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这里有一些技巧来处理日志文件提取。假设我们正在查看一些Enterprise Splunk提取。我们可以用Splunk来探索数据。或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提取并在Python中摆弄这些数据。

在Python中运行不同的实验似乎比试图在Splunk中进行这种探索性的操作更有效。主要是因为我们可以无所限制地对数据做任何事。我们可以在一个地方创建非常复杂的统计模型。

理论上,我们可以在Splunk中做很多的探索。它有各种报告和分析功能。

但是...

使用Splunk需要假设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寻找什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我们正在探索。可能会有一些迹象表明,一些RESTful API处理速度很慢,但还不止于此。我们如何继续?

第一步是获取CSV格式的原始数据。怎么办?

读取原始数据

我们将首先用一些附加函数来包装一个CSV.DictReader对象。

面向对象的纯粹主义者会反对这个策略。 “为什么不扩展DictReader?”他们问。我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我倾向于函数式编程和组件的正交性。对于一个纯粹的面向对象的方法,我们不得不使用更复杂的混合来实现这一点。

我们处理日志的一般框架是这样的。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这使我们可以读取CSV格式的Splunk提取物。我们可以迭代阅读器中的行。这是诀窍#1。这不是非常棘手,但我喜欢它。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for row in rdr: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ource}{Service}".format_map(row) )

我们可以 - 在一定程度上 - 以有用的格式报告原始数据。如果我们想粉饰一下输出,我们可以改变格式字符串。那就可能是“{主机:30s} {回复时间:8s} {来源:s}”或类似的东西。

过滤

常见的情况是我们提取了太多,但其实只需要看一个子集。我们可以更改Splunk过滤器,但是,在完成我们的探索之前,过量使用过滤器令人讨厌。在Python中过滤要容易得多。一旦我们了解到需要什么,就可以在Splunk中完成。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for row in rdr_perf_log: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ervice}".format_map(row) )

我们已经加入了一个生成器表达式来过滤源行,能够处理一个有意义的子集。

投影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添加额外的源数据列,这些列我们并不想使用。所以将通过对每一行进行投影来消除这些数据。

原则上,Splunk从不产生空列。但是,RESTful API日志可能会导致数据集中包含大量列标题,这些列标题是基于请求URI一部分的代理键。这些列将包含来自使用该代理键的一个请求的一行数据。对于其他行,在这一列中没有任何用处。所以要删除这些空列。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生成器表达式来做到这一点,但是它会变得有点长。生成器函数更容易阅读。

def project(reader):
for row in reader:
yield {k:v for k,v in row.items() if v}

我们已经从原始阅读器中的一部分项目构建了一个新的行字典。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包装我们的过滤器的输出。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for row in project(rdr_perf_log):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ervice}".format_map(row) )

这将减少在for语句内部可见的未使用的列。

符号更改

row['source']符号会变得比较笨重。使用types.SimpleNamespace比用字典更好。这使得我们可以使用row.source。

这是一个很酷的技巧来创造更有用的东西。

rdr_ns=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rowinreader)

我们可以将其折叠成这样的步骤序列。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rdr_proj = project(rdr_perf_log)
rdr_ns =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dr_proj)
for row in rdr_ns: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ervice}".format_map(vars(row)) )

请注意我们对format_map()方法的小改动。从SimpleNamespace的属性中,我们添加了vars()函数来提取字典 。

我们可以用其他函数把它写成一个函数来保留句法对称性。

def ns_reader(reader):
return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eader)

的确,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一个像函数一样使用的lambda结构

ns_reader = lambda reader: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eader)

虽然ns_reader()函数和ns_reader()lambda的使用方式相同,但为lambda编写文档字符串和doctest单元测试稍微困难一些。出于这个原因,应该避免使用lambda结构。

我们可以使用map(lambda row:types.SimpleNamespace(** row),reader)。有些人喜欢这个发生器表达式。

我们可以用一个适当的for语句和一个内部的yield语句,但是从一个小的东西里写大的语句似乎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有很多选择,因为Python提供了如此多的函数式编程功能。虽然我们不会经常把Python视作一种功能性语言。但我们有多种方法来处理简单的映射。

映射:转换和派生数据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数据转换列表。此外,我们将有一个衍生的数据项目越来越多的列表。衍生项目将是动态的,并基于我们正在测试的不同假设。每当我们有一个实验或问题,我们可能会改变派生的数据。

这些步骤中的每一个:过滤,投影,转换和派生都是map-reduce管道的“map”部分的阶段。我们可以创建一些较小的函数,并将其应用于map()。因为我们正在更新一个有状态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使用一般的map()函数。如果我们想实现一个更纯粹的函数式编程风格,我们将使用一个不可变的namedtuple而不是一个可变的SimpleNamespace。

def convert(reader):
for row in reader:
row._time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row.Time, "%Y-%m-%dT%H:%M:%S.%F%Z")
row.response_time = float(row.ResponseTime)
yield row

在我们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调整这个转换函数的主体。也许我们将从一些最小的转换和派生开始。我们将用一些“这些是正确的?”的问题来继续探索。当我们发现不工作时,我们会从中取出一些。

我们的整体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rdr_proj = project(rdr_perf_log)
rdr_ns =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dr_proj)
rdr_converted = convert(rdr_ns)
for row in rdr_converted:
row.start_time = row._time - datetime.timedelta(seconds=row.response_time)
row.service = some_mapping(row.Service)
print( "{host:30s} {start_time:%H:%M:%S} {response_time:6.3f} {service}".format_map(vars(row)) )

请注意语句主体的变化。convert()函数产生我们确定的值。我们已经在for循环中添加了一些额外的变量,我们不能100%确定。在更新convert()函数之前,我们会看看它们是否有用(甚至是正确的)。

减量

在减量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稍微不同的加工方式。我们需要重构我们之前的例子,并把它变成一个生成器函数。

def converted_log(some_file):
with open(some_file)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rdr_proj = project(rdr_perf_log)
rdr_ns =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dr_proj)
rdr_converted = convert(rdr_ns)
for row in rdr_converted:
row.start_time = row._time - datetime.timedelta(seconds=row.response_time)
row.service = some_mapping(row.Service)
yield row

接着用一个yield代替了print()。

这是重构的另一部分。

for row in converted_log("somefile.csv"):
print( "{host:30s} {start_time:%H:%M:%S} {response_time:6.3f} {service}".format_map(vars(row)) )

理想情况下,我们所有的编程都是这样的。我们使用生成器函数来生成数据。数据的最终显示保持完全分离。这使我们可以更自由地重构和改变处理。

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将行收集到Counter()对象中,或者可能计算一些统计信息。我们可以使用defaultdict(list)按服务对行进行分组。

by_service= defaultdict(list)
for row in converted_log("somefile.csv"):
by_service[row.service] = row.response_time
for svc in sorted(by_service):
m = statistics.mean( by_service[svc] )
print( "{svc:15s} {m:.2f}".format_map(vars()) )

我们决定在这里创建具体的列表对象。我们可以使用itertools按服务分组响应时间。它看起来像是正确的函数式编程,但是这种实施在Pythonic函数式编程形式中指出了一些限制。要么我们必须对数据进行排序(创建列表对象),要么在分组数据时创建列表。为了做好几个不同的统计,通过创建具体的列表来分组数据通常更容易。

我们现在正在做两件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打印行对象。

创建一些局部变量,如svc和m。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变化或其他措施。

使用没有参数的vars()函数,它会从局部变量中创建一个字典。

这个使用vars()而没有参数的行为就像locals()一样是一个方便的技巧。它允许我们简单地创建我们想要的任何局部变量,并将它们包含在格式化输出中。我们可以侵入我们认为可能相关的各种统计方法中。

既然我们的基本处理循环是针对converted_log(“somefile.csv”)中的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易于修改的脚本探索很多处理选择。我们可以探索一些假设来确定为什么某些RESTful API处理速度慢,而其他处理速度则很快。

问答

相关阅读

基于Python实现的微信好友数据分析

Python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学习路线图

一文入门Python数据分析库Pandas

此文已由作者授权腾讯云+社区发布,原文链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07247?fromSource=waitui

功能式Python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进行EDA探索性数据分析

    1.查看数据的类型概况 cols = [c for c in train.columns]   #返回数据的列名到列表里 print('Number of features: {}'.format(l ...

  2. python中字符串的操作方法

    python中字符串的操作方法大全 更新时间:2018年06月03日 10:08:51 作者:骏马金龙 我要评论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python中字符串操作方法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示例代码详细 ...

  3. python中的引用

    作为一个python初学者,今天被一个python列表和词典引用的问题折磨了很久,但其实了解了缘由也很简单,记录在此备忘. 首先背书python中的引用对象问题: 1. python不允许程序员选择采 ...

  4. 从python中copy与deepcopy的区别看python引用

    讨论copy与deepcopy的区别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python中的引用.python的内存管理. python中的一切事物皆为对象,并且规定参数的传递都是对象的引用.可能这样说听起来比较难懂,对比 ...

  5. python中print()函数的“,”与java中System.out.print()函数中的“+”

    python中的print()函数和java中的System.out.print()函数都有着打印字符串的功能. python中: print("hello,world!") 输出 ...

  6. 【归纳】正则表达式及Python中的正则库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30分钟入门教程 runoob正则式教程 正则表达式练习题集(附答案) 元字符\b代表单词的分界处,在英文中指空格,标点符号或换行 例子:\bhi\b可以用来匹配hi这个单词,且 ...

  7. Python在金融,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Python在金融,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Python最近取得这样的成功,而且未来似乎还会继续下去,这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它的语法.Python开发人员可用的科学生态系统和数据分析库.易于 ...

  8. 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

    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同时还降到了利用装饰器来检查函数的递归.确保参数传递的正确,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 ...

  9. Python中模块之time&datetime的功能介绍

    time&datetime的功能介绍 1. time模块 1. 时间的分类 1. 时间戳:以秒为单位的整数 2. 时间字符格式化:常见的年月日时分秒 3. 时间元祖格式:9大元素,每个元素对应 ...

随机推荐

  1. wing带你玩转自定义view系列(2) 简单模仿qq未读消息去除效果

    上一篇介绍了贝塞尔曲线的简单应用 仿360内存清理效果 这一篇带来一个  两条贝塞尔曲线的应用 : 仿qq未读消息去除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wingicho ...

  2. Android调用binder实现权限提升-android学习之旅(81)

    当进程A权限较低,而B权限较高时,容易产生提权漏洞 fuzz测试的测试路径 First level Interface是服务 Second level Interface是服务中对应的接口 1.首先获 ...

  3. Windows环境下搭建React Native

    随着移动开发越来越火热,前端开发也是有之前11年一直火热到现在,不过我发现从去年年底开发,Android和ios基本已经饱和了,特别是随着广大开源社区的中很多人贡献代码,开发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所以现 ...

  4. g++和gcc的相同点和区别

    gcc和g++的区别和联系 gcc和g++都是GNU(一个组织)的编译器. 1.对于.c后缀的文件,gcc把它当做是C程序:g++当做是C++程序: 2.对于.cpp后缀的文件,gcc和g++都会当做 ...

  5. TCP的核心系列 — SACK和DSACK的实现(四)

    和18版本不同,37版本把DSACK的检测部分独立出来,可读性更好. 37版本在DSACK的处理中也做了一些优化,对DSACK的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本文主要内容:DSACK的检测.DSACK的处理 ...

  6. MySql常用操作语句(1:启动、连接数据库及用户操作)

    下方将个人常用的MySql操作语句(Win7下)总结如下: 1. 启动与关闭数据库 “管理员”权限, MySql安装目录下bin目录//:  1.1 启动 @>net start mysql   ...

  7. OpenCV——PS 滤镜, 浮雕效果

    具体的算法原理可以参考: PS 滤镜, 浮雕效果 // define head function #ifndef PS_ALGORITHM_H_INCLUDED #define PS_ALGORITH ...

  8. Hbase replication操作

    1.修改hbase-site.xml文件 <property>  <name>hbase.replication</name>  <value>true ...

  9. ORACLE中用rownum分页并排序的SQL语句

    ORACLE中用rownum分页并排序的SQL语句 以前分页习惯用这样的SQL语句: select * from (selectt.*,rownum row_num frommytable t ord ...

  10. Linux性能监测:监测目的与工具

    Linux性能监测:监测目的与工具介绍 系统优化是一项复杂.繁琐.长期的工作,优化前需要监测.采集.测试.评估,优化后也需要测试.采集.评估.监测,而且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不是说现在优化了,测试了 ...