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科学中,搜索算法是一种用于在数据集合中查找特定元素的算法。C语言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提供了多种搜索算法的实现方式。本文将介绍C语言中的四种常见搜索算法其中包括(线性查找,二分法查找,树结构查找,分块查找),并提供每种算法的简单实现示例。

常见的查找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线性查找(Linear Search):

    • 简单直观,适用于无序列表。
    • 从列表的一端开始逐个元素比较,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遍历完整个列表。
  2. 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
    • 适用于有序列表。
    • 每次将目标值与中间元素比较,可以迅速缩小搜索范围。
  3. 树结构查找(树的各种形式,如二叉搜索树、AVL树、红黑树等):
    • 通过树结构,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 二叉搜索树要求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小于根结点的值,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大于根结点的值。
  4. 分块查找(Block Search):
    • 将数据分成若干块,每一块中的元素无序,但块与块之间有序。
    • 先确定目标元素所在的块,再在块内进行线性查找。

这些查找算法各自有适用的场景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查找算法取决于数据的特性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

线性查找(Linear Search)

线性搜索,又称为顺序搜索(Sequential Search),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查找算法。该算法通过顺序遍历数据集,逐一比较每个元素与目标值是否相等,直到找到目标值或遍历完整个数据集。

算法步骤

  1. 从头到尾遍历数据集: 从数据集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每个元素与目标值是否相等。
  2. 比较目标值: 对于每个元素,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3. 找到目标值: 如果找到了与目标值相等的元素,返回该元素的位置或索引。
  4. 遍历完整个数据集: 如果遍历完整个数据集仍未找到目标值,返回未找到的标记(通常是一个特殊值,如-1)。

特点

  1. 适用于小型数据集: 线性搜索适用于小型数据集,对于大型数据集可能效率较低。
  2. 无序数据: 不依赖数据的排列顺序,适用于无序数据。
  3. 简单直观: 实现简单,易于理解。

线性搜索是最简单的搜索算法之一,它按顺序遍历数据集合,查找目标元素。以下是一个线性搜索的C语言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linearSearch(int arr[], int n, int target)
{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arr[i] == target)
{
return i; // 找到则返回索引
}
}
return -1; // 未找到则返回-1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arr[] = {1, 2, 3, 4, 5};
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target = 3;
int result = linearSearch(arr, n, target);
if (result != -1)
{
printf("元素在索引 %d 处找到\n", result);
} else
{
printf("未找到元素\n");
}
return 0;
}

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

二分搜索(Binary Search)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目标值的算法。它通过反复将查找范围划分为两半并比较目标值与中间元素的大小,从而缩小搜索范围,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目标值不存在。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 确定搜索范围的起始点 left 和终止点 right
  2. 循环条件:left 小于等于 right 时执行循环。
  3. 计算中间位置: 计算中间位置 midmid = (left + right) / 2
  4. 比较目标值: 将目标值与中间元素进行比较。
    • 如果目标值等于中间元素,找到目标,返回索引。
    • 如果目标值小于中间元素,说明目标值在左半部分,更新 right = mid - 1
    • 如果目标值大于中间元素,说明目标值在右半部分,更新 left = mid + 1
  5. 循环结束:left 大于 right,表示搜索范围为空,未找到目标值。

特点

  1. 有序数组: 二分搜索要求数组是有序的,以便通过比较中间元素确定目标值在哪一半。
  2. 高效性: 由于每一步都将搜索范围缩小一半,因此二分搜索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3. 适用性: 适用于静态数据集或很少变化的数据集,不适用于频繁插入、删除操作的动态数据集。

二分搜索要求数据集合是有序的,以下是一个二分搜索的C语言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binary_search(int key, int a[], int n)
{
int low, high, mid, count = 0, count1 = 0;
low = 0;
high = n - 1;
while (low<high)
{
count++; // 记录查找次数
mid = (low + high) / 2; // 求出中间位置
if (key<a[mid]) // 当key小于中间值
high = mid - 1; // 确定左子表范围
else if (key>a[mid]) // 当key大于中间值
low = mid + 1; // 确定右子表范围
else if (key == a[mid]) // 当key等于中间值证明查找成功
{
printf("查找元素: %d Array[%d]=%d\n", count, mid, key);
count1++; //count1记录查找成功次数
break;
}
}
if (count1 == 0)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number = 10, key = 6;
int Array[10] = { 1, 5, 6, 7, 9, 3, 4, 6, 0, 2 }; binary_search(key, Array, number); return 0;
}

二叉搜索树 (BST)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BST)是一种二叉树数据结构,其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键值,且满足以下性质:

  1. 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键值都小于该节点的键值。
  2. 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其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的键值都大于该节点的键值。
  3. 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搜索树。

这个性质使得在二叉搜索树中可以高效地进行搜索、插入和删除操作。

特点

  1. 有序性: 由于BST的定义,其中的元素是有序排列的。对于任意节点,其左子树的值小于该节点,右子树的值大于该节点,因此通过中序遍历BST可以得到有序的元素序列。
  2. 高效的搜索操作: 由于有序性,可以通过比较键值快速定位目标节点,使搜索操作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在最坏情况下(树退化为链表),搜索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3. 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插入和删除操作也涉及到比较键值和调整树的结构,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在最坏情况下,树可能变得不平衡,导致时间复杂度为 O(n),但通过平衡二叉搜索树(如 AVL 树、红黑树等)可以保持树的平衡。

操作

  1. 搜索(Search): 从根节点开始比较目标值,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左子树或右子树,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达到叶子节点。
  2. 插入(Insert): 从根节点开始,按照比较结果选择左子树或右子树,直到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插入新节点。
  3. 删除(Delete): 找到要删除的节点,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 若该节点为叶子节点,直接删除。
    • 若该节点有一个子节点,用子节点替代该节点。
    • 若该节点有两个子节点,找到右子树中的最小节点或左子树中的最大节点,替代该节点,并递归删除被替代的节点。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BST的C语言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key;
struct Node *left, *right;
}; struct Node* newNode(int key)
{
struct Node* node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node->key = key;
node->left = node->right = NULL;
return node;
} struct Node* insert(struct Node* root, int key)
{
if (root == NULL)
return newNode(key);
if (key < root->key)
root->left = insert(root->left, key);
else if (key > root->key)
root->right = insert(root->right, key);
return root;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ruct Node* root = NULL;
int keys[] = {3, 1, 5, 2, 4};
for (int i = 0; i < sizeof(keys) / sizeof(keys[0]); i++)
{
root = insert(root, keys[i]);
}
// 可以在 'root' 上执行BST操作
return 0;
}

分块查找(Block Search)

分块搜索(Block Search)是一种在查找大量数据中的目标值时,将数据分成若干块,然后在块内进行查找的策略。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动态更新频繁,但每次更新数据量较小的场景。

算法步骤

  1. 数据分块: 将大量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块。
  2. 建立索引表: 对每个块建立索引,记录每块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和关键字(通常是块内最大的关键字)。
  3. 查找块: 根据目标值的大小确定它可能在哪个块中,找到相应的块。
  4. 在块内查找: 在确定的块内使用线性查找或其他查找算法寻找目标值。

特点

  1. 适用于动态数据: 分块搜索适用于数据集动态更新的情况,因为每次更新数据只需更新相应块的索引。
  2. 索引表: 建立索引表有助于快速定位目标值可能存在的块,提高查找效率。
  3. 非均匀分块: 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非均匀分块,以适应不同数据分布情况。

该查找与二分查找类似,都是对半分,分块则可以分为多块,效率更高一些。如下这段C语言代码实现了分块查找算法。分块查找是一种基于块的数据结构的搜索算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块(或称为块),并为每个块建立一个索引。每个索引记录了该块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以及该块内元素的最大值。

#include <stdio.h>

struct index           //定义块的结构
{
int key;
int start;
int end;
}index_table[4]; //定义结构体数组 int block_search(int key, int a[]) //自定义实现分块查找
{
int i, j;
i = 1;
while (i <= 3 && key>index_table[i].key) //确定在哪个块中
i++;
if (i>3) //大于分得的块数,则返回0
return 0;
j = index_table[i].start; //j等于块范围的起始值
while (j <= index_table[i].end&&a[j] != key) //在确定的块内进行查找
j++;
if (j>index_table[i].end) //如果大于块范围的结束值,则说明没有要查找的数
j = 0;
return j;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x, y = 0,ref = 0;
int key = 8;
int Array[16] = { 1, 3, 4, 5, 6, 7, 8, 9, 0, 4, 3, 5, 6, 7, 8, 9 }; for (x = 1; x <= 3; x++)
{
index_table[x].start = y + 1; // 确定每个范围的起始行
y = y + 1;
index_table[x].end = y + 4; // 确定每个块范围的结束值
y = y + 4;
index_table[x].key = Array[y]; // 确定每个块范围中元素的最大值
} ref = block_search(key, Array);
if (ref != 0)
{
printf("position is: %d \n", ref);
}
return 0;
}

C/C++ 常用的四种查找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hp 冒泡 快速 选择 插入算法 四种基本算法

    php四种基础算法:冒泡,选择,插入和快速排序法 来源:PHP100中文网 | 时间:2013-10-29 15:24:57 | 阅读数:120854 [导读] 许多人都说 算法是程序的核心,一个程序 ...

  2. PHP四种基础算法详解

    许多人都说 算法是程序的核心,一个程序的好于差,关键是这个程序算法的优劣.作为一个初级phper,虽然很少接触到算法方面的东西 .但是对于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四种基本算法,我想还是要 ...

  3. php四种基础算法:冒泡,选择,插入和快速排序法

    转自:http://www.php100.com/html/php/rumen/2013/1029/6333.html 许多人都说 算法是程序的核心,一个程序的好于差,关键是这个程序算法的优劣.作为一 ...

  4. iOS中常用的四种数据持久化方法简介

    iOS中常用的四种数据持久化方法简介 iOS中的数据持久化方式,基本上有以下四种:属性列表.对象归档.SQLite3和Core Data 1.属性列表涉及到的主要类:NSUserDefaults,一般 ...

  5. java算法03 - 常用的8种排序算法

    Java常用的八种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 - 直接插入排序 每次将待排序的记录按照关键字的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记录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记录插入完成. 代码实现 /** * 直接插入排序 O(n^ ...

  6. 【温故知新】——原生js中常用的四种循环方式

    一.引言 本文主要是利用一个例子,讲一下原生js中常用的四种循环方式的使用与区别: 实现效果: 在网页中弹出框输入0   网页输出“欢迎下次光临” 在网页中弹出框输入1   网页输出“查询中……” 在 ...

  7. 【C++】四种排序算法的时间比较

    四种排序算法的时间比较 [注]clock函数对输入(用户输入)元素N排序的计时 #include<iostream> #include<time.h> using namesp ...

  8. Java中常用的四种线程池

    在Java中使用线程池,可以用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直接创建出线程池实例,如何使用参见之前的文章Java线程池构造参数详解.不过,在Executors类中,为我们提供了常用线程 ...

  9. php四种基础算法:冒泡,选择,插入和快速排序法PHP基础教程

    许多人都说 算法是程序的核心,一个程序的好于差,关键是这个程序算法的优劣.作为一个初级phper,虽然很少接触到算法方面的东西.但是对于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四种基本算法,我想还是要掌 ...

  10. 《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版)》严蔚敏 | 第五章 建立二叉树,并完成三/四种遍历算法

    PS:所有的代码示例使用的都是这个图 2019-10-29 利用p126的算法5.3建立二叉树,并完成三种遍历算法 中序 后序 先序 #include<iostream> #include ...

随机推荐

  1. 【JAVA基础】JAVA基础知识整理

    https://www.weixueyuan.net/java/rumen_1/ JAVA的三大版本 JDK.JRE.JVM JAVA安装与卸载 JDK结构 HelloWorld运行 编译型与解释型 ...

  2. 洛谷P2678:跳石头(贪心 + 二分)

    题目背景 一年一度的"跳石头"比赛又要开始了! 题目描述 这项比赛将在一条笔直的河道中进行,河道中分布着一些巨大岩石.组委会已经选择好了两块岩石作为比赛起点和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 ...

  3. POJ - 1611 : The Suspects (普通并查集)

    思路: 模板题,一步一步加入集合,最后判断有多少人跟0在同一个集合就行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 ...

  4. CH6803 导弹防御塔 (二分 + 匈牙利 / 网络流)

    链接:https://ac.nowcoder.com/acm/contest/1062/D 题目描述 Freda的城堡-- "Freda,城堡外发现了一些入侵者!" "喵 ...

  5. L2-029 特立独行的幸福 (25分) (简单循环 + 素数筛)

    对一个十进制数的各位数字做一次平方和,称作一次迭代.如果一个十进制数能通过若干次迭代得到 1,就称该数为幸福数.1 是一个幸福数.此外,例如 19 经过 1 次迭代得到 82,2 次迭代后得到 68, ...

  6. vue.draggable中文文档

    http://www.itxst.com/vue-draggable/fiamvqam.html https://blog.csdn.net/a772116804/article/details/10 ...

  7. P1765

    和那道题一样,这次用的getchar,结果对了可是洛谷评测WA了,换成scanf单个字符,结果还是WA了,换成直接getline读入整个字符串就对了. 可见读入单个字符的方式有可能出现各种小错,尤其是 ...

  8. IDEA控制台输出中文乱码

    1.问题 如下图,我使用的文件编码格式为UFT-8,这里会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 且我并不方便直接修改全局文件编码格式,有可能会造成未知错误. 2.解决 参考链接:IDEA 控制台中文乱码 4 种解决方 ...

  9. 【Git】如何在github上提交PR(Pull Request)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HQRjpVeZVV4PuoUKM0FSw

  10. JS - HTML精确定位

    scrollHeight: 获取对象的滚动高度. scrollLeft:设置或获取位于对象左边界和窗口中目前可见内容的最左端之间的距离 scrollTop:设置或获取位于对象最顶端和窗口中可见内容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