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类和self解析
在介绍Python的self用法之前,先来介绍下Python中的类和实例……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类是抽象的模板,比如学生这个抽象的事物,可以用一个Student类来表示。而实例是根据类创建出来的一个个具体的“对象”,每一个对象都从类中继承有相同的方法,但各自的数据可能不同。
1、以Student类为例,在Python中,定义类如下:
class Student(object):
pass
(Object)表示该类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Object类是所有类都会继承的类。
2、实例:定义好了类,就可以通过Student类创建出Student的实例,创建实例是通过类名+()实现:
student = Student()
3、由于类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我们认为必须绑定的属性强制填写进去。这里就用到Python当中的一个内置方法__init__方法,例如在Student类时,把name、score等属性绑上去: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这里注意:(1)、__init__方法的第一参数永远是self,表示创建的类实例本身,因此,在__init__方法内部,就可以把各种属性绑定到self,因为self就指向创建的实例本身。(2)、有了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不能传入空的参数了,必须传入与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参数,但self不需要传,Python解释器会自己把实例变量传进去:
>>>student = Student("Hugh", 99)
>>>student.name
"Hugh"
>>>student.score
99
另外,这里self就是指类本身,self.name就是Student类的属性变量,是Student类所有。而name是外部传来的参数,不是Student类所自带的。故,self.name = name的意思就是把外部传来的参数name的值赋值给Student类自己的属性变量self.name。
4、和普通数相比,在类中定义函数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第一参数永远是类的本身实例变量self,并且调用时,不用传递该参数。除此之外,类的方法(函数)和普通函数没啥区别,你既可以用默认参数、可变参数或者关键字参数(*args是可变参数,args接收的是一个tuple,**kw是关键字参数,kw接收的是一个dict)。
5、既然Student类实例本身就拥有这些数据,那么要访问这些数据,就没必要从外面的函数去访问,而可以直接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访问数据的函数(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数据”封装起来。这些封装数据的函数是和Student类本身是关联起来的,称之为类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i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 (self.name, self.score)
>>>student = Student("Hugh", 99)
>>>student.print_score
Hugh: 99
这样一来,我们从外部看Student类,就只需要知道,创建实例需要给出name和score。而如何打印,都是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容易,但却不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
如果要让内部属性不被外部访问,可以把属性的名称前加上两个下划线,在Python中,实例的变量名如果以开头,就变成了一个私有变量(private),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所以,我们把Student类改一改: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self.__name,self.__score)
改完后,对于外部代码来说,没什么变动,但是已经无法从外部访问实例变量.__name和实例变量.__score了:
>>> student = Student('Hugh', 99)
>>> student.__nam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name'
这样就确保了外部代码不能随意修改对象内部的状态,这样通过访问限制的保护,代码更加健壮。
但是如果外部代码要获取name和score怎么办?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get_name和get_score这样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def get_score(self):
return self.__score
如果又要允许外部代码修改score怎么办?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set_score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
def set_score(self, score):
self.__score = score
需要注意的是,在Python中,变量名类似__xxx__的,也就是以双下划线开头,并且以双下划线结尾的,是特殊变量,特殊变量是可以直接访问的,不是private变量,所以,不能用__name__、__score__这样的变量名。
有些时候,你会看到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名,比如_name,这样的实例变量外部是可以访问的,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当你看到这样的变量时,意思就是,“虽然我可以被访问,但是,请把我视为私有变量,不要随意访问”。
封装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给Student类增加新的方法,比如:get_grade:
class Student(object):
...
def get_grade(self):
if self.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elf.score >= 60:
return 'B'
else:
return 'C'
同样的,get_grade方法可以直接在实例变量上调用,不需要知道内部实现细节:
>>> student.get_grade()
'A'
6、self的仔细用法
(1)、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class Test:
def ppr(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pr()
执行结果: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84E080>
<class '__main__.Test'>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self.__class__则指向类。
注意:把self换成this,结果也一样,但Python中最好用约定俗成的self。
(2)、self可以不写吗?
在Python解释器的内部,当我们调用t.ppr()时,实际上Python解释成Test.ppr(t),也就是把self替换成了类的实例。
class Test:
def ppr():
print(self)
t = Test()
t.ppr()
运行结果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l.py", line 6, in <module>
t.ppr()
TypeError: ppr()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1 was given
运行时提醒错误如下:ppr在定义时没有参数,但是我们运行时强行传了一个参数。
由于上面解释过了t.ppr()等同于Test.ppr(t),所以程序提醒我们多传了一个参数t。
这里实际上已经部分说明了self在定义时不可以省略。
当然,如果我们的定义和调用时均不传类实例是可以的,这就是类方法。
class Test:
def ppr():
print(__class__)
Test.ppr()
运行结果:
<class '__main__.Test'>
(3)、在继承时,传入的是哪个实例,就是那个传入的实例,而不是指定义了self的类的实例。
class Parent:
def pprt(self):
print(self)
class Child(Parent):
def cprt(self):
print(self)
c = Child()
c.cprt()
c.pprt()
p = Parent()
p.pprt()
运行结果: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Paren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240>
解释:
运行c.cprt()时应该没有理解问题,指的是Child类的实例。
但是在运行c.pprt()时,等同于Child.pprt(c),所以self指的依然是Child类的实例,由于self中没有定义pprt()方法,所以沿着继承树往上找,发现在父类Parent中定义了pprt()方法,所以就会成功调用。
(4)、在描述符类中,self指的是描述符类的实例
class Desc:
def __get__(self, ins, cls):
print('self in Desc: %s ' % self )
print(self, ins, cls)
class Test:
x = Desc()
def prt(self):
print('self in Test: %s' % self)
t = Test()
t.prt()
t.x
运行结果如下: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class '__main__.Test'>
这里主要的疑问应该在:Desc类中定义的self不是应该是调用它的实例t吗?怎么变成了Desc类的实例了呢?
因为这里调用的是t.x,也就是说是Test类的实例t的属性x,由于实例t中并没有定义属性x,所以找到了类属性x,而该属性是描述符属性,为Desc类的实例而已,所以此处并没有顶用Test的任何方法。
那么我们如果直接通过类来调用属性x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面是把t.x改为Test.x运行的结果。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2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None <class '__main__.Test'>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LHugh/article/details/75000104
python类和self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 Python类的方法解析顺序
在支持多重继承的编程语言中,查找方法具体来自那个类时的基类搜索顺序通常被称为方法解析顺序(Method Resolution Order),简称MRO.(Python中查找其它属性也遵循同一规则.)对 ...
- python 类与对象解析
类成员: # 字段 - 普通字段,保存在对象中,执行只能通过对象访问 - 静态字段,保存在类中, 执行 可以通过对象访问 也可以通过类访问 # ...
- python命令行参数解析OptionParser类用法实例
python命令行参数解析OptionParser类用法实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命令行参数解析OptionParser类的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具体代码如下: from opt ...
- python类及其方法
python类及其方法 一.介绍 在 Python 中,面向对象编程主要有两个主题,就是类和类实例类与实例:类与实例相互关联着:类是对象的定义,而实例是"真正的实物",它存放了类中 ...
- Python 迭代器和列表解析
Python 迭代器和列表解析 1)迭代器 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以对象形式存在 >>> i1 = l1.__iter__() >>> i1 = iter(l1) 可 ...
- 【Python&数据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 Python类机制和异常
这篇是<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描述>的笔记,但是大头在Python类机制和面向对象编程的说明上面.我也不知道该放什么分类了..总之之前也没怎么认真接触过基于类而不是独立函数的Pyt ...
- python常见排序算法解析
python——常见排序算法解析 算法是程序员的灵魂. 下面的博文是我整理的感觉还不错的算法实现 原理的理解是最重要的,我会常回来看看,并坚持每天刷leetcode 本篇主要实现九(八)大排序算法 ...
- 测试Python类成员的单下划线,双下划线,两头下划线的区别
首先原谅一个菜鸟叫他“两头下划线”.记得在windows编程中,很多宏定义使用下划线+大写,给人逼格很高的错觉.对于Python下划线的认识,大概是从__dict__这个属性开始的,看__dict__ ...
- 如何访问python类中的私有方法
在python中,不像c#/java类语言,支持类的私有方法,这点有点像objc,虽然objc可以通过扩展extension来实现,但源于objc的运行时特性,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非常手段来进行访问的.不 ...
随机推荐
- SSH port forwarding: bind: Cannot assign requested address
https://www.electricmonk.nl/log/2014/09/24/ssh-port-forwarding-bind-cannot-assign-requested-address/
- Spring的Aop理解
主要作用:解决代码复用,避免重复性编写代码. 比较典型的场景:日志打印,权限验证,事务处理 参考网址为:http://moon-walker.iteye.com/blog/2381532 spring ...
- Linux内核中的cmpxchg函数
http://www.longene.org/forum/viewtopic.php?t=2216 前几天,为了这个函数花了好多时间,由于参考的资料有误,一直都没有看明白,直到google之后,总算搞 ...
- C# Setting.settings . 用法 2 使用配置文件(.settings、.config)存储应用程序配置
引言 我不知大家早先是如何保存应用程序配置,以备下次打开时使用的,反正我开始学.Net的时候就去研究序列化,以二进制或XML格式的序列化来保存应用程序配置.这样每次都要建立单独的配置类,并书写读写配置 ...
- 测开之路一百五十五:jquery-validation前台数据验证
前面做的wtform验证是服务器端的验证,需要把数据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验证后再吧结果传输到前端,网络慢的时候,用户体验不好,所以需要前端验证,且后端验证不能少 传统的js或者jquery如果要验证信 ...
- SELECT-OPTIONS对象
1. SELECT-OPTIONS基本语法及定义 SELECT-OPTIONS通常用于参照一数据库字为建立数据输入域,其定义对象命名长度不能超过8位,其产生的屏幕对象最大输入长度为18位,语法如下: ...
- 打印一个浮点数组,会输出字符串"Hello, world“ & 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IEEE 754标准)
#include <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float a[3] = { 1143139122437582505939 ...
- 关于Unity3D中的SerialField这个Attribute的功能
首先我们看看效果,以下是源文件的内容: 然后对应的面板: 要注意的地方其实就这里: 可以看出,public默认就可以在面板中进行修改,相应的设为private的isCreateSoldier却不会出现 ...
- Grass Planting
大致题意: 维护一棵树,支持两种操作: P x y x到y路径上的每条边的值+1:Q x y 询问x到y路径上所有边的值的和.Input第一行两个正整数,N,M表示点数和操作数:接下来N-1行每行两个 ...
- Codeforces 1262E Arson In Berland Forest(二维前缀和+二维差分+二分)
题意是需要求最大的扩散时间,最后输出的是一开始的火源点,那么我们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二分找最大值,但是我们在这满足这样的点的时候可以发现,在当前扩散时间k下,以这个点为中心的(2k+1)2的正方形块内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