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简介

首先来看看OSI的七层模型:

我们需要知道TCP工作在网络OSI的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Transport层,IP在第三层——Network层,ARP在第二层——Data Link层;在第二层上的数据,我们把它叫Frame,在第三层上的数据叫Packet,第四层的数据叫Segment。 同时,我们需要简单的知道,数据从应用层发下来,会在每一层都会加上头部信息,进行封装,然后再发送到数据接收端。这个基本的流程你需要知道,就是每个数据都会经过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在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的作用和对应的协议如下:

TCP是一个协议,那这个协议是如何定义的,它的数据格式是什么样子的呢?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就需要了解,甚至是熟记TCP协议中每个字段的含义。

上面就是TCP协议头部的格式,由于它太重要了,是理解其它内容的基础,下面就将每个字段的信息都详细的说明一下。

  • Source Port和Destination Port:分别占用16位,表示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用于区别主机中的不同进程,而IP地址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主机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配合上IP首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就能唯一的确定一个TCP连接;
  • Sequence Number:用来标识从TCP发端向TCP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的第一个数据字节在数据流中的序号;主要用来解决网络报乱序的问题;
  • Acknowledgment Number:32位确认序列号包含发送确认的一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因此,确认序号应当是上次已成功收到数据字节序号加1。不过,只有当标志位中的ACK标志(下面介绍)为1时该确认序列号的字段才有效。主要用来解决不丢包的问题;
  • Offset:给出首部中32 bit字的数目,需要这个值是因为任选字段的长度是可变的。这个字段占4bit(最多能表示15个32bit的的字,即4*15=60个字节的首部长度),因此TCP最多有60字节的首部。然而,没有任选字段,正常的长度是20字节;
  • TCP Flags:TCP首部中有6个标志比特,它们中的多个可同时被设置为1,主要是用于操控TCP的状态机的,依次为URG,ACK,PSH,RST,SYN,FIN。每个标志位的意思如下:
  • URG:此标志表示TCP包的紧急指针域(后面马上就要说到)有效,用来保证TCP连接不被中断,并且督促中间层设备要尽快处理这些数据;
  • ACK:此标志表示应答域有效,就是说前面所说的TCP应答号将会包含在TCP数据包中;有两个取值:0和1,为1的时候表示应答域有效,反之为0;
  • PSH:这个标志位表示Push操作。所谓Push操作就是指在数据包到达接收端以后,立即传送给应用程序,而不是在缓冲区中排队;
  • RST:这个标志表示连接复位请求。用来复位那些产生错误的连接,也被用来拒绝错误和非法的数据包;
  • SYN:表示同步序号,用来建立连接。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搭配使用,当连接请求的时候,SYN=1,ACK=0;连接被响应的时候,SYN=1,ACK=1;这个标志的数据包经常被用来进行端口扫描。扫描者发送一个只有SYN的数据包,如果对方主机响应了一个数据包回来 ,就表明这台主机存在这个端口;但是由于这种扫描方式只是进行TCP三次握手的第一次握手,因此这种扫描的成功表示被扫描的机器不很安全,一台安全的主机将会强制要求一个连接严格的进行TCP的三次握手;
  • FIN: 表示发送端已经达到数据末尾,也就是说双方的数据传送完成,没有数据可以传送了,发送FIN标志位的TCP数据包后,连接将被断开。这个标志的数据包也经常被用于进行端口扫描。
  • Window:窗口大小,也就是有名的滑动窗口,用来进行流量控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篇博文中并不会进行总结的;

TCP三次握手

建立TCP需要三次握手才能建立,而断开连接则需要四次握手。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先来看看如何建立连接的。

  •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x;然后,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需要对这个SYN报文段进行确认,设置Acknowledgment Number为x+1(Sequence Number+1);同时,自己自己还要发送SYN请求信息,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y;服务器端将上述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报文段(即SYN+ACK报文段)中,一并发送给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报文段。然后将Acknowledgment Number设置为y+1,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段,这个报文段发送完毕以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TCP三次握手。

其实三次握手就是,A告诉B要连接,B通知A可以连接了,A再告诉B,那我连接了。


TCP四次挥手


假设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文。Server端接到FIN报文后,意思是说"我Client端没有数据要发给你了",但是如果你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则不必急着关闭Socket,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你先发送ACK,"告诉Client端,你的请求我收到了,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请继续你等我的消息"。这个时候Client端就进入FIN_WAIT状态,继续等待Server端的FIN报文。当Server端确定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向Client端发送FIN报文,"告诉Client端,好了,我这边数据发完了,准备好关闭连接了"。Client端收到FIN报文后,"就知道可以关闭连接了,但是他还是不相信网络,怕Server端不知道要关闭,所以发送ACK后进入TIME_WAIT状态,如果Server端没有收到ACK则可以重传。"Server端收到ACK后,"就知道可以断开连接了"。Client端等待了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那好,我Client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Ok,TCP连接就这样关闭了!

整个过程Client端所经历的状态如下:

而Server端所经历的过程如下:


相关疑问

【问题1】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答:因为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

【问题2】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答:虽然按道理,四个报文都发送完毕,我们可以直接进入CLOSE状态了,但是我们必须假象网络是不可靠的,有可以最后一个ACK丢失。所以TIME_WAIT状态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

【问题3】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
我们知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S和C之间的通信,假定C给S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S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S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C在S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S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S建立什么样的序列号,C甚至怀疑S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C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发来的任何数据分 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S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超简单解析

    关于TCP三次握手四次分手,之前看资料解释的都很笼统,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明白,所以很难记,前几天看的一个博客豁然开朗,可惜现在找不到了.现在把之前的疑惑总结起来,方便一下大家. 先上个TCP三次握手和四 ...

  2. TCP三次握手,四次分手

    1.什么是HTTP连接 http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最显著的特点是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响应,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 1)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建立一次单独的 ...

  3. 简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转】

    转自 简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 | 果冻想http://www.jellythink.com/archives/705 TCP是什么? 具体的关于TCP是什么,我不打算详细的说了:当你看到这篇文 ...

  4. 通俗大白话来理解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

    通俗理解: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三次握手来保证连接是双工的呢,一次不行么?两次不行么?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进行语言沟通的例子来模拟三次握手. 引用网上的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虽然不太正确,后面会指 ...

  5.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引言 网络编程中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问题,在面试中是最为常见的知识点之一.很多读者都知道“三次”和“四次”,但是如果问深入一点,他们往往都无法作出准确回答. 本篇文章尝试使用动画图片的方 ...

  6.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通俗易懂)

      概述 我们都知道 TCP 是 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UDP是不可靠传输,那么TCP它是怎么保证可靠传输的呢?那我们就不得不提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下图为三次握手的流程图 下面通 ...

  7. [转帖]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http://www.52im.net/thread-1729-1-1.html     1.引言 网络编程中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 ...

  8. 学习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问题在面试中是最为常见的考点之一.很多读者都知道三次和四次,但是如果问深入一点,他们往往都无法作出准确回答. 本篇尝试使用动画来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期望读者们可以更加简单地 ...

  9. 跟着动画来学习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问题在面试中是最为常见的考点之一.很多读者都知道三次和四次,但是如果问深入一点,他们往往都无法作出准确回答. 点我查看如何应对面试中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本篇尝试使用动画来对 ...

随机推荐

  1. Windows入门基础:2.vs2013中Icon显示

    第一:系统小图标的显示 wndclass.hIcon = LoadIcon(NULL,IDI_WARNING); //LoadIcon函数的第一的参数要为0,第二个参数是系统自定义的ID号: IDI_ ...

  2. java nio(一)buffer

    概述 常见的网络io分为两种情况,BIO(block-io)和NIO(non-block-io),分别位于java.io和java.nio. BIO,是阻塞的io,采用一个线程处理一个连接的方式,就算 ...

  3. stick footer布局

    需求: 将footer固定到底部.文章内容不足满屏时 footer在底部,超过满屏时footer在内容末尾. 方法一: <div id="wrap"> <div ...

  4. 【web】之 jquery上传插件的Plupload的使用

    首先下载plupload->http://www.plupload.com 因为Plupload可配置参数比较多,所以这里讲解最常用的,结合jquery-ui展示的界面!如下: Plupload ...

  5. DOM 以及JS中的事件

    [DOM树节点] DOM节点分为三大节点:元素节点,文本节点,属性节点. 文本节点,属性节点为元素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通过getElment系列方法,可以去到元素节点 [查看节点] 1 document. ...

  6. nginx负载均衡(一)

    背景: 最近公司分配一个项目,做一个直播APP的后台,像这种随时都有用户在线的情况,后台一定不能down掉,而且只做一台服务器的话压力肯定很大,所以考虑用nginx做负载均衡 环境: 三台linux服 ...

  7. webstorm配置编译sass的输出目录

    关于这个的问题,虽说不是很难,但还是踩了点小坑,下面就来介绍下如何使用webstorm配置编译sass的输出目录. 1.下载Ruby 2.使用Ruby安装sass 3.检测是否安装成功. 前面的几步很 ...

  8. .NET遇上Docker - Docker集成Cron定时运行.NETCore(ConsoleApp)程序.md

    配置项目的Docker支持 对于VS中Docker的配置,依旧重复一些废话. 给项目添加Docker支持,VS2015可以直接使用Docker for VS插件,VS2017在安装时选择容器支持.VS ...

  9. 在同一个系统上装两个不同版本的jdk,配置环境变量不起作用,jdk版本的切换问题

    本人这台笔记本前面装了jdk8,现在准备用jdk7,我安装好了jdk7:把系统变量中的JAVA_HOME 改为 D:\java\jdk\jdk7\jdk1.7.0_67,Path 下添加如下变量,记得 ...

  10. Spring Boot 学习笔记

    参考资料 http://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current/reference/htmlsingle/ Spring Boot简介 Spring Boot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