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线性容器特性及使用场景
线性容器实现能按顺序访问的数据结构,其底层主要通过数组实现,包括ArrayList、Vector、List、LinkedList、Deque、Queue、Stack七种。
线性容器,充分考虑了数据访问的速度,运行时(Runtime)通过一条字节码指令就可以完成增、删、改、查等操作。
ArrayList
ArrayList即动态数组,可用来构造全局的数组对象。 当需要频繁读取集合中的元素时,推荐使用ArrayList。
ArrayList依据泛型定义,要求存储位置是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初始容量大小为10,并支持动态扩容,每次扩容大小为原始容量的1.5倍。
ArrayList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add(element: T)函数每次在数组尾部增加一个元素。 |
通过insert(element: T, index: number)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
|
访问元素 |
通过arr[index]获取指定index对应的value值,通过指令获取保证访问速度。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 (value: T, index?: number, arrlist?: ArrayList<T>) => void, thisArg?: Object): void访问整个ArrayList容器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修改元素 |
通过arr[index] = xxx修改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删除元素 |
通过remove(element: T)删除第一个匹配到的元素。 |
通过removeByRange(fromIndex: number, toIndex:number)删除指定范围内的元素。 |
Vector
Vector是指连续存储结构,可用来构造全局的数组对象。Vector依据泛型定义,要求存储位置是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初始容量大小为10,并支持动态扩容,每次扩容大小为原始容量的2倍。
Vector和ArrayList相似,都是基于数组实现,但Vector提供了更多操作数组的接口。Vector在支持操作符访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get/set接口,提供更为完善的校验及容错机制,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API version 9开始,该接口不再维护,推荐使用ArrayList。
Vector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add(element: T)函数每次在数组尾部增加一个元素。 |
通过insert(element: T, index: number)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
|
访问元素 |
通过vec[index]获取指定index对应的value值,通过指令获取保证访问速度。 |
通过get(index: number)获取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元素。 |
|
通过getLastElement()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
通过getIndexOf(element:T)获取第一个匹配到元素的位置。 |
|
通过getLastIndexOf(element:T)获取最后一个匹配到元素的位置。 |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 (value: T, index?: number, Vector?: Vector<T>) => void, thisArg?: Object)访问整个Vector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修改元素 |
通过vec[index]=xxx修改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通过set(index:number,element:T)修改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值为element。 |
|
通过setLength(newSize:number)设置Vector的长度大小。 |
|
删除元素 |
通过removeByIndex(index:number)删除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通过remove(element:T)删除第一个匹配到的元素。 |
|
通过removeByRange(fromIndex:number,toIndex:number)删除指定范围内的元素。 |
List
List可用来构造一个单向链表对象,即只能通过头结点开始访问到尾节点。List依据泛型定义,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可以是不连续的。
List和LinkedList相比,LinkedList是双向链表,可以快速地在头尾进行增删,而List是单向链表,无法双向操作。
当需要频繁的插入删除时,推荐使用List高效操作。
可以通过get/set等接口对存储的元素进行修改,List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add(element: T)函数每次在数组尾部增加一个元素。 |
通过insert(element: T, index: number)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
|
访问元素 |
通过list[index]获取指定index对应的value值,通过指令获取保证访问速度。 |
通过get(index: number)获取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元素。 |
|
通过getFirst()获取第一个元素。 |
|
通过getLast()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
通过getIndexOf(element: T)获取第一个匹配到元素的位置。 |
|
通过getLastIndexOf(element: T)获取最后一个匹配到元素的位置。 |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 (value:T, index?: number, list?: List<T>)=> void,thisArg?: Object)访问整个List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修改元素 |
通过list[index] = xxx修改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通过set(index:number, element: T)修改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值为element。 |
|
通过replaceAllElements(callbackFn:(value: T,index?: number,list?: List<T>)=>T,thisArg?: Object)对List内元素进行替换操作。 |
|
删除元素 |
通过removeByIndex(index:number)删除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通过remove(element:T)删除第一个匹配到的元素。 |
LinkedList
LinkedList可用来构造一个双向链表对象,可以在某一节点向前或者向后遍历List。LinkedList依据泛型定义,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可以是不连续的。
LinkedList和List相比,LinkedList是双向链表,可以快速地在头尾进行增删,而List是单向链表,无法双向操作。
LinkedList和ArrayList相比,插入数据效率LinkedList优于ArrayList,而查询效率ArrayList优于LinkedList。
当需要频繁的插入删除时,推荐使用LinkedList高效操作。
可以通过get/set等接口对存储的元素进行修改,LinkedList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add(element: T)函数每次在数组尾部增加一个元素。 |
通过insert(index: number, element: T)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
|
访问元素 |
通过list[index]获取指定index对应的value值,通过指令获取保证访问速度。 |
通过get(index: number)获取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元素。 |
|
通过getFirst()获取第一个元素。 |
|
通过getLast()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
通过getIndexOf(element: T)获取第一个匹配到元素的位置。 |
|
通过getLastIndexOf(element: T)获取最后一个匹配到元素的位置。 |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 (value: T, index?: number, list?: LinkedList<T>) => void, thisArg?: Object)访问整个LinkedList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修改元素 |
通过list[index]=xxx修改指定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通过set(index: number,element: T)修改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值为element。 |
|
删除元素 |
通过removeByIndex(index: number)删除index位置对应的value值。 |
通过remove(element: T)删除第一个匹配到的元素。 |
Deque
Deque可用来构造双端队列对象,存储元素遵循先进先出以及先进后出的规则,双端队列可以分别从队头或者队尾进行访问。
Deque依据泛型定义,要求存储位置是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其初始容量大小为8,并支持动态扩容,每次扩容大小为原始容量的2倍。Deque底层采用循环队列实现,入队及出队操作效率都比较高。
Deque和Queue相比,Queue的特点是先进先出,只能在头部删除元素,尾部增加元素。
Deque和Vector相比,它们都支持在两端增删元素,但Deque不能进行中间插入的操作。对头部元素的插入删除效率高于Vector,而Vector访问元素的效率高于Deque。
需要频繁在集合两端进行增删元素的操作时,推荐使用Deque。
Deque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insertFront(element: T)函数每次在队头增加一个元素。 |
增加元素 |
通过insertEnd(element: T)函数每次在队尾增加一个元素。 |
访问元素 |
通过getFirst()获取队首元素的value值,但是不进行出队操作。 |
通过getLast()获取队尾元素的value值,但是不进行出队操作。 |
|
通过popFirst()获取队首元素的value值,并进行出队操作。 |
|
通过popLast()获取队尾元素的value值,并进行出队操作。 |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value: T, index?: number, deque?: Deque<T>) => void, thisArg?: Object)访问整个Deque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修改元素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value: T, index?: number, deque?: Deque<T>)=> void, thisArg?: Object)对队列进行修改操作。 |
删除元素 |
通过popFirst()对队首元素进行出队操作并删除。 |
通过popLast()对队尾元素进行出队操作并删除。 |
Queue
Queue可用来构造队列对象,存储元素遵循先进先出的规则。
Queue依据泛型定义,要求存储位置是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初始容量大小为8,并支持动态扩容,每次扩容大小为原始容量的2倍。
Queue底层采用循环队列实现,入队及出队操作效率都比较高。
Queue和Deque相比,Queue只能在一端删除一端增加,Deque可以两端增删。
一般符合先进先出的场景可以使用Queue。
Queue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add(element: T)函数每次在队尾增加一个元素。 |
访问元素 |
通过getFirst()获取队首元素的value值,但是不进行出队操作。 |
通过pop()获取队首元素的value值,并进行出队操作。 |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 (value: T, index?: number, queue?: Queue<T>) => void,thisArg?: Object)访问整个Queue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修改元素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value: T, index?: number, queue?: Queue<T>) => void,thisArg?: Object)对队列进行修改操作。 |
删除元素 |
通过pop()对队首进行出队操作并删除。 |
Stack
Stack可用来构造栈对象,存储元素遵循先进后出的规则。
Stack依据泛型定义,要求存储位置是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初始容量大小为8,并支持动态扩容,每次扩容大小为原始容量的1.5倍。Stack底层基于数组实现,入栈出栈均从数组的一端操作。
Stack和Queue相比,Queue基于循环队列实现,只能在一端删除,另一端插入,而Stack都在一端操作。
一般符合先进后出的场景可以使用Stack。
Stack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常用API如下:
操作 |
描述 |
增加元素 |
通过push(item: T)函数每次在栈顶增加一个元素。 |
访问元素 |
通过peek()获取栈顶元素的value值,但是不进行出栈操作。 |
通过pop()获取栈顶的value值,并进行出栈操作。 |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 (value: T, index?: number, stack?: Stack<T>) => void, thisArg?: Object)访问整个Stack的元素。 |
|
通过[Symbol.iterator]():IterableIterator<T>迭代器进行数据访问。 |
|
通过locate(element: T)获取元素对应的位置。 |
|
修改元素 |
通过forEach(callbackFn:(value: T, index?: number, stack?: Stack<T>) => void, thisArg?: Object)对栈内元素进行修改操作。 |
删除元素 |
通过pop()对栈顶进行出栈操作并删除。 |
线性容器的使用
此处列举常用的线性容器ArrayList、Vector、Deque、Stack、List的使用示例,包括导入模块、增加元素、访问元素及修改等操作。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 ArrayList
import ArrayList from '@ohos.util.ArrayList'; // 导入ArrayList模块 let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add('a');
arrayList.add(1); // 增加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arrayList[0]}`); // 访问元素
arrayList[0] = 'one'; // 修改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arrayList[0]}`); // Vector
import Vector from '@ohos.util.Vector'; // 导入Vector模块 let vector = new Vector();
vector.add('a');
let b1 = [1, 2, 3];
vector.add(b1);
vector.add(false); // 增加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vector[0]}`); // 访问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vector.getFirstElement()}`); // 访问元素 // Deque
import Deque from '@ohos.util.Deque'; // 导入Deque模块 let deque = new Deque;
deque.insertFront('a');
deque.insertFront(1); // 增加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deque[0]}`); // 访问元素
deque[0] = 'one'; // 修改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deque[0]}`); // Stack
import Stack from '@ohos.util.Stack'; // 导入Stack模块 let stack = new Stack();
stack.push('a');
stack.push(1); // 增加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stack[0]}`); // 访问元素
stack.pop(); // 弹出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stack.length}`); // List
import List from '@ohos.util.List'; // 导入List模块 let list = new List;
list.add('a');
list.add(1);
let b2 = [1, 2, 3];
list.add(b2); // 增加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list[0]}`); // 访问元素
console.info(`result: ${list.get(0)}`); // 访问元素
HarmonyOS线性容器特性及使用场景的更多相关文章
- IOC容器特性注入第一篇:程序集反射查找
学习kooboo的框架发现它的注入容器方法比较特别,同样是利用MVC的注入点,但它是查找网站下面bin所有的DLL利用反射查找特性找到对应的服务注入到容器. 这样的好处很简单:完全可以不用关心IOC容 ...
- IOC容器特性注入第二篇:初始引擎查找对应的IOC容器
上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反射类查找网站bin文件夹下面所有DLL的程序集类,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初始化一个IOC容器引擎. 目前IOC容器有很多,如Ninject,Autofac等,每个容器的驱动都不一样 ...
- IOC容器特性注入第三篇:Attribute封装
Attribute(特性)=>就是对类,方法,字段的自定义属性的基类.可以利用Attribute对类,方法等进行自定义描述,方便区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可以那些需要注入IOC容器和不需要注入I ...
- IOC容器特性注入第四篇:容器初始化
IOC容器,就是把各种服务都注入到容器里,想要什么就去拿什么,不仅解决服务类和接口类的耦合度还可以提高性能方便管理. 这里封装一个接口类和一个实现类 1.IContainerManager接口 pub ...
- IOC容器特性注入第五篇:查找(Attribute)特性注入
前面几篇文章分别介绍:程序集反射查找,特性,容器,但它们之间贯穿起来,形成查找Attribute注入IOC容器,就得需要下面这个类帮忙: 1.DependencyAttributeRegistrato ...
- IOC容器特性注入第六篇:利用MVC注入点,把容器启动
这里是利用MVC三个注入点中的:IDependencyResolver 进行注入 在全局类中Global.asax代码如下: #region MVC Inject System.Web.Mvc.Dep ...
- Redis高级特性及应用场景
Redis高级特性及应用场景 redis中键的生存时间(expire) redis中可以使用expire命令设置一个键的生存时间,到时间后redis会自动删除它. 过期时间可以设置为秒或者毫秒精度. ...
- 二、RabbitMQ 进阶特性及使用场景 [.NET]
前言 经过上一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RabbitMQ 的各种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及如何使用RabbitMQ.Client 去发送和消费消息. 特性及使用场景 1. TTL 过期时间 TTL可以用来指定q ...
- BFC的特性及使用场景
BFC(Block Formatting Context)块级格式化上下文,是Web页面 CSS 视觉渲染的一部分,用于决定块盒子的布局及浮动相互影响范围的一个区域. BFC的特性: 1. 属于同一个 ...
- 乘风破浪,遇见华为鸿蒙智能终端系统(HarmonyOS 2),打造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什么是鸿蒙智能终端系统(HarmonyOS 2) HarmonyOS 是新一代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带来简洁,流畅,连续,安全可靠的全场景交互体验. ht ...
随机推荐
- 手把手教你python数据处理项目——探索ebay汽车销售数据
探索Ebay汽车销售数据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清理数据的流程: 2. 分析Ebay二手车销售数据: 3. 了解jupyter notebook为pandas提供的一些独特特性. 二.实验开发环 ...
- C++ //count_if //按条件统计元素个数 //自定义和 内置
1 //按条件统计元素个数 2 //count_if 3 4 #include <iostream> 5 #include<string> 6 #include<vect ...
- Java实现对ES数据的新增,删除,修改,及合并
Java实现对ES数据的新增,删除,修改,及合并 新增数据 代码: @Autowired private RestHighLevelClient client; /** * @description ...
- 单词本z custom cu = com 一起 都, st=suet 自己, om 尾缀, 都是自己身上的 = 习惯,习俗
单词本z custom cu = com 一起 都, st=suet 自己, om 尾缀, 都是自己身上的 = 习惯,习俗 custom 来自拉丁语 consuetus cu = com st = s ...
- git reset --soft HEAD^^ 项目提交代码冲突 提交当前merge后,别提交远程,用命令回滚2次,到未提交的版本,再拉取同事代码,冲突解决
git reset --soft HEAD^^ 项目提交代码冲突 提交当前merge后,别提交远程,用命令回滚2次,到未提交的版本,再拉取同事代码,冲突解决 当多人写一个项目,最好还是关掉vscode ...
- 替换掉Chrome浏览器的新标签页【已做好自己的插件,并提供下载】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c07f9891b256312ffe5190a.html 我做好了自己的 Chrome 新插件 https://files.cnb ...
- Nginx 打不开 80端口占用 netstat -aon|findstr "80" 看有没有80占用 有的话 net stop http
Nginx 打不开 80端口占用 netstat -aon|findstr "80" 看有没有80占用 有的话 net stop http
- 关于Jitpack发布aar,会丢失内置依赖库问题
原文:关于Jitpack发布aar,会丢失内置依赖库问题 | Stars-One的杂货小窝 关于发布aar出现的一个大坑排查,折腾了两天,终于是找到了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 有这样的一个情况,我新建了个A ...
- Java取当前时间的一分钟后,并格式化输出
1.Java1.8 以前 Calendar instance = Calendar.getInstance();//获取当前日期时间 instance.add(Calendar.MINUTE,1);/ ...
- Android Studio导入Android 4.2.2的WiFi-Display系统源码
Sink源码概述 Miracast Sink端源码最早出现在Android 4.2.2上,通过googlesource可以很方便的查看: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