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che-control

访问资源

首次访问页面时间:2018.2.1  9:56  (当前时间=GMT时间+8h)

缓存时长max-age:1 day

Expire缓存失效时间:2018.2.2  9:56  (GMT+8h)

F5刷新页面,失效时间不变,还是2018.2.2  9:56失效

缓存时间:max-age:86400 即缓存1天

如果用户第一次去访问,服务器返回200 ok,并且缓存资源,那么浏览器会记录下这次的请求时间,以这个时间T1为基准(如果是F5刷新,这个T1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使用ctrl+F5强制刷新会改变这个值),T1+1day,就是这个资源的失效时间。在未失效之前,再F5刷新(此处不包括ctrl+f5强制刷新,后面会说这个问题),重新请求该资源,是不需要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的,直接使用本地缓存资源,status是200 from disk cache。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使用过抓包工具会发现是没有请求的。只有到T1+1day这个时间点,缓存失效后,浏览器才会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服务端根据判断决定返回200 还是 304.

接着 Ctrl+F5强制刷新,会发现Expire缓存失效时间也发生了变化,而且请求头中出现了cache-control:no-cache,http状态成了200 ok。

分析原因:

首先,Expire缓存失效时间变化,这个是因为强制刷新后,失效时间的计算基准T1发生了变化,所以expire就是这个新的T1时间+1day。其次请求头中出现了cache-control:no-cache,这就告诉浏览器无论缓存是否失效都要请求一次服务器,并且返回状态是200,(不是304,即使资源未发生变化,etag未改变,也返回的是200 ok,这个和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有点不一样,按说资源未发生改变,应该是304才对,没想明白)

2、lastModified

只有lastModified时,没有设置etag,浏览器首次请求会是200 ok,接着刷新页面会是200 from disk cache,继续刷新,基本都是读取缓存,停一会儿再刷新,会返回304 Not Modified,继续连续刷新又会出现200 from disk cache。只要文件不发生变化,请求会在200 from cache 和304 Not Modified之间变化。猜测只设置lastModified时,浏览器会默认有一定的缓存时间,大概10-20秒左右,所以会出现直接从硬盘读取缓存的情况。只有当服务器设置了缓存时间,才会覆盖浏览器默认的缓存时间。

如果修改了文件,文件的lastModified发生变化,如果此时客户端刚好需要同服务器同步一次信息,那么这个改动会立即生效,返回 200 OK。否则的话,需要下次和服务器同步信息时才能生效。

如果服务器应答中包括一个ETag,又包括一个Last-Mofidied值,则客户端在发送请求时使用两种证实机制,并且只有当两种证实机制都满足时才会返回304 Not Modified。

参考:http://www.phppan.com/2012/12/http-cache-algorithm/

http缓存之lastModified和etag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缓存验证Last-Modified和Etag的使用

    缓存工作示意图: 在http协议里面,数据的验证方式,主要有两个验证头:Last-Modified 和 Etag. Last-Modified 配合Last-Modified-Since或者If-Un ...

  2. Last-Modified、ETag、Expires和Cache-Control

    前言 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发出第一次请求某一个URL时,根据 HTTP 协议的规定,浏览器会向服务器传送报头(Http Request Header),服务器端响应同时记录相关属性标记(Http Rep ...

  3. Django添加Last-Modified和ETag

    用Django REST Framework做的REST API,其中有个API有这样的需求: APP端请求这个API,服务器端从数据库读数据,返回json.返回的数据量稍微有些大,但是可能一年才修改 ...

  4. http响应Last-Modified和ETag(转)

    基础知识 1) 什么是”Last-Modified”? 在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某一个URL时,服务器端的返回状态会是200,内容是你请求的资源,同时有一个Last-Modified的属性标记此文件在服务期 ...

  5. Last-Modified和ETag以及Apache和Nginx中的配置

    1) 什么是”Last-Modified”? 在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某一个URL时,服务器端的返回状态会是200,内容是你请求的资源,同时有一个Last-Modified的属性标记此文件在服务期端最后被修 ...

  6. 16:django 有条件的视图处理(Last-Modified和ETag)&&加密签名

    有条件的视图处理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缓存来减轻服务器的负担,这里的有条件的视图处理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在正式介绍之前,先来看两个概念:Last-Modified和ETag Last-Mod ...

  7. 缓存验证Last-Modifie和Etag的使用

    看这张图,是浏览器发出请求到请求缓存到过程,这么一个原理 那么http里面如何进行验证呢?主要有两个验证到http头 Last-Modified(上次修改时间) 主要配合If-Modified-Sin ...

  8. http响应Last-Modified和ETag

    http响应Last-Modified和ETag [日期:2008-06-1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基础知识 1) 什么是”Last-Modified”? 在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某一 ...

  9. Expires、Last-Modified、Etag缓存控制

    当请求一个页面时,如果浏览器使用本地缓存,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HTTP请求为304状态.或者显示200状态,在chrome下标注是from cache,在火狐下会标注BFCache: 我们希望在服务 ...

随机推荐

  1. Ribbon简介

    Ribbon简介

  2. 新浪微博发送消息和授权机制原理(WeiboSDK)

    1.首先是在微博发送消息,对于刚開始做weibo发送消息的刚開始学习的人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会觉得须要授权后才干够发送消息.事实上发送消息仅仅须要几行代码就能够实现了,很easy,不须要先授权再发送消 ...

  3. Angular2.x-主/细节组件

    此刻,HeroesComponent显示heroes列表和所选heroes的详细信息. 随着应用程序的增长保持一个组件中的所有功能将不可维护.您需要将大型组件分成更小的子组件,每个组件都专注于特定的任 ...

  4. unique函数(STL)

    unique()函数是一个去重函数,STL中unique的函数 unique的功能是去除相邻的重复元素(只保留一个),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特性是它并不真正把重复的元素删除.他是c++中的函数,所以头文件 ...

  5. CodeForces - 344D Alternating Current (模拟题)

    id=46667" style="color:blue; text-decoration:none">CodeForces - 344D id=46667" ...

  6. 【bzoj2152】【聪聪可可】【点分治】

    [问题描写叙述] 聪聪和可但是兄弟俩.他们俩常常为了一些琐事打起来,比如家中仅仅剩下最后一根冰棍而两人都想吃.两个人都想玩儿电脑(但是他们家仅仅有一台电脑)--遇到这样的问题,普通情况下石头剪刀布就好 ...

  7. 关于集成支付宝SDK的开发

    下载 首先,你要想找到这个SDK,都得费点功夫.如今的SDK改名叫移动支付集成开发包了,下载页面在 这里 的 "请点此下载集成开发包" Baidu和Googlep排在前面的支付宝开 ...

  8. Linux 对比 Windows 缺点

      SELinux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SELinux/8865268?fr=aladdin   虽然Linux比起 Windows来说,它的可靠性,稳 ...

  9. SQL语句--常用

    一.基础 1.说明: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2.说明: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dbname3.说明:备份sql server--- 创建 备 ...

  10. YTU 1098: The 3n + 1 problem

    1098: The 3n + 1 problem 时间限制: 1 Sec  内存限制: 64 MB 提交: 368  解决: 148 题目描述 Consider the following alg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