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属于长连接,与一个客户端进行连接了以后,其他的客户端要等待,要连接另外一个,必须优雅的断开前面这个客户端的连接.

允许地址重用:在bind IP地址和端口之前加上,# server.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 允许(IP地址和端口)地址重用

缓冲区
输入缓冲区 #recv
输出缓冲区 #send 粘包(tcp的两种粘包现象)
1 连续发送小的数据,并且每次发送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输出缓冲区:两个消息在缓冲区黏在一起了)
原因是TCP为了传输效率,做了一个优化算法(Nagle),减少连续的小包发送(因为每个消息被包裹以后,都会有两个过程:1 组包 2拆包) 2 第一次服务端发送的数据比我客户端设置的一次接收消息的大小要大,那么接收不完,第二次再接收的时候,就会将第一次剩余的消息接收到 粘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双方不知道对方发送消息的大小 解决方案一:
发送消息之前,先计算要发送消息的长度,然后先将消息长度发送过去,对方给你回一个确认收到长度的信息,然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长度来修改自己一次接收消息的大小
这个过程多了一次交互
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server = socket.socket()
ip_port = ('192.168.15.142',8001)
server.bind(ip_port)
server.listen()
conn,addr = server.accept()
while 1:
#来自客户端的指令
print('等待接受信息。。。')
from_client_cmd = conn.recv(1024).decode('utf-8')
print(from_client_cmd)
sub_obj = subprocess.Popen(
from_client_cmd, #客户端的指令
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
stderr=subprocess.PIPE,
) #接受到的返回信息是bytes类型的,并且windows系统的默认编码为gbk
server_cmd_msg = sub_obj.stdout.read()
# server_cmd_err = sub_obj.stderr.read().decode('gbk')
cmd_msg_len = str(len(server_cmd_msg))
print('指令返回的正确信息的长度>>>',cmd_msg_len)
# print('指令返回的正确信息>>>',server_cmd_msg)
# print('指令返回的错误信息...',server_cmd_err) conn.send(cmd_msg_len.encode('gbk')) from_client_ack = conn.recv(1024).decode('utf-8')
print('from_client_ack',from_client_ack)
if from_client_ack == 'ok': conn.send(server_cmd_msg)
else:
continu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server_ip_port = ('192.168.15.142',8001)
client.connect(server_ip_port)
while 1:
msg = input('请输入要执行的指令>>>')
client.send(msg.encode('utf-8'))
#先接收服务端要发送给我的信息的长度
from_server_msglen = int(client.recv(1024).decode('gbk'))
print('..........',from_server_msglen)
#给服务端回应一个收到了你的信息长度的确认信息
client.send('ok'.encode('utf-8')) #拿到信息长度后,将信息长度作为参数给了recv,recv就按照这个长度大小来接受服务端后面要给我发送的数据
from_server_stdout = client.recv(from_server_msglen).decode('gbk') print('收到的正确信息:', from_server_stdout) # from_server_error = client.recv(1024).decode('utf-8')
# print('收到的错误信息:',from_server_error)

python 网络编程 缓冲和粘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网络编程)基于tcp(粘包问题) ud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

    import   socket 1.通信套接字(1人1句)服务端和1个客户端 2.通信循环(1人多句)服务端和1个客户端 3.通信循环(多人(串行)多句)多个客户端(服务端服务死:1个客户端---&g ...

  2. 网络编程基础之粘包现象与UDP协议

    一.粘包现象原理分析 1.我们先来看几行代码,从现象来分析: 测试程序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服务端和客户端 服务端.py #!/usr/bin/env python3 #-*- coding:utf-8 ...

  3. UNIX网络编程——Socket/TCP粘包、多包和少包, 断包

    为什么TCP 会粘包 前几天,调试mina的TCP通信, 第一个协议包解析正常,第二个数据包不完整.为什么会这样吗,我们用mina这样通信框架,还会出现这种问题? TCP(transport cont ...

  4. 网络编程 - socket通信/粘包/文件传输/udp - 总结

    socket通信 1.简单的套接字通信 import socket phone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phone.bin ...

  5. 网络编程基础:粘包现象、基于UDP协议的套接字

    粘包现象: 如上篇博客中最后的示例,客户端有个 phone.recv(2014) , 当服务端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大于1024个字节时, 多于1024的数据就会残留在管道中,下次客户端再给服务端发命令时 ...

  6. 第九章:Python の 网络编程基础(一)

    本課主題 何为TCP/IP协议 初认识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中的 "粘包" 自定义 MySocket 类 本周作业 何为TCP/IP 协议 TCP/IP协议是主机接入互网以及接入 ...

  7. Python网络编程04 /recv工作原理、展示收发问题、粘包现象

    Python网络编程04 /recv工作原理.展示收发问题.粘包现象 目录 Python网络编程04 /recv工作原理.展示收发问题.粘包现象 1. recv工作原理 2. 展示收发问题示例 发多次 ...

  8. Python网络编程,粘包、分包问题的解决

    tcp编程中的粘包.分包问题的解决: 参考:https://blog.csdn.net/yannanxiu/article/details/52096465 服务端: #!/bin/env pytho ...

  9. Python 网络编程(二)

    Python 网络编程 上一篇博客介绍了socket的基本概念以及实现了简单的TCP和UDP的客户端.服务器程序,本篇博客主要对socket编程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一.简化版ssh实现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 ...

随机推荐

  1. linux日常命令之一

    zcat Linux中,cat命令可查看文本内容: 对于压缩包内的文本,可使用zcat命令,在不解压的情况下查看文本内容: iconv file -i 可查看文件字符集: iconv为字符集转换命令, ...

  2. Vue: 用 key 管理可复用的元素

    <div id="login"> <template v-if="loginType === 'username'"> <labe ...

  3. 微信小程序 | 多个按钮或VIEW,切换状态的简单方法(三元)

    wxml文件 wxss文件 js文件

  4. 超级简单的数据压缩算法—LZW算法

    1. 前文回顾 在字符串算法—数据压缩中,我们介绍了哈夫曼压缩算法(Huffman compression),本文将介绍LZW算法. 2. LZW算法 这个算法很简单,为了方便讲述,我们将采用16进制 ...

  5. Windows10下搭建Android Studio3.12开发环境

    1.准备工作: 操作系统:Windows10 专业版或企业版 JDK安装:参考文章 http://www.cnblogs.com/yuwentao/p/4742575.html =========== ...

  6. C++学习(三十七)(C语言部分)之 链式栈(推箱子实现)

    用链表实现栈一开始在表头插入,就要一直在表头插入一开始在表尾插入,就要一直在表头插尾表头当栈底 也可以把表尾当栈底 实现的测试代码笔记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 ...

  7. COMBIN14简单应用

    目录 案例1 说明 APDL代码 结果 案例2 说明 APDL代码 结果 案例3 说明 APDL代码 结果 参考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36c2301 ...

  8. C#编码、解码与ASP.NET编码解码对应函数

    JavaScript函数分别为:encodeURIComponent/decodeURIComponent C#对应的函数分别为:Uri.EscapeUriString/Uri.EscapeDataS ...

  9. 戴尔R710服务器安装系统——配置raid

    一,内存二,硬盘(分区,数据量大小)三,电源线,网络线四,raid(raid0,raid1,raid5) 从这里开始 1.进入系统时不用管,默认进入即可 2.在读完内存消息之后,开始读取磁盘消息,在出 ...

  10. Web前端入门教程之浏览器兼容问题及解决方法

    JavaScript 被称为JS,是作为浏览器的内置脚本语言,为我们提供操控浏览器的能力,可以让网页呈现出各种特殊效果,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互动体验.JS是Web前端入门教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浏览器兼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