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概述

在软件开发中,可能会遇到操作复杂对象结构的场景,在该对象结构中存储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对象信息,而且对同一对象结构中的元素的操作方式并不唯一,可能需要提供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还有可能增加新的处理方式。

在设计模式中,有一种模式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其模式动机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操作复杂对象结构,该模式就是下面要介绍的访问者模式。

模式定义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包含访问者和被访问元素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被访问的元素通常具有不同的类型,且不同的访问者可以对它们进行不同的访问操作。

访问者模式使得用户可以在不修改现有系统的情况下扩展系统的功能,为这些不同类型的元素增加新的操作。

在使用访问者模式时,被访问元素通常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存储在一个集合中,这个集合被称为对象结构,访问者通过遍历对象结构实现对其中存储的元素的逐个操作。

访问者模式定义如下: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提供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表示,它使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模式结构图

访问者模式的结构较为复杂,如下图所示:

在访问者模式结构图中包含如下几个角色:

  • Visitor(抽象访问者):抽象访问者为对象结构中每一个具体元素类ConcreteElement声明一个访问操作,从这个操作的名称或参数类型可以清楚知道需要访问的具体元素的类型,具体访问者需要实现这些操作方法,定义对这些元素的访问操作。
  • ConcreteVisitor(具体访问者):具体访问者实现了每个由抽象访问者声明的操作,每一个操作用于访问对象结构中一种类型的元素。
  • Element(抽象元素):抽象元素一般是抽象类或者接口,它定义一个accept()方法,该方法通常以一个抽象访问者作为参数。【稍后将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 ConcreteElement(具体元素):具体元素实现了accept()方法,在accept()方法中调用访问者的访问方法以便完成对一个元素的操作。
  • ObjectStructure(对象结构):对象结构是一个元素的集合,它用于存放元素对象,并且提供了遍历其内部元素的方法。它可以结合组合模式来实现,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集合对象,如一个List对象或一个Set对象。

在访问者模式中,增加新的访问者无须修改原有系统,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模式伪代码

总结一下,访问者模式可以理解为:为操作某一对象的一组元素抽象出一组接口,配合对象元素的一个accept()操作,从而实现了不需要修改对象元素而给该元素提供不一样操作的目的。

访问者代码大致如下:

/**
* 抽象访问者
*/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 void visit(ElementA element); void visit(ElementB element); void visit(ElementC element);
} /**
* 具体访问者的实现
*/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ElementA element) {
// ElementA 操作代码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ElementB element) {
// ElementB 操作代码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ElementC element) {
// ElementC 操作代码
}
}

对于被访问的元素而言,在其中一般都定义了一个accept()方法,用于接受访问者的访问,典型的抽象元素类代码如下所示:

/**
* 对被访问元素进行抽象
*/
public interface Element {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
* 具体元素A
*/
public class ElementA implements 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
* 具体元素B
*/
public class ElementB implements 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
* 具体元素C
*/
public class ElementC implements 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 业务方法
}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传入了一个抽象访问者Visitor类型的参数,即针对抽象访问者进行编程,而不是具体访问者,在程序运行时再确定具体访问者的类型,并调用具体访问者对象的visit()方法实现对元素对象的操作。

在抽象元素类Element的子类中实现了accept()方法,用于接受访问者的访问,在具体元素类中还可以定义不同类型的元素所特有的业务方法,比如上面的ElementC

在访问者模式中,对象结构可能是一个集合,它用于存储元素对象并接受访问者的访问,其典型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ObjectStructure {

    // 存储元素对象
private final List<Element> element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 遍历访问每一个元素
for (Element element : elements) {
element.accept(visitor);
}
}
}

模式应用

模式在JDK中的应用

在早期的Java版本中,如果要对指定目录下的文件进行遍历,大多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法复杂且灵活性不高。

Java 7版本后,Files类提供了walkFileTree()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容易的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进行遍历,需要PathFileVisitor两个参数。其中,Path是要遍历文件的路径,FileVisitor则可以看成一个文件访问器。

java.nio.file.Files#walkFileTree()源码如下:

public static Path walkFileTree(Path start, FileVisitor<? super Path> visitor)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walkFileTree(start,
EnumSet.noneOf(FileVisitOption.class),
Integer.MAX_VALUE,
visitor);
}

FileVisitor主要提供了4个方法,且返回结果的都是FileVisitResult对象值,用于决定当前操作完成后接下来该如何处理。FileVisitResult是一个枚举类,代表返回之后的一些后续操作。源码如下。

package java.nio.file;
import java.nio.file.attribute.BasicFileAttributes;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interface FileVisitor<T> {
FileVisitResult preVisitDirectory(T dir, BasicFileAttributes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FileVisitResult visitFile(T file, BasicFileAttributes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FileVisitResult visitFileFailed(T file, IOException exc)
throws IOException;
FileVisitResult postVisitDirectory(T dir, IOException exc)
throws IOException;
}
package java.nio.file;
public enum FileVisitResult { CONTINUE, TERMINATE, SKIP_SUBTREE, SKIP_SIBLINGS;
}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实现递归拷贝目录或者删除目录等等。

比如我们看下cn.hutool.core.io.file.visitor.CopyVisitor的拷贝操作的实现:


/**
* 文件拷贝的FileVisitor实现,用于递归遍历拷贝目录,此类非线程安全
* 此类在遍历源目录并复制过程中会自动创建目标目录中不存在的上级目录。
*/
public class CopyVisitor extends SimpleFileVisitor<Path> { private final Path source;
private final Path target;
private boolean isTargetCreated;
private final CopyOption[] copyOptions; /**
* 构造
*
* @param source 源Path
* @param target 目标Path
* @param copyOptions 拷贝选项,如跳过已存在等
*/
public CopyVisitor(Path source, Path target, CopyOption... copyOptions) {
if(PathUtil.exists(target, false) && false == PathUtil.isDirectory(targe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arget must be a directory");
}
this.source = source;
this.target = target;
this.copyOptions = copyOptions;
} @Override
public FileVisitResult preVisitDirectory(Path dir, BasicFileAttributes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
initTarget();
// 将当前目录相对于源路径转换为相对于目标路径
final Path targetDir = target.resolve(source.relativize(dir));
try {
Files.copy(dir, targetDir, copyOptions);
} catch (FileAlreadyExistsException e) {
if (false == Files.isDirectory(targetDir))
throw e;
}
return FileVisitResult.CONTINUE;
} @Override
public FileVisitResult visitFile(Path file, BasicFileAttributes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
initTarget();
Files.copy(file, target.resolve(source.relativize(file)), copyOptions);
return FileVisitResult.CONTINUE;
} /**
* 初始化目标文件或目录
*/
private void initTarget(){
if(false == this.isTargetCreated){
PathUtil.mkdir(this.target);
this.isTargetCreated = true;
}
}
}

再扩充一个删除操作,同样不难,见cn.hutool.core.io.file.visitor.DelVisitor


/**
* 删除操作的FileVisitor实现,用于递归遍历删除文件夹
*/
public class DelVisitor extends SimpleFileVisitor<Path> { public static DelVisitor INSTANCE = new DelVisitor(); @Override
public FileVisitResult visitFile(Path file, BasicFileAttributes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s.delete(file);
return FileVisitResult.CONTINUE;
} /**
* 访问目录结束后删除目录,当执行此方法时,子文件或目录都已访问(删除)完毕<br>
* 理论上当执行到此方法时,目录下已经被清空了
*
* @param dir 目录
* @param e 异常
* @return {@link FileVisitResult}
* @throws IOException IO异常
*/
@Override
public FileVisitResult postVisitDirectory(Path dir, IOException e) throws IOException {
if (e == null) {
Files.delete(dir);
return FileVisitResult.CONTINUE;
} else {
throw e;
}
}
}

到这里,你能感受到访问者模式的妙用吗?

【模式动机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操作复杂对象结构,增加新的处理方式,无需修改既有的代码。】

模式在开源项目中的应用

在XML文档解析、编译器的设计、复杂集合对象的处理等领域访问者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有兴趣的朋友建议看看 ANTLR专题 ,或许能深刻体会到访问者模式的魅力。

模式总结

当系统中存在一个较为复杂的对象结构,且不同访问者对其所采取的操作也不相同时,可以考虑使用访问者模式进行设计。

主要优点

  • 将元素对象的访问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而不是分散在一个个的元素类中。类的职责更加清晰,有利于对象结构中元素对象的复用,相同的对象结构可以供多个不同的访问者访问。
  • 增加新的访问操作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具体访问者类,方便扩展,无须修改源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主要缺点

  • 增加新的元素类很困难。在访问者模式中,每增加一个新的元素类都意味着要在抽象访问者角色中增加一个新的抽象操作,并在每一个具体访问者类中增加相应的具体操作,这违背了开闭原则的要求。
  • 破坏封装。访问者模式要求访问者对象访问并调用每一个元素对象的操作,这意味着元素对象有时候必须暴露一些自己的内部操作和内部状态,否则无法供访问者访问。

适用场景

  • 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多个类型的对象,希望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其具体类型的操作。在访问者中针对每一种具体的类型都提供了一个访问操作,不同类型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访问操作。
  • 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需要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也不希望在增加新操作时修改这些类。访问者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将相关的访问操作集中起来定义在访问者类中,对象结构可以被多个不同的访问者类所使用,将对象本身与对象的访问操作分离。
  • 对象结构中对象对应的类很少改变,但经常需要在此对象结构上定义新的操作。

参考:

《设计模式的艺术之道(软件开发人员内功修炼之道)》—— 刘伟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操作复杂对象结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作者:webabc ...

  2. 二十四种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介绍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示例有一个Message实体类,某些对象对 ...

  3. 十一个行为模式之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定义: 提供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通常是一个对象集合)的操作的接口,使得在添加新的操作或者在添加新的元素时,不需要修改原有系统,就可以对各个对象进行操作. 结构图: Visitor:抽象访问者类,对元 ...

  4. [设计模式] 23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Pattern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访问者模式是这样说的: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 ...

  5. C#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一.概述由于需求的改变,某些类常常需要增加新的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类层次必须保持稳定,不允许开发人员随意修改.对此,访问者模式可以在不更改类层次结构的前提下透明的为各个类动态添加新的功能.二.访问 ...

  6.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1.主要优点 访问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 增加新的访问操作很方便.使用访问者模式,增加新的访问操作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具体访问者类,实现简单,无须修改源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2) 将有关 ...

  7. 设计模式 ( 二十 ) 访问者模式Visitor(对象行为型)

    设计模式 ( 二十 ) 访问者模式Visitor(对象行为型) 1.概述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系统中的某些对象,它们存储在同一个集合collection中,且具有不同的类型,而且对于该集合中的对象, ...

  8.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行为型 设计模式(二十七)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新版电视剧<侠客行>中,开篇有一段独白:  “茫茫海外,传说有座侠客岛,岛上赏善罚恶二使,每隔十年 ...

  9. 设计模式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写在前面的话:读书破万卷,编码如有神--------------------------------------------------------------------主要内容包括: 初识访问者模 ...

随机推荐

  1. 菜鸡的Java笔记 第十二 - java 构造方法与匿名对象

    1.点    构造方法的作用以及定义要求    匿名对象的使用    构造方法:        只要出现()的都表示方法        构造方法就是类构造对象时调用的方法,主要用来实例化对象.> ...

  2. ICCV2021 | Vision Transformer中相对位置编码的反思与改进

    ​前言  在计算机视觉中,相对位置编码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了相对位置编码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2D图像的相对位置编码方法,称为图像RPE(IRPE). ...

  3. 【JavaSE】IO(1)-- File类

    File类 2019-07-01  22:41:42  by冲冲 在 Java 中,File 类是 java.io 包中唯一映射磁盘文件本身的对象.File类可以获取文件的相关信息(查看文件名.路径. ...

  4. banner.txt

    Spring Boot Version: ${spring-boot.version} __----~~~~~~~~~~~------___ . . ~~//====...... __--~ ~~ - ...

  5. [SQL Server]一列多行转换为字符串

    在 SQL Server 中,如何将多行数据变成一个字符串保存. skill 投石 挖矿 刮痧 上面三行数据想要得到结果为:投石,挖矿,刮痧 有两种方式: 拼接字符串. 使用 for XML 首先创建 ...

  6. 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和数据分析引擎-ElasticStack(上)v7.14.0

    Elasticsearch概述 **本人博客网站 **IT小神 www.itxiaoshen.com Elasticsearch官网地址 https://www.elastic.co/cn/elast ...

  7. Docker之容器化学习之路v20.10.3

    Docker概述 **本人博客网站 **IT小神 www.itxiaoshen.com Docker文档官网 Docker是一个用于开发.发布和运行应用程序的开放平台.Docker使您能够将应用程序与 ...

  8. R shinydashboard ——1. 基本用法

    shiny和shinydashboard使用虽然简单,但控件众多,需及时总结归纳. install.packages("shinydashboard") shinydashboar ...

  9. perl 转置矩阵

    这里提供一个转置矩阵的perl脚本,R语言中的t()函数同样也能实现转置 1 use strict; 2 3 open A,"$ARGV[0]"; 4 5 my %ha; 6 my ...

  10. 使用Mybatis出现的问题+配置优化+ResultMap

    一.可能出现的问题 1.Error querying database. Cause: com.mysql.jdbc.exceptions.jdbc4.CommunicationsExce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