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的 this 指向和绑定详解
JavaScript 中的 new、bind、call、apply 实际这些都离不开 this,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 this,在此过程中分别讲解其他相关知识点。
注意: 本文属于基础篇,请大神绕路。如果你不够了解,或者了解的还不完整,那么可以通过本文来复习一下。
this 指向的类型
刚开始学习 JavaScript 的时候,this 总是最能让人迷惑,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在 JavaScript 中应该如何确定 this 的指向。
this 是在函数被调用时确定的,它的指向完全取决于函数调用的地方,而不是它被声明的地方(除箭头函数外)。当一个函数被调用时,会创建一个执行上下文,它包含函数在哪里被调用(调用栈)、函数的调用方式、传入的参数等信息,this 就是这个记录的一个属性,它会在函数执行的过程中被用到。
this 在函数的指向有以下几种场景:
- 作为构造函数被 new 调用
- 作为对象的方法使用
- 作为函数直接调用
- 被 call、apply、bind 调用
- 箭头函数中的 this
下面我们分别来讨论一下这些场景中 this 的指向。
1.new 绑定
函数如果作为构造函数使用 new 调用时, this 绑定的是新创建的构造函数的实例。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this)
}
var bar = new Foo() // 输出: Foo 实例,this 就是 bar
实际上使用 new 调用构造函数时,会依次执行下面的操作:
- 创建一个新对象
- 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被赋值给这个新对象的
__proto__
- 将新对象赋给当前的 this
- 执行构造函数
- 如果函数没有返回其他对象,那么 new 表达式中的函数调用会自动返回这个新对象,如果返回的不是对象将被忽略
2.显式绑定
通过 call、apply、bind 我们可以修改函数绑定的 this,使其成为我们指定的对象。通过这些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我们可以显式地绑定 this。
function foo(name, price) {
this.name = name
this.price = price
}
function Food(category, name, price) {
foo.call(this, name, price) // call 方式调用
// foo.apply(this, [name, price]) // apply 方式调用
this.category = category
}
new Food('食品', '汉堡', '5块钱')
// 浏览器中输出: {name: "汉堡", price: "5块钱", category: "食品"}
call 和 apply 的区别是 call 方法接受的是参数列表,而 apply 方法接受的是一个参数数组。
func.call(thisArg, arg1, arg2, ...) // call 用法
func.apply(thisArg, [arg1, arg2, ...]) // apply 用法
而 bind 方法是设置 this 为给定的值,并返回一个新的函数,且在调用新函数时,将给定参数列表作为原函数的参数序列的前若干项。
func.bind(thisArg[, arg1[, arg2[, ...]]]) // bind 用法
举个例子:
var food = {
name: '汉堡',
price: '5块钱',
getPrice: function (place) {
console.log(place + this.price)
},
}
food.getPrice('KFC ') // 浏览器中输出: "KFC 5块钱"
var getPrice1 = food.getPrice.bind({ name: '鸡腿', price: '7块钱' }, '肯打鸡 ')
getPrice1() // 浏览器中输出: "肯打鸡 7块钱"
关于 bind 的原理,我们可以使用 apply 方法自己实现一个 bind 看一下:
// ES5 方式
Function.prototype.bind =
Function.prototype.bind ||
function () {
var self = this
var rest1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var context = rest1.shift()
return function () {
var rest2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return self.apply(context, rest1.concat(rest2))
}
}
// ES6 方式
Function.prototype.bind =
Function.prototype.bind ||
function (...rest1) {
const self = this
const context = rest1.shift()
return function (...rest2) {
return self.apply(context, [...rest1, ...rest2])
}
}
ES6 方式用了一些 ES6 的知识比如 rest 参数、数组解构。
注意: 如果你把 null 或 undefined 作为 this 的绑定对象传入 call、apply、bind,这些值在调用时会被忽略,实际应用的是默认绑定规则。
var a = 'hello'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this.a)
}
foo.call(null) // 浏览器中输出: "hello"
3.隐式绑定
函数是否在某个上下文对象中调用,如果是的话 this 绑定的是那个上下文对象。
var a = 'hello'
var obj = {
a: 'world',
foo: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a)
},
}
obj.foo() // 浏览器中输出: "world"
上面代码中,foo 方法是作为对象的属性调用的,那么此时 foo 方法执行时,this 指向 obj 对象。也就是说,此时 this 指向调用这个方法的对象,如果嵌套了多个对象,那么指向最后一个调用这个方法的对象:
var a = 'hello'
var obj = {
a: 'world',
b: {
a: 'China',
foo: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a)
},
},
}
obj.b.foo() // 浏览器中输出: "China"
最后一个对象是 obj 上的 b,那么此时 foo 方法执行时,其中的 this 指向的就是 b 对象。
4.默认绑定
函数独立调用,直接使用不带任何修饰的函数引用进行调用,也是上面几种绑定途径之外的方式。非严格模式下 this 绑定到全局对象(浏览器下是 winodw,node 环境是 global),严格模式下 this 绑定到 undefined (因为严格模式不允许 this 指向全局对象)。
var a = 'hello'
function foo() {
var a = 'world'
console.log(this.a)
console.log(this)
}
foo() // 相当于执行 window.foo()
// 浏览器中输出: "hello"
// 浏览器中输出: Window 对象
上面代码中,变量 a 被声明在全局作用域,成为全局对象 window 的一个同名属性。函数 foo 被执行时,this 此时指向的是全局对象,因此打印出来的 a 是全局对象的属性。
注意有一种情况:
var a = 'hello'
var obj = {
a: 'world',
foo: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a)
},
}
var bar = obj.foo
bar() // 浏览器中输出: "hello"
此时 bar 函数,也就是 obj 上的 foo 方法为什么又指向了全局对象呢,是因为 bar 方法此时是作为函数独立调用的,所以此时的场景属于默认绑定,而不是隐式绑定。这种情况和把方法作为回调函数的场景类似:
var a = 'hello'
var obj = {
a: 'world',
foo: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a)
},
}
function func(fn) {
fn()
}
func(obj.foo) // 浏览器中输出: "hello"
参数传递实际上也是一种隐式的赋值,只不过这里 obj.foo 方法是被隐式赋值给了函数 func 的形参 fn,而之前的情景是自己赋值,两种情景实际上类似。这种场景我们遇到的比较多的是 setTimeout 和 setInterval,如果回调函数不是箭头函数,那么其中的 this 指向的就是全局对象.
其实我们可以把默认绑定当作是隐式绑定的特殊情况,比如上面的 bar(),我们可以当作是使用 window.bar() 的方式调用的,此时 bar 中的 this 根据隐式绑定的情景指向的就是 window。
this 绑定的优先级
this 存在多个使用场景,那么多个场景同时出现的时候,this 到底应该如何指向呢。这里存在一个优先级的概念,this 根据优先级来确定指向。优先级:new 绑定 > 显示绑定 > 隐式绑定 > 默认绑定
所以 this 的判断顺序:
- new 绑定: 函数是否在 new 中调用?如果是的话 this 绑定的是新创建的对象;
- 显式绑定: 函数是否是通过 bind、call、apply 调用?如果是的话,this 绑定的是指定的对象;
- 隐式绑定: 函数是否在某个上下文对象中调用?如果是的话,this 绑定的是那个上下文对象;
- 如果都不是的话,使用默认绑定。如果在严格模式下,就绑定到 undefined,否则绑定到全局对象。
箭头函数中的 this
箭头函数 是根据其声明的地方来决定 this 的,它是 ES6 的知识点。
箭头函数的 this 绑定是无法通过 call、apply、bind 被修改的,且因为箭头函数没有构造函数 constructor,所以也不可以使用 new 调用,即不能作为构造函数,否则会报错。
var a = 'hello'
var obj = {
a: 'world',
foo: () => {
console.log(this.a)
},
}
obj.foo() // 浏览器中输出: "hello"
我们可以看看 ECMAScript 标准中对箭头函数的描述。
原文:
An Arrow Function does not define local bindings for arguments, super, this, or new.target. Any reference to arguments, super, this, or new.target within an ArrowFunction must resolve to a binding in a lexically enclosing environment. Typically this will be the Function Environment of an immediately enclosing function.
翻译:
箭头函数不为 arguments、super、this 或 new.target 定义本地绑定。箭头函数中对 arguments、super、this 或 new.target 的任何引用都解析为当前所在词法作用域中的绑定。通常,这是箭头函数所在的函数作用域。
— ECMAScript Language Specification - Arrow Function | ECMA 标准 - 箭头函数
一个 this 的小练习
用一个小练习来实战一下:
var a = 20
var obj = {
a: 40,
foo: () => {
console.log(this.a)
function func() {
this.a = 60
console.log(this.a)
}
func.prototype.a = 50
return func
},
}
var bar = obj.foo() // 浏览器中输出: 20
bar() // 浏览器中输出: 60
new bar() // 浏览器中输出: 60
稍微解释一下:
1)var a = 20
这句在全局变量 window 上创建了个属性 a 并赋值为 20;
2)首先执行的是 obj.foo()
,这是一个箭头函数,箭头函数不创建新的函数作用域直接沿用语句外部的作用域,因此 obj.foo()
执行时箭头函数中 this 是全局 window,首先打印出 window 上的属性 a 的值 20,箭头函数返回了一个原型上有个值为 50 的属性 a 的函数对象 func 给 bar;
3)继续执行的是 bar()
,这里执行的是刚刚箭头函数返回的闭包 func,其内部的 this 指向 window,因此 this.a 修改了 window.a 的值为 60 并打印出来;
4)然后执行的是 new bar()
,根据之前的表述,new 操作符会在 func 函数中创建一个继承了 func 原型的实例对象并用 this 指向它,随后 this.a = 60
又在实例对象上创建了一个属性 a,在之后的打印中已经在实例上找到了属性 a,因此就不继续往对象原型上查找了,所以打印出第三个 60。
如果把上面例子的箭头函数换成普通函数呢,结果会是什么样?
var a = 20
var obj = {
a: 40,
foo: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a)
function func() {
this.a = 60
console.log(this.a)
}
func.prototype.a = 50
return func
},
}
var bar = obj.foo() // 浏览器中输出: 40
bar() // 浏览器中输出: 60
new bar() // 浏览器中输出: 60
这个例子就不详细讲解了。
如果把上面两个例子弄懂原理,基本上 this 的指向就掌握的差不多啦~
JavaScript 的 this 指向和绑定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script event(事件对象)详解
javascript event(事件对象)详解 1. 事件对象 1. 事件对象 Event 对象代表事件的状态,比如事件在其中发生的元素.键盘按键的状态.鼠标的位置.鼠标按钮的状态. 什 ...
- 转: javascript模块加载框架seajs详解
javascript模块加载框架seajs详解 SeaJS是一个遵循commonJS规范的javascript模块加载框架,可以实现javascript的模块化开发和模块化加载(模块可按需加载或全部加 ...
- JavaScript进阶知识点——函数和对象详解
JavaScript进阶知识点--函数和对象详解 我们在上期内容中学习了JavaScript的基本知识点,今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JavaScript JavaScript函数 JavaScript函 ...
- JavaScript调试技巧之console.log()详解
JavaScript调试技巧之console.log()详解 对于JavaScript程序的调试,相比于alert(),使用console.log()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原因在于:alert()函数会阻 ...
- JavaScript中的鼠标滚轮事件详解
JavaScript中的鼠标滚轮事件详解/*Firefox注册事件*/ ~~~Firefox: addEventListener('DOMMouseScroll', handler, false)if ...
- 《手把手教你》系列技巧篇(四十)-java+ selenium自动化测试-JavaScript的调用执行-下篇(详解教程)
1.简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对处理的元素进行高亮显示,或者有时候为了看清楚做跟踪鼠标点击了哪些元素需要标记出来.今天宏哥就在这里把这种测试场景讲解和分享一下. 2.用法 创建一个执行 JS 的对象 ...
- JavaScript 中 apply 、call 的详解
apply 和 call 的区别 ECMAScript 规范给所有函数都定义了 call 与 apply 两个方法,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的作用也是一模一样,只是传参的形式有区别而已. 原文作者:林 ...
- JavaScript箭头函数中的this详解
前言 箭头函数极大地简化了this的取值规则. 普通函数与箭头函数 普通函数指的是用function定义的函数: var hello = function () { console.log(" ...
- 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装饰者模式详解篇
一.前言: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在不改变原类和继承的情况下动态扩展对象功能,通过包装一个对象来实现一个新的具有原对象相同接口的新的对象. 装饰者模式的特点: 1. 在不改 ...
随机推荐
- windows 下部署 .netcore 到 windows service
接上一篇 <windows 下部署 .netcore 到 iis>,这一篇记录一下怎么将 Asp.Net Core 以 windows 服务的方式部署. 一.修改代码 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调 ...
- spring data jpa 之 通用接口
园主这一阵子接到一个需求,就是将spring data jpa再进行封装,实现通过调用一个baseRepository,来实现每个类的增删改查操作,结合spring data jpa 原有的便捷操作, ...
- 算法学习笔记:2-SAT
SAT 是适定性(Satisfiability)问题的简称.一般形式为 k - 适定性问题,简称 k-SAT.而当 \(k>2\) 时该问题为 NP 完全的.所以我们只研究 \(k=2\) 的情 ...
- 修改mac系统名字&&神秘bogon
问题分析 你是否遇见过突然终端突然出现奇怪 bogon # name @ bogon in ~ [22:31:01] $ 这是因为终端会先向 DNS 请求查询当前 IP 的反向域名解析的结果,如果查询 ...
- RF,SVM和NN的优缺点
1. 随机森林优缺点 随机森林(RF)是Bagging的一个扩展变体.RF在以决策树为基分类器进行集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决策树的训练过程中引入了随机属性选择. Bagging就是对数据集训练多个基分类 ...
- LeetCode343 整数拆分详解
题目详情 给定一个正整数 n,将其拆分为至少两个正整数的和,并使这些整数的乘积最大化. 返回你可以获得的最大乘积. 示例 1: 输入: 2 输出: 1 解释: 2 = 1 + 1, 1 × 1 = 1 ...
- Android 内部存储读写介绍
内部存储读写 内容介绍 Android系统允许应用程序创建仅能够自身访问的私有文件,文件保存在设备的内部存储器上,在Linux系统下的/data/data//files目录中 Android系统不仅支 ...
- 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Pro 让 PC 提供云桌面服务——学习笔记(二)
实验效果: 这次希望的效果是能够用远程桌面来实现 . 这里参考了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wwang/archive/2011/01/06/1928933.html 操作步 ...
- markdown基础使用技巧
markdown基础使用技巧 通过``创建代码形式,不同形式可以叠加(比如:斜体+加粗) 块级元素 通过return/Enter实现切换段落/创建段落 通过shift+return/enter 实现换 ...
- Ubuntu18.04安装Nautilus-actions自定义文件管理器鼠标右键列表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aniel-marynicz/filemanager-actions #需要添加源 sudo apt-get install filem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