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法思想
     快速排序是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1)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更小但结构与原问题相似的子问题。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这些子问题的解组合为原问题的解。

(2)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
     设当前待排序的无序区为R[low..high],利用分治法可将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描述为:
①分解: 
     在R[low..high]中任选一个记录作为基准(Pivot),以此基准将当前无序区划分为左、右两个较小的子区间R[low..pivotpos-1)和R[pivotpos+1..high],并使左边子区间中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均小于等于基准记录(不妨记为pivot)的关键字pivot.key,右边的子区间中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均大于等于pivot.key,而基准记录pivot则位于正确的位置(pivotpos)上,它无须参加后续的排序。
  注意:
     划分的关键是要求出基准记录所在的位置pivotpos。划分的结果可以简单地表示为(注意pivot=R[pivotpos]):
     R[low..pivotpos-1].keys≤R[pivotpos].key≤R[pivotpos+1..high].keys
                  其中low≤pivotpos≤high。
②求解: 
     通过递归调用快速排序对左、右子区间R[low..pivotpos-1]和R[pivotpos+1..high]快速排序。
③组合: 
     因为当"求解"步骤中的两个递归调用结束时,其左、右两个子区间已有序。对快速排序而言,"组合"步骤无须做什么,可看作是空操作。

算法结构:

 void QuickSort(ElemType R[],int low,int high)
{
if(low<high)//边界条件,递归跳出的条件
{
int pivotpos = Partition(R,low,high);//划分
QuickSort(R,low,pivot-);//对左区间递归排序
QuickSort(R,pivot+,high);//对右区间递归排序
}
}

快速排序算法的关键在于划分操作,同时快速排序算法的性能也主要取决于划分操作的好坏。

以下是划分算法的一种方法:

 int Partition(ElemType R[],int low,int high)
{
ElemType pivot = R[low];//保存枢轴
while(low<high)
{
while(low<high&&R[high]>=pivot)//从右边寻找小于枢轴的值
--high;
R[low]=R[high];//覆盖
while(low<high&&R[low]<=pivot)//从左边寻找大于枢轴的值
++low;
R[high]=R[low];//覆盖
}
A[low]=pivot;//基准记录已被最后定位
return low;//return high也是可以
}

2、性能分析
     快速排序的时间主要耗费在划分操作上,对长度为k的区间进行划分,共需k-1次关键字的比较。

(1)最坏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是每次划分选取的基准都是当前无序区中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划分的结果是基准左边的子区间为空(或右边的子区间为空),而划分所得的另一个非空的子区间中记录数目,仅仅比划分前的无序区中记录个数减少一个。
     因此,快速排序必须做n-1次划分,第i次划分开始时区间长度为n-i+1,所需的比较次数为n-i(1≤i≤n-1),故总的比较次数达到最大值:
               Cmax = n(n-1)/2=O(n2)
     如果按上面给出的划分算法,每次取当前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为基准,那么当文件的记录已按递增序(或递减序)排列时,每次划分所取的基准就是当前无序区中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则快速排序所需的比较次数反而最多。

(2) 最好时间复杂度
     在最好情况下,每次划分所取的基准都是当前无序区的"中值"记录,划分的结果是基准的左、右两个无序子区间的长度大致相等。总的关键字比较次数:
        0(nlgn)
注意:
     用递归树来分析最好情况下的比较次数更简单。因为每次划分后左、右子区间长度大致相等,故递归树的高度为O(lgn),而递归树每一层上各结点所对应的划分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字比较次数总和不超过n,故整个排序过程所需要的关键字比较总次数C(n)=O(nlgn)。
     因为快速排序的记录移动次数不大于比较的次数,所以快速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应为0(n2),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nlgn)。

(3)基准关键字的选取
     在当前无序区中选取划分的基准关键字是决定算法性能的关键。
  ①"三者取中"的规则
     "三者取中"规则,即在当前区间里,将该区间首、尾和中间位置上的关键字比较,取三者之中值所对应的记录作为基准,在划分开始前将该基准记录和该区伺的第1个记录进行交换,此后的划分过程与上面所给的Partition算法完全相同。

  
②取位于low和high之间的随机数k(low≤k≤high),用R[k]作为基准
     选取基准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个随机函数产生一个取位于low和high之间的随机数k(low≤k≤high),用R[k]作为基准,这相当于强迫R[low..high]中的记录是随机分布的。用此方法所得到的快速排序一般称为随机的快速排序。具体算法【参见教材】
注意:
     随机化的快速排序与一般的快速排序算法差别很小。但随机化后,算法的性能大大地提高了,尤其是对初始有序的文件,一般不可能导致最坏情况的发生。算法的随机化不仅仅适用于快速排序,也适用于其它需要数据随机分布的算法。

(4)平均时间复杂度
     尽管快速排序的最坏时间为O(n2),但就平均性能而言,它是基于关键字比较的内部排序算法中速度最快者,快速排序亦因此而得名。它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gn)。

(5)空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在系统内部需要一个栈来实现递归。若每次划分较为均匀,则其递归树的高度为O(lgn),故递归后需栈空间为O(lgn)。最坏情况下,递归树的高度为O(n),所需的栈空间为O(n)。

(6)稳定性
     快速排序是非稳定的,例如[2,2,1]。

快速排序(Quick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算法实例-C#-快速排序-QuickSort

    算法实例 ##排序算法Sort## ### 快速排序QuickSort ### bing搜索结果 http://www.bing.com/knows/search?q=%E5%BF%AB%E9%80% ...

  2. 快速排序(quicksort)算法实现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分治法的典型例子,它的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待排序的数组以数组的某一个元素X为轴,使这个轴的左侧元素都比X大,而右侧元素都比X小(从大到小排序).然后以这个X在变换后数组的位 ...

  3. 归并排序(MergeSort)和快速排序(QuickSort)的一些总结问题

    归并排序(MergeSort)和快速排序(QuickSort)都是用了分治算法思想. 所谓分治算法,顾名思义,就是分而治之,就是将原问题分割成同等结构的子问题,之后将子问题逐一解决后,原问题也就得到了 ...

  4. json数据中的某一个字段进行快速排序quicksort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是一种分而治之算法归并排序的风格. 核心的思想就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 ...

  5. 排序算法四:快速排序(Quicksort)

    快速排序(Quicksort),因其排序之快而得名,虽然Ta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也是O(nlgn),但是从后续仿真结果看,TA要比归并排序和堆排序都要快. 快速排序也用到了分治思想. (一)算法实现 pr ...

  6. 随手编程---快速排序(QuickSort)-Java实现

    背景 快速排序,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东尼·霍尔提出的一种排序方法.这种排序方式,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快的一种排序了.因此在命名上,才将之称为"快速排序".这个算法是二十世纪的七 ...

  7. 这个代码怎么改??Help快速排序 quicksort

    #include<stdio.h>int a[101],n;void quicksort(int left,int right){     int i,j,t,temp;     if(l ...

  8. 快速排序QuickSort

    前几天实现了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和直接选择排序这三个基础排序.今天看了一下冒泡排序的改进算法,快速排序.单独记录一下,后面还有归并和基数排序等 快速排序 1.选择一个支点默认为数组第一个元素及arr ...

  9. C/C++ 快速排序 quickSort

    下面的动画展示了快速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 快速排序图示:可以图中在每次的比较选取的key元素为序列最后的元素.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 ...

  10. 排序算法TWO:快速排序QuickSort

    import java.util.Random ; /** *快速排序思路:用到了分治法 * 一个数组A[0,n-1] 分解为三个部分,A[0,p - 1] , A[p] , A[p + 1, n-1 ...

随机推荐

  1. sed的N;P用法

    sed的N;P用法 原文地址 这里介绍的是sed的一个多行模式的使用,一开始对sed中命令N的用法不是很理解,经过多次尝试,通过几个例子对N的用法进行总结: N即Next,它同n(next)的区别是: ...

  2. PHPSTUDY下升级mysql后无法启动

    说来也是搞笑,之前很早就想看Laravel了~其中,之前项目忙,还有就是自己也出了点事故!但是呢,我个人哭过,抱怨过,但是我还是很懂我自己的.也许没心没肺也是一种好事,但也是坏事~ 闲话说多了,来说正 ...

  3. BZOJ 4555: [Tjoi2016&Heoi2016]求和 [分治FFT 组合计数 | 多项式求逆]

    4555: [Tjoi2016&Heoi2016]求和 题意:求\[ \sum_{i=0}^n \sum_{j=0}^i S(i,j)\cdot 2^j\cdot j! \\ S是第二类斯特林 ...

  4. http协议重点

    https://www.cnblogs.com/ranyonsue/p/5984001.html HTTP简介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

  5. 全球(局)唯一标识符GUID的使用

    1.GUID百科介绍: 1.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也称作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GUID是 ...

  6. 获取View组件宽度以及ViewTreeObserver

    View宽高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有三种,如下: 1)(直接在onCreate()执行) ,View.MeasureSpec.UNSPECIFIED); ,View.MeasureSpec.UNSPEC ...

  7. gradle一个已删除的项目找不到

    排查了已有模块未果,到.idea目录中找到了gradle.xml文件,发现其中externalProjectPath指向的正是报错的那个已删除项目,改之,刷gradle,解决.

  8. Python md5解密

    这篇文章原来在我盘里存了好久了~    16年9月的.   这 Python的长进没多少啊.现在都17.4了 哎~~ Python之POST提交解密MD5 用易语言写出来md5解密软件后感觉一点成就感 ...

  9. EFCore数据库迁移命令整理

    前言  因为现在用.net core 开发新项目,过程中需要经常涉及到数据命令的迁移,今天分别整EFCore 的两种迁移数据库的方式 1 程序包管理器控制台 , Package Manager Con ...

  10. C primer Plus_part6

    第十章  数组和指针 1.const :保护变量不受改变,特别是在作为入参传入函数 对于变量:const 不能修改值 对于指针: const 可以修改值,但是不能修改指向对象 #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