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最简单的方式搭建一个服务器?

首先安装插件

npm i --save-dev webpack-dev-server

然后修改 packet.json 文件

"scripts": {
"start": "webpack --mode development",
"dev": "webpack-dev-server --mode development"
},

说明:webpack-dev-server --open --mode development   --open的意思是自动完成后会自动打开浏览器,然后进入默认的localhost:8080页面:

服务器的根目录就是我们工程的目录

现在直接执行 npm run dev 可以发现浏览器自动打开了一个空的页面,并且在命令行中也多了新的输出

webpack-dev-server的配置属性

1.devServer.contentBase

contentBase—它指定了服务器资源的根目录,如果不写入contentBase的值,那么contentBase默认是项目的目录。
通过配置contentBase: path.join(__dirname, "dist")将“bundle.js"放在了dist目录下,此时bundle.js和dist/index.html位于同一目录下,通过 src="./bundle.js"自然就找到bundle.js了
 
webpack打包和webpack-dev-server开启服务的区别——
webpack输出真实的文件,而webpack-dev-server输出的文件只存在于内存中,不输出真实的文件!

2.devServer.port

host设置的是服务器的主机号:
修改配置为:
devServer: {
port:
}

这个时候就不是默认的8080的端口了,而是我们设置的7000端口

3.devServer.host

host设置的是服务器的主机号:
修改配置为: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ath.join(__dirname, "dist"),
port:,
host:'0.0.0.0'
}

此时localhost:7000和0.0.0.0:7000 (172.30.67.142:7000)都能访问成功

4.devServer.historyApiFallback

在文档里面说的很清楚,这个配置属性是用来应对返回404页面时定向到特定页面用的(the index.html page will likely have to be served in place of any 404 responses)
在dist目录下新增一个HTML页面:
/*剩下的都是很常规的HTML内容,故省略*/
<p>这里是404界面</p>

修改webpack.config.js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ath.join(__dirname, "dist"),
historyApiFallback:{
rewrites:[
{from:/./,to:'/404.html'}
]
}
}
打开页面,当输入一个不存在的路由地址时就会跳转到404.html页面
当 设置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时则不跳转

5.devServer.overlay

这个配置属性用来在编译出错的时候,在浏览器页面上显示错误,默认是false,可设置为true,
当设置为true时,在shell里提示编译错误,但在浏览器里没有提示。

6.devServer.stats(字符串)

这个配置属性用来控制编译的时候shell上的输出内容,我们没有设置devServer.stats时候编译输出是这样子的
 
(其中看起来有许多看似不重要的文件也被打印出来了)
当设置:stats: "errors-only"表示只打印错误:
stats可设置的值还有"minimal","normal","verbose"

7.devServer.compress

这是一个布尔型的值,当它被设置为true的时候对所有的服务器资源采用gzip压缩
采用gzip压缩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对JS,CSS资源的压缩率很高,可以极大得提高文件传输的速率,从而提升web性能
缺点:服务端要对文件进行压缩,而客户端要进行解压,增加了两边的负载

8.devServer.quiet

当这个配置属性和devServer.stats属于同一类型的配置属性
当它被设置为true的时候,控制台只输出第一次编译的信息,当你保存后再次编译的时候不会输出任何内容,包括错误和警告
quiet:false(默认)
 

9.devServer.hot和devServer.inline

从外部角度看——自动刷新
当我们对业务代码做了一些修改然后保存后(command+s),页面会自动刷新,我们所做的修改会直接同步到页面上,而不需要我们刷新页面,或重新开启服务
(The webpack-dev-server supports multiple modes to automatically refresh the page)
 
从内部角度看——模块热替换
在热替换(HMR)机制里,不是重载整个页面,HMR程序会只加载被更新的那一部分模块,然后将其注入到运行中的APP中
(In Hot Module Replacement, the bundle is notified that a change happened. Rather than a full page reload, a Hot Module Replacement runtime could then load the updated modules and inject them into a running app.)
 
webpack-dev-server有两种模式可以实现自动刷新和模块热替换机制
1. Iframe mode(默认,无需配置)
页面被嵌入在一个iframe里面,并且在模块变化的时候重载页面
2.inline mode(需配置)添加到bundle.js中
当刷新页面的时候,一个小型的客户端被添加到webpack.config.js的入口文件中
例如在我们的例子中,在使用inline mode的热替换后,相当于入口文件从

entry:{
app:path.join(__dirname,'src','index.js')
}
变成了:

entry:{
app:[path.join(__dirname,'src','index.js'),
'webpack-dev-server/client?http://localhost:8080/'
]
}
从一个入口变成了两个入口,并实现刷新
 
那怎么才能inline mode模式的刷新呢?
 
你需要做这些:
1在配置中写入devServer.hot:true和devServer.inline:true
2增加一个插件配置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例如: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module.exports = {
/*省略entry ,output等内容*/
plugins:[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devServer: {
inline:true,
hot:true
}
}
 
参考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enghuwan/p/6941616.html

 

webpack学习记录 - 学习webpack-dev-server(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解决新版本webpack vue-cli生成文件没有dev.server.js问题

    新版本webpack生成的dev.server.js 在webpack.dev.conf.js中 webpack.dev.conf.js const axios = require('axios') ...

  2. Swoole源代码学习记录(十三)——Server模块具体解释(上)

    Swoole版本号:1.7.5-stable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LinkedDestiny/swoole-src-analysis 最终能够正式进入Server. ...

  3. webpack 4.x 初级学习记录

    首先声明下,本人不擅长文字表达,文采不行,所以文章中文字较少,请看代码,初级学习,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GitHub链接 看云kancloud [TOC] webpack 4.x 安装 首先需要在全局中 ...

  4. 前段学习 之 webpack 学习记录

    自动化安装 1.安装node (node -v查看node版本) 2.全局安装vue-cli  Npm install -g vue-cli  Vue- v: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Vue list:查看 ...

  5. webpack学习记录-初步体验(一)

    一.关于webpack 自从出现模块化以后,大家可以将原本一坨代码分离到个个模块中,但是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每个 JS 文件都需要从服务器去拿,由此会导致加载速度变慢.Webpack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 ...

  6. webpack学习记录

    webpack 中文网站  https://webpack.docschina.org/ webpack1 有编译打包 模块热更新 代码分割 文件处理功能 webpack2 tree Shaking( ...

  7. 配置Webpack Dev Server 实战操作方法步骤

    本文摘要:配置 Webpack Dev Server 可以解决本地开发前端应用时,手动执行 webpack 命令或 yarn build 命令,再去浏览器中访问 dist/index.html 的麻烦 ...

  8. js学习笔记:webpack基础入门(一)

    之前听说过webpack,今天想正式的接触一下,先跟着webpack的官方用户指南走: 在这里有: 如何安装webpack 如何使用webpack 如何使用loader 如何使用webpack的开发者 ...

  9. webpack之基础学习

    webpack工作原理: 通过一个入口文件,main.js开始找到你的项目的所有依赖文件,使用loaders处理它们,最后打包为一个浏览器可识别的JavaScript文件. Webpack的核心原理 ...

随机推荐

  1. 当view为wrap_conten时获取一个view的具体宽高

    int w = View.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0, View.MeasureSpec.UNSPECIFIED); int h = View.MeasureSpec. ...

  2. Xamarin 打包生成 Android apk 文件

    Visual Studio 支持 apk 发布 Xamarin.Forms项目或Xamarin.Android项目开发完成之后需要发布.比较常规的发布方式是生成 apk 文件,微软也考虑到开发者有发布 ...

  3. Unity协程的坑

    unity终止协程提供了  StopAllCoroutines() 和 StopCoroutines() 两个方法, 但是都只能终止该文件内的 IEnumerator. 并且具体使用有点坑, 见如下实 ...

  4. vue.js的手脚架vue-cli项目搭建的步骤

    手脚架是什么? 众所周知,现在的前端项目发展得越渐越大,我们前端程序员要从0开始去搭建一套完整的项目很费时,所以这时候前端工程的手脚架就出现了. 我用得vue-cli也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的我也说不清 ...

  5. cmd的变量总结

    转自:https://blog.csdn.net/flyoutsan/article/details/52811095 cmd变量通过set设置变量,通过可以使用set /?查看有关变量的帮助文档. ...

  6. LivePhoto开发,你要知道的知识点

    前言 Apple从iPhone6s开始支持Live Photo.Live Photo 会录下拍照前后 1.5 秒所发生的一切,因此用户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张精美照片,还有拍照前后时刻的动作和声音.具体的操 ...

  7. Redis数据过期策略详解

    http://www.cnblogs.com/xuliangxing/p/7151812.html 本文对Redis的过期机制简单的讲解一下 讲解之前我们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服务器经常会用 ...

  8. 前端请求参数MD5加密发送后台

    最近在项目开发中遇到前端发送参数加密的问题,网上查找半天也是很乱,小编自己在项目开发中总结了一下,写到博客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查看所有代码可到我的github上查看源文件,下载后在控制台查看结果即 ...

  9. 转://ORA-00603,ORA-27501,ORA-27300,ORA-27301,ORA-27302故障案例一则

    背景介绍: 这是一套windows的rac系统.数据库后台日志报ORA-00474:SMON process terminated with error.接着报ORA-00603,ORA-27501, ...

  10. redhat 6.5 安装和配置zabbix客户端

    一.安装zabbix-agent端 rpm -ivh http://repo.zabbix.com/zabbix/2.4/rhel/6/x86_64/zabbix-release-2.4-1.e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