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曾几何时,你所选择的 Python Web 框架会限制你所可选择的 Web 服务器,反之亦然。如果某个框架及服务器设计用来协同工作的,那么一切正常。

在第一部分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你刚刚搭建起来的 Web 服务器上适配 Django, Flask 或 Pyramid 应用,而不用单独对 Web 服务器做做出改动以适应各种不同的 Web 框架呢?”我们可以从这一篇中找到答案。

但你可能正面对着(或者曾经面对过)尝试将一对无法适配的框架和服务器搭配在一起的问题:

基本上,你需要选择那些能够一起工作的框架和服务器,而不能选择你想用的那些。

所以,你该如何确保在不对 Web 服务器或框架的代码做任何更改的情况下,让你的 Web 服务器和多个不同的 Web 框架一同工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 Python Web 服务器网关接口(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缩写为 WSGI,念做“wizgy”)。

WSGI 允许开发者互不干扰地选择 Web 框架及 Web 服务器的类型。现在,你可以真正将 Web 服务器及框架任意搭配,然后选出你最中意的那对组合。比如,你可以使用 DjangoFlask 或者 Pyramid,与 GunicornNginx/uWSGI Waitress 进行结合。感谢 WSGI 同时对服务器与框架的支持,我们可以真正随意选择它们的搭配了。

所以,WSGI 就是我在第一部分中提出,又在本文开头重复了一遍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你的 Web 服务器必须实现 WSGI 接口的服务器部分,而现代的 Python Web 框架均已实现了 WSGI 接口的框架部分,这使得你可以直接在 Web 服务器中使用任意框架,而不需要更改任何服务器代码,以对特定的 Web 框架实现兼容。

现在,你已经知道 Web 服务器及 Web 框架对 WSGI 的支持使得你可以选择最合适的一对来使用,而且它也有利于服务器和框架的开发者,这样他们只需专注于其擅长的部分来进行开发,而不需要触及另一部分的代码。其它语言也拥有类似的接口,比如:Java 拥有 Servlet API,而 Ruby 拥有 Rack。

这些理论都不错,但是我打赌你在说:“Show me the code!” 那好,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很小的 WSGI 服务器实现:

### 使用 Python 2.7.9,在 Linux 及 Mac OS X 下测试通过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ingIO
import sys class WSGIServer(object): address_family = socket.AF_INET
socket_type = socket.SOCK_STREAM
request_queue_size = 1 def __init__(self, server_address):
### 创建一个监听的套接字
self.listen_socket = listen_socket = socket.socket(
self.address_family,
self.socket_type
)
### 允许复用同一地址
listen_socket.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 socket.SO_REUSEADDR, 1)
### 绑定地址
listen_socket.bind(server_address)
### 激活套接字
listen_socket.listen(self.request_queue_size)
### 获取主机的名称及端口
host, port = self.listen_socket.getsockname()[:2]
self.server_name = socket.getfqdn(host)
self.server_port = port
### 返回由 Web 框架/应用设定的响应头部字段
self.headers_set = [] def set_app(self, application):
self.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def serve_forever(self):
listen_socket = self.listen_socket
while True:
### 获取新的客户端连接
self.client_connection, client_address = listen_socket.accept()
### 处理一条请求后关闭连接,然后循环等待另一个连接建立
self.handle_one_request() def handle_one_request(self):
self.request_data = request_data = self.client_connection.recv(1024)
### 以 'curl -v' 的风格输出格式化请求数据
print(''.join(
'< {line}/n'.format(line=line)
for line in request_data.splitlines()
)) self.parse_request(request_data) ### 根据请求数据构建环境变量字典
env = self.get_environ() ### 此时需要调用 Web 应用来获取结果,
### 取回的结果将成为 HTTP 响应体
result = self.application(env, self.start_response) ### 构造一个响应,回送至客户端
self.finish_response(result) def parse_request(self, text):
request_line = text.splitlines()[0]
request_line = request_line.rstrip('/r/n')
### 将请求行分成几个部分
(self.request_method, # GET
self.path, # /hello
self.request_version # HTTP/1.1
) = request_line.split() def get_environ(self):
env = {}
### 以下代码段没有遵循 PEP8 规则,但这样排版,是为了通过强调
### 所需变量及它们的值,来达到其展示目的。
###
### WSGI 必需变量
env['wsgi.version'] = (1, 0)
env['wsgi.url_scheme'] = 'http'
env['wsgi.input'] = StringIO.StringIO(self.request_data)
env['wsgi.errors'] = sys.stderr
env['wsgi.multithread'] = False
env['wsgi.multiprocess'] = False
env['wsgi.run_once'] = False
### CGI 必需变量
env['REQUEST_METHOD'] = self.request_method # GET
env['PATH_INFO'] = self.path # /hello
env['SERVER_NAME'] = self.server_name # localhost
env['SERVER_PORT'] = str(self.server_port) # 8888
return env def start_response(self, status, response_headers, exc_info=None):
### 添加必要的服务器头部字段
server_headers = [
('Date', 'Tue, 31 Mar 2015 12:54:48 GMT'),
('Server', 'WSGIServer 0.2'),
]
self.headers_set = [status, response_headers + server_headers]
### 为了遵循 WSGI 协议,start_response 函数必须返回一个 'write'
### 可调用对象(返回值.write 可以作为函数调用)。为了简便,我们
### 在这里无视这个细节。
### return self.finish_response def finish_response(self, result):
try:
status, response_headers = self.headers_set
response = 'HTTP/1.1 {status}/r/n'.format(status=status)
for header in response_headers:
response += '{0}: {1}/r/n'.format(*header)
response += '/r/n'
for data in result:
response += data
### 以 'curl -v' 的风格输出格式化请求数据
print(''.join(
'> {line}/n'.format(line=line)
for line in response.splitlines()
))
self.client_connection.sendall(response)
finally:
self.client_connection.close() SERVER_ADDRESS = (HOST, PORT) = '', 8888 def make_server(server_address, application):
server = WSGIServer(server_address)
server.set_app(application)
return serv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if len(sys.argv) < 2:
sys.exit('Provide a WSGI application object as module:callable')
app_path = sys.argv[1]
module, application = app_path.split(':')
module = __import__(module)
application = getattr(module, application)
httpd = make_server(SERVER_ADDRESS, application)
print('WSGIServer: Serving HTTP on port {port} .../n'.format(port=PORT))
httpd.serve_forever()

当然,这段代码要比第一部分的服务器代码长不少,但它仍然很短(只有不到 150 行),你可以轻松理解它,而不需要深究细节。上面的服务器代码还可以做更多——它可以用来运行一些你喜欢的框架写出的 Web 应用,可以是 Pyramid,Flask,Django 或其它 Python WSGI 框架。

不相信吗?自己来试试看吧。把以上的代码保存为

webserver2.py

,或直接从 Github 上下载它。如果你打算不加任何参数而直接运行它,它会抱怨一句,然后退出。

$ python webserver2.py
Provide a WSGI application object as module:callable

它想做的其实是为你的 Web 应用服务,而这才是重头戏。为了运行这个服务器,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安装好 Python。不过,如果你希望运行 Pyramid,Flask 或 Django 应用,你还需要先安装那些框架。那我们把这三个都装上吧。我推荐的安装方式是通过 virtualenv安装。按照以下几步来做,你就可以创建并激活一个虚拟环境,并在其中安装以上三个 Web 框架。

$ [sudo] pip install virtualenv
$ mkdir ~/envs
$ virtualenv ~/envs/lsbaws/
$ cd ~/envs/lsbaws/
$ ls
bin include lib
$ source bin/activate
(lsbaws) $ pip install pyramid
(lsbaws) $ pip install flask
(lsbaws) $ pip install django

现在,你需要创建一个 Web 应用。我们先从 Pyramid 开始吧。把以下代码保存为

pyramidapp.py

,并与刚刚的

webserver2.py

放置在同一目录,或直接从 Github 下载该文件:

from pyramid.config import Configurator
from pyramid.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def hello_world(request):
return Response(
'Hello world from Pyramid!/n',
content_type='text/plain',
) config = Configurator()
config.add_route('hello', '/hello')
config.add_view(hello_world, route_name='hello')
app = config.make_wsgi_app()

现在,你可以用你自己的 Web 服务器来运行你的 Pyramid 应用了:

(lsbaws) $ python webserver2.py pyramidapp:app
WSGIServer: Serving HTTP on port 8888 ...

你刚刚让你的服务器去加载 Python 模块pyramidapp 中的可执行对象 app。现在你的服务器可以接收请求,并将它们转发到你的 Pyramid 应用中了。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localhost:8888/hello ,敲一下回车,然后看看结果:

你也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 curl 来测试服务器:

$ curl -v http://localhost:8888/hello
...

看看服务器和curl 向标准输出流打印的内容吧。

现在来试试 Flask。运行步骤跟上面的一样。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 import Response
flask_app = Flask('flaskapp') @flask_app.route('/hello')
def hello_world():
return Response(
'Hello world from Flask!/n',
mimetype='text/plain'
) app = flask_app.wsgi_app

将以上代码保存为

flaskapp.py

,或者直接从 Github 下载,然后输入以下命令运行服务器:

(lsbaws) $ python webserver2.py flaskapp:app
WSGIServer: Serving HTTP on port 8888 ...

现在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localhost:8888/hello ,敲一下回车:

同样,尝试一下 curl,然后你会看到服务器返回了一条 Flask 应用生成的信息:

$ curl -v http://localhost:8888/hello
...

这个服务器能处理 Django 应用吗?试试看吧!不过这个任务可能有点复杂,所以我建议你将整个仓库克隆下来,然后使用 Github 仓库中的 djangoapp.py 来完成这个实验。这里的源代码主要是将 Django 的 helloworld 工程(已使用 Django的

django-admin.py startproject

命令创建完毕)添加到了当前的 Python 路径中,然后导入了这个工程的 WSGI 应用。(LCTT 译注:除了这里展示的代码,还需要一个配合的 helloworld 工程才能工作,代码可以参见 Github 仓库。)

import sys
sys.path.insert(0, './helloworld')
from helloworld import wsgi app = wsgi.application

将以上代码保存为

djangoapp.py

,然后用你的 Web 服务器运行这个 Django 应用:

(lsbaws) $ python webserver2.py djangoapp:app
WSGIServer: Serving HTTP on port 8888 ...

输入以下链接,敲回车:

你这次也可以在命令行中测试——你之前应该已经做过两次了——来确认 Django 应用处理了你的请求:

$ curl -v http://localhost:8888/hello
...

你试过了吗?你确定这个服务器可以与那三个框架搭配工作吗?如果没试,请去试一下。阅读固然重要,但这个系列的内容是重新搭建,这意味着你需要亲自动手干点活。去试一下吧。别担心,我等着你呢。不开玩笑,你真的需要试一下,亲自尝试每一步,并确保它像预期的那样工作。

好,你已经体验到了 WSGI 的威力:它可以使 Web 服务器及 Web 框架随意搭配。WSGI 在 Python Web 服务器及框架之间提供了一个微型接口。它非常简单,而且在服务器和框架端均可以轻易实现。下面的代码片段展示了 WSGI 接口的服务器及框架端实现:

def run_application(application):
"""服务器端代码。"""
### Web 应用/框架在这里存储 HTTP 状态码以及 HTTP 响应头部,
### 服务器会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客户端
headers_set = []
### 用于存储 WSGI/CGI 环境变量的字典
environ = {} def start_response(status, response_headers, exc_info=None):
headers_set[:] = [status, response_headers] ### 服务器唤醒可执行变量“application”,获得响应头部
result =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 服务器组装一个 HTTP 响应,将其传送至客户端
… def 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
"""一个空的 WSGI 应用"""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return ['Hello world!'] run_application(app)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1. Web 框架提供一个可调用对象 application (WSGI 规范没有规定它的实现方式)。
  2. Web 服务器每次收到来自客户端的 HTTP 请求后,会唤醒可调用对象 applition。它会向该对象传递一个包含 WSGI/CGI 变量的环境变量字典 environ,以及一个可调用对象 start_response
  3. Web 框架或应用生成 HTTP 状态码和 HTTP 响应头部,然后将它传给 start_response 函数,服务器会将其存储起来。同时,Web 框架或应用也会返回 HTTP 响应正文。
  4. 服务器将状态码、响应头部及响应正文组装成一个 HTTP 响应,然后将其传送至客户端(这一步并不在 WSGI 规范中,但从逻辑上讲,这一步应该包含在工作流程之中。所以为了明确这个过程,我把它写了出来)

这是这个接口规范的图形化表达: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看过了用 Pyramid、Flask 和 Django 写出的 Web 应用的代码,你也看到了一个 Web 服务器如何用代码来实现另一半(服务器端的) WSGI 规范。你甚至还看到了我们如何在不使用任何框架的情况下,使用一段代码来实现一个最简单的 WSGI Web 应用。

其实,当你使用上面的框架编写一个 Web 应用时,你只是在较高的层面工作,而不需要直接与 WSGI 打交道。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也对 WSGI 接口的框架部分感兴趣,因为你在看这篇文章呀。所以,我们不用 Pyramid、Flask 或 Django,而是自己动手来创造一个最朴素的 WSGI Web 应用(或 Web 框架),然后将它和你的服务器一起运行:

def 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
"""一个最简单的 WSGI 应用。 这是你自己的 Web 框架的起点 ^_^
"""
status = '200 OK'
response_headers = [('Content-Type', 'text/plain')]
start_response(status, response_headers)
return ['Hello world from a simple WSGI application!/n']

同样,将上面的代码保存为

wsgiapp.py

或直接从 Github 上下载该文件,然后在 Web 服务器上运行这个应用,像这样:

(lsbaws) $ python webserver2.py wsgiapp:app
WSGIServer: Serving HTTP on port 8888 ...

在浏览器中输入下面的地址,然后按下回车。这是你应该看到的结果:

你刚刚在学习如何创建一个 Web 服务器的过程中自己编写了一个最朴素的 WSGI Web 框架!棒极了!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看服务器传给客户端的那些东西。这是在使用 HTTP 客户端调用你的 Pyramid 应用时,服务器生成的 HTTP 响应内容:

这个响应和你在本系列第一部分中看到的 HTTP 响应有一部分共同点,但它还多出来了一些内容。比如说,它拥有四个你曾经没见过的 HTTP 头部:Content-Type, Content-Length, Date 以及Server。这些头部内容基本上在每个 Web 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都会出现。不过,它们都不是被严格要求出现的。这些 HTTP 请求/响应头部字段的目的在于它可以向你传递一些关于 HTTP 请求/响应的额外信息。

既然你对 WSGI 接口了解的更深了一些,那我再来展示一下上面那个 HTTP 响应中的各个部分的信息来源:

我现在还没有对上面那个environ 字典做任何解释,不过基本上这个字典必须包含那些被 WSGI 规范事先定义好的 WSGI 及 CGI 变量值。服务器在解析 HTTP 请求时,会从请求中获取这些变量的值。这是 environ 字典应该有的样子:

Web 框架会利用以上字典中包含的信息,通过字典中的请求路径、请求动作等等来决定使用哪个视图来处理响应、在哪里读取请求正文、在哪里输出错误信息(如果有的话)。

现在,你已经创造了属于你自己的 WSGI Web 服务器,你也使用不同 Web 框架做了几个 Web 应用。而且,你在这个过程中也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朴素的 Web 应用及框架。这个过程真是累人。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你的 WSGI Web 服务器在服务请求时,需要针对 WSGI 应用做些什么:

  • 首先,服务器开始工作,然后会加载一个可调用对象 application,这个对象由你的 Web 框架或应用提供
  • 然后,服务器读取一个请求
  • 然后,服务器会解析这个请求
  • 然后,服务器会使用请求数据来构建一个 environ 字典
  • 然后,它会用 environ 字典及一个可调用对象 start_response 作为参数,来调用 application,并获取响应体内容。
  • 然后,服务器会使用 application返回的响应体,和 start_response 函数设置的状态码及响应头部内容,来构建一个 HTTP 响应。
  • 最终,服务器将 HTTP 响应回送给客户端。

这基本上是服务器要做的全部内容了。你现在有了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 WSGI 服务器,它可以为使用任何遵循 WSGI 规范的 Web 框架(如 Django、Flask、Pyramid,还有你刚刚自己写的那个框架)构建出的 Web 应用服务。最棒的部分在于,它可以在不用更改任何服务器代码的情况下,与多个不同的 Web 框架一起工作。真不错。

Web服务精讲–搭个 Web 服务器(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风尘浪子 只要肯努力,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WF工作流与Web服务的相互调用 —— 通过Web服务调用Workflow工作流(开发持久化工作流) _转

    如果你曾经负责开发企业ERP系统或者OA系统,工作流对你来说一定并不陌生.工作流(Workflow)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 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 ...

  2. Angular内提供了一个可以快速建立测试用web服务的方法:内存 (in-memory) 服务器

    如何使用 Angular 内存 (in-memory) 服务器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9898540

  3. rsync服务精讲 -- 视频

    rsync服务 开源数据同步工具rsync视频(老男孩分享) 浏览网址 01-rsync基础介绍 http://oldboy.blog.51cto.com/2561410/1216550 11-rsy ...

  4. 《修炼之道:.NET开发要点精讲》读书笔记(二)

    1.简述.NET中CTS.CLS以及CLR的含义与作用. A:CTS指公共类型系统,是.NET平台中各种语言必须遵守的类型规范:CLS指公共语言规范,是.NET平台中各种语言必须遵守的语言规范:CLR ...

  5. ES6核心内容精讲--快速实践ES6(二)

    Iterator和for...of 是什么: Iterator(遍历器)是专门用来控制如何遍历的对象,具有特殊的接口. 怎么用: Iterator(遍历器)对象带有next方法,每一次调用next方法 ...

  6. Web 服务编程,REST 与 SOAP(转)

    原文地址:Web 服务编程,REST 与 SOAP REST 简介 在开始我们的正式讨论之前,让我们简单看一下 REST 的定义.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 ...

  7. Asp.net web服务处理程序(第六篇)

    四.Web服务处理程序 对于Web服务来说,标准的方式是使用SOAP协议,在SOAP中,请求和回应的数据通过XML格式进行描述.在Asp.net 4.0下,对于Web服务来说,还可以选择支持Ajax访 ...

  8. 大规模web服务开发技术

    大规模web服务开发技术 总评        这本书是日本一个叫hatena的大型网站的CTO写的,通过hatena网站从小到大的演进来反应一个web系统从小到大过程中的各种系统和技术架构变迁,比较接 ...

  9. linux web服务基础知识,dns

    #web服务基础知识c/s 客户端/服务器b/s 浏览器/服务器 nginx   >   web  server  服务端浏览器  >    web  client  客户端 #dns解析 ...

随机推荐

  1. 【原】整理的react相关的一些学习地址,包括 react-router、redux、webpack、flux

    因为平时经常去网上找react相关的一些地址,找来找去很麻烦,所以自己整理了一下,不过前面部分不是我整理的, 是出自于:http://www.cnblogs.com/aaronjs/p/4333925 ...

  2. wpf 线程

    一.线程概述:[引用MSDN] 通常,WPF 应用程序从两个线程开始:一个用于处理呈现,一个用于管理 UI.呈现线程有效地隐藏在后台运行,而 UI 线程则接收输入.处理事件.绘制屏幕以及运行应用程序代 ...

  3. C# WinForm中将Form显示在Panel中(C#)

    信息来自:http://blog.csdn.net/renyouprince/article/details/4136176 当我们在做WinForm的程序时,总是要弹出一些窗体,但弹出窗体看起来效果 ...

  4. asp.net(C#)页面事件顺序

    asp.net(C#)页面事件顺序 http://www.cnblogs.com/henw/archive/2012/02/09/2343994.html   1 using System.Data; ...

  5. JNDI全面总结

    JNDI全面总结原理: 在DataSource中事先建立多个数据库连接,保存在数据库连接池中.当程序访问数据库时,只用从连接池中取空闲状态的数据库连接即可,访问结束,销毁资源,数据库连接重新回到连接池 ...

  6. iOS开发工具-网络封包分析工具Charles

    转自唐巧的技术博客:http://blog.devtang.com/blog/2013/12/11/network-tool-charles-intr/ Charles是在Mac下常用的截取网络封包的 ...

  7. js的DOM对象

    1.js的Array对象           ** 创建数组(三种)                          - var arr1 = [1,2,3];                    ...

  8. maven jar包库

    如果你的项目不是maven项目,比如ant,你的项目需要某些jar包的时候可以到maven 的jar包中心库下载 地址:http://search.maven.org/ http://mvnrepos ...

  9. zookeeper原理(转)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它包含一个简单的原语集,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它实现同步服务,配置维护和命名服务等.Zookeeper是hadoop的一个子项目,其 ...

  10. [C#]System.Timers.Timer

    摘要 在.Net中有几种定时器,最喜欢用的是System.Timers命名空间下的定时器,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作为定时任务,有Quartz.net,但有时候,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不想引入这个定时任务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