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移植

1、架构

board:与一些开发板相关的配置文件

common:uboot下使用能够使用的命令

CPU:与特定CPU架构相关的目录

disk:对磁盘的支持

doc:文档目录

drivers:uboot支持的设备驱动程序放置的地方,比如:网卡、Flash、串口和USB等。

fs:支持的文件系统

include:uboot使用的头文件

lib_xxx:与架构有关的库文件

net:与网络协议栈有关的代码

tools:用于生成uboot的工具

2、启动

启动过程:

  • 系统复位进入u-boot stage1入口点(start.S)包括定义入口、设置异常向量、设置CPU的模式和频率、配置内存区控制寄存器、安装uboot的栈空间、关闭看门狗等。
  • 硬件设备的初始化(lib_arm/board.c  start_armboot  C语言入口)
  1. 调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

指定初始函数表

配置可用的Flash区flash_init()

初始化内存分配函数mem_malloc_init()

nand flash初始化nand_init()

初始化环境变量env_relocate()

外围设备初始化devices_init()

I2C总线初始化i2c_init()

LCD初始化drv_lcd_init()

VIDEO初始化drv_video_init()

键盘初始化drv_keyboard_init()

系统初始化drv_system_init()

2、初始化网络设备

设置IP地址gd->bd->bi_ip_addr=getenv_IPaddr(“ipaddr”)

设置mac地址

进入命令循环,接受用户从串口输入的命令for(;;)main_loop();

  • 为加载uboot stage2准备ram空间
  • 设置好堆栈
  • 挑战到stage2的C入口
  • 初始化本阶段要用用到的设备
  • 检查内存映射
  • 将kernel映像和文件映像从flash中读到ram中
  • 为内核设定启动参数
  • 调用内核

3、驱动移植

移植的过程:

  • 在宿主机上建立交叉编译开发环境
  • 修改cpu/armxx目录下的文件内容,主要包括cpu.S,start.S,interrupts.c,seria1.c,speed.c等文件
  • 在board目录下创建自己的开发板目录beaglebone,在目录中创建beaglebone.c,flash.c,memsetup.S,Makefile,u-boot.lds,config.mk文件
  • 在include/configs目录下创建beaglebone.h
  • 打开u-boot目录下Makefile文件,加入两行:
  • beaglebone_config: unconfig
  • @./mkconfig $(@:_config=) arm am335x  beaglebone
  • 编译,运行:
  • make beaglebone_config
  • make
  • 烧写

4、移植要修改的文件大总结

Makefile,include下目标板.h,board目录下的目标板.c文件,flash.c, uboot.lds链接文件, cpu目录下的驱动文件

修改:

  • cpu/armv7目录下start.S启动代码
  • board/beaglebone

beaglebone.c文件,主要是SDRAM的驱动程序,完成SDRAM的UPM表设置,上电初始化

flash.c   Flash的驱动程序在此

mumsetup.S文件

config.mk文件:用于设置程序链接的起始地址

u-boot.lds文件

  • include/configs目录下beaglebone.h文件    beaglebone开发板头文件,寄存器参数设置

额外记录

uboot移植:首先在想对应的配置头文件中打开或添加想对应的宏定义支持,再在板极初始化(第二阶段初始化过程中)代码中添加需要支持功能的初始化函数。

注:如果初始化函数对应的板版本不兼容或者不存在的话,得自己编写。

书籍记录:

从庖丁解牛说uboot如何编译

uboot移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u-boot移植 II

    下面是韦老师的uboot移植攻略: A. 开发板的相关拷贝与修改 1. 在board文件夹下面, 将原来的smdk2410复制为100ask24x0目录, 并将smdk2410.c改名为100ask2 ...

  2. 基于mini2440的uboot移植(一)

    一.移植环境 虚拟机:ubuntu12.04 uboot源码:u-boot-2008.10.tar.bz2 交叉编译:arm-linux-gcc-4.4.3 简单的记录下编译uboot的过程,要想具体 ...

  3. u-boot移植总结(四)u-boot-2010.09框架分析

    (一)本次移植是基于FL2440,板子的基本硬件: CPU 型号为S3C2440,基于ARM920T,指令集ARMV4,时钟主频400MHz SDRAM H57V2562GTR-75C 2片*32MB ...

  4. 【转】uboot移植(一)BootLoader基本概念

    原文网址: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445243-id-3869348.html 一.BootLoader简介1.1.嵌入式Linux软件结构与分布 在一般情况下 ...

  5. U-BOOT 移植到友善之臂mini2440

    U-BOOT 移植到友善之臂mini2440 开发环境:ubuntu 10.10 编译器:友善之臂mini2440光盘自带arm-linux-gcc 4.4.3 一. 在denx官网下载源码,我所用版 ...

  6. X-007 FriendlyARM tiny4412 u-boot移植之内存初始化

    <<<<<<<<<<<<<<<<<<<<<<<<< ...

  7. X-004 FriendlyARM tiny4412 uboot移植之点亮指路灯

    <<<<<<<<<<<<<<<<<<<<<<<<< ...

  8. X-003 FriendlyARM tiny4412 uboot移植之添加相应目录文件

    X-003 FriendlyARM tiny4412 uboot移植之添加相应目录文件 <<<<<<<<<<<<<< ...

  9. tiny4412 --Uboot移植(5) DDR3内存

    开发环境:win10 64位 + VMware12 + Ubuntu14.04 32位 工具链:linaro提供的gcc-linaro-6.1.1-2016.08-x86_64_arm-linux-g ...

  10. uboot移植阶段二--3串口终结篇

    2011-03-20 23:00:37 前天U-boot移植串口后,能成功显示数据.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再次进行U-boot移植.看是否成功.花了40分钟,很顺利. 接着就是要把之前有问题的U-boot ...

随机推荐

  1. linux内核分析第四次实验

    实验步骤: 使用库函数API和C代码中嵌入汇编代码两种方式使用同一个系统调用.本次实验中我使用第20号系统调用getpid()函数,用于取得进程识别码. C代码(getpid.c): #include ...

  2. 跟踪分析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实验报告 分析 及知识重点

    跟踪分析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攥写人:杨光  学号:20135233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学习课程:<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 ...

  3. 2017-2018-2 1723《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作业 & 第二周结对编程 总结

    作业地址 第九次作业: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esti/CS-IMIS-1723/homework/1878 (作业界面已评分,可随时查看,如果对自己的评分有意 ...

  4. 我的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1010de/Test.git

    构建之法老师叫交下任务学习github,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看介绍.看视频.看博客.初步认识到github的方便与好处.     自己试着去注册和使用github,已经慢慢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 ...

  5. PAT 1007 素数对猜想

    https://pintia.cn/problem-sets/994805260223102976/problems/994805317546655744 让我们定义 d~n~ 为:d~n~ = p~ ...

  6. activiti-explorer disable demo

    https://community.alfresco.com/thread/203012-activiti-explorer engine.properties # demo data propert ...

  7. Linux CentOS虚拟机网卡配置

    最近在VMware安装CentOS6.5之后,每次从宿主机访问虚拟机的Oracle时,都要修改IP地址,因为没有设置虚拟机的IP,所以每次开机之后虚拟机的IP地址都是随机的,于是研究了下给虚拟机配置静 ...

  8. [转载]oracle 高水位线详解

    一.oracle 高水位线详解 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linjiqin/archive/2012/01/15/2323030.html 一.什么是水线(High Wa ...

  9. angular4 组件通讯、生命周期

    主要通讯形式 父组件通过属性绑定到子组件,子组件通过事件传递参数到父组件 父组件通过局部变量获取子组件的引用 父组件使用@ViewChild获取子组件的引用 两个不相关联的组件使用中间人模式交互 终极 ...

  10. C#利用反射来判断对象是否包含某个属性的实现方法

    本文实例展示了C#利用反射来判断对象是否包含某个属性的实现方法,对于C#程序设计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 <summary> /// 利用反射来判断对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