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 的章节中讲解了Kotlin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的定义。不了解请参见前面的内容:

  1. Kotlin——初级篇(三):数据类型详解
  2. Kotlin——初级篇(二)常量、变量、注释

下面详细为大家讲解Kotlin中的控制语句使用。不得不说其和Java中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目录

一、if语句

Kotlin中的if语句和Java还是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能在Java中更灵活,除了能实现Java写法外,还可以实现表达式(实现三元运算符),及作为一个块的运用。

1、传统写法(同Java写法一样)

例:

var numA = 2
if (numA == 2){
println("numA == $numA => true")
}else{
println("numA == $numA => false")
}

输出结果为:

numA == 2 => true

2、Kotlin中的三元运算符

  • 在Kotlin中其实是不存在三元运算符(condition ? then : else)这种操作的。
  • 那是因为if语句的特性(if表达式会返回一个值)故而不需要三元运算符。

例:

// 在Java中可以这么写,但是Kotlin中直接会报错。
// var numB: Int = (numA > 2) ? 3 : 5 // kotlin中直接用if..else替代。例:
var numB: Int = if ( numA > 2 ) 3 else 5 // 当numA大于2时输出numB的值为3,反之为5
println("numB = > $numB")

输出结果为:

numB = > 3

由上可以看出,Kotlin中的if可以作为一个表达式并返回一个值。

3、作为一个块结构,并且最后一句表达式为块的值

例:

var numA: Int = 2
var numC: Int = if (numA > 2){
numA++
numA = 10
println("numA > 2 => true")
numA
}else if (numA == 2){
numA++
numA = 20
println("numA == 2 => true")
numA
}else{
numA++
numA = 30
println("numA < 2 => true")
numA
} // 根据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每一个if分支里面都是一个代码块,并且返回了一个值。根据条件numC的值应该为20
println("numC => $numC")

输出结果为:

numA == 2 => true
numC => 20

二、for语句

  • Kotlin废除了Java中的for(初始值;条件;增减步长)这个规则。但是Kotlin中对于for循环语句新增了其他的规则,来满足刚提到的规则。
  • for循环提供迭代器用来遍历任何东西
  • for循环数组被编译为一个基于索引的循环,它不会创建一个迭代器对象

1、新增的规则,去满足for(初始值;条件;增减步长)这个规则

  • 1.1、递增

关键字:until

范围:until[n,m) => 即大于等于n,小于m

例:

  // 循环5次,且步长为1的递增
for (i in 0 until 5){
print("i => $i \t")
}

输出结果为

i => 0 	i => 1 	i => 2 	i => 3 	i => 4
  • 1.2、递减
  • 关键字:downTo
  • 范围:downTo[n,m] => 即小于等于n,大于等于m ,n > m

例:

// 循环5次,且步长为1的递减
for (i in 15 downTo 11){
print("i => $i \t")
}

输出结果为:

i => 15 	i => 14 	i => 13 	i => 12 	i => 11

1.3、符号(' .. ' ) 表示递增的循环的另外一种操作

  • 使用符号( '..').
  • 范围:..[n,m]=> 即大于等于n,小于等于m
  • until的区别,一是简便性。二是范围的不同。

例:

print("使用 符号`..`的打印结果\n")
for (i in 20 .. 25){
print("i => $i \t")
} println() print("使用until的打印结果\n")
for (i in 20 until 25){
print("i => $i \t")
}

输出结果为:

使用 符号`..`的打印结果
i => 20 i => 21 i => 22 i => 23 i => 24 i => 25
使用until的打印结果
i => 20 i => 21 i => 22 i => 23 i => 24

1.4、设置步长

关键字:step

例:

for (i in 10 until 16 step 2){
print("i => $i \t")
}

输出结果为:

i => 10 	i => 12 	i => 14

2、迭代

  • for循环提供一个迭代器用来遍历任何东西。
  • for循环数组被编译为一个基于索引的循环,它不会创建一个迭代器对象

2.1、遍历字符串

此用法在数据类型章节中的字符串类型中用到过。还不甚清楚的可以查看Kotlin——初级篇(三):数据类型详解

例:

for (i in "abcdefg"){
print("i => $i \t")
}

输出结果为:

i => a 	i => b 	i => c 	i => d 	i => e 	i => f 	i => g

2.2、遍历数组

此用法在数据类型章节中的数组类型中用到过。还不甚清楚的可以查看Kotlin——初级篇(三):数据类型详解

例:

var arrayListOne = arrayOf(10,20,30,40,50)
for (i in arrayListOne){
print("i => $i \t")
}

输出结果为:

i => 10 	i => 20 	i => 30 	i => 40 	i => 50

2.3、使用数组的indices属性遍历

例:

var arrayListTwo = arrayOf(1,3,5,7,9)
for (i in arrayListTwo.indices){
println("arrayListTwo[$i] => " + arrayListTwo[i])
}

输出结果为:

arrayListTwo[0] => 1
arrayListTwo[1] => 3
arrayListTwo[2] => 5
arrayListTwo[3] => 7
arrayListTwo[4] => 9

2.4、使用数组的withIndex()方法遍历

例:

var arrayListTwo = arrayOf(1,3,5,7,9)
for ((index,value) in arrayListTwo.withIndex()){
println("index => $index \t value => $value")
}

输出结果为:

index => 0 	 value => 1
index => 1 value => 3
index => 2 value => 5
index => 3 value => 7
index => 4 value => 9

2.5、使用列表或数组的扩展函数遍历

  • 数组或列表有一个成员或扩展函数iterator()实现了Iterator<T>接口,且该接口提供了next()hasNext()两个成员或扩展函数
  • 其一般和while循环一起使用
  1. 可以查看Array.kt这个类。可以看见其中的iterator()函数,而这个函数实现了Iterator接口。

     /**
    * Creates an iterator for iterating over the elements of the array.
    */
    public operator fun iterator(): Iterator<T>
  2. 查看Iterator.kt这个接口类,这个接口提供了hasNext()函数和next()函数。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out T> {
    
     /**
    * Returns the next element in the iteration.
    */
    public operator fun next(): T /**
    * Returns `true` if the iteration has more elements.
    */
    public operator fun hasNext(): Boolean
    }

例:

var arrayListThree = arrayOf(2,'a',3,false,9)
var iterator: Iterator<Any> = arrayListThree.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println(iterator.next())
}

输出结果为:

2
a
3
false
9

终上所述就是for循环语句常用的用法。

三、when语句

  • Kotlin中已经废除掉了Java中的switch语句。而新增了when(exp){}语句。
  • when语句不仅可以替代掉switch语句,而且比switch语句更加强大

3.1、when语句实现switch语句功能

例:

when(5){
1 -> {
println("1")
}
2 -> println("2")
3 -> println("3")
5 -> {
println("5")
}
else -> {
println("0")
}
}

输出结果为:

5

3.2、和逗号结合使用,相当于switch语句中的不使用break跳转语句

例:

when(1){
// 即x = 1,2,3时都输出1。
1 , 2 , 3 -> {
println("1")
}
5 -> {
println("5")
}
else -> {
println("0")
}
}

输出结果为:

1

3.3、条件可以使用任意表达式,不仅局限于常量

相当于if表达式的用法。

例:

var num:Int = 5
when(num > 5){
true -> {
println("num > 5")
}
false ->{
println("num < 5")
}
else -> {
println("num = 5")
}
}

输出结果为:

num < 5

3.4、 检查值是否存在于集合或数组中

  • 操作符:

    1. (in)
    2. (!in) 不在
  • 限定:只适用于数值类型

例:

var arrayList = arrayOf(1,2,3,4,5)
when(1){
in arrayList.toIntArray() -> {
println("1 存在于 arrayList数组中")
}
in 0 .. 10 -> println("1 属于于 0~10 中")
!in 5 .. 10 -> println("1 不属于 5~10 中")
else -> {
println("都错了 哈哈!")
}
}

输出结果为:

元素`1`存在于 arrayList数组中

其中,符号( .. )表示的意思。如例子中的0 .. 10就表示0至10或者0到10

3.5、检查值是否为指定类型的值

  • 操作符

    1. (is)
    2. 不是(!is)
  • 值得注意的是,Kotlin的智能转换可以访问类型的方法和属性

例:

when("abc"){
is String -> println("abc是一个字符串")
else -> {
println("abc不是一个字符串")
}
} // 智能转换
var a: Int = 2
when(a){
!is Int -> {
println("$a 不是一个Int类型的值")
}
else -> {
a = a.shl(2)
println("a => $a")
}
}

输出结果为:

abc是一个字符串
a => 8

3.6、不使用表达式的when语句

表示为最简单的布尔表达式

例:

var array = arrayOfNulls<String>(3)
when{
true -> {
for (i in array){
print(" $i \t")
}
println()
}
else -> { }
}

输出结果为:

 null 	 null 	 null

综上所述,为Kotlinwhen控制语句的常见用法。可以看出它的强大。以及便利性。不仅可以替代掉Java语句中的swicth语句。甚至可以替换掉if语句。

四、while语句

  • 其同Java中的while循环一样。在此不做累述。
  • 定义格式:
while(exp){  其中exp为表达式
...
}

例:

var num = 5
var count = 1
while (num < 10){
println("num => $num")
println("循环了$count 次")
count++
num++
}

输出结果为:

num => 5
循环了1 次
num => 6
循环了2 次
num => 7
循环了3 次
num => 8
循环了4 次
num => 9
循环了5 次

五、do...while语句

  • 其同Java中的do...while循环一样。在此不做累述。
  • 定义格式:
do(exp){ // 其中exp为表达式
...
}(while)

例:

var num = 5
var count = 1
do {
println("num => $num")
println("循环了$count 次")
count++
num++
}while (num < 10)

输出结果为:

num => 5
循环了1 次
num => 6
循环了2 次
num => 7
循环了3 次
num => 8
循环了4 次
num => 9
循环了5 次

PS: do{...}while(exp)与while(exp){...}最大的区别是do{...}while(exp)最少执行一次,这点也是和Java相同的

例:

var num = 5
var count = 1
do {
println("num => $num")
println("循环了$count 次")
count++
num++
}while (num < 5)

输出结果为:

num => 5
循环了1 次

六、跳转语句(returnbreakcontinue

其同Java中的跳转语句一样。在此不做累述。

1、return语句

默认情况下,从最近的封闭函数或匿名函数返回。

例:

fun returnExample(){
var str: String = ""
if (str.isBlank()){
println("我退出了该方法")
return
}
}

输出结果为:

我退出了该方法

2、break语句

作用:终止最近的闭合循环。

例:

var count: Int = 1
for (i in 1 until 10){
if (i == 5){
println("我在第$i 次退出了循环")
break
}
count++
}
println("我循环了多少次:count => $count")

输出结果为:

我在第5 次退出了循环
我循环了多少次:count => 5

3、continue语句

前进到最近的封闭循环的下一个步骤(迭代)。

例:

    for (i in 1 until 10){
if (i == 5){
println("我跳过了第$i 次循环")
continue
}
println("i => $i")
}

输出结果为:

i => 1
i => 2
i => 3
i => 4
我跳过了第5 次循环
i => 6
i => 7
i => 8
i => 9

七、总结

不管对于任何一门编程语言,都有最基本的条件逻辑控制语句,而其语句是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基础。所以请各位大佬认真并且跟着代码敲一遍。特别是for语句和when语句这两个点。因为这两个点都和Java语言很大的改动。当然,if语句中的三元运算符也是值得注意的

源代码

如果各位大佬看了之后感觉还阔以,就请各位大佬随便star一下,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的个人博客Jetictors

我的掘金Jetictors

GithubJteictors

欢迎各位大佬进群共同研究、探索

QQ群号:497071402

Kotlin——初级篇(四):控制语句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Qt零基础教程(四) QWidget详解篇

    在博客园里面转载我自己写的关于Qt的基础教程,没次写一篇我会在这里更新一下目录: Qt零基础教程(四) QWidget详解(1):创建一个窗口 Qt零基础教程(四) QWidget详解(2):QWid ...

  2. Mysql高手系列 - 第18篇:mysql流程控制语句详解(高手进阶)

    Mysql系列的目标是:通过这个系列从入门到全面掌握一个高级开发所需要的全部技能. 这是Mysql系列第18篇. 环境:mysql5.7.25,cmd命令中进行演示. 代码中被[]包含的表示可选,|符 ...

  3. Kotlin——初级篇(二):变量、常量、注释

    在Kotlin中的变量.常量以及注释多多少少和Java语言是有着不同之处的.不管是变量.常量的定义方式,还是注释的使用.下面详细的介绍Kotlin中的变量.常量.注释的使用.以及和Java的对比. 如 ...

  4. Kotlin——初级篇(八):关于字符串(String)常用操作汇总

    在前面讲解Kotlin数据类型的时候,提到了字符串类型,当然关于其定义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讲解过了.对Kotlin中的数据类型不清楚的同学.请参考Kotlin--初级篇(三):数据类型详解这篇文章. 在 ...

  5. Qt零基础教程(四)QWidget详解(3):QWidget的几何结构

    Qt零基础教程(四)  QWidget详解(3):QWidget的几何结构 这篇文章里面分析了QWidget中常用的几种几何结构 下图是Qt提供的分析QWidget几何结构的一幅图,在帮助的 Wind ...

  6. mysql基础篇 - SELECT 语句详解

    基础篇 - SELECT 语句详解         SELECT语句详解 一.实验简介 SQL 中最常用的 SELECT 语句,用来在表中选取数据,本节实验中将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详细学习 SELEC ...

  7. 入木三分学网络第一篇--VRRP协议详解第一篇(转)

    因为keepalived使用了VRRP协议,所有有必要熟悉一下.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简称VRRP)是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时,静 ...

  8.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二 std::packaged_task 介绍)

    上一讲<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一 std::promise 介绍)>主要介绍了 <future> 头文件中的 std::promise 类, ...

  9.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三 std::future & std::shared_future)

    上一讲<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二 std::packaged_task 介绍)>主要介绍了 <future> 头文件中的 std::pack ...

随机推荐

  1. CMake 设置Target输出目录和后缀名

    一. SET(EXECUTABLE_OUTPUT_PATH ${PROJECT_SOURCE_DIR}/../bin) 上面的语句能设置可执行文件的输出目录 在Win + VS环境下,会自动在你所设置 ...

  2. 《Docker 入门与实践》 已经出版了~欢迎有须要的朋友关注。

    在云计算时代.开发人员将应用转移到云上已经攻克了硬件管理的问题,然而软件配置和管理相关的问题依旧存在. Docker的出现正好能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开阔思路.尝试新的软件管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掌握Do ...

  3. 【DB2】国标行业分类存储,通过SQL查询出层级关系

    新建表 DROP TABLE Industry; CREATE TABLE Industry( IndustryCode VARCHAR(40),IndustryName VARCHAR(100),P ...

  4. 每日一个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分类

    K近邻很简单. 简而言之,对于未知类的样本,按照某种计算距离找出它在训练集中的k个最近邻,如果k个近邻中多数样本属于哪个类别,就将它判决为那一个类别. 由于采用k投票机制,所以能够减小噪声的影响. 由 ...

  5. 循环List<Object>

    List<Object> infoData=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infoData.size(); i++) { Obje ...

  6. asp.net 复习总结

    1.asp.net页面上格式化时间是:<%# Eval("jsBianhao", "{0:yyyy/MM/dd}")%>

  7. Android Volley框架的几种post提交请求方式

    首先简单描述一下Google的Android开发团队在2013年推出的一个网络通信框架Volley.它的设计目标是进行数据量不大,但通信频繁的网络操作,而对于大数据量的网络操作,比如下载文件等,Vol ...

  8. HDU 3861 The King’s Problem(强连通+二分图最小路径覆盖)

    HDU 3861 The King's Problem 题目链接 题意:给定一个有向图,求最少划分成几个部分满足以下条件 互相可达的点必须分到一个集合 一个对点(u, v)必须至少有u可达v或者v可达 ...

  9. Spring 常用类

    一.拦截器 public class SysInte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 * 最后执行,可用于释放资源 */ @Override pub ...

  10. CCS调试教程

    包括CCS3.3和CCS5.5两个版本的调试教程. CCS3.3 3.3教程来自http://zhujlhome.blog.163.com/blog/static/20562109220126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