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名称的消解”即类型的消解。类型名称由TypeRef 对象表示,类型由Type 对象表示。类型名称的消解就是将TypeRef 对象转换为Type 对象。

TypeResolver 类的处理仅仅是遍历抽象语法树,发现TypeRef 的话就从叶子节点开始将其转换为Type 类型。类型和变量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作用域的嵌套(作用域唯一),因此没
有必要使用栈。
【TypeRef 对象和Type 对象的对应关系保存在TypeTable 对象中。】

其中Type为类型的定义。struct point { int x; int y; }; 是类型的定义。

TypeRef为类型的名称。struct point 是类型的名称,之所以特意将Type 类和TypeRef 类分开,是因为在类型定义之前就可以编写用到了该类型的代码。也就是说,可以编写如下所示的代码,C 语言中是不可以编写这样的代码的:

	struct s var;
struct s {
int memb;
};

类型名称的消解入口:

    /*入口
*
*/
// #@@range/resolveProgram{
public void resolve(AST ast) {
/*
* 首先调用defineTypes 方法,根据代码中定义的类型生成Type 对象,并保存到
TypeTable 对象中。通过import 导入的类型定义也在这里处理。
*/
defineTypes(ast.types());
/*类型和抽象语法树的遍历.
* 但defineTypes 方法不处理结构体成员的类型等TypeRef 对象。将抽象语法树中已有
的TypeRef 转换成Type 的处理将在下面的foreach 语句中执行。如果这两部分处理不分开进
行的话,在处理递归的类型定义时程序会陷入死循环。 ast.types()--源文件内外的类型定义
*/
// #@@range/resolveProgram_core{
for (TypeDefinition t : ast.types()) {
t.accept(this);
}
/*
* 第2 个foreach 语句将使用import 从文件外部读入的定义、全局变量以及函数等所有剩余
的TypeRef 转换为Type。 ast.entities()--用import 导入的变量和函数的声明,以及源文件内的变量和函数的定义
*/
for (Entity e : ast.entities()) {
e.accept(this);
}
/*
* 上面两个for循环遍历在源文件内外定义的所有类型、变量、函数,将其中所包含的TypeRef 对象
全部转换为Type 对象。
*/
// #@@}
}

首先对ast.types(),即StructNode(结构体定义)、UnionNode(联合体定义)、TypedefNode(用户类型定义)执行defineTypes:

    /*类型的声明.
* defineTypes 是将类型定义添加到TypeTable 对象的方法
*/
// #@@range/defineTypes{
private void defineTypes(List<TypeDefinition> deftypes) {
/*
* 使用foreach 语句将deftypes 中的TypeDefinition 对象逐个取出, 将def.
typeRef() 和def.definingType() 关联成对, 用typeTable.put 方法添加到
typeTable 中。def.typeRef() 返回的是该TypeDefinition 对象要定义的类型的
TypeRef(类型名称)。def.definingType() 返回的是该TypeDefinition 对象要定义的
Type(类型)。
*/
for (TypeDefinition def : deftypes) {
/*
* 但如果typeTable.isDefined() 为true 的话,说明这个TypeRef 已经存在,这种情
况下取消添加处理并输出错误消息。
*/
if (typeTable.isDefined(def.typeRef())) {
error(def, "duplicated type definition: " + def.typeRef());
}
else {
/*
* TypeDefinition 类是抽象类, 实际生成的实例是TypeDefinition 的子类
StructNode、UnionNode、TypedefNode。StructNode 表示结构体的定义,UnionNode
表示联合体的定义,TypedefNode 表示typedef 语句。
StructNode#definingType:
public Type definingType() {
return new StructType(name(), members(), location());
} 调用TypeTable#put 方法将生成的StrcutType 对
象添加到TypeTable 对象中。TypeTable 对象的内部保存有HashMap 对象, 因此
TypeTable#put 方法只需简单地调用HashMap#put 即可。
*/
typeTable.put(def.typeRef(), def.definingType());
}
}
}

把上面三种类型的名称和类型都保存在typeTable中,注意typeTable初始化的时候已经自动把所有基本类型都put进去了。然后第一个for循环的三个visit方法:

    // #@@range/StructNode{
public Void visit(StructNode struct) {
resolveCompositeType(struct);
return null;
}
// #@@} // #@@range/UnionNode{
public Void visit(UnionNode union) {
resolveCompositeType(union);
return null;
}
// #@@} // #@@range/TypedefNode{
public Void visit(TypedefNode typedef) {
bindType(typedef.typeNode());
bindType(typedef.realTypeNode());
return null;
}
// #@@}

接着:

    public void resolveCompositeType(CompositeTypeDefinition def) {
CompositeType ct = (CompositeType)typeTable.get(def.typeNode().typeRef());
if (ct == null) {
throw new Error("cannot intern struct/union: " + def.name());
}
for (Slot s : ct.members()) {
bindType(s.typeNode());
}
} /*
* 首先,用TypeNode#isResolved 方法检查是否已经完成了转换,如果已经完成,则即
刻使用return 结束处理。如果还未转换,用n.typeRef() 从TypeNode 中取出TypeRef,
再用typeTable.get 转换为Type 对象, 然后将此Type 对象用n.setType 设置到
TypeNode 中。
*/
// #@@range/bindType{
private void bindType(TypeNode n) {
if (n.isResolved()) return;
n.setType(typeTable.get(n.typeRef()));
}

也很简单,resolveCompositeType是针对每种类型的成员的类型检查,关键的类是TypeNode,从它里面获取TypeRef(类型的名称),再通过类型的名称从typeTable获取已有的类型的定义。然后获取到当前类型的所有的成员变量,再将这个成员变量的类型的名称和定义通过bindType方法绑定起来。typeTable实际上是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

第二个for循环是将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所有剩余的TypeRef 转换为Type。比如:

    /*
* 变量定义的类型消解.
*/
// #@@range/DefinedVariable{
public Void visit(DefinedVariable var) {
/*
* TypeRef 对象基本上都存放在TypeNode 对象中。TypeNode 是成对地保存TypeRef 和
Type 的对象,其目的在于简化TypeResolver 类的代码。
*/
bindType(var.typeNode());
if (var.hasInitializer()) {
visitExpr(var.initializer());
}
return null;
}

还有重要的函数类型:

    /*
* 函数定义的类型消解.
*/
// #@@range/DefinedFunction{
public Void visit(DefinedFunction func) {
/*
* 在函数定义中,如下这些地方存在TypeRef。
1. 返回值的类型
2. 形参的类型
3. 函数体的代码中
*/
resolveFunctionHeader(func);
visitStmt(func.body());
return null;
} private void resolveFunctionHeader(Function func) {
/*
* resolveFunctionHeader 方法的第1 行用于处理返回值的类型。func.typeNode()
返回保存有返回值类型的TypeNode 对象,再调用bindType 方法将返回值的类型从
TypeRef 转换为Type。
*/
bindType(func.typeNode());
/*
* resolveFunctionHeader 方法从第2 行开始都是对形参进行的处理。用foreach 语句
* 对func.parameters() 进行遍历,取出表示形参的Parameter 对象。然后用param.
typeNode() 取出Parameter 对象中的TypeNode 对象,将TypeRef 转换为Type。
*/
for (Parameter param : func.parameters()) {
// arrays must be converted to pointers in a function parameter.
/*
* 只有在将形参的TypeRef 转换为Type 时使用了TypeTable 类的getParamType 方法。
它和通常的get 方法的区别在于数组的TypeRef 会被转换为指针的Type。C 语言(C♭)中形
参类型是数组的情况下完全等同于指针类型,因此在此处统一成为指针类型。
*/
Type t = typeTable.getParamType(param.typeNode().typeRef());
param.typeNode().setType(t);
}
}

首先调用resolveFunctionHeader方法,里面第一行是绑定函数的返回类型,然后一个for循环绑定函数的所有形参类型。然后再调用visitStmt(func.body());绑定函数体的所有类型:

    public Void visit(BlockNode node) {
for (DefinedVariable var : node.variables()) {
var.accept(this);
}
visitStmts(node.stmts());
return null;
}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3.类型名称的消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4.类型定义的检查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检查循环定义的结构体.联合体.是对成员中包含自己本身的结构体.联合体进行检查.所谓"成员中包含自己本身",举例来说,就是指下面这样的定义. struct point ...

  2.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2.变量引用的消解

    "变量引用的消解"是指确定具体指向哪个变量.例如变量"i"可能是全局变量i,也可能是静态变量i,还可能是局部变量i.通过这个过程来消除这样的不确定性,确定所引用 ...

  3.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1.抽象语法树

    从今天开始研究开发自己的编程语言Ocelot,从<自制编译器>出发,然后再自己不断完善功能并优化. 编译器前端简单,就不深入研究了,直接用现成的一款工具叫JavaCC,它可以生成抽象语法树 ...

  4.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6.静态类型检查

    关于"静态类型检查",想必使用C 或Java 的各位应该非常熟悉了.在此过程中将检查表达式的类型,发现类型不正确的操作时就会报错.例如结构体之间无法用+ 进行加法运算,指针和数值之 ...

  5.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7.中间代码

    Ocelot的中间代码是仿照国外编译器相关图书Modern Compiler Implementation 中所使用的名为Tree 的中间代码设计的.顾名思义,Tree 是一种树形结构,其特征是简单, ...

  6. 编译器开发系列--Ocelot语言5.表达式的有效性检查

    本篇将对"1=3""&5"这样无法求值的不正确的表达式进行检查. 将检查如下这些问题.●为无法赋值的表达式赋值(例:1 = 2 + 2)●使用非法的函数 ...

  7. iOS开发系列--C语言之基础知识

    概览 当前移动开发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个系列希望浅谈一下个人对IOS开发的一些见解,这个IOS系列计划从几个角度去说IOS开发: C语言 OC基础 IOS开发(iphone/ipad) Swift ...

  8. iOS开发系列--Swift语言

    概述 Swift是苹果2014年推出的全新的编程语言,它继承了C语言.ObjC的特性,且克服了C语言的兼容性问题.Swift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ObjC很多语法特性,它也借鉴了多种现代化语言的特点,在 ...

  9. iOS开发系列--C语言之构造类型

    概述 在第一节中我们就提到C语言的构造类型,分为:数组.结构体.枚举.共用体,当然前面数组的内容已经说了很多了,这一节将会重点说一下其他三种类型. 结构体 枚举 共用体 结构体 数组中存储的是一系列相 ...

随机推荐

  1. NodeJs之调试

    关于调试 当我们只专注于前端的时候,我们习惯性F12,这会给我们带来安全与舒心的感觉. 但是当我们使用NodeJs来开发后台的时候,我想噩梦来了. 但是也别泰国担心,NodeJs的调试是很不方便!这是 ...

  2. C# 注册 Windows 热键

    闲扯: 前几日,一个朋友问我如何实现按 F1 键实现粘贴(Ctrl+V)功能,百度了一个方法,发给他,他看不懂(已经是 Boss 的曾经的码农),我就做了个Demo给他参考.今日得空,将 Demo 整 ...

  3. 【WCF】错误协定声明

    在上一篇烂文中,老周给大伙伴们介绍了 IErrorHandler 接口的使用,今天,老周补充一个错误处理的知识点——错误协定. 错误协定与IErrorHandler接口不同,大伙伴们应该记得,上回我们 ...

  4. ElasticSearch 5学习(10)——结构化查询(包括新特性)

    之前我们所有的查询都属于命令行查询,但是不利于复杂的查询,而且一般在项目开发中不使用命令行查询方式,只有在调试测试时使用简单命令行查询,但是,如果想要善用搜索,我们必须使用请求体查询(request ...

  5. ASP.NET Core的路由[5]:内联路由约束的检验

    当某个请求能够被成功路由的前提是它满足某个Route对象设置的路由规则,具体来说,当前请求的URL不仅需要满足路由模板体现的路径模式,请求还需要满足Route对象的所有约束.路由系统采用IRouteC ...

  6. 在ASP.NET Core应用中如何设置和获取与执行环境相关的信息?

    HostingEnvironment是承载应用当前执行环境的描述,它是对所有实现了IHostingEnvironment接口的所有类型以及对应对象的统称.如下面的代码片段所示,一个HostingEnv ...

  7. ASP.NET Core CORS 简单使用

    CORS 全称"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跨域就是不同域之间进行数据访问,比如 a.sample.com 访问 b.sampl ...

  8. MVC通过路由实现URL重写

    public static class WebApiConfig { 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HttpConfiguration config) { config.Ro ...

  9. H3 BPM让天下没有难用的流程之技术特性

    一.集成性  H3 BPM可以与其它系统进行多个层面的集成,满足企业的针对不同系统的集成需求. 图:多种集成维度 Ø  用户集成 可与企业现有系统进行组织架构同步或调用,也可以直接与AD 进行集成. ...

  10. 深入学习HBase架构原理

    HBase定义 HBase 是一个高可靠.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Hbase技术可在廉价PC Server上搭建 大规模结构化存储集群. HBase 是Google Bigtab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