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als()和hashcode()都继承自object类。

equals()

equals()方法在object类中定义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这是对两个对象的地址值进行的比较(即比较对象的引用是否相同)。

String 、Math、Integer、Double.......等这些封装类在使用equals()方法时,已经覆盖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比如在String类中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while (n-- != 0) {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i++;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很明显,这是进行的内容比较,而已经不再是地址的比较。依次类推Double、Integer、Math。。。。等等这些类都是重写了equals()方法的,从而进行的是内容的比较。基本类型是进行值的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Java语言对equals()的要求如下,这些要求在《effective java》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 对称性: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那么y.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反射性:x.equals(x)必须返回是“true”。
• 类推性: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而且y.equals(z)返回是“true”,那么z.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一致性: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只要x和y内容一直不变,不管你重复x.equals(y)多少次,返回都是“true”。
• 任何情况下,x.equals(null),永远返回是“false”;x.equals(和x不同类型的对象)永远返回是“false”。
以上这五点是重写equals()方法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果违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请大家一定要遵守。

hashcode()

hashcode() 方法,在object类中定义如下: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这是一个本地方法,它的实现是根据本地机器相关的。

String、 Integer、Double。。。。等等这些类都是覆盖了hashcode()方法的。例如在String类中定义的hashcode()方法如下: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h = hash;
if (h == 0 && value.length > 0) {
char val[] = value; for (int i = 0; i < value.length; i++) {
h = 31 * h + val[i];
}
hash = h;
}
return h;
}

解释一下这个程序(String的API中写到):
s[0]*31^(n-1) + s[1]*31^(n-2) + ... + s[n-1]
使用 int 算法,这里 s[i] 是字符串的第 i 个字符,n 是字符串的长度,^ 表示求幂。(空字符串的哈希码为 0)

比较

equals()相等的两个对象,hashcode()一定相等;
equals()方法不相等的两个对象,hashcode()有可能相等。
反过来:hashcode()不等,一定能推出equals()也不等;hashcode()相等,equals()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在object类中,hashcode()方法是本地方法,返回的是对象的地址值(不是实际的物理地址),而equals()方法比较的也是两个对象的地址值,如果equals()相等,说明两个对象地址值也相等,当然 hashcode()也就相等了;在String类中,equals()返回的是两个对象内容的比较,当两个对象内容相等时, Hashcode()方法根据String类的重写代码的分析,也可知道hashcode()返回结果也会相等。以此类推,可以知道Integer、Double等封装类中经过重写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也同样适合于这个原则。当然没有经过重写的类,在继承了object类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后,也会遵守这个原则。

hashcode也就是“哈希码”的作用就是为支持数据结构中的哈希表结构而存在的,通过给每个对象分配一个唯一的索引来提高查询的效率。Hashtable、HashMap、HashSet、LinkedHashMap等带有hash的容器要特别注意hashcode。简单来说,hashcode是对属性比较多的对象的equals方法的替代.在hashset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对象,元素的位置也是不确定的。在hashset中又是怎样判定元素是否重复的呢?

在java的集合中,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规则是:
1),判断两个对象的hashCode是否相等
      如果不相等,认为两个对象也不相等,完毕
      如果相等,转入2)
(这一点只是为了提高存储效率而要求的,其实理论上没有也可以,但如果没有,实际使用时效率会大大降低)
2),判断两个对象用equals运算是否相等
      如果不相等,认为两个对象也不相等
      如果相等,认为两个对象相等(equals()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关键)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HashSe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Set hs=new HashSet();
hs.add(new Student(1,"zhangsan"));
hs.add(new Student(2,"lisi"));
hs.add(new Student(3,"wangwu"));
hs.add(new Student(1,"zhangsan"));
Iterator it=hs.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
class Student {
int num;
String name;
Student(int num,String name) {
this.num=num;
this.name=nam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um+":"+name;
}
}
-----------OUTPUT-----------
1:zhangsan
1:zhangsan
2:lisi
3:wangwu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hashset添加了相等的元素呢?
这是因为在根据hashcode()对两次建立的new Student(1,"zhangsan")对象进行比较时,生成的是不同的哈希码值,所以hashset把他当作不同的对象对待了,当然此时的 equals()方法返回的值也不等 。那么为什么会生成不同的哈希码值呢?原因就在于我们自己写的Student类并没有重新自己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所以在比较时,是继承的object类中的 hashcode()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地址(引用地址),使用new方法创建对象,两次生成的当然是不同的对象了,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个对象的hashcode()返回的值不一样。所以根据第一个准则,hashset会把它们当作不同的对象对待,自然也用不着第二个准则进行判定了。
在Student类中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class Student {
int num;
String name;
Student(int num,String name) {
this.num=num;
this.name=name;
}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num*name.hashCode();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Student s=(Student)o;
return num==s.num && name.equals(s.nam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um+":"+name;
}
}
-----------OUTPUT-----------
3:wangwu
2:lisi
1:zhangsan

根据重写的方法,即便两次调用了new Student(1,"zhangsan"),我们在获得对象的哈希码时,根据重写的方法hashcode(),获得的哈希码肯定是一样的。
当然根据equals()方法我们也可判断是相同的。所以在向hashset集合中添加时把它们当作重复元素看待了。可以看到重复元素的问题已经消除。

参考自http://www.iteye.com/topic/257191

java中的hashcode()和equal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关于java中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原理

    关于java中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原理 1.介绍 java编程思想和很多资料都会对自定义javabean要求必须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但并没有清晰给出为何重写此两个方 ...

  2. K:java中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

      hashCode和equals方法是Object类的相关方法,而所有的类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继承于Object类而存在的,为此,所有的类中都存在着hashCode和equals.通过翻看Object类 ...

  3. Java中的hashCode() 和 equals()的若干问题解答

    一.hashCode()的作用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public native int ...

  4.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以及equals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根据这个 ...

  5.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1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根据 ...

  6. java中的hashcode

    hashcode的作用 对于包含容器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来说,基本上都会涉及到hashCode.在Java中也一样,hashCode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配合基于散列的集合一起正常运行,这样的散列集合包括 ...

  7. 【转】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这个demo可以多看看)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public native i ...

  8. 【转】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根据这个 ...

  9. 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一.hashCode方法的作用 对于包含容器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来说,基本上都会涉及到hashCode.在Java中也一样,hashCode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配合基于散列的集合一起正常运行,这样的散列 ...

随机推荐

  1. 【C语言学习】《C Primer Plus》第8章 字符输入/输出和输入确认

    学习总结 1.缓冲区分为完全缓冲区(fully buffered)I/O和行缓冲区(line-buffered)I/O.对完全缓冲输入来说,当缓冲区满的时候会被清空(缓冲区内容发送至其目的地).这类型 ...

  2. [.net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4) 基础中的基础——数据类型转换

    [.net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4)基础中的基础——数据类型转换 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转换? 首先,为什么要进行数据转换,拿值类型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我们要把23角零钱,换成2.30元,就需要把整形 ...

  3. sourcesafe.light 开源项目启动

    sourcesafe.light 源于一个2D独立砖块沙盒游戏. 在这个游戏的设计中碰到了一个瓶颈:这个游戏想把玩家变成一个个neo,在矩阵世界中没有什么不可以修改. 这个游戏要跨平台,玩家的修改操作 ...

  4. ASP.NET将原始图片按照指定尺寸等比例缩放显示图片

    网站上可能会有很多图片,比如产品图片等,而且他们可能大小不一,宽度和高度也不一定一样,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如果放在一张网页上,可能会破坏版面,但是如果强制让他们按照指定的宽度和高度显示,因为比例不同还会 ...

  5. Eloquent ORM笔记

    基本操作 新增 $user = new User; $user->name = 'John'; $user->save(); $insertedId = $user->id;//从对 ...

  6. Atitit 数据存储的数据表连接attilax总结

    Atitit 数据存储的数据表连接attilax总结 1.1. 三种物理连接运算符:嵌套循环连接.合并连接以及哈希连接1 1.2. a.嵌套循环连接(nested loops join)1 1.3. ...

  7. 模糊测试——强制发掘安全漏洞的利器(Jolt 大奖精选丛书)

    模糊测试——强制发掘安全漏洞的利器(Jolt 大奖精选丛书) [美]Sutton, M.Greene, A.Amini, P. 著 段念赵勇译 ISBN 978-7-121-21083-9 2013年 ...

  8. js 四舍五入函数 toFixed(),小数位数精度

    js的加减乘除有时得到的结果的小数的位数非常大,这种结果非常难以读取,例如某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是:1.3921000000000001 这种结果小数的位数有点多,一般需要的结果是四舍无入的 1.39 ...

  9.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3):killall命令

    Linux系统中的killall命令用于杀死指定名字的进程(kill processes by name).我们可以使用kill命令杀死指定进程PID的进程,如果要找到我们需要杀死的进程,我们还需要在 ...

  10. 手机页面的 HTML<meta> 标签使用与说明

    name="viewport" 设置窗口(网页可绘制的区域) width="device-width" 应用宽与屏幕的宽一样的 (height同width)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