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上下文切换

就是先把前一个任务的CPU上下文(也就是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保存起来,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这些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运行新任务。

根据任务的不同,CPU的上下文切换就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常见也就是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以及中断上下文切换。

Linux 按照特权等级,把进程的运行空间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内核空间(Ring 0)具有最高权限,可以直接访问所有资源
用户空间(Ring 3)只能访问受限资源,不能直接访问内存等硬件设备,必须通过系统调用陷入到内核中,才能访问这些特权资源。

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运行。
而系统调用过程中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
所以,系统调用过程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而不是上下文切换。但实际上系统调用过程中,CPU的上下文切换还是无法避免的。

进程上下文切换

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运行。
而系统调用过程中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
所以,系统调用过程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而不是上下文切换。但实际上系统调用过程中,CPU的上下文切换还是无法避免的。

线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与进程最大的区别在与,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所谓内核中的任务调用,实际上的调度对象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了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所以,对于现场和进程。

当进程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这么一来,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其实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前后俩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此时,由于资源不共享,所以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的。
第二种,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此时,应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虽然同为上下文切换,但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要比多进程间切换消耗更少的资源,而这,也正是多线程代替多进程的一个优势。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中断是指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意外情况需主机干预时,机器能自动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并转入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被暂停的程序继续运行。

硬件中断

由与系统相连的外设(比如网卡 硬盘 键盘等)自动产生的. 每个设备或设备集都有他自己的IRQ(中断请求), 基于IRQ, CPU可以将相应的请求分发到相应的硬件驱动上(注: 硬件驱动通常是内核中的一个子程序,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处理中断的驱动是需要运行在CPU上的, 因此, 当中断产生时, CPU会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程序转而执行中断请求.

软件中断

是一条CPU指令,用以自陷一个中断。由于软中断指令通常要运行一个切换CPU至内核态(Kernel Mode/Ring 0)的子例程,它常被用作实现系统调用(System call)。

1. 通过INT 0x80中断方式进入系统调用
在 2.6以前的 Linux 2.4 内核中,用户态 Ring3 代码请求内核态 Ring0 代码完成某些功能是通过系统调用完成的,而系统调用的是通过软中断指令(int 0x80) 实现的。在 x86 保护模式中,处理 INT 中断指令时
    1) CPU 首先从中断描述表 IDT 取出对应的门描述符
    2) 判断门描述符的种类
    3) 检查门描述符的级别 DPL 和 INT 指令调用者的级别 CPL,当 CPL<=DPL 也就是说 INT 调用者级别高于描述符指定级别时,才能成功调用
    4) 根据描述符的内容,进行压栈、跳转、权限级别提升
    5) 内核代码执行完毕之后,调用 IRET 指令返回,IRET 指令恢复用户栈,并跳转会低级别的代码 
/*
在发生系统调用,由 Ring3 进入 Ring0 的这个过程浪费了不少的 CPU 周期,例如,系统调用必然需要由 Ring3 进入 Ring0,权限提升之前和之后的级别是固定的,CPL 肯定是 3,而 INT 80 的 DPL 肯定也是 3,这样 CPU 检查门描述符的 DPL 和调用者的 CPL 就是完全没必要。正是由于如此,Intel x86 CPU 从 PII 300(Family 6,Model 3,Stepping 3)之后,开始支持新的系统调用指令 sysenter/sysexit
*/ 2. 通过sysenter指令方式直接进入系统调用
sysenter 指令用于由 Ring3 进入 Ring0,SYSEXIT 指令用于由 Ring0 返回 Ring3。由于没有特权级别检查的处理,也没有压栈的操作,所以执行速度比 INT n/IRET 快了不少。
sysenter和sysexit都是CPU原生支持的指令集

CPU的调度策略 

先进先出算法FIFO((First In First Out)

按照进程就绪的先后顺序来使用CPU,处理器被分配给最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进程一单分到CPU的使用权,就一直执行到晋城结束或阻塞时才结束。这种进程按照时间顺序来使用,非抢占内存的方式,公平公正,实现起来也相对简单;但是算法的实际效果不佳,比如在长进程后的短进程,必须等到长进程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不利于有效的提升用户体验。再形象化一点,有3个进程p1,p2,p3,执行期分别为30,20,10,当他们分别进入就绪队列时,对于p1,p2,p3的周转时间分别为30,50,60,平均的周转时间是46.7,可见效率确实不高。

短进程优先算法SCBF(Shortest CPU Burst First)

先给每个进程都设置一个优先级,根据比较优先级来确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将一些相对短的进程优先级适当提高,该算法虽然可获得较好的调度性能,用户体验也有所提升,但是难以准确的知道下一个CPU的执行期,只能根据每一个进程的执行历史来预测;不知道进程的具体执行时间,他的优先级还有可能继续改变,所以仍然有所缺陷。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Round Robin)

分配给调度上CPU的进程,确定了允许该进程运行的时间长度。每个进程会被分配一个时间片,在这个时间片的时间段内,允许进程运行;如果在时间片结束时该进程还在运行,就会剥夺该进程得而CPU并分配给另一个进程;如果该进程在时间片结束前终止或者阻塞,则CPU会立即完成任务并进行切换。这种算法有利于交互式计算,响应的速度快,但是由于进程的切换,时间片轮转法要花费较多的内存开销,而且对于彼此进程间相差较大的有利,而对于进程大小相似或相同的则不利。

虚拟轮转法(Virtual RR)

这种算法基于时间片轮转法进行改进,能够解决在CPU调度中对于进程大小相似的进程集的不利性,主要特点就是设置了一个辅助的队列,每一个进程在执行完毕一个时间片后,就进入辅助队列,CPU在进行调度是总是先来检查辅助队列是否为空队列,若不为空则优先执行辅助队列中的进程,直到辅助队列为空,再调度就绪队列中的进程。

优先级算法PSA(Priority Scheduling Algorithm)

给每一个进程一个优先级,优先级越高的事件越紧急,应该先执行,一般来说,系统进程优先级高于用户进程,前台进程优先级高于后台进程,操作系统更偏向于I/O类型的进程。这种算法实现起来简单,但是缺乏公平性,很可能导致优先级低的进程产生饥饿现象,会造成优先级反转的问题,就是一个低优先级进程持有一个高优先级进程所需要的资源,使得高优先级进程等待低优先级进程运行完毕后再运行。

参考1: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90145/article/details/88562778
参考2:https://www.jianshu.com/p/4393a4537eca
参考3: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4111692.html

CPU上下文切换 CPU的调度策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PU 上下文切换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CPU 上下文 我们都知道,Linux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它远支持大于CPU数量的任务同时运行,当然,这些任务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在同时运行,而是因为系统在很短时间内,将CPU轮流分配给他们,造成 ...

  2. 03讲基础篇:经常说的CPU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上)

    小结 总结一下,不管是哪种场景导致的上下文切换,你都应该知道: CPU 上下文切换,是保证 Linux 系统正常工作的核心功能之一,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但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把CPU时间消 ...

  3. CPU上下文切换

    CPU上下文切换包括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及中断上下文切换,当任务进行io或发生时间片事件及发生中断(如硬件读取完成)时,就会进入内核态,发生CPU上下文切换. 进程上下文切换,进程的上下文信 ...

  4. 【转】CPU上下文切换的次数和时间(context switch)

    http://iamzhongyong.iteye.com/blog/1895728 什么是CPU上下文切换? 现在linux是大多基于抢占式,CPU给每个任务一定的服务时间,当时间片轮转的时候,需要 ...

  5. CPU上下文切换详解

    CPU上下文切换详解 原文地址,译文地址,译者: 董明鑫,校对:郑旭东 上下文切换(有时也称做进程切换或任务切换)是指CPU 从一个进程或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或线程.进程(有时候也称做任务)是指一个程 ...

  6. CPU上下文切换的次数和时间(context switch)

    什么是CPU上下文切换? 现在linux是大多基于抢占式,CPU给每个任务一定的服务时间,当时间片轮转的时候,需要把当前状态保存下来,同时加载下一个任务,这个过程叫做上下文切换.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使得 ...

  7. cpu上下文切换(下)

    --怎么查看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把cpu时间消耗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成了系统性能大幅下降的一个元凶. 查看,使用vmstat ...

  8. CPU上下文切换分析

    一.CPU上下文切换 1.上下文切换,有时也称做进程切换或任务切换,是指CPU从一个进程或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或线程. 2.vmstat是一个常用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分析系统内存使用情况,也常 ...

  9. Linux性能优化从入门到实战:03 CPU篇:CPU上下文切换

      linux操作系统是将CPU轮流分配给任务,分时执行的.而每次执行任务时,CPU需要知道CPU寄存器(CPU内置的内存)和程序计数器PC(CPU正在执行指令和下一条指令的位置)值,这些值是CPU执 ...

  10. 04 | 基础篇:经常说的 CPU 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下)

    上一节,我给你讲了 CPU 上下文切换的工作原理.简单回顾一下,CPU 上下文切换是保证 Linux 系统正常工作的一个核心功能,按照不同场景,可以分为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和中断上下文切换. ...

随机推荐

  1. QT & C++笔记

    语法 变量声明 直接声明的变量, 其赋值操作会产生值拷贝, 例如 QString b("some text"); QString a(b); int a = 10; int b = ...

  2. Js实用小技巧

    Js实用小技巧 这是一份Js实用小技巧,也可以是一份Js挨打小技巧,下面的一系列操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代码更加简洁,但是在缺少注释的情况下会降低可读性,所以需要谨慎使用这些黑魔法. 位元算 取整 ...

  3. 核心MySQL主库优化总结

    公司核心主库,在我来公司时是1主5从库(腾讯云RDS),外加7个自建级联从库. 从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优化总结: 1,  7个自建多级从库,从以前的中转同步改成从一级从库同步,废弃了5个从库 ...

  4. Java设计模式-模板模式Template

    介绍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又叫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z 在一个抽象类公开定义了执行.它的方法的模板.它的子类可以按需要重写方法实现, ...

  5. oracle FGAC(细粒度访问控制)介绍

    在ORACLE中,RLS有时也叫做虚拟私有数据库(VPD)或者细粒度访问控制(FGAC). RLS由8i引进,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对表定义安全策略(并且指明对表的操作类型),实现对用户可以看到或者修改 ...

  6. .Net Core Entity Framework Core 的基础封装

    上篇讲到  c# Unit of Work 知识分享时,对于创建DBContext 的封装没有讲到,这次分享跟大家 public interface IDbContextFactory { DbCon ...

  7. 从零开始写 Docker(一)---实现 mydocker run 命令

    本文为从零开始写 Docker 系列第一篇,主要实现 mydocker run 命令,构造了一个具有基本的 Namespace 隔离的简单容器. 如果你对云原生技术充满好奇,想要深入了解更多相关的文章 ...

  8. 实操开源版全栈测试工具RunnerGo安装(一)

    Docker版安装文档 一.环境要求​ 1.1 部署服务器要求​ 操作系统:任何支持 Docker 的 Linux x86 CPU内存:最低要求 4C8G,推荐 8C16G 网络要求:可访问互联网 ​ ...

  9. win32-读取控制台中所有的字符串

    我们可以先读取字符串所占的行数,再乘以控制台的实际宽度 bool ReadFromConsole() { HANDLE hConsole = 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 ...

  10. Java JVM——3.运行时数据区概述及线程

    运行时数据区概述 在JVM 中的位置 内部划分 当我们通过前面的:类的加载 → 验证 → 准备 → 解析 → 初始化 这几个阶段完成后,执行引擎就会对我们的类进行使用,同时执行引擎将会使用到我们的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