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模型(epoll)--详解-02
写在前面
从事服务端开发,少不了要接触网络编程。epoll作为linux下高性能网络服务器的必备技术至关重要,大部分游戏服务器都使用到这一多路复用技术。文章核心思想是:要让读者清晰明白EPOLL为什么性能好。
四、内核接收网络数据全过程
这一步,贯穿网卡、中断、进程调度的知识,叙述阻塞recv下,内核接收数据全过程。
如下图所示,进程在recv阻塞期间,计算机收到了对端传送的数据(步骤①)。数据经由网卡传送到内存(步骤②),然后网卡通过中断信号通知cpu有数据到达,cpu执行中断程序(步骤③)。此处的中断程序主要有两项功能,先将网络数据写入到对应socket的接收缓冲区里面(步骤④),再唤醒进程A(步骤⑤),重新将进程A放入工作队列中。
唤醒进程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以上是内核接收数据全过程
这里留有两个思考题,大家先想一想。
其一,操作系统如何知道网络数据对应于哪个socket?因为一个socket对应着一个端口号,而网络数据包中包含了ip和端口的信息,内核可以通过端口号找到对应的socket。当然,为了提高处理速度,操作系统会维护端口号到socket的索引结构,以快速读取。
其二,如何同时监视多个socket的数据?是多路复用的重中之重,是本文后半部分的重点!
五、同时监视多个socket的简单方法
服务端需要管理多个客户端连接,而recv只能监视单个socket,这种矛盾下,人们开始寻找监视多个socket的方法。epoll的要义是高效的监视多个socket。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必然先出现一种不太高效的方法,人们再加以改进。只有先理解了不太高效的方法,才能够理解epoll的本质。
假如能够预先传入一个socket列表,如果列表中的socket都没有数据,挂起进程,直到有一个socket收到数据,唤醒进程。这种方法很直接,也是select的设计思想。
为方便理解,我们先复习select的用法。在如下的代码中,先准备一个数组(下面代码中的fds),让fds存放着所有需要监视的socket。然后调用select,如果fds中的所有socket都没有数据,select会阻塞,直到有一个socket接收到数据,select返回,唤醒进程。用户可以遍历fds,通过FD_ISSET判断具体哪个socket收到数据,然后做出处理。
int s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
bind(s, ...)
listen(s, ...) int fds[] = 存放需要监听的socket while(){
int n = select(..., fds, ...)
for(int i=; i < fds.count; i++){
if(FD_ISSET(fds[i], ...)){
//fds[i]的数据处理
}
}
}
select的流程
select的实现思路很直接。假如程序同时监视如下图的sock1、sock2和sock3三个socket,那么在调用select之后,操作系统把进程A分别加入这三个socket的等待队列中。
当任何一个socket收到数据后,中断程序将唤起进程。下图展示了sock2接收到了数据的处理流程。recv和select的中断回调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内容。sock2接收到了数据,中断程序唤起进程A
所谓唤起进程,就是将进程从所有的等待队列中移除,加入到工作队列里面。如下图所示。将进程A从所有等待队列中移除,再加入到工作队列里面
经由这些步骤,当进程A被唤醒后,它知道至少有一个socket接收了数据。程序只需遍历一遍socket列表,就可以得到就绪的socket。
这种简单方式行之有效,在几乎所有操作系统都有对应的实现。
但是简单的方法往往有缺点,主要是:
其一,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将进程加入到所有监视socket的等待队列,每次唤醒都需要从每个队列中移除。这里涉及了两次遍历,而且每次都要将整个fds列表传递给内核,有一定的开销。正是因为遍历操作开销大,出于效率的考量,才会规定select的最大监视数量,默认只能监视1024个socket。
其二,进程被唤醒后,程序并不知道哪些socket收到数据,还需要遍历一次。
那么,有没有减少遍历的方法?有没有保存就绪socket的方法?这两个问题便是epoll技术要解决的。
补充说明: 本节只解释了select的一种情形。当程序调用select时,内核会先遍历一遍socket,如果有一个以上的socket接收缓冲区有数据,那么select直接返回,不会阻塞。这也是为什么select的返回值有可能大于1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socket有数据,进程才会阻塞。
六、epoll的设计思路
epoll是在select出现N多年后才被发明的,是select和poll的增强版本。epoll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改进效率。
措施一:功能分离
select低效的原因之一是将“维护等待队列”和“阻塞进程”两个步骤合二为一。如下图所示,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这两步操作,然而大多数应用场景中,需要监视的socket相对固定,并不需要每次都修改。epoll将这两个操作分开,先用epoll_ctl维护等待队列,再调用epoll_wait阻塞进程。显而易见的,效率就能得到提升。
为方便理解后续的内容,我们先复习下epoll的用法。如下的代码中,先用epoll_create创建一个epoll对象epfd,再通过epoll_ctl将需要监视的socket添加到epfd中,最后调用epoll_wait等待数据。
int s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
bind(s, ...)
listen(s, ...) int epfd = epoll_create(...);
epoll_ctl(epfd, ...); //将所有需要监听的socket添加到epfd中 while(){
int n = epoll_wait(...)
for(接收到数据的socket){
//处理
}
}
功能分离,使得epoll有了优化的可能。
措施二:就绪列表
select低效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程序不知道哪些socket收到数据,只能一个个遍历。如果内核维护一个“就绪列表”,引用收到数据的socket,就能避免遍历。如下图所示,计算机共有三个socket,收到数据的sock2和sock3被rdlist(就绪列表)所引用。当进程被唤醒后,只要获取rdlist的内容,就能够知道哪些socket收到数据。就绪列表示意图
IO模型(epoll)--详解-02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Linux下select, poll和epoll IO模型的详解
Linux下select, poll和epoll IO模型的详解 原文:http://blog.csdn.net/tianmohust/article/details/6677985 一).Epoll ...
- Linux下select, poll和epoll IO模型的详解
http://blog.csdn.net/tianmohust/article/details/6677985 一).Epoll 介绍 Epoll 可是当前在 Linux 下开发大规模并发网络程序的热 ...
- I/O模型之二: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目录: <I/O模型之一:Unix的五种I/O模型> <I/O模型之二: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I/O模型之三:两种高性能 I ...
- (转载) 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注:本文是对众多博客的学习和总结,可能存在理解错误.请带着怀疑的眼光,同时如果有错误希望能指出.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 ...
- (转)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本文为转载,并作了部门调整.修改. [原文出处: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3063859]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 ...
- 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转)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所以先限定一下本文的上下文. 本文讨论的背景是Linux环境下的network IO. ...
- 网络通信 --> IO多路复用之select、poll、epoll详解
IO多路复用之select.poll.epoll详解 目前支持I/O多路复用的系统调用有 select,pselect,poll,epoll,I/O多路复用就是通过一种机制,一个进程可以监视 ...
- Linux IO模式以及select poll epoll详解
一 背景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所以先限定一下本文的上下文. 本文讨论的背景是Linux环境下的network ...
- 高并发网络编程之epoll详解(转载)
高并发网络编程之epoll详解(转载)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shenya1314/article/details/73691088 在linux 没有实现epoll事件 ...
- Linux下的I/O复用与epoll详解(转载)
Linux下的I/O复用与epoll详解 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lojunren/p/3856290.html 前言 I/O多路复用有很多种实现.在linux上,2 ...
随机推荐
- Docker,用任何工具链和任何语言来构建任何应用
在看过Docker的两个Hello World的程序后,我们对Docker有了一个大概的感性的认识,那么Docker是到底是什么呢?Docker是一个面向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编译,装载,和运行分布式应用 ...
- 五十九:Flask.Cookie之flask设置cookie过期时间
设置cookie有效期1.max_age:距离现在多少秒后过期,在IE8以下不支持2.expires:datatime类型,使用此参数,需参照格林尼治时间,即北京时间-8个小时3.如果max_age和 ...
- spring boot系列(一)spring boot 初识
什么是spring boot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该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从而使开发人员 ...
- Servlet(3):Cookie
概念 Cookie是存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的文本文件,并保留了各种跟踪信息.Java Servlet支持HTTP Cookie. 识别返回用户包括三个步骤: (1) 服务器脚本向浏览器发送一组Cooki ...
- Client Dimensions , offsetHeight , scrollTop 属性详解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2675126/what-is-offsetheight-clientheight-scrollheight http://ww ...
- Appium,AirTest切换使用时,appium罢工之坑(1)
由于一些元素不能定位,所以最近项目引用了Airtest 问题场景: case的开始使用appium,case执行过程中,切换到airtest操作元素,待执行完airtest相关步骤之后,后续使用app ...
- python爬虫概述
爬虫的使用:爬虫用来对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爬取,通过URL的形式,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并以文档形式或者报表形式进行展示. 爬虫可分为通用式爬虫或特定式爬虫,像我们经常用到的搜索引擎就属于通用式爬虫,如果 ...
- netcore程序部署 docker 异常 --生成图片二维码缺少libdl
最近因业务需求需要在程序中实现二维码图片生成,于是就用到QRCoder开发库.最终在windows环境下部署运行没问题,但切换到docker(centos7.0)后发现是有问题的. 错误信息提示:Th ...
- 【Python开发】python读写文件,和设置文件的字符编码比如utf-8
一. python打开文件代码如下: f = open("d:\test.txt", "w") 说明: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名称,包括路径: 第二个参数是打开的模式 ...
- .net 读取xml文件
xml 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oot><name val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