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连接是什么

我们知道HTTP协议采用“请求-应答”模式,当使用普通模式,即非KeepAlive模式时,每个请求/应答客户和服务器都要新建一个连接,完成 之后立即断开连接(HTTP协议为无连接的协议);当使用Keep-Alive模式(又称持久连接、连接重用)时,Keep-Alive功能使客户端到服 务器端的连接持续有效,当出现对服务器的后继请求时,Keep-Alive功能避免了建立或者重新建立连接。

服务器如何知道已经完全接受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Content-Length 是一个实体消息首部,用来指明发送给接收方的消息主体的大小,即用十进制数字表示的八位元组的数目。

客户端如何知道已经完全接受服务端发送的数据

  • 在HTTP 1.0 短连接中客户端发送一个小请求,服务器响应以所期望的信息(例如一个html文件或一副gif图像)。服务器通常在发送回所请求的数据之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客户端读数据时会返回EOF(-1),就知道数据已经接收完全了。
  • 消息首部字段Conent-Length
  • 消息首部字段Transfer-Encoding

Transfer-Encoding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一个静态页面或者一张图片时,服务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内容大小,然后通过Content-length消息首部字段告诉客户端需要接收多少数据。但是如果是动态页面等时,服务器是不可能预先知道内容大小,这时就可以使用Transfer-Encoding:chunk模式来传输数据了。即如果要一边产生数据,一边发给客户端,服务器就需要使用"Transfer-Encoding: chunked"这样的方式来代替Content-Length。

chunk编码将数据分成一块一块的发生。Chunked编码将使用若干个Chunk串连而成,由一个标明长度为0的chunk标示结束。每个Chunk分为头部和正文两部分,头部内容指定正文的字符总数(十六进制的数字)和数量单位(一般不写),正文部分就是指定长度的实际内容,两部分之间用回车换行(CRLF)隔开。在最后一个长度为0的Chunk中的内容是称为footer的内容,是一些附加的Header信息(通常可以直接忽略)。

Transfer-Encoding 是一个用来标示 HTTP 报文传输格式的头部值。尽管这个取值理论上可以有很多,但是当前的 HTTP 规范里实际上只定义了一种传输取值——chunked。

如果一个HTTP消息(请求消息或应答消息)的Transfer-Encoding消息头的值为chunked,那么,消息体由数量未定的块组成,并以最后一个大小为0的块为结束。

每一个非空的块都以该块包含数据的字节数(字节数以十六进制表示)开始,跟随一个CRLF (回车及换行),然后是数据本身,最后块CRLF结束。在一些实现中,块大小和CRLF之间填充有白空格(0x20)。

最后一块是单行,由块大小(0),一些可选的填充白空格,以及CRLF。最后一块不再包含任何数据,但是可以发送可选的尾部,包括消息头字段。消息最后以CRLF结尾。

一个示例响应如下: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25
This is the data in the first chunk 1A
and this is the second one
0

注意:

  • chunked 和 multipart 两个名词在意义上有类似的地方,不过在 HTTP 协议当中这两个概念则不是一个类别的。multipart 是一种 Content-Type,标示 HTTP 报文内容的类型,而 chunked 是一种传输格式,标示报头将以何种方式进行传输。
  • chunked 传输不能事先知道内容的长度,只能靠最后的空 chunk 块来判断,因此对于下载请求来说,是没有办法实现进度的。在浏览器和下载工具中,偶尔我们也会看到有些文件是看不到下载进度的,即采用 chunked 方式进行下载。
  • chunked 的优势在于,服务器端可以边生成内容边发送,无需事先生成全部的内容。HTTP/2 不支持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因为 HTTP/2 有自己的 streaming 传输方式(Source:MDN - Transfer-Encoding)。

transfer-coding与Content-Length

其实,上面2中方法都可以归纳为是如何判断http消息的大小、消息的数量。RFC 2616对消息的长度总结如下:一个消息的transfer-length(传输长度)是指消息中的message-body(消息体)的长度。当应用了transfer-coding(传输编码),每个消息中的message-body(消息体)的长度(transfer-length)由以下几种情况决定(优先级由高到低):

  • 任何不含有消息体的消息(如1XXX、204、304等响应消息和任何头(HEAD,首部)请求的响应消息),总是由一个空行(CLRF)结束。
  • 如果出现了Transfer-Encoding头字段 并且值为非“identity”,那么transfer-length由“chunked” 传输编码定义,除非消息由于关闭连接而终止。
  • 如果出现了Content-Length头字段,它的值表示entity-length(实体长度)和transfer-length(传输长度)。如果这两个长度的大小不一样(i.e.设置了Transfer-Encoding头字段),那么将不能发送Content-Length头字段。并且如果同时收到了Transfer-Encoding字段和Content-Length头字段,那么必须忽略Content-Length字段。
  • 如果消息使用媒体类型“multipart/byteranges”,并且transfer-length 没有另外指定,那么这种自定界(self-delimiting)媒体类型定义transfer-length 。除非发送者知道接收者能够解析该类型,否则不能使用该类型。
  • 由服务器关闭连接确定消息长度。(注意:关闭连接不能用于确定请求消息的结束,因为服务器不能再发响应消息给客户端了。)

为了兼容HTTP/1.0应用程序,HTTP/1.1的请求消息体中必须包含一个合法的Content-Length头字段,除非知道服务器兼容HTTP/1.1。一个请求包含消息体,并且Content-Length字段没有给定,如果不能判断消息的长度,服务器应该用用400 (bad request) 来响应;或者服务器坚持希望收到一个合法的Content-Length字段,用 411 (length required)来响应。

所有HTTP/1.1的接收者应用程序必须接受“chunked” transfer-coding (传输编码),因此当不能事先知道消息的长度,允许使用这种机制来传输消息。消息不应该够同时包含 Content-Length头字段和non-identity transfer-coding。如果一个消息同时包含non-identity transfer-coding和Content-Length ,必须忽略Content-Length 。

HTTP Keep-Alive模式客户端与服务器如何判定传输完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odejs的cs模式聊天客户端和服务器实现

    学习完nodejs的基础后,自然要写点东西练练手,以下是一个基于nodejs的cs模式的聊天软件代码: net模块是nodejs的网络编程必定用到的一个模块,对socket通信进行了封装 实现的功能: ...

  2. SignalR一个集成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库。内部的两个对象类:PersistentConnection和Hub

    SignalR 将整个交换信息的行为封装得非常漂亮,客户端和服务器全部都使用 JSON 来沟通,在服务器端声明的所有 hub 的信息,都会一般生成 JavaScript 输出到客户端. 它是基于浏览器 ...

  3. OPC协议解析-OPC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讯解析

    1      OPC服务器 OPC服务器, 是指按照OPC基金组织规定的OPC规范群开发的软件驱动.OPC服务器作为中间媒介负责从数据源读取数据再跟另外一端的客户端通信.在 OPC客户端/服务器 的结 ...

  4. Nio使用Selector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

    使用NIO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客户端于服务器自己的不再是阻塞式的,也就意味着服务器无需通过为每个客户端的链接而开启一个线程.而是通过一个叫Selector的轮循器来不断的检测那个Channel有消息处理 ...

  5. HAProxy负载均衡保持客户端和服务器Session亲缘性的3种方式

    1 用户IP 识别  haroxy 将用户IP经过hash计算后 指定到固定的真实服务器上(类似于nginx 的IP hash 指令) 配置指令: balance source 配置实例: backe ...

  6. C/S模式客户端连接服务器连接不上的问题

    C/S模式客户端连接服务器连接不上的问题 1.服务器电脑防火墙关闭 2.服务器端SQL SERVER2008R: 配置工具--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MSSQLSERVER协议.客户端协议(S ...

  7. Django项目:CMDB(服务器硬件资产自动采集系统)--04--04CMDB本地(Agent)模式客户端唯一标识(ID)

    # client.py # ————————01CMDB获取服务器基本信息———————— from src import plugins #__init__.py from lib.serializ ...

  8. 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器

    就是普通的服务器端编程,还不用写界面,其实还比服务器编程简单一些.跟J2EE一样的服务器,你android这一方面只要用json或者gson直接拿数据,后台的话用tomcat接受请求操作数据,功能不复 ...

  9. Socket与SocketServer结合多线程实现多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

    需求说明:实现多客户端用户登录,实现多客户端登录一般都需要使用线程技术: (1)创建服务器端线程类,run()方法中实现对一个请求的响应处理: (2)修改服务器端代码,实现循环监听状态: (3)服务器 ...

随机推荐

  1. Numpy的学习2-基础转换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2, 14).reshape((3, 4)) # array([[ 2, 3, 4, 5] # [ 6, 7, 8, 9] # [10 ...

  2. 弱肉强食——《哆啦A梦:大雄的新恐龙》观后感

    观看大雄的新恐龙不是在电影院观看的,由于时间的问题无法去电影院观看,是在家通过梦蓝字幕组翻译好的观看的,这个翻译好的视频已经由于版权原因没有发布了. 故事的开始与以往的情节十分相似:大雄因为不想被胖虎 ...

  3. Mysql主从数据库(master/slave),实现读写分离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阐述了如何在高并发高负载的场景下使用nginx做后台服务的负载均衡:在阿里云Centos上配置nginx+uwsgi+负载均衡配置,但是不要以为这样做了就是一劳永逸的,到了数据业务 ...

  4. ThreadX——IPC应用之消息队列

    作者:zzssdd2 E-mail:zzssdd2@foxmail.com 一.应用简介 消息队列是RTOS中常用的一种数据通信方式,常用于任务与任务之间或是中断与任务之间的数据传递.在裸机系统中我们 ...

  5. Xrdp远程连接到CentOS7系统配置

    1         服务器端配置 1.1  查询是否已经安装epel库 打开已经安装了CentOS7的主机,以root用户登录,在桌面上打开一个终端,输入命令:rpm -qa|grep epel,查询 ...

  6. C# 将json字符串进行排序 转成键值

    public static string StortJson(string json) { var dic = JsonConvert.DeserializeObject<SortedDicti ...

  7. 类似818tu.c微信小说分销系统设计之多公众号网页授权自动登录源码分享

    /** 转载请保留原地址以及版权声明,请勿恶意修改 *  作者:杨浩瑞  QQ:1420213383  独立博客:http://www.yxxrui.cn * [后台]http://xiaoshuo. ...

  8. 7.自定义ViewGroup-下滑抽屉

    1.效果 2.思路 分析效果: 1.布局分为两部分,后面部分,前面部分,默认状态后面被挡住: 2.后面不可以滑动,前面可以滑动: 3.如果前面的布局本身是可以滑动的,那么当前面布局滑动到第一个时,后面 ...

  9. [leetcode]692. Top K Frequent Words频率最高的前K个单词

    这个题的排序是用的PriorityQueue实现自动排列,优先队列用的是堆排序,堆排序请看:http://www.cnblogs.com/stAr-1/p/7569706.html 自定义了优先队列的 ...

  10. 本地显示Linux服务器的GUI程序

    如果我们UI自动化脚本跑在 Linux 服务器环境上,这个时候我们是看不到界面的,如果不使用浏览器的无头模式,这个时候我们的程序就跑不起来了,如何在服务器环境不使用浏览器的无头模式下进行UI测试呢,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