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时候系统梳理了一下hbase rpc的实现,并且对组里的小伙伴做了一次分享。趁着热乎劲还没完全消失殆尽,准备赶紧记录下来。

hbase中rpc概况

作为一个分布式系统,hbase的设计是典型的master-salve架构。hbase中主要有master,regionserver,client这三个角色。这三个角色之间rpc的调用关系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client

client有很多,比方说:hbase shell, Java client API等。client没有提供任何rpc服务,它只是调用RegionServer或者master提供的服务。

Master

master主要实现了MasterService和RegionServerStatus协议,分别供Client和RegionServer调用。

MasterService

MasterService主要定义了获取集群状态,以及获取表的元信息,添加/删除列,assign region, enable/disable table,负载均衡等DML相关的一些服务。而Master提供了对这些服务的实现,并且供客户端去调用。比方说,当我们在hbase shell中运行enable/disable table等相关的命令时,client会首先将该rpc请求发送到master。

RegionServerStatus

RegionServerStatus主要定义了regionserver向master汇报集群状态,regionserver启动向master发送rpc请求等相关的服务,而master根据这些rpc请求信息,可以了解整个集群中regionserver的状态。

ReginServer

RegionServer主要实现了AdminService和ClientService协议,供client端调用。而与此同时,ReginServer也会调用RegionServerStatus服务,将相关信息汇报给master。

AdminService

AmdinService主要定义了获取table Regin信息,操作region(Open,Flush,Split,Compact, Merge等)相关服务。

ClientService

ClientService主要定了获取数据,更新,添加数据,Scan等相关的服务。

问题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Master分别提供了对Client和RegionServer的Rpc服务,但是RegionServer却只提供了对client的Rpc服务,而没有提供对Master的rpc的服务。那么当Master怎么向Client发送请求的呢?比方说master启动负载均衡时,需要让regionServer移动region。
答案其实就是通过zookeeper。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整个问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当Master向RegionServer传递信息时,可能需要向多台reginserver传递信息。而通过zookeeper中的node简单变化主动通知regionserver可能更好。(分享时,组里的小伙伴给出的解析,感觉确实是这样)。

Client端rpc实现

使用方式

client发起远程调用时,首先生成一个RpcClient的实例(具体实现类是RpcClientImpl),然后调用call参数(传入方法名称,参数等)。代码实例如下:

1
2
RpcClient client = new RpcClientImpl(conf, HConstants.CLUSTER_ID_DEFAULT);
client.call(...)

client rpc流程

client端rpc实现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client调用call方法后,首先会把传入的参数封装成Call对象(该对象包含方法名称,调用参数,连接地址等信息),并且根据该对象获取连接信息。client端有一个Map对象connections,缓存了连接信息。如果之前有对应的连接则直接获取,否则新建连接并且缓存起来。
2,client端通过调用sendCall函数,生成CallFuture对象,并且将该对象push到CallsToWrite队列中。然后便一直等待本地调用是否成功返回,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删除之前在callSender中创建的CallFuture对象,然后把结果包装成Pair<message, cellscanner="">返回。
3,另一方面,CallSender线程持续从CallsToWrite队列中获取步骤2中push进去的对象,生成Request请求发送到server端,并且把当前的call对象push到connection的calls中。
4,此后,Connection中run方法持续从步骤3的calls队列读取已发送的请求,检查结果是否从server返回,一旦返回将构造对应的response保存到call中。

Server端Rpc实现

server的实现相比较client端要复杂很多。server端rpc的实现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异步事件响应设计。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server端的实现逻辑主要封装在rpcserver对象中,在该对象中,首先有一个Listener对象,负责监控连接请求,一旦有连接,Lister会选择一个Reader,并且在新建的连接上注册OP_READ时间,封装中Connection对象。一般只有一个Listener对象。
2,Reader首先从连接中读取数据,最终构造成callRunner,交由调度器调度。rpcserver对象中一般会有多个Reader对象。
3,根据调度器选择的一个callRunner对象,调用CallRunner:Run->RpcServer:call,从而调用具体函数的实现。
4,函数返回结果后,包装成response对象,并且通过doResponse函数将当前的Call push到responseQueue中, 而且将当前conn Responder需要写到writingCons中。
5,注册步骤4中writingCons中连接的OP_WRITE事件,从responseQueue中获取call,并且进行处理,将结果的byte流发送出出去。

调度策略

调度的基本设计图如下:

在server实现过程中,讲到调度器,hbase rpc实现了两种调度器(FifoRpcScheduler和SimpleRpcScheduler)。FifoRpcScheduler会直接将CallRunner对象放到线程池中去执行。而SimpleRpcScheduler,会分成三种不同的executor,对于不同的请求,使用的不同的executor去执行。

小结

通过对hbase rpc的梳理总结,算是对hbase rpc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rpc可以认为是hbase这个系统的血液循环系统,熟悉了rpc,对于学习hbase其他部分的实现原理也大有裨益。

hbase rpc这点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pache HBase RPC身份验证中间人安全措施绕过漏洞(CVE-2013-2193)

    漏洞版本: Apache Group HBase 0.94.x Apache Group HBase 0.92.x 漏洞描述: BUGTRAQ ID: 61981 CVE(CAN) ID: CVE-2 ...

  2. 被喷了!聊聊我开源的RPC框架那些事

    前段时间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个简单的 RPC 框架,花费了不少精力.开源出来之后,少部分不太友好的技术人站在上帝视角说了风凉话.就很难受,兄弟,谁还没有一个玻璃心. 简单吐槽一波,给大家聊聊关于 gui ...

  3. Hbase源码分析:server端RPC

    server端rpc包括master和RegionServer.接下来主要梳理一下,master和regionserver中有关rpc创建,启动以及处理的过程. 1,server rpc的初始化过程 ...

  4. Hbase源码分析:RPC概况

    RPC是hbase中Master,RegionServer和Client三者之间通信交流的纽带.了解hbase的rpc机制能够为通过源码学习hbase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了解了hbase的rpc机制能 ...

  5. hbase之RPC详解

    Hbase的RPC主要由HBaseRPC.RpcEngine.HBaseClient.HBaseServer.VersionedProtocol 5个概念组成. 1.HBaseRPC是hbase RP ...

  6. hbase官方文档(转)

    FROM:http://www.just4e.com/hbase.html Apache HBase™ 参考指南  HBase 官方文档中文版 Copyright © 2012 Apache Soft ...

  7. 利用Phoenix为HBase创建二级索引

    为什么需要Secondary Index 对于Hbase而言,如果想精确地定位到某行记录,唯一的办法是通过rowkey来查询.如果不通过rowkey来查找数据,就必须逐行地比较每一列的值,即全表扫瞄. ...

  8. HBase官方文档

    HBase官方文档 目录 序 1. 入门 1.1. 介绍 1.2. 快速开始 2. Apache HBase (TM)配置 2.1. 基础条件 2.2. HBase 运行模式: 独立和分布式 2.3. ...

  9. hbase协处理器编码实例

    Observer协处理器通常在一个特定的事件(诸如Get或Put)之前或之后发生,相当于RDBMS中的触发器.Endpoint协处理器则类似于RDBMS中的存储过程,因为它可以让你在RegionSer ...

随机推荐

  1. Atomic Builtins - Using the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GCC) GCC 提供的原子操作

    http://gcc.gnu.org/onlinedocs/gcc-4.4.3/gcc/Atomic-Builtins.html gcc从4.1.2提供了__sync_*系列的built-in函数,用 ...

  2. mysql中“Table ‘’ is read only”的解决办法

    之前是在linux下面直接Copy的data下面整个数据库文件夹,在phpMyAdmin里面重新赋予新用户相应权限后,drupal成功连接上数据库.但出现N多行错误提示,都是跟Cache相关的表是‘R ...

  3. JSON序列化-化繁为简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4. web 界面设计---js设置txt值

    <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quo ...

  5. 必备java参考资源列表

    现在开始正式介绍这些参考资源. Web 站点和开发人员 Web 门户 网络无疑改变了共享资源和出版的本质(对我也是一样:您正在网络上阅读这篇文章),因此,从每位 Java 开发人员都应该关注的关键 W ...

  6. Form content types

    Forms in HTML documents https://www.w3.org/TR/html401/interact/forms.html#h-17.13.4 17.13.4 Form con ...

  7. YTU 1007: Redraiment猜想

    1007: Redraiment猜想 时间限制: 1000 Sec  内存限制: 10 MB 提交: 83  解决: 23 题目描述 redraiment在家极度无聊,于是找了张纸开始统计素数的个数. ...

  8. ip地址管理与子网划分

    1,高层协议(主机到主机或应用问题)负责名字到地址的映射.国际模块负责网际地址到局域网地址的映射.底层(如本地网或网关)程序的任务是负责本地网地址到路由上的映射. 2,地址是由4个八位字节组成(32位 ...

  9. XML解析(DOM)

    001 public class DOM_Parser { 002   00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004         try ...

  10. openfire源码编译后部署到linux

    1.源码通过编号后,会生成target目录,直接把target目录拷贝到linux下即可: 2.启动openfire: ./openfire.sh start 3.退出直接ctr + c 问题:如果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