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于 2019-08-10:

  以上是我对Lambda原理比较模糊时的测试,现在觉得唯一的用处在于对比第二篇得出在循环中使用Lambda会慢很多。

  实际运用的话,我建议看下一篇:Java的几种创建实例方法的性能对比(二)

近来打算自己封装一个比较方便读写的Office Excel 工具类,前面已经写了一些,比较粗糙本就计划重构一下,刚好公司的电商APP后台原有的导出Excel实现出现了可怕的性能问题,600行的数据生成Excel工作簿居然需要50秒以上,客户端连接都被熔断了还没导出来,挺巧,那就一起解决吧。

在上一个版本里呢,我认为比较巧妙的地方在于用函数式编程的方式代替反射,很早以前了解了反射的一些底层后我就知道反射的性能很差,但一直没实际测试过各种调用场景的性能差距。

至于底层字节码、CPU指令这些我就不深究了,我还没到那个级别,那这次就来个简单的测试吧。

目标:创建Man对象。

方式:

① 直接引用 new Man();

② 使用反射

③ 使用内部类

④ 使用Lombda表达式

⑤ 使用Method Reference

在学习Java8新特性的时候,我所了解到的是Lombda表达式是内部类的一种简化书写方式,也就是语法糖,但两者间在运行时居然有比较明显的性能差距,让我不得不怀疑它底层到底是啥东西,时间精力有限先记着,有必要的时候再去啃openJDK吧。

还有就是Lombda和Method Reference从表现来看,底层应该是同一个东西,但IDEA既然分开两种内部类的写法推荐,那就分开对待吧。

测试时每种方式循环调用 1 亿次,每种方式连续计算两次时间,然后对比第二次运行的结果,直接run没有采用debug运行。

贴代码:

 package com.supalle.test;

 import lombok.AllArgsConstructor;
import lombok.Builder;
import lombok.Data;
import lombok.NoArgs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function.Supplier; /**
* @描述:语法PK
* @作者:Supalle
* @时间:2019/7/26
*/
public class SyntaxPKTest { /* 循环次数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SIZE = 100000000; /* 有类如下 */
@Data
@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rivate static class Ma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
* 使用 new Man();
*
* @return 运行耗时
*/
public static long runWithNewConstructor()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new SyntaxPKTest.Man();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 使用反射
*
* @return 运行耗时
*/
public static long runWithReflex()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Constructor<SyntaxPKTest.Man> constructor = SyntaxPKTest.Man.class.getConstructor();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constructor.newInstance();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 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
* @return 运行耗时
*/
public static long runWithSubClass()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new Supplier<SyntaxPKTest.Man>() {
@Override
public SyntaxPKTest.Man get() {
return new SyntaxPKTest.Man();
}
}.get();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 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
* @return 运行耗时
*/
public static long runWithLambda()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Supplier<SyntaxPKTest.Man>) () -> new SyntaxPKTest.Man()).get();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 使用 MethodReference
*
* @return 运行耗时
*/
public static long runWithMethodReference()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Supplier<SyntaxPKTest.Man>) SyntaxPKTest.Man::new).get();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 // 测试前调用一下,加载Man字节码,尽量公平
SyntaxPKTest.Man man1 = new SyntaxPKTest.Man();
SyntaxPKTest.Man man2 = new SyntaxPKTest.Man("张三", 20); System.out.println("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 +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System.out.println(); // 这里的话对比再次调用的时间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NewConstructor());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NewConstructor());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 + runWithReflex());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 + runWithReflex());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SubClass());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SubClass());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Lambda());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Lambda());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 + runWithMethodReference());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 + runWithMethodReference()); } }

运行结果:

一:

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8

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5
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312
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276
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6
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142
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100
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86
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85

二:

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8

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5
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2
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326
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275
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6
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122
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86
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102
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83

三:

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8

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5
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322
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288
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7
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2
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128
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92
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97
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81

如果Lambda和MethodReference调换一下位置如下:

 1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NewConstructor());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NewConstructor());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 + runWithReflex());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 + runWithReflex());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SubClass());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SubClass());
7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 + runWithMethodReference());
8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 + runWithMethodReference());
System.out.println("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Lambda());
System.err.println("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 + runWithLambda());

一:

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8

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6
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2
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351
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270
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6
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128
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97
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82
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74

二:

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8

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5
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318
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297
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6
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2
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117
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100
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91
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79

三:

测试环境:CPU核心数 - 8

首次使用 new Man()            耗时:6
再次使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反射 耗时:319
再次使用反射 耗时:277
首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8
再次使用内部类调用 new Man() 耗时:3
首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139
再次使用 MethodReference 耗时:85
首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103
再次使用Lambda调用 new Man() 耗时:84

总结:

  ① 如果不需要足够的灵活性,直接使用 new 来构造一个对象,效率最高的。

   ② 反射确确实实是垫底,当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全面的、灵活的类操纵能力。

    ③ 使用内部类的方式,效率上和直接new 非常贴近,虽然看起来代码多一些,但是足够灵活。

④ Lambda和Method Reference效率其实很贴近,又是一起在Java8推出的,底层实现应该是一样的,在效率上比起反射好很多。

  上个版本中,我使用的Method Reference,下个版本还会继续使用Method Reference,因为接口方式和内部类一致,如果碰到某些对性能要求非常极致的使用场景,可以在使用时以内部类的方式替代Method Reference而不需要改变工具类的代码。

  

  备注于 2019-08-10:

  以上是我对Lambda原理比较模糊时的测试,现在觉得唯一的用处在于对比第二篇得出在循环中使用Lambda会慢很多。

  实际运用的话,我建议看下一篇:Java的几种创建实例方法的性能对比(二)

Java的几种创建实例方法的性能对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的几种创建实例方法的性能对比(二)

    上一篇里对几种书写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这次简单了解Lambda原理后,对测试做了一些调整,发现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而这个调整,明显更契合实际开发的场景. 暂时还没有亲自去验证,主 ...

  2. Java中两种实现多线程方式的对比分析

    本文转载自: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12/93690.htm#0-tsina-1-14812-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13cf ...

  3. Go_18: Golang 中三种读取文件发放性能对比

    Golang 中读取文件大概有三种方法,分别为: 1. 通过原生态 io 包中的 read 方法进行读取 2. 通过 io/ioutil 包提供的 read 方法进行读取 3. 通过 bufio 包提 ...

  4. Golang 中三种读取文件发放性能对比

    Golang 中读取文件大概有三种方法,分别为: 1. 通过原生态 io 包中的 read 方法进行读取 2. 通过 io/ioutil 包提供的 read 方法进行读取 3. 通过 bufio 包提 ...

  5. 求斐波那契数列第n位的几种实现方式及性能对比(c#语言)

    在每一种编程语言里,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方式都是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可能有很多种计算方式,例如:递归.迭代.数学公式.哪种算法最容易理解,哪种算法是性能最好的呢?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它的研究和总结:下 ...

  6. java线程——三种创建线程的方式

    前言 线程,英文Thread.在java中,创建线程的方式有三种: 1.Thread 2.Runnable 3.Callable 在详细介绍下这几种方式之前,我们先来看下Thread类和Runnabl ...

  7. Java数组3种创建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固定大小的空数组, 动态创建 */ String[] strArr1 = new String[3]; ...

  8. Delegate、Thread、Task、ThreadPool几种方式创建异步任务性能对比

    开始预测的结果是 Task>Delegate>ThreadPool>>Thread. (一)测试代码 static async Task<int> AsyncTas ...

  9. 几种流行Webservice框架性能对比

    1      摘要 开发webservice应用程序中离不开框架的支持,当open-open网站列举的就有30多种,这对于开发者如何选择带来一定的疑惑.性能Webservice的关键要素,不同的框架性 ...

随机推荐

  1. Google C++测试框架系列入门篇:第三章 基本概念

    上一篇:Google C++测试框架系列入门篇:第二章 开始一个新项目 原始链接:Basic Concepts 词汇表 版本号:v_0.1 基本概念 使用GTest你肯定会接触到断言这个概念.断言是用 ...

  2. python代码检查工具pylint 让你的python更规范

    1.pylint是什么? Pylint 是一个 Python 代码分析工具,它分析 Python 代码中的错误,查找不符合代码风格标准(Pylint 默认使用的代码风格是 PEP 8,具体信息,请参阅 ...

  3. SYN6105型 GPS子钟

    SYN6105型 GPS子钟 产品概述 SYN6105型GPS子钟是由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精心设计.自行研发生产的一套以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子钟,从GPS地球同步卫星上获取标准时钟信号信息将这些时 ...

  4. GStreamer基础教程03 - 媒体类型与Pad

    摘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将多个element连接起来构造一个pipline,进行数据传输.那么GStreamer是通过何种方式保证element之间能正常的进行数据传输?今天就将介绍GSt ...

  5. 深入V8引擎-AST(2)

    先声明一下,这种长系列的大块头博客只能保证尽可能的深入到每一行源码,有些代码我不乐意深究就写个注释说明一下作用.另外,由于本地整理的比较好,博客就随心写了. 整个Compile过程目前只看到asmjs ...

  6. spring cloud 系列第6篇 —— zuul 服务网关 (F版本)

    源码Gitub地址:https://github.com/heibaiying/spring-samples-for-all 一.zuul简介 1.1 API 网关 api 网关是整个微服务系统的门面 ...

  7. 【记录】mybatis中获取常量类中数据

    部分转载,已注明来源: 1.mybatis中获取常量类中数据 <update id="refuseDebt"> UPDATE dt_debt a SET         ...

  8. Windows鼠标右键菜单添加SublimeText打开选项

    Windows上将使用SublimeText打开文件的选项添加到鼠标右键菜单. 新建reg后缀的注册表文件,编辑添加内容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 ...

  9. Python文件中将print的输出内容重定向到变量中

    有时候需要用到别人的代码, 但是又不想修改别人的文件, 想拿到输出的结果,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sys模块, 将print输出的内容重定向到变量中. Python调用sys模块中的sys.stdout, ...

  10. RABC权限控制(二级菜单实现)

    目前大部分系统由于用户体验,基本上菜单不会做的很深,以二级菜单为例,做了一个简单的权限控制实现,可精确到按钮级别(基于django),下面具体看看实现 1.表结构的设计 无论开发什么都需要先梳理清楚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