断某个字符串是否在另一个字符串中? 方法: 可以自定义函数,但是用正则匹配regexp更方便 代码如下: 首先,查看regexp正则函数的 ...

  9. SQL Server nested loop join 效率试验

    从很多网页上都看到,SQL Server有三种Join的算法, nested loop join, merge join, hash join.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nested loop join. 在 ...

  10. C# 不能用于文件名的字符

    在 Windows 有一些字符是不能作为文件名,尝试重命名一个文件,输入/ 就可以看到windows 提示的不能作为文件名的字符 那么具体是包括哪些符号不能作为文件名? Tilde (~) Num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