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深度学习之semantic Segmentation
上一次发博客已经是9月份的事了....这段时间公司的事实在是多,有写博客的时间都拿去看paper了..正好春节回来写点东西,也正好对这段时间做一个总结。
首先当然还是好好说点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语义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 应该是DL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了,但可惜的事,在这方面大家走的并不是很远,还是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当然是个很好的事情,特别是我这种想发paper弱渣.....
语义分割做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给你一张图,你要对其中的每个pixel做分类,例如把所有的人都涂成红色,车都涂成蓝色。这是在机器人领域和自动驾驶中都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开始让电脑真正的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了。如下图所示:
semantic segmentation的转折点是从long的那那篇FCN开始的,之前的方法大多是用PGM建模的方法来做,原理都很清楚,但效果就是不好,因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等DL大火之后,果然还是DL大法好,FCN这篇文章我之前是写过笔记的,那时候还比较年轻,现在再好好说一下。
这篇文章提出来的全卷积的概念并不新鲜, 也无怪乎lecun再FCN获得CVPR的best paper后吐槽了一发,但个人觉得现在DL领域,关键的不是谁提出了什么,而是谁做出了什么,谁做的更好,毕竟效果好才是王道。回到FCN,他的思路很简单,VGG最后的全联接层使得我们的输入只能是固定的,这个很不好,所以就用全卷积层来代替它,这样就可以任意输入了,全卷积层这里有个很多人都有的概念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说1*1的卷积就等价于全连接层呢?(而且还是lecun说的...)这事我也纠结过,我们很简单的理解,和全连接层等价的肯定是kernel和feature map一样大的卷积层,但lecun这么说是有语境的...因为在做全连接层之前,我们要把图像拉成一列,如1*1*4096这种,这样对他做1*1的卷积就等价于全连接层了...也算是我一个无聊的发现...
说说FCN的创新点和问题,最大的创新点就是skip connection了,这个trick到现在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不同level的feature map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同的,所以在最后分类的时候都可以用到他们,semantic segmentation一直有一个trade-off,就是物体的边缘和物体整体的分类的正确性,high-level的feature能提供更细节的表现,low-level的feature侧重于于很大一块区域的准确性,传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两种:1.multi-scale的input。2.skip connection。 这方面最近有个叫refinenet的paper做的挺不错的,它用restnet的思想将网络分为两条路,一个负责location,一个负责refine,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回到FCN的问题,也是我最想吐槽的一点....VGG的model时downsample 32倍的,所以FCN使用了原来classification一样的模型,所以在经过最后7*7点卷积之后,feature map就只有1*1点大小了....也就是说我们要从1*1点feature map上恢复到原图,虽然说它到channel很多,但毫无疑问,它提供的信息时严重不足的,这也无怪乎他得用skip connection了..这里要谈一谈downsample的问题,downsample太多的话会丢失原图的很多信息,毕竟我们是做pixel级别的分类,所以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是8倍或者16倍左右...
现在做semantatic segmentation 主要还是用的deeplab那一套,接下来我准备好好讲一下deeplab这一套方法...
deeplab那篇paper很推荐大家去看一下,他应该基本代表了现在semantic segmentation的state of art的流程了,我分几点说一下吧:
一、encoder层:
encoder层我的理解是把原图downsample的步骤,一般来说这一步使用的网络是和分类使用的一致的,分类的网络性能越强,最后大效果也就越好,所以现在普遍使用的是resnet(152),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传统的classification下采样的倍数太大了,不利于分割,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用pretrain-model,因为用了imagenet或者COCO的pretrain model,结果一定会涨。。而且收敛会快很多。这里通用的解决方法是用hole算法,其实说白了,就是使用dilated convlution,在卷积的时候,不是对一块连续的区域卷积,而是跳跃式的,如下图所示:
这样做的话有两个好处:
1.pretrain model可以用了,在需要downsample的地方,把所有的卷积变为一个dilation 2的卷积。
2.可以任意的提高感受野了,只要增加dilation即可,当然,有机会可以说一下,理论上的感受野不代表实际的感受野,因为会有很多的重合,所以理论感受野的中间会对最后的结果影响很大,而边缘地方影响很小,最近有篇paper也提到了这点,有时间放上链接吧。。。PS:因此在未来recepitive filed的研究上,我觉得好好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二、decoder层:
和encoder层对应的自然就是decoder层,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要对pixel做分类,自然就要把图像upsample到原图的大小(或者一半,然后再做biliner upsample),upsample的方法有几类,根据我的经验....都差不了多少,卷积+biliear或者卷积+反卷积或者卷积+unpooling,最后一个在deconvlution那篇paper出现的方法一度让我以为是通用的方法,直到发现大家开始抛弃pooling的downsample方法以后...不用pooling下采样很好理解,毕竟我们是做pixel级别的分类,所以还是用可学习的下采样,上采样的比较好。
另外,decoder层需要注意的事,实际上它并不需要和encoder层一样大,deconvlution那篇paper提出的对称结构确实优雅而且看起来就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并不是需要这么做的,enet的那篇paper对此做过说明,简单的理解就是:decoder实际上就是对feature map做一个upsample的refine,这个时候网络已经学习到了需要的东西了,毕竟我们并不是要去做一个autoencoder。。。
三、post-processing 后处理
后处理这个东西,其实有点小尴尬,作为刷榜的不二神器,他有两个问题:1.不符合现在很多人对end-to-end的迷之追求。2.太慢了,正常使用的dense crf会比神经网络慢很多,最后的实用场景基本不可能使用。
dense crf的调参也是我不能承受之痛...直到用了同事grid search的暴力调参大法,才结束我那段黑暗的日子....
不扯了,简单的说一下常见的后处理方法-CRF吧,crf作为经典的一个图模型,本来是semantic segmentation的主要方法,直到DL出现...最终沦为了后处理...DL+CRF有着天然的方便,为什么这么说了,CRF的优化是要有一个初始化的state的,也就是每个pixel的unary energy,如果只有label的方法等话,一般也就是用概率和置信度来暴力指定了,但其实神经网络的最后一层一般是softmax,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softmax的输出作为CRF中unary enargy的初始化,至于pair energy,还是常规的RGB像素值和XY location值了。
实际上,对于CRF大家是又爱又恨的,所以后面也出现了不少的改进方法,如CRF as RNN,CNN+LSTM这些,实际效果我没试过,但估计是呵呵了,比较期待的是北大的segmodel,看他们在cityscapes上的表现,感觉CVPR2017会有一个惊喜..
总结:
日常总结,segmentation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域,但个人感觉大家主要还是在拼trick和调参技巧,这真是最没意思的行为了。但也很好,给了我们不少想象的空间,我最近的工作就是receptive filed 、side information上做点文章...希望可以出点东西吧。加油~
谈一谈深度学习之semantic Segmentation的更多相关文章
-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深度学习经典论文翻译)
摘要 卷积网络在特征分层领域是非常强大的视觉模型.我们证明了经过端到端.像素到像素训练的卷积网络超过语义分割中最先进的技术.我们的核心观点是建立"全卷积"网络,输入任意尺寸,经过有 ...
- 深度学习:浅谈RNN、LSTM+Kreas实现与应用
主要针对RNN与LSTM的结构及其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了解什么是RNN,RNN的1对N.N对1的结构,什么是LSTM,以及LSTM中的三门(input.ouput.forget),后续将利用深度学习框 ...
- 转:浅谈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浅谈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参考:http://blog.csdn.net/xianlingmao/article/details/8478562 深度学习(Deep ...
- 深度学习论文翻译解析(八):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论文标题: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标题翻译:丰富的特征层次结构 ...
- TensorFlow 2.0 深度学习实战 —— 浅谈卷积神经网络 CNN
前言 上一章为大家介绍过深度学习的基础和多层感知机 MLP 的应用,本章开始将深入讲解卷积神经网络的实用场景.卷积神经网络 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onv ...
- 以CapsNet为例谈深度学习源码阅读
本文的参考的github工程链接:https://github.com/laubonghaudoi/CapsNet_guide_PyTorch 之前是看过一些深度学习的代码,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规范 ...
- 浅谈深度学习中的激活函数 - The Activation Function in Deep Learning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gvb178/p/6055213.html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激活函数的作用 首先,激活函数不是真的要去激活 ...
- The Activation Function in Deep Learning 浅谈深度学习中的激活函数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gvb178/p/60552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激活函数的作用 首先,激活函数不是真的要去激 ...
- 百度首席科学家 Andrew Ng谈深度学习的挑战和未来(转载)
转载:http://www.csdn.net/article/2014-07-10/2820600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下一个互联网大事件,当下,谷歌.微软.百度等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争相投入资源,占领深度学 ...
随机推荐
- Python学习:for 循环 与 range()函数
for 循环 For … in 语句是另一种循环语句,其特点是会在一系列对象上进行迭代(Iterates),即它会遍历序列中的每一个项目 注意: 1.else 部分是可选的.当循环中包含它时,它 ...
- 基于STM32F103的Max30100心率、血氧检测代码(转载)
MAX30100是能够读取心率.血氧的传感器,通信方式是通过IIC进行通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led灯照射,能够得到心率的ADC值. MAX30100的寄存器可以分为五类,状态寄存器.F ...
- Kubernetes-深入分析集群安全机制
Kubernetes过一系列机制来实现集群的安全机制,包括API Server的认证授权.准入控制机制及保护敏感信息的Secret机制等.集群的安全性必须考虑以下的几个目标: 保证容器与其所在宿主机的 ...
- R语言绘图:词云图
使用wordcloud2绘制词云图 library(wordcloud2) findwords<-function(tf){ txt<-scan(tf,"") wl&l ...
- HBase 高级架构解析
整体框架 使用 ZooKeeper 框架协助 RegionServer(类似于HDFS的nodemanager)用户请求从 Client 到 Zookeeper 进行判断数据属于哪一个 Region ...
- vs13发布web程序 iis上
一.配置iis 1,找到控制面板--程序--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 2,从列表中选择Internet Infomation Services,并且把相应的功能条目勾选上,如果不清楚,可以全部选中 ...
- Django笔记 —— Admin(Django站点管理界面)
最近在学习Django,打算玩玩网页后台方面的东西,因为一直很好奇但却没怎么接触过.Django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思路想来也是全新的,或许并不能写得很明白,所以大家就凑合着看吧- 本篇笔记(其 ...
- java_hdfs之读写文件
package hdfsTest.answer.hdfs;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I; //import java.net.URL ...
- Unity5.6偶尔不能创建项目解决办法
Unity5.6偶尔启动后,不能创建项目,解决办法如下: 1.打开Unity 2.在开始窗口退出当前登录的账户 3.重新登录 4.然后就可以创建新项目了 5.如果以上方法不生效,关闭Unity再重试一 ...
- css匹配规则及性能
一.CSS是如何匹配样式的 样式系统从最右边的选择符开始向左进行匹配规则.只要当前选择符的左边还有其他选择符,样式系统就会继续向左移动,直到找到和规则匹配的元素,或者因为不匹配而退出. 二.CSS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