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表,Redis 为什么用跳表而不用平衡树?
https://juejin.im/post/57fa935b0e3dd90057c50fbc
在 Redis 中,list 有两种存储方式:双链表(LinkedList)和压缩双链表(ziplist)。双链 表即普通数据结构中遇到的,在 adlist.h 和 adlist.c 中实现。压缩双链表以连续的内存空间 来表示双链表节省了前驱和后驱指针的空间
dict (dictionary 字典),通常的存储结构是Key-Value
形式的,通过Hash函数
对key求Hash值来确定Value的位置,因此也叫Hash表
skiplist,顾名思义,首先它是一个list。实际上,它是在有序链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序链表,如下图(最左侧的灰色节点表示一个空的头结点):
在这样一个链表中,如果我们要查找某个数据,那么需要从头开始逐个进行比较,直到找到包含数据的那个节点,或者找到第一个比给定数据大的节点为止(没找到)。也就是说,时间复杂度为O(n)。同样,当我们要插入新数据的时候,也要经历同样的查找过程,从而确定插入位置。
假如我们(除了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每相邻两个节点增加一个指针,让指针指向下下个节点,如下图:
这样所有新增加的指针连成了一个新的链表,但它包含的节点个数只有原来的一半(上图中是7, 19, 26)。现在当我们想查找数据的时候,可以先沿着这个新链表进行查找。当碰到比待查数据大的节点时,再回到原来的链表中进行查找。比如,我们想查找23,查找的路径是沿着下图中标红的指针所指向的方向进行的:
- 23首先和7比较,再和19比较,比它们都大,继续向后比较。
- 但23和26比较的时候,比26要小,因此回到下面的链表(原链表),与22比较。
- 23比22要大,沿下面的指针继续向后和26比较。23比26小,说明待查数据23在原链表中不存在,而且它的插入位置应该在22和26之间。
在这个查找过程中,由于新增加的指针,我们不再需要与链表中每个节点逐个进行比较了。需要比较的节点数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
利用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上层新产生的链表上,继续为每相邻的两个节点增加一个指针,从而产生第三层链表。如下图:
在这个新的三层链表结构上,如果我们还是查找23,那么沿着最上层链表首先要比较的是19,发现23比19大,接下来我们就知道只需要到19的后面去继续查找,从而一下子跳过了19前面的所有节点。可以想象,当链表足够长的时候,这种多层链表的查找方式能让我们跳过很多下层节点,大大加快查找的速度。
skiplist正是受这种多层链表的想法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实际上,按照上面生成链表的方式,上面每一层链表的节点个数,是下面一层的节点个数的一半,这样查找过程就非常类似于一个二分查找,使得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可以降低到O(log n)。但是,这种方法在插入数据的时候有很大的问题。新插入一个节点之后,就会打乱上下相邻两层链表上节点个数严格的2:1的对应关系。如果要维持这种对应关系,就必须把新插入的节点后面的所有节点(也包括新插入的节点)重新进行调整,这会让时间复杂度重新蜕化成O(n)。删除数据也有同样的问题。
skiplist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它不要求上下相邻两层链表之间的节点个数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而是为每个节点随机出一个层数(level)。比如,一个节点随机出的层数是3,那么就把它链入到第1层到第3层这三层链表中。为了表达清楚,下图展示了如何通过一步步的插入操作从而形成一个skiplist的过程(点击看大图):
从上面skiplist的创建和插入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节点的层数(level)是随机出来的,而且新插入一个节点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层数。因此,插入操作只需要修改插入节点前后的指针,而不需要对很多节点都进行调整。这就降低了插入操作的复杂度。实际上,这是skiplist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这让它在插入性能上明显优于平衡树的方案。这在后面我们还会提到。
根据上图中的skiplist结构,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种数据结构的名字的由来。skiplist,翻译成中文,可以翻译成“跳表”或“跳跃表”,指的就是除了最下面第1层链表之外,它会产生若干层稀疏的链表,这些链表里面的指针故意跳过了一些节点(而且越高层的链表跳过的节点越多)。这就使得我们在查找数据的时候能够先在高层的链表中进行查找,然后逐层降低,最终降到第1层链表来精确地确定数据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跳过了一些节点,从而也就加快了查找速度。
刚刚创建的这个skiplist总共包含4层链表,现在假设我们在它里面依然查找23,下图给出了查找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演示的各个节点的插入过程,实际上在插入之前也要先经历一个类似的查找过程,在确定插入位置后,再完成插入操作。
至此,skiplist的查找和插入操作,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而删除操作与插入操作类似,我们也很容易想象出来。这些操作我们也应该能很容易地用代码实现出来。
当然,实际应用中的skiplist每个节点应该包含key和value两部分。前面的描述中我们没有具体区分key和value,但实际上列表中是按照key进行排序的,查找过程也是根据key在比较。
链接:https://juejin.im/post/57fa935b0e3dd90057c50fbc
跳表,Redis 为什么用跳表而不用平衡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 为什么用跳表而不用平衡树
Redis 为什么用跳表而不用平衡树? 本文是<Redis内部数据结构详解>系列的第六篇.在本文中,我们围绕一个Redis的内部数据结构--skiplist展开讨论. Redis里面使用s ...
- 【转】Redis为什么用跳表而不用平衡树?
Redis里面使用skiplist是为了实现sorted set这种对外的数据结构.sorted set提供的操作非常丰富,可以满足非常多的应用场景.这也意味着,sorted set相对来说实现比较复 ...
- 聊聊Mysql索引和redis跳表 ---redis的有序集合zset数据结构底层采用了跳表原理 时间复杂度O(logn)(阿里)
redis使用跳表不用B+数的原因是:redis是内存数据库,而B+树纯粹是为了mysql这种IO数据库准备的.B+树的每个节点的数量都是一个mysql分区页的大小(阿里面试) 还有个几个姊妹篇:介绍 ...
- Golang 实现 Redis(5): 用跳表实现SortedSet
本文是使用 golang 实现 redis 系列的第五篇, 将介绍如何使用跳表实现有序集合(SortedSet)的相关功能. 跳表(skiplist) 是 Redis 中 SortedSet 数据结构 ...
- Golang 实现 Redis(5): 使用跳表实现 SortedSet
本文是使用 golang 实现 redis 系列的第五篇, 将介绍如何使用跳表实现有序集合(SortedSet)的相关功能. 跳表(skiplist) 是 Redis 中 SortedSet 数据结构 ...
- Redis中的跳表
date: 2020-10-15 14:58:00 updated: 2020-10-19 17:58:00 Redis中的跳表 参考网址1 参考网址2 redis 数据类型 zset 实现有序集合, ...
- Form提交表单页面不跳转
1.设计源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 ...
- OVS流表table之间的跳转
OVS流表table之间的跳转 前言 今天在帮学弟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一个table0.table1之间的微妙小插曲,引起了注意,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原因了. 问题描述 wpq@wpq:~$ sudo ...
- Redis 为什么使用跳跃表
引言 跳跃表是一种有序的数据结构,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从而达到快速访问节点的目的. 什么是跳跃表 对于一个单链表来讲,即便链表中存储的数据是有序的,如果我们要想在其中查找某个 ...
- Redis数据结构之跳跃表
跳跃表是一种有序数据结构,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从而达到快速访问节点的目的. 一.跳跃表结构定义1. 跳跃表节点结构定义: 2. 跳跃表结构定义: 示例: 二.跳跃表节点中各种 ...
随机推荐
- python 授权
1.“包装”意思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进行包装,不管他是数据类型还是一段代码,可以是对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增加新的,删除不要的或者修改其他已经存在的功能 2.包装 包括定义一个类,他的实例拥有标准类型的核 ...
- Sql保留两位小数方法
2.176544保留两位小数 1.select Convert(decimal(18,2),2.176544) 结果:2.18 2.select Round(2.176544,2) 结果:2.180 ...
- delphi获取一个窗口的所有子窗口(包括嵌套)
unit Unit1; interface usesWin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nts, Classes, Graphics, Controls, Forms, ...
- 训练题(代码未检验)(序列前k大和问题)
大厦 Time Limit : 4000/2000ms (Java/Other) Memory Limit : 65535/32768K (Java/Other) Total Submission ...
- std::shared_ptr 和普通指针的转换
相互转化见示例 struct test { int num; string name; }; test* pTest = new test(); std::shared_ptr<test> ...
- LAMP平台部署
LAMP平台的概述 LAMP环境脚本部署:https://github.com/spdir/ShellScripts/tree/master/lamp LAMP的介绍:百度百科 LAMP平台的构成组件 ...
- LOJ115 无源汇有上下界可行流(上下界网络流)
假设初始流为每条边的下界.但这样可能流量会不守恒,我们需要在上面加上一个附加流使流量守恒.只要让每个点开始的出/入流量与原初始流相等就可以求出附加流了.那么新建超源S超汇T,令degree[i]表示流 ...
- Codeforces Round #411 div 2 D. Minimum number of steps
D. Minimum number of steps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 ...
- android GridView 的使用 实现多项选择
今天小研究了一下GridView,目的是为了实现 下面的效果(GridView多项选择): 首先,在布局文件添加GridView ,创建适配器的items... 具体的都在注释里边了,下面是 程序源码 ...
- 【AGC010D】Decrementing
Solution 日常博弈论做不出来. 首先,数值全部为1的局面先手必败.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只关注那些大于1的数值. 按照官方题解的思路,首先想一个简化版的问题:没有除的操作,其余相同.那么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