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点击这里:

数年前听过一个培训师讲课,他的电脑课件PPT背景颜色是黑色的?美其名曰:黑色省电环保!当时讲台下听课的那些菜鸟们(也包括区区在下)深以为然,不由得心中竖起大拇指:这老师有水平,境界高,逼格高!

(以上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TN液晶显示屏的基本原理,由于两块偏光膜的偏振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在没有液晶分子的情况下,入射自然光是无法穿过偏光膜2的,如下图所示:

而配向膜的定向处理方向与相邻偏光膜的方向是相互平行的(即偏光膜1的偏振方向与配向膜1的定向处理方向相同,偏光膜2的偏振方向与配向膜2的定向处理方向相同),因此,两片配向膜的方向也是相互垂直的。

当液晶分子注入到两块相互垂直的配向膜之间时,其排列方向由上至下扭曲90度,如下图所示:

原本不能穿过偏光膜2的偏振光,由于液晶分子对光的扭曲效应(将偏振光扭曲了90度),恰好与偏光膜2的偏振方向平行,因而顺利穿过偏光膜2而透光。

而当液晶分子两端施加交流电压时,其状态如下图所示:

由于液晶分子的重新排列而失去对光的扭曲作用,透过偏光膜1的偏振光无法穿过偏光膜2而不透光。

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屏称为“常白”(Normally White, NW)型,亦即在常态(不加电)显示为“白”色。当液晶分子两端不施加电压时(省电状态),液晶分子扭曲透光,显示亮的画面(对于段式液晶之类就是什么都没显示,对于液晶电视之类就是白色),而相反,当液晶分子两端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不透光,显示“暗”或“黑”色。

还有一种“常黑”(Normally Black,NB)型LCD,与“常白”型是恰好相反的。“常黑”型LCD的两块偏光膜不是相互垂直的,而是相互平行的,在没有液晶分子的情况下,入射自然光线可以直接穿过两块偏光膜,如下图所示:

然而,配向膜的定向处理方向仍然是相互垂直的,因此,注入到两片配向膜之间的液晶分子也是扭曲90度的,也同样会对偏振光进行扭曲。本来可以直接穿过两片偏光膜的入射光线,却由于扭曲液晶分子的“乱弹琴”反而不透光了,如下图所示:

当液晶分子两端施加交流电压时,液晶分子失去对光的扭曲,反而让光线顺利穿过两片偏振方向相互平行的偏光膜,如下图所示:

总结一下:“常黑”与“常白”型LCD的两片配向膜都是互相垂直的,差别在于两片偏光膜的偏振方向相对位置不同而已。对于“常白”型LCD而言,两片偏光膜的偏振方向是互相垂直的,因此不施加电压时,光线会因为液晶分子将之旋转90度而透光;而对于“常黑”型LCD而言,两片偏光膜的偏振方向是相互平行的,所以不施加电压时,光线会因为液晶分子的扭曲作用将之旋转90度反而无法透过

那为什么会有“常黑”型与“常白”型两种不同的LCD呢?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不同的环境!一般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都会配置“常白”型LCD,因为大多数计算机应用软件运行时整个屏幕大多是白点(亮点),比如,Office办公软件多为白底黑字(你要换成其它颜色我管不着),使用“常白”型LCD自然更加方便,而且“常白”型LCD的白点不需要加电压,使用时会比较省电,反之,“常黑”型LCD就适用于大多数背景是黑颜色的应用场合了。

由此可知,对于大多数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把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反而更加耗电,真相大白了吧。

下一节我们再来谈谈液晶显示屏的其它特性,么么哒~~

液晶显示系列(2)之黑色背景的PPT更省电环保吗?常黑与常白型LCD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rcGIS制图技巧系列(3)—让地图更有立体感

    ArcGIS制图技巧系列(3)-让地图更有立体感 by 李远祥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介绍过各种的地图效果,如发光效果,山体阴影效果,植被填充效果等,所有的这些效果不外乎是各种技术的叠加和技巧的使用 ...

  2. 让你的Android程序更省电

    app主要耗电的原因如下: 1 cpu频繁的运转 -----控制线程 2  大数据量的传输----- 数据压缩传输 3  不停的在网络间切换------------判断网络状体 4 人开发的程序后台都 ...

  3. 折腾iPhone的生活——通过设置使iPhone更省电

    入手了iPhone5s,上手感觉iPhone没有过去省电了,可能是iOS7的关系,也有可能是我一直在下应用的关系,但是iPhone5s那1500mA的电池的确是有点真的不那么够用的样子,通过设置来省电 ...

  4. [Android Traffic] 让android应用在传输网络数据的时候更省电

    到今年6月,我国的手机网民已经达到了3.88亿,超过了电脑终端.相信有智能机的同学都用过手机上网冲浪.但是手机的电量很快被用光了恐怕是每个人都不能忍受的一件事情.而打开数据连接进行网络数据的传输是很耗 ...

  5. 如何使你的PPT更高调

    PPT是什么? 俗话说的好,PPT就是"屁屁踢"/笑脸. PPT是微软office三件套之一,也就是演示文稿,用于演示(说了给没说一样). PPT的用途 视觉辅助 自动演示 阅读 ...

  6. 使用 WPF 做个 PowerPoint 系列 基于 OpenXML 解析实现 PPT 文本描边效果

    本文是使用 WPF 做个 PowerPoint 系列的博客,本文来告诉大家如何解析 PPT 里面的文本描边效果,在 WPF 应用中绘制出来,实现像素级相同 背景知识 在开始之前,期望你了解了 PPT ...

  7. 【Xamarin挖墙脚系列:Xamarin 上台讲述PPT呵呵呵】

    http://pan.baidu.com/s/1kUrwQft

  8. 《一头扎进》系列之Python+Selenium框架设计篇2- 价值好几K的框架,不看白不看,看了还想看

    1. 简介 上一篇介绍了自动化框架的架构,今天宏哥就带领小伙伴或者童鞋们开始开工往这个框架里开始添砖加瓦.主要是介绍一个框架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和一种设计思想POM. 2. unittest单 ...

  9. 更强大的实时数仓构建能力!分析型数据库PostgreSQL 6.0新特性解读

    阿里云 AnalyticDB for PostgreSQL 为采用MPP架构的分布式集群数据库,完备支持SQL 2003,部分兼容Oracle语法,支持PL/SQL存储过程,触发器,支持标准数据库事务 ...

随机推荐

  1. Redis学习笔记六:持久化实验(AOF,RDB)

    作者:Grey 原文地址:Redis学习笔记六:持久化实验(AOF,RDB) Redis几种持久化方案介绍和对比 AOF方式:https://blog.csdn.net/ctwctw/article/ ...

  2. Go快速入门(二)

    提示:本系列文章适合有其他语音基础并对Go有持续冲动的读者 一.package介绍 ​ Go语言的代码是通过package来组织的,package的概念和你知道的其它语言 里的libraries或者m ...

  3. 深入源码,深度解析Java 线程池的实现原理

    java 系统的运行归根到底是程序的运行,程序的运行归根到底是代码的执行,代码的执行归根到底是虚拟机的执行,虚拟机的执行其实就是操作系统的线程在执行,并且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如CPU.内存.磁盘.网 ...

  4. Flutter 2.2 更新详解

    Flutter 2.2 版已正式发布!要获取新版本,您只需切换到 stable 渠道并更新目前安装的 Flutter,或前往 flutter.cn/docs/get-started 从头开始安装. 虽 ...

  5. Linux VMware Tools详解

    VMware Tools描述 VMware Tools 中包含一系列服务和模块,可在 VMware 产品中实现多种功能,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管理客户机操作系统,以及与客户机系统进行无缝交互. 在Lin ...

  6. centos下如何查看命令由哪个包提供

    今天在使用centos进行端口查看的时候发现系统没有netstat命令 yum安装发现并没有同名的包 经过一番查阅 学习到了 yum whatprovides/provides [commandNam ...

  7. 045.Python线程队列

    线程队列 1 基本语法和用法 put 往线程队列里防止,超过队列长度,直接阻塞 get 从队列中取值,如果获取不到,直接阻塞 put_nowait: 如果放入的值超过队列长度,直接报错(linux) ...

  8. 『动善时』JMeter基础 — 25、JMeter参数化补充练习

    目录 1.使用"CSV数据文件设置"组件实现参数化 (1)测试计划中的元件 (2)数据文件内容 (3)线程组元件内容 (4)HTTP信息头管理器组件内容 (5)CSV数据文件设置组 ...

  9. 第4讲 | DHCP与PXE:IP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第4讲 | DHCP与PXE:IP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linux 配置网络IP地址: 使用 net-tools: sudo ifconfig eth1 10.0.0.1/24 sudo ifc ...

  10. 在浏览器上运行 VS Code——GitHub 热点速览 v.21.22

    作者:HelloGitHub-小鱼干 和小程序类似,如果平时开发所用到的软件也能运行在浏览器中,"用完即走"岂不妙哉?code-server 便是一个让人在浏览器运行 VS C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