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编程(Python实现)
一、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nullcjm/mypage
项目搭档:3117004662梁子豪 3117004648陈俊铭
二、PSP表格: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Planning |
计划 |
30 |
30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30 |
30 |
Development |
开发 |
800 |
840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120 |
10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30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
30 |
30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20 |
20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6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480 |
52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30 |
40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30 |
40 |
Reporting |
报告 |
90 |
90 |
· Test Report |
· 测试报告 |
40 |
40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20 |
3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20 |
合计 |
940 |
960 |
三、设计实现过程:
四、代码说明:
在遇到把假分数转换成带分数的时候遇到了令我们哭笑不得的情况,或许是当时2个人已经不清醒了,连Fraction最本来的用法都忘了。在生成表达式的分数时用了比较笨的办法,分别生成分子和分母,通过向下取整的‘//’运算获得带分数的整数部分,通过求余运算获得分子部分,本来打算用同样的方法在判对错功能时,突然懵住了,本来想用正则表达式把提交答案的分子分母分离出来再转换成带分数,再与生成的正确答案比较(因为前面把生成的答案变为带分数了),觉得很麻烦。后来经提醒Fraction的最基本用法就有把分数分子分母分离的功能(我们2个真的是憨憨),知道这后转换其实很简单(精神抖擞.jpg)。
def change_fraction(s):
"""
把分数转换为带分数
:param s:原分数
:return :带分数
"""
fra = Fraction(s)
if fra.numerator % fra.denominator == 0:
fra = int(fra.numerator / fra.denominator)
return str(fra)
elif fra.numerator > fra.denominator:
integer = fra.numerator // fra.denominator
fra = fra - integer
return "'".join([str(integer), str(fra)])
else:
return s
五、测试运行:
1.生成一万道题
2.生成答案
3.检查对错
4.输入指令
六、项目小结:
这次结对编程收获匪浅,两个人的通力协作带来了1+1>2的力量。两人协作的效率比个人要好得多,比起自己百度,还是两人讨论更省事。
真假分数的转化想了很久,网上也只搜到了数学的解决方法,后来去问了别人,得知了Fraction才解决了问题。项目这种事果然是人越多,问题越容易解决。
结对编程(Python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结对编程-python实现
目录 软件工程结对项目:Python实现wc程序 结对项目Github地址 项目成员 项目要求 说明 需求 PSP表格 解题思路描述 设计实现 代码组织图 代码分析 代码覆盖率 测试 单元测试 回归测 ...
- Python实现结对编程项目
Github (李昆乘)(陈俊豪) 开发流程 PSP2.1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 计划 ...
- 结对编程作业(python实现)
一.Github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sswecanfat/git_place/tree/master/oper_make 二.PSP2.1表格: PSP2.1 Perso ...
- GUI、模块化与结对编程(homework-03)
摘要: 在本次作业博客里,我将主要阐述作业3的收获.作业3表面是将之前的程序转换为图形界面(之前程序见http://www.cnblogs.com/shone/p/3348372.html),然而本质 ...
- 软件工程结对编程-2017282110264&2017282110249
0 小组成员 李世钰 / 2017202110264 王成科 / 2017282110249 1 项目 GitHub 地址 && 演示地址 GitHub: https://github ...
- 结对编程项目总结 by:陈宏伟&刘益
结对编程项目在欢快的国庆假期中也顺利结束了.从最初拿到结对编程项目的思考,再到一步一步实现,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和队友的多次协商下,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使用基于python来实现这一次结对编程项 ...
- 集大软件工程15级结对编程week1
集大软件工程15级结对编程week1 0. 团队成员 姓名 学号 博客园首页 码云主页 孙志威 20152112307 Agt Eurekaaa 孙慧君 201521123098 野原泽君 野原泽君 ...
- ASE第二次结对编程——Code Search
复现极限模型 codenn 原理 其原理大致是将代码特征映射到一个向量,再将描述文字也映射到一个向量,将其cos距离作为loss训练. 对于代码特征,原论文提取了函数名.调用API序列和token集: ...
- 结对编程项目报告--四则运算CORE
<!doctype html> sw_lab2.mdhtml {overflow-x: initial !important;}#write, body { height: auto; } ...
随机推荐
- LeetCode 139. Word Break单词拆分 (C++)
题目: Given a non-empty string s and a dictionary wordDict containing a list of non-emptywords, determ ...
- SGD的动量(Momentum)算法
引入动量(Momentum)方法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峡谷”和“鞍点”问题:一方面也可以用于SGD 加速,特别是针对高曲率.小幅但是方向一致的梯度. 如果把原始的 SGD 想象成一个纸团在重力作用向下滚动 ...
- Codechef Prime Distance On Tree
[传送门] FFT第四题! 暑假的时候只会点分,然后合并是暴力合并的...水过去了... 其实两条路径长度的合并就是卷积的过程嘛,每次统计完路径就自卷积一下. 刚开始卷积固定了值域.T了.然后就不偷懒 ...
- 13 opencv训练器
https://blog.csdn.net/WZZ18191171661/article/details/91305466 https://blog.csdn.net/qq_25352981/arti ...
- <BackTracking> Combination, DFS :216 DP: 377
216. Combination Sum III 保证subset.size( ) == k && target == 0的时候结束DFS subset.size( ) > k ...
- CF1217E Sum Queries? (线段树)
完了,前几天才说 edu 的 DEF 都不会,现在打脸了吧 qwq 其实在刚说完这句话 1min 就会了 D,3min 就会了 E 发现,对于大小 \(\ge 3\) 的不平衡集合,它至少有一个大小为 ...
- Linux性能优化实战学习笔记:第九讲
一.中断的魅力 1.中断在生活的魅力 比如你订了一份外卖,但是不确定外卖什么时候送到,也没有别的方法了解外卖的进度,但是,配送员送外卖是不等人的,到了你这儿没人取的话,就直接走人了.所以你指能苦苦等着 ...
- [LeetCode] 721. Accounts Merge 账户合并
Given a list accounts, each element accounts[i] is a list of strings, where the first element accoun ...
- [LeetCode] 99. Recover Binary Search Tree 复原二叉搜索树
Two elements of a binary search tree (BST) are swapped by mistake. Recover the tree without changing ...
- Spring security 知识笔记【自定义登录页面】
一.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