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用来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和使用TCP的文件传输协议(FTP)不同,为了保持简单短小,TFTP使用了UDP。TFTP的实现(和它所需要的UDP、IP、和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放入只读存储器中

TFTP是一个简单的协议,适合于只读存储器,仅用于无盘系统进行系统引导,它只使用几种报文格式,是一种停止等待协议

特点:
1、简单
2、占用资源小
3、适合传递小文件
4、适合在局域网进行传递
5、端口号为69
6、基于UDP实现

缺陷:
TFTP分组中并不提供用户名和口令。这是TFTP的一个特性(即"安全漏洞")。由于TFTP是设计用于系统引导进程,它不可能提供用户名和口令。
目前大多数TFTP服务器提供了一个选项来限制只能访问特定目录下的文件,这个目录中只包含无盘系统进行系统引导时所需的文件

当服务器找到需要现在的文件后,会立刻打开文件,把文件中的数据通过TFTP协议发送给客户端

如果文件的总大小较大(比如3M),那么服务器分多次发送,每次会从文件中读取512个字节的数据发送过来

因为发送的次数有可能会很多,所以为了让客户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排序,所以在服务器发送那512个字节数据的时候,会多发2个字节的数据,用来存放序号,并且放在512个字节数据的前面,序号是从1开始的

因为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时,文件可能不存在,那么此时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错误的信息过来,为了区分服务发送的是文件内容还是错误的提示信息,所以又用了2个字节 来表示这个数据包的功能(称为操作码),并且在序号的前面。

为了允许多个客户端同时进行系统引导,TFTP服务器必须提供一定形式的并发。因为UDP在一个客户与一个服务器之间并不提供唯一连接,TFTP服务通过对每个客户提供一个新的UDP端口来提供并发。这样允许不同的客户输入数据报,然后由服务器中的UDP模块根据目的端口号进行区分,而不是由服务器本身来进行区分。

操作码 功能
1 读请求,即下载
2 写请求,即上传
3 表示数据包,即DATA
4 确认码,即ACK
5 错误

因为udp的数据包不安全,即发送方发送是否成功不能确定,所以TFTP协议中规定,为了让服务器知道客户端已经接收到了刚刚发送的那个数据包,所以当客户端接收到一个数据包的时候需要向服务器进行发送确认信息,即发送收到了,这样的包成为ACK(应答包)

为了标记数据已经发送完毕,所以规定,当客户端接收到的数据小于516(2字节操作码+2个字节的序号+512字节数据)时,就意味着服务器发送完毕了

TFTP数据包格式如下:

---------------------代码案例实现---------------------

 #coding=utf-8

 #进行对应包的引用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truct import sys #创建一个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
soc =socket(AF_INET,SOCK_DGRAM) #获取对应传递的ip地址参数
strIp=sys.argv[1] #元组,放对应的ip地址和端口号
addr=(strIp,69) #参数:现在文件的名字
strName=sys.argv[2] #进行组包,提交给TFTP服务
sendData=struct.pack("!H"+str(len(strName))+"sb5sb",1,strName,0,"octet",0) #数据的发送
soc.sendto(sendData,addr) #初始化文件管理对象
fil='' #下载后的文件重命名
filName=sys.argv[2] while True:
#接受服务器的相应数据(内容,(ip,端口))
recvData,recvAddr=soc.recvfrom(1024) #对接受的数据进行处理
opkey=struct.unpack("!HH",recvData[:4]) print(opkey) #变量存储序号
pNum=opkey[1] #3判断,从服务器上下载的数据
if opkey[0]==3:
#第一次数据传递时,进行对应的文件的创建
if pNum==1:
fil=open(filName,"w")
#数据的写入
fil.write(recvData[4:]) if len(recvData)<516: fil.close()
print("下载完成!")
break #5判断,TFTP服务器出现错误
if opkey[0]==5:
print("运行错误!")
break #组包
ackData=struct.pack("!HH",4,pNum) soc.sendto(ackData,recvAddr)
soc.close()

模拟实现TFTP下载客户端

---------------------附件struct表--------------------

网络协议TFTP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FTP网络协议分析---15

    TFTP网络协议分析 周学伟 文档说明:所有函数都依托与两个出口,发送和接收. 1:作为发送时,要完成基于TFTP协议下的文件传输,但前提是知道木的PC机的MAC地址,因为当发送TFTP请求包时必须提 ...

  2. [国嵌攻略][068][tftp网络协议实现]

    IP协议结构 UDP协议结构 TFTP协议结构 TFTP端口 读写请求端口: 69 其他请求端口:1024~65535 主程序 /*********************************** ...

  3. TCP/IP网络协议基础知识集锦[转]

    引言 本篇属于TCP/IP协议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TCP/IP协议簇的内容.作用以及TCP.UDP.IP三种常见网络协议相关的基础知识. 内容 TCP/IP协议簇是由OSI七层模型发展而来的,之所以 ...

  4. 简单了解下OSI七层模型的作用以及常见网络协议含义和所用端口

    OSI七层模型及每层的作用 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用来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链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 ...

  5. Java 面试知识点解析(五)——网络协议篇

    前言: 在遨游了一番 Java Web 的世界之后,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失,所以就着一篇深度好文:知名互联网公司校招 Java 开发岗面试知识点解析 ,来好好的对 Java 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学习一番,大 ...

  6. 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

    原文地址: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作者:西木 RFC - 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注解 TCP/IP层 网络协议 RFC文档 Physical Layer Data ...

  7. [转] TCPIP 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

    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 RFC - 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注解 TCP/IP层 网络协议 RFC文档 Physical Layer Data Link Layer ...

  8. 【OSI】网络协议模型

    一.网络相关概念 IP地址: 主机 用于 路由寻址  用的数字标识 域名: 便于IP地址记忆 DNS: 通过注册的 域名 指向 ip 的服务 DDNS: 将用户的动态IP地址映射到一个固定的域名解析服 ...

  9. wareshark网络协议分析之DHCP

    声明:本文关于DHCP协议介绍部分摘自百度百科 一.DHCP协议介绍: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 ...

随机推荐

  1. jquery中防止冒泡事件

    冒泡事件就是点击子节点,会向上触发父节点,祖先节点的点击事件. 下面是html代码部分: <body> <div id="content"> 外层div元素 ...

  2. RobotFramework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基础关键字(五)

    1.1.1        Run Keyword If判断的使用 Run Keyword If是一个常用的用来做逻辑判断的关键字,意思是如果满足了某一个判断条件,然后就会执行关键字,我们对list3中 ...

  3. Python Socket 简单聊天室2

    上篇文章写了一个简单的单线程的一问一答的简单聊天室.这次我们使用SocketServer模块搭建一个多线程异步的聊天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4. (3)markdown软件的使用

    运行Mou.zip解压出来一个软件,它让托到应用程序中,然后打开 另一种软件为gitBook 安装好软件后,使用快捷键F4可以调出所有的应用程序 使用md(markdown简称)有个缺点就是,当内容比 ...

  5. Head First 设计模式 第2章 观察者模式

    第2章.观察者模式 1.定义: 在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关系,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该对象的依赖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2.介绍 在介绍观察者模式之前,先来说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可能现在的人碰到 ...

  6. React Native 系列(五) -- 组件间传值

    前言 本系列是基于React Native版本号0.44.3写的.任何一款 App 都有界面之间数据传递的这个步骤的,那么在RN中,组件间是怎么传值的呢?这篇文章将介绍到顺传.逆传已经通过通知传值. ...

  7. Node.js 入门简介

    Node.js简介 1.1 简介 V8引擎本身就是用于Chrome浏览器的JS解释部分,但是Ryan Dahl鬼才般的把这个V8搬到了服务器上,用于做服务器的软件. Node.js是一个专注于实现高性 ...

  8. 重新认识alias:通过alias让rm更安全

    rm的悲剧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间,所以无论是在shell脚本中还是交互式bash环境下,执行rm命令时总应该三思三思再三思.也因此,很多人想尽办法防止文件误删除,方法也各种各样. 1.1.1 alias ...

  9. brk(), sbrk() 用法详解

    brk() , sbrk() 的声明如下: #include <unistd.h> int brk(void *addr); void *sbrk(intptr_t increment); ...

  10. NoSql数据库简介及Redis学习

    NO-Sql数据库:Not Only不仅仅是SQL 定义: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用于超大规模数据的存储.(例如谷歌或Facebook每天为他们的用户收集万亿比特的数据).这些类型的数据存储不需要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