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nod Bash游戏(V1,V2,V3,V4(斐波那契博弈))
A B两个人轮流拿。A先拿。每次最少拿1颗。最多拿K颗。拿到最后1颗石子的人获胜。如果A B都很聪明,拿石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失误。给出N和K,问最后谁能赢得比赛。
第1行:一个数T。表示后面用作输入測试的数的数量。(1 <= T <= 10000)
第2 - T + 1行:每行2个数N,K。中间用空格分隔。(1 <= N,K <= 10^9)
共T行。假设A获胜输出A,假设B获胜输出B。
4
3 2
4 2
7 3
8 3
B
A
A
B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k,t;
scanf("%d",&t);
while(t--)
{
scanf("%d%d",&n,&k);
if(n%(k+1))
printf("A\n");
else
printf("B\n");
}
return 0;
}
A仅仅能拿1颗,所以B能够拿到最后1颗石子。
第1行:一个数T,表示后面用作输入測试的数的数量。(1 <= T <= 10000)
第2 - T + 1行:每行1个数N。(1 <= N <= 10^9)
共T行,假设A获胜输出A。假设B获胜输出B。
3
2
3
4
B
A
A
const int maxn=45;
bool vis[maxn];
int sg[maxn];
int a[5]={1,3,4};
void sgs()
{
for(int i=0;i<maxn;i++)
{
memset(vis,false,sizeof(vis));
for(int j=0;j<3;j++)
{
if(i>=a[j])
vis[sg[i-a[j]]]=true;
}
for(int j=0;;j++)
{
if(!vis[j])
{
sg[i]=j;
break;
}
}
printf("%d %d\n",i,sg[i]);
}
}
通过打表发现,7的整数倍和n%7==2的是必败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t;
scanf("%d",&t);
while(t--)
{
int n;
scanf("%d",&n);
if(n%7==0||n%7==2)
printf("B\n");
else
printf("A\n");
}
return 0;
}
如果A B都很聪明,拿石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失误。给出N。问最后谁能赢得比赛。
A仅仅能拿1颗或2颗,所以B能够拿到最后1颗石子。(输入的N可能为大数)
第1行:一个数T,表示后面用作输入測试的数的数量。 (1 <= T <= 1000)
第2 - T + 1行:每行1个数N。 (1 <= N <= 10^1000)
共T行。假设A获胜输出A,假设B获胜输出B。
3
2
3
4
A
B
A
const int maxn=1000+100;
int sg[maxn];
bool vis[maxn];
int main()
{
for(int i=0;i<50;i++)
{
memset(vis,false,sizeof(vis));
for(int j=0;(1<<j)<=i;j++)
{
int s=i-(1<<j);
vis[sg[s]]=true;
}
for(int j=0;;j++)
{
if(!vis[j])
{
sg[i]=j;
break;
}
}
printf("%d ",sg[i]);
}
return 0;
}
发现仅仅要是3的整数倍就能够。
证明: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har s[maxn];
int main()
{
int t;
scanf("%d",&t);
while(t--)
{
scanf("%s",s);
int n=strlen(s);
int ans=0;
for(int i=0;i<n;i++)
{
ans=ans+(s[i]-'0');
}
if(ans%3)
printf("A\n");
else
printf("B\n");
}
return 0;
}
A仅仅能拿1颗或2颗,所以B能够拿到最后1颗石子。
第1行:一个数T,表示后面用作输入測试的数的数量。 (1 <= T <= 1000)
第2 - T + 1行:每行1个数N。(1 <= N <= 10^9)
共T行,假设A获胜输出A,假设B获胜输出B。
3
2
3
4
B
B
A
这个游戏叫做Fibonacci Nim,肯定和Fibonacci数列:f[n]:1,2,3,5,8,13,21,34,55,89,… 有密切的关系。假设试验一番之后,能够推測:先手胜当且仅当n不是Fibonacci数。
换句话说。必败态构成Fibonacci数列。
这里须要借助“Zeckendorf定理”(齐肯多夫定理):不论什么正整数能够表示为若干个不连续的Fibonacci数之和。
先看看FIB数列的必败证明:
1、当i=2时。先手仅仅能取1颗,显然必败,结论成立。
2、如果当i<=k时。结论成立。
则当i=k+1时,f[i] = f[k]+f[k-1]。
则我们能够把这一堆石子看成两堆,简称k堆和k-1堆。
(一定能够看成两堆,由于假如先手第一次取的石子数大于或等于f[k-1],则后手能够直接取完f[k],由于f[k] < 2*f[k-1])
对于k-1堆。由如果可知,不论先手如何取,后手总能取到最后一颗。以下我们分析一下后手最后取的石子数x的情况。
假设先手第一次取的石子数y>=f[k-1]/3。则这小堆所剩的石子数小于2y。即后手能够直接取完。此时x=f[k-1]-y,则x<=2/3*f[k-1]。
我们来比較一下2/3*f[k-1]与1/2*f[k]的大小。即4*f[k-1]与3*f[k]的大小,由数学归纳法不难得出,后者大。
所以我们得到,x<1/2*f[k]。
即后手取完k-1堆后。先手不能一下取完k堆,所以游戏规则没有改变,则由如果可知,对于k堆,后手仍能取到最后一颗,所以后手必胜。
即i=k+1时。结论依旧成立。
对于不是FIB数,首先进行分解。
分解的时候,要取尽量大的Fibonacci数。
比方分解85:85在55和89之间。于是能够写成85=55+30,然后继续分解30,30在21和34之间,所以能够写成30=21+9,
依此类推,最后分解成85=55+21+8+1。
则我们能够把n写成 n = f[a1]+f[a2]+……+f[ap]。
(a1>a2>……>ap)
我们令先手先取完f[ap],即最小的这一堆。因为各个f之间不连续。则a(p-1) > ap + 1,则有f[a(p-1)] > 2*f[ap]。即后手仅仅能取f[a(p-1)]这一堆,且不能一次取完。
此时后手相当于面临这个子游戏(仅仅有f[a(p-1)]这一堆石子。且后手先取)的必败态。即先手一定能够取到这一堆的最后一颗石子。
同理可知。对于以后的每一堆,先手都能够取到这一堆的最后一颗石子,从而获得游戏的胜利。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50;
long long f[50];
int main()
{
f[1]=1,f[2]=2;
for(int i=3;i<maxn;i++)
f[i]=f[i-1]+f[i-2];
int t;
scanf("%d",&t);
while(t--)
{
int n;
scanf("%d",&n);
int sign=1;
for(int i=1;i<maxn;i++)
{
if(f[i]>n)
break;
if(f[i]==n)
{
sign=0;
break;
}
}
if(sign)
printf("A\n");
else
printf("B\n");
}
return 0;
}
51nod Bash游戏(V1,V2,V3,V4(斐波那契博弈))的更多相关文章
- 51nod 1070 Bash游戏 V4 (斐波那契博弈)
题目:传送门. 有一堆个数为n(n>=2)的石子,游戏双方轮流取石子,规则如下: 1)先手不能在第一次把所有的石子取完,至少取1颗: 2)之后每次可以取的石子数至少为1,至多为对手刚取的石子数的 ...
- 51Nod 1070:Bash游戏 V4(斐波那契博弈)
1070 Bash游戏 V4 基准时间限制:1 秒 空间限制:131072 KB 分值: 40 难度:4级算法题 收藏 关注 有一堆石子共有N个.A B两个人轮流拿,A先拿.每次拿的数量最少1个 ...
- 51Nod 1070 Bash游戏 V4(斐波那契博弈)
http://www.51nod.com/onlineJudge/questionCode.html#!problemId=1070 题意: 思路: 这个是斐波那契博弈,http://blog.csd ...
- {HDU}{2516}{取石子游戏}{斐波那契博弈}
题意:给定一堆石子,每个人最多取前一个人取石子数的2被,最少取一个,最后取石子的为赢家,求赢家. 思路:斐波那契博弈,这个题的证明过程太精彩了! 一个重要的定理:任何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若干个不连续的斐 ...
- HDU 2516 取石子游戏(斐波那契博弈)
取石子游戏 Time Limit: 2000/1000 MS(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si ...
- HDU 2516 取石子游戏 斐波纳契博弈
斐波纳契博弈: 有一堆个数为n的石子,游戏双方轮流取石子,满足: 1)先手不能在第一次把所有的石子取完: 2)之后每次可以取的石子数介于1到对手刚取的石子数的2倍之间(包含1和对手刚取的石子数的2倍) ...
- HDU.2516 取石子游戏 (博弈论 斐波那契博弈)
HDU.2516 取石子游戏 (博弈论 斐波那契博弈) 题意分析 简单的斐波那契博弈 博弈论快速入门 代码总览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nmax ...
- 题解报告:hdu 2516 取石子游戏(斐波那契博弈)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516 Problem Description 1堆石子有n个,两人轮流取.先取者第1次可以取任意多个, ...
- hdu 2516 取石子游戏 (斐波那契博弈)
题意:1堆石子有n个,两人轮流取.先取者第1次可以取任意多个,但不能全部取完.以后每次取的石子数不能超过上次取子数的2倍. 取完者胜,先取者负输出"Second win",先取者胜 ...
随机推荐
- 查看activity task相关信息
可以使用命令 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 查看的结果如下 ACTIVITY MANAGER PENDING INTENTS (dumpsys activity intents ...
- POJ 2226 二分图最小覆盖
题意: 思路: 把横着的连通块放在一个集合 竖着的放在一个集合 如果有交 就连边 求最小覆盖即可 (数值上等于最大匹配) //By SiriusRen #include <cstdio> ...
- Autoencoders and Sparsity(一)
An autoencoder neural network is an un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 that applies backpropagation, se ...
- 【hihocoder 1369】网络流一·Ford-Fulkerson算法
[Link]:http://hihocoder.com/problemset/problem/1369 [Description] [Solution] 最大流模板题 [NumberOf WA] [R ...
- WPF通用框架 数据库结构
前言 由於技術轉型, 目前大部分工作都是WPF為主, 但是趨於如今想在網絡上找一套能夠滿意的WPF權限管理框架太難, 因為WinForm那時候是有一套改寫過的權限框架, 所以數據庫設計這塊已經有了一個 ...
- SICP 习题 (1.39)解题总结
SICP 习题1.39沿着习题1.37, 1.38的方向继续前行,要求我们依据德国数学家J.H.Lambert的公式定义tan-cf过程,用于计算正切函数的近似值. J.H.Lambert的公式例如以 ...
- shell-手机屏幕录制
今天在做android联系的时候,想要把自己写的demo效果记录下来.在网上发现了录制手机屏幕的方法,如下 adb shell screenrecord /sdcard/demo.mp4 解释 adb ...
- android图片特效处理之图片叠加
这篇将讲到图片特效处理的图片叠加效果.跟前面一样是对像素点进行处理,可参照前面的android图像处理系列之七--图片涂鸦,水印-图片叠加和android图像处理系列之六--给图片添加边框(下)-图片 ...
- Dcloud课程9 天气小助手如何实现
Dcloud课程9 天气小助手如何实现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调用天气的接口,如果网上找不到好用的,而如果仅仅是测试,那就自己写一个简单的接口就可以了. 1.dcloud中的css样式怎么调? 和网页 ...
- 2.vector数组
创建vector数组 vector<,,,, }; 尾部插入 ; i < ; i++) { myint.push_back(i); } 读取头部和尾部 cout << my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