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搜索算法

  • 原理:设立若干种根对象,当任何一个根对象到某一个对象均不可达时,则认为这个对象是可以被回收的。一般是对象持有的引用指向该对象不可达

  

  • 在JAVA语言中,可以当做GC roots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1、虚拟机栈中的引用的对象。

2、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JNI的引用的对象。

第一和第四种都是指的方法的本地变量表,第二种表达的意思比较清晰,第三种主要指的是声明为final的常量值。

  标记-清除算法

  • 因为我们在程序运行期间如果想进行垃圾回收,就必须让GC线程与程序当中的线程互相配合,才能在不影响程序运行的前提下,顺利的将垃圾进行回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标记/清除算法就应运而生了。它的做法是当堆中的有效内存空间被耗尽的时候,就会停止整个程序,然后进行两项工作,第一项则是标记,第二项则是清除,完成后让程序恢复运行。

标记: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遍历所有的GC Roots,然后将所有GC Roots可达的对象标记为存活的对象。

       清除:清除的过程将遍历堆中所有的对象,将没有标记的对象全部清除掉。

缺点:

1、首先,它的缺点就是效率比较低(递归与全堆对象遍历),而且在进行GC的时候,需要停止应用程序

2、第二点主要的缺点,则是这种方式清理出来的空闲内存是不连续的,这点不难理解,我们的死亡对象都是随即的出现在内存的各个角落的,现在把它们清除之后,内存的布局自然会乱七八糟。而为了应付这一点,JVM就不得不维持一个内存的空闲列表,这又是一种开销。而且在分配数组对象的时候,寻找连续的内存空间会不太好找。

  复制算法

  • 复制算法将内存划分为两个区间,在任意时间点,所有动态分配的对象都只能分配在其中一个区间(称为活动区间),而另外一个区间(称为空闲区间)则是空闲的。
  • 当有效内存空间耗尽时,JVM将暂停程序运行,开启复制算法GC线程。接下来GC线程会将活动区间内的存活对象,全部复制到空闲区间,且严格按照内存地址依次排列,与此同时,GC线程将更新存活对象的内存引用地址指向新的内存地址。
  • 此时,空闲区间已经与活动区间交换,而垃圾对象现在已经全部留在了原来的活动区间,也就是现在的空闲区间。事实上,在活动区间转换为空间区间的同时,垃圾对象已经被一次性全部回收。在下一次GC之后,左边将会再次变成活动区间

复制算法弥补了标记/清除算法中,内存布局混乱的缺点。不过与此同时,它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

1、它浪费了一半的内存

2、如果对象的存活率很高,我们可以极端一点,假设是100%存活,那么我们需要将所有对象都复制一遍,并将所有引用地址重置一遍。复制这一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在对象存活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变的不可忽视。

所以从以上描述不难看出,复制算法要想使用,最起码对象的存活率要非常低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克服50%内存的浪费。

  

  标记/整理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与标记/清除算法非常相似,它也是分为两个阶段:标记和整理。下面LZ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两个阶段都做了什么。

标记:它的第一个阶段与标记/清除算法是一模一样的,均是遍历GC Roots,然后将存活的对象标记.

整理:移动所有存活的对象,且按照内存地址次序依次排列,然后将末端内存地址以后的内存全部回收。因此,第二阶段才称为整理阶段。

可以看到,标记的存活对象将会被整理,按照内存地址依次排列,而未被标记的内存会被清理掉。如此一来,当我们需要给新对象分配内存时,JVM只需要持有一个内存的起始地址即可,这比维护一个空闲列表显然少了许多开销。

不难看出,标记/整理算法不仅可以弥补标记/清除算法当中,内存区域分散的缺点,也消除了复制算法当中,内存减半的高额代价

不过任何算法都会有其缺点,标记/整理算法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也不高,不仅要标记所有存活对象,还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从效率上来说,标记/整理算法要低于复制算法。

     效率: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此处的效率只是简单的对比时间复杂度,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

       内存整齐度: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

       内存利用率: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

  分代搜集算法

   内存中的对象按照生命周期的长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以下命名均为LZ个人的命名。

1、夭折对象:朝生夕灭的对象,通俗点讲就是活不了多久就得死的对象。

例子:某一个方法的局域变量、循环内的临时变量等等。

2、老不死对象:这类对象一般活的比较久,岁数很大还不死,但归根结底,老不死对象也几乎早晚要死的,但也只是几乎而已。

例子:缓存对象、数据库连接对象、单例对象(单例模式)等等。

3、不灭对象:此类对象一般一旦出生就几乎不死了,它们几乎会一直永生不灭,记得,只是几乎不灭而已。

例子:String池中的对象(享元模式)、加载过的类信息等等。

  • 我们将上面三种对象对应到内存区域当中,就是夭折对象和老不死对象都在JAVA堆,而不灭对象在方法区由于不灭对象的生命周期过长,因此分代搜集算法就是针对的JAVA堆而设计的,也就是针对夭折对象和老不死对象。

  夭折对象:这类对象朝生夕灭,存活时间短,还记得复制算法的使用要求吗?那就是对象存活率不能太高,因此夭折对象是最适合使用复制算法的。

小疑问:50%内存的浪费怎么办?

  • 答疑:因为夭折对象一般存活率较低,因此可以不使用50%的内存作为空闲,一般的,使用两块10%的内存作为空闲和活动区间,而另外80%的内存,则是用来给新建对象分配内存的。一旦发生GC,将10%的活动区间与另外80%中存活的对象转移到10%的空闲区间,接下来,将之前90%的内存全部释放,以此类推。

第一点是使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只浪费了10%的内存,这个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换来了内存的整齐排列与GC速度。第二点是,这个策略的前提是,每次存活的对象占用的内存不能超过这10%的大小,一旦超过,多出的对象将无法复制。

为了解决上面的意外情况,也就是存活对象占用的内存太大时的情况,高手们将JAVA堆分成两部分来处理,上述三个区域则是第一部分,称为新生代或者年轻代。而余下的一部分,专门存放老不死对象的则称为年老代。

  老不死对象:这一类对象存活率非常高,因为它们大多是从新生代转过来的。就像人一样,活的年月久了,就变成老不死了。

通常情况下,以下两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对象会从新生代区域转到年老带区域。

1、在新生代里的每一个对象,都会有一个年龄,当这些对象的年龄到达一定程度时(年龄就是熬过的GC次数,每次GC如果对象存活下来,则年龄加1),则会被转到年老代,而这个转入年老代的年龄值,一般在JVM中是可以设置的。

2、在新生代存活对象占用的内存超过10%时,则多余的对象会放入年老代。这种时候,年老代就是新生代的“备用仓库”。

针对老不死对象的特性,显然不再适合使用复制算法,因为它的存活率太高,而且不要忘了,如果年老代再使用复制算法,它可是没有备用仓库的。因此一般针对老不死对象只能采用标记/整理或者标记/清除算法。

  方法区的对象回收(不灭对象)

  • 以上两种情况已经解决了GC的大部分问题,因为JAVA堆是GC的主要关注对象,而以上也已经包含了分代搜集算法的全部内容,接下来对于不灭对象的回收,已经不属于分代搜集算法的内容。 不灭对象存在于方法区,在我们常用的hotspot虚拟机(JDK默认的JVM)中,方法区也被亲切的称为永久代,又是一个很贴切的名字不是吗?
  •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不存在永久代的。当时永久代与年老代都存放在一起,里面包含了JAVA类的实例信息以及类信息。但是后来发现,对于类信息的卸载几乎很少发生,因此便将二者分离开来。幸运的是,这样做确实提高了不少性能。于是永久代便被拆分出来了。 这一部分区域的GC与年老代采用相似的方法,由于都没有“备用仓库”,二者都是只能使用标记/清除和标记/整理算法。

参考资料:左潇龙博客

JVM回收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记录JVM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算法可以分为三类,都基于标记-清除(复制)算法: Serial算法(单线程) 并行算法 并发算法 JVM会根据机器的硬件配置对每个内存代选择适合的回收算法,比如,如果机器多于1个核,会对年轻代 ...

  2. JVM 垃圾回收算法

    在说垃圾回收算法之前,先谈谈JVM怎样确定哪些对象是“垃圾”. 1.引用计数器算法: 引用计数器算法是给每个对象设置一个计数器,当有地方引用这个对象的时候,计数器+1,当引用失效的时候,计数器-1,当 ...

  3. JVM学习总结二——垃圾回收算法

    昨天总结了JVM内存分区相关的知识,这次我们将来了解下JVM的另一个核心知识点——垃圾回收算法.这一部分其实并不太难,如果对操作系统的内存处理算法有所了解,那么这部分算法其实只看名字就能明白,两者在原 ...

  4. JVM垃圾回收机制总结(4) :新一代的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的瓶颈 传统分代垃圾回收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垃圾回收给应用带来的负担降到了最小,把应用的吞吐量推到了一个极限.但是他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Full GC所带来的应用暂停.在一些对实时性要 ...

  5. JVM调优总结(九)-新一代的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的瓶颈 传统分代垃圾回收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垃圾回收给应用带来的负担降到了最小,把应用的吞吐量推到了一个极限.但是他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Full GC所带来的应用暂停.在一些对实时性要 ...

  6. JVM内存模型,垃圾回收算法

    JVM内存模型总体架构图 程序计数器多线程时,当线程数超过CPU数量或CPU内核数量,线程之间就要根据时间片轮询抢夺CPU时间资源.因此每个线程有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记录下一条要运行的指令.线程 ...

  7. java虚拟机学习-JVM调优总结-新一代的垃圾回收算法(11)

    垃圾回收的瓶颈 传统分代垃圾回收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垃圾回收给应用带来的负担降到了最小,把应用的吞吐量推到了一个极限.但是他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Full GC所带来的应用暂停.在一些对实时性要 ...

  8. JVM常见垃圾回收算法

    jdk1.7.0_79 众所周知,Java是一门不用程序员手动管理内存的语言,全靠JVM自动管理内存,既然是自动管理,那必然有一个垃圾内存的回收机制或者回收算法.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垃圾回收(下文简称 ...

  9. 轻松学JVM(四)——垃圾回收算法

    我们都知道java语言与C语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存自动回收,那么JVM是怎么控制内存回收的,这篇文章将介绍JVM垃圾回收的几种算法,从而了解内存回收的基本原理. stop the world 在介绍垃圾 ...

随机推荐

  1. 「LOJ 2289」「THUWC 2017」在美妙的数学王国中畅游——LCT&泰勒展开

    题目大意: 传送门 给一个动态树,每个节点上维护一个函数为$f(x)=sin(ax+b)$.$f(x)=e^{ax+b}$.$f(x)=ax+b$中的一个. 支持删边连边,修改节点上函数的操作. 每次 ...

  2. BZOJ_1260_[CQOI2007]涂色paint _区间DP

    BZOJ_1260_[CQOI2007]涂色paint _区间DP 题意: 假设你有一条长度为5的木版,初始时没有涂过任何颜色.你希望把它的5个单位长度分别涂上红.绿.蓝.绿.红色,用一个长度为5的字 ...

  3. Python数据结构应用6——树

    数据结构中的树的结点和机器学习中决策树的结点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数据结构中的树的每个叶结点都是独立的. 树的高度(Height)指叶结点的最大层树(不包含根结点) 一.树的建立 树可以这样定义:一棵 ...

  4. matplotlib解决中文乱码

    调试以前写的matplotlib相关脚本,中文呈方块样:重新解决一遍,感觉比以前的理解更进一步,故而记下一笔: 1. 首先要为matplotlib添加中文字体库: 系统字体库在/usr/share/f ...

  5. 玩转PHP中的正则表达式

    玩转PHP中的正则表达式 检验用户输入.解析用户输入和文件内容,以及重新格式化字符串 级别: 中级 正则表达式提供了一种处理文本的强大方法.使用正则表达式,您可以对用户输入进行复杂的检验.解析用户输入 ...

  6. ALS交替最小二乘法总结

    摘要: 1.算法概述 2.算法推导 3.算法特性及优缺点 4.注意事项 5.实现和具体例子 6.适用场合 内容: 1.算法概述 ALS是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的缩写 , 意 ...

  7. 【STM32H7教程】第10章 STM32H7的FLASH,RAM和栈使用情况(map和htm文件)

    完整教程下载地址:http://forum.armfl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980 第10章       STM32H7的FLASH,RAM ...

  8. appium-desktop录制脚本二次开发,生成我司自动化脚本

    目的 通过对appium-desktop脚本录制功能进行二次开发,使录制的java脚本符合我司自动化框架要求. 实现步骤 1.增加元素名称的输入框 由于ATK(我司自动化测试框架)脚本中元素是以“ap ...

  9. [Swift]LeetCode1033. 移动石子直到连续 | Moving Stones Until Consecutive

    Three stones are on a number line at positions a, b, and c. Each turn, let's say the stones are curr ...

  10. 基于滴答清单 Web 开发的 PC 客户端

    基于滴答清单 Web 开发的 PC 客户端 关于「滴答清单」 滴答清单是一款不可多得的 GTD 效率工具,它有着清晰明了的界面设计.恰到好处的功能设置.稳定的同步服务,如果你还缺少一款简洁而有效的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